高鼎是哪个朝代的
高鼎的著作有《拙吾诗稿》等,是清代后期诗人。下面就随一起去阅读高鼎是哪个朝代的,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高鼎是哪个朝代的
清朝
村居的赏析:
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村居的具体解读:
古人虽然经常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但其实说说而已。大多数人真正隐居的时候,还是到乡野村居,所以写乡野村居,是古人诗词创作中一个经常会写到的题材。比如郑板桥就有《村居》,说“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也是写的“草长莺飞二月天”啊,而且颔联同样非常精彩,可是却远不如高鼎的这首《村居》有名。为什么呢?像陆游陆放翁的《村居》之作就更多了,多达几十首,我个人挺喜欢他的一首《村居》七律,诗云:“人笑无才自笑狂, 槿篱竹坞得深藏。自从病后辜风月, 未免愁中读老庄。行圃数畦秋菜长, 泛溪十里晚荷香。丛书坐嬾无由续, 且补忠州手录方”。好一句“自从病后辜风月, 未免愁中读老庄”,可是以陆游陆放翁的名声 、才情,写了那么多首《村居》,也不如高鼎的这一首《村居》有名。这又是为什么呢?像陆游、郑板桥,诗名、才名都远胜于高鼎,他们也都有村居之作,但是都没有高鼎的这首《村居》成功、有名。而高鼎作为晚清诗人,未避太平天国叛乱,在咸丰年间隐居江西上饶,就写出这样一首七言绝句绝句《村居》,便屹立诗坛,后人前人均无法超越。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所以像《春江花月夜》,闻一多先生就说张若虚此篇“孤篇横绝,压倒全唐”。有时杰出的作品不需多,一两首传世之作便可笑傲诗坛,无愧一生了。那么高鼎的这首浅显晓畅的《村居》,其实好就好在儿童啊。
“草长莺飞二月天”,我们中学都学过丘迟的《与陈伯之书》,那是一篇有名的骈文,其中最有名的名句就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以此勾动了叛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最终使得陈伯之改弦更张,重归南梁。那么丘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那是一个暮春时节了。其实,到暮春时节,那种旺盛的春天的生机,已经快要将人淹没了。但这种旺盛的生机,其实在初春时节就已出现。早春二月,草也长,莺也飞,没有那么狂热。草色事渐远渐无穷,而黄莺飞来飞去,那时的身姿还那么优雅。
“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垂着长长的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而河流、草木、大地,都蒸腾着属于春天的气息,若有若无。又像如烟雾一般在凝聚,而拂堤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美丽的春烟里了。你看,这里的“草长莺飞”、“杨柳春烟”,虽然也都是动景,但透着初春的优雅,所有的生机与活力,都在慢慢的破土而出。没有那么急切,没有那么急不可耐,所以杨柳虽拂堤,虽醉春烟,包括草长莺飞的二月天,其实都有一种动中之静。而这种早春的春景,其实说到底,和郑板桥的“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其实也难分伯仲,难分轩轾。可是高鼎写完春景之后,开始写人,他不像陆游,选择写自己,写“自从病后辜风月, 未免愁中读老庄”。高鼎放下成人的固执,把视角转向了儿童,写“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个“忙”字和前面动中有静的娴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朱自清先生写《春》,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样浅白的语言,这么打动人,就是因为他以一颗童心,去看待春天。散学归来的儿童们,急不可耐,忙趁着终于盼来的东风,去放风筝,这里的“纸鸢”就是风筝。但是细想,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矛盾,既然前面说“拂堤杨柳醉春烟”,就是杨柳仿佛沉浸在由大地、河流、草地蒸腾起来的水汽中,这种春烟,我们一定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似有还无,似聚还散。但是如果东风很急,风很大,这种春烟又怎能似有还无似聚还散呢?所以这就讲到放风筝的技巧了。我跟很多喜欢放风筝的朋友聊天,他们告诉了我一个规律,对我非常有启发。他们说,你看,冬天的时候,即使风很大,冬天爱刮西北风,但是想把风筝放起来,其实很难,秋天其实也是这样。但是春天却不一样,春天好像没有什么风,风筝却能轻易放起来呢,这个秘密呀,就在草长莺飞里。草长莺飞,其实只是一种表象,它背后真正的内涵,是属于春天的生机与生长。像春天的春就是草木生长之意,而像青春的青则是人的身体生长,肌肉生长。所以,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大地上蒸腾着一种生机和活力,这种生机虽然轻易不能用眼睛随处发现,但它又无处不在。所以像《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而孔子门下曾参,说到自己的养生之道,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就是对这种春天生机的呵护与顺应啊!所以连孔老夫子都说“吾与点也”,那意思是说,那也是我的理想啊!所以生命的理想,就是在草长莺飞的时节,顺应生命之气,自然之机,在天人合一的理念里,让生命获得最好的成长。
而最能体现生命成长之意的,还有谁能比得上孩子们呢!所以选取散学归来早的儿童,写他们“忙趁东风放纸鸢”,其实就是最好的春日生长*,也是最好的一幅生命成长*。这也是高鼎这首《村居》七绝高人一筹的地方。不过说到这个理念,我们就要来对比下可悲的现实了。我走过很多城市,很多地方,看见现在田野里、草地上、河岸边,放风筝其实大多数都是老人,基本上没有孩子,“忙趁东风放纸鸢”的都是老年人。儿童到哪去了呢?儿童没有散学呀!儿童归来很晚啊,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有考不完的试,有上不完的辅导班,有考不完的试、有上不完的辅导班、有参加不完的评比和竞赛。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儿童其实和家长们都一样,被无可奈何地绑在所谓学习、所谓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战车上,不要说归来早,有时想下车都不能,又怎么可能有时间包括有心智、心情、情绪去趁东风放纸鸢呢?
我们经历了近代史的屈辱沉重之后,建国之后全面吸取了西方教育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实行课堂教学与详细的分科教学,这本身没有错,但是本末倒置的是我们忘记了学习是为了生命成长的这个终极目的.。而学习应该是生命中最美,也是最幸福的姿态,我们把学习可悲地搞成了一件惨痛无比的事情。事实上,我经常受***或有些部门之邀去海外讲学,到很多欧美国家去参观他们的中小学,发现即使是西方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是和我们传统的儒家观念是一样的,是以个体生命的成长、生长为终极目的的,所以我一直主张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呵护生命的成长、启发良善的人性、影响有价值的人生。
我在德国的中小学看到孩子们早早的放学去参观市政厅、去参观消防局、去参观博物馆。当然他们也有很多时间回去做游戏、去趁东风放纸鸢,而欧美很多国家普遍如此。我在美国去参观他们的中学,看他们上课,发现他们用的数学教材居然到了高一主要内容也不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我们中国的孩子早在初中就接触到函数了,至少在高中我了解一定是接触到函数,也就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内容了。所以你看中国的孩子在世界奥林匹克各种竞赛里头,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拿金奖的非常多,但有一个问题好像我们很厉害,但是为什么我后来去像美国的“NASA”参观看他们的也就是宇宙航空航天局里,他们担纲主要项目的科学家都非常年轻,而他们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也非常强。对比一下我们自己呢,我们中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到了大学之后,有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问题,现在在高校里头得网瘾的,要么是考进来成绩很差的学生,要么还有一些是考进来成绩很好的学生。而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我们学生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普遍让人大跌眼睛,就像钱理群先生曾经说出的痛彻心腑的话,“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帮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那么这样问题就来了,既然我们起步那么早,既然我们的中小学生学的那么辛苦,那为什么到后来结果却不那么理想呢?根本问题就是把教育的步骤搞反了嘛。其实中小学阶段,不应该以知识学习为主,而应该是以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品德教育,还有体格与人格教育并重,先成长为一个有生机、有活力、有理想、有情操的人,再同步掌握创新的能力与知识,这样的人生价值才值得期待。而我们揠苗助长,只关注成绩的教育使得孩子们苦不堪言,甚至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逆反情绪。事实上,作为一个在很多国家参观过中小学教育的教育者,我可以摸着自己的良心说,我走过的国家,我所看到的中小学教育,对比中国,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中小学生,像中国的孩子学得那么苦、有那么强烈的厌学情绪。所以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还是教育的顶层设计者们,读一读这首《村居》吧,“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那样成长起来的儿童才是健康的、才是积极的、才是贴近自然的、才是回归生命成长本质的。少年强则中国强,但如果少年的教育走上了歧路,又怎能期待“少年强”与“中国强”呢?
存疑诗作
王维的诗作《画》现有一种说法作者应为高鼎,因为翻遍《全唐诗》,在王维的名下,没有这首诗;而且整个《全唐诗》里,也没有这首诗。此诗是题在王维的画作上,题诗人不可考(不知是王维或者另有其人),但这首诗本身是从别人的诗改来的。原诗是南宋僧人道川禅师的作品。原文如下: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只为转分明。
诗作选摘
【早行】
一叶西风里,催程曙色微。水流残梦急,帆带落星飞。
宿鸟未离树,寒潮欲上矶。江湖无远近,莫问几时归。
【怀李啸云】
吴苑文章客,余溪落拓身。一生惟爱酒,万语不言贫。
依隐常安拙,相交只率真。记从分短袂,又度两重春。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虚堂】
虚堂独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廾载江湖双眼白,五更风雨一镫青。
艰危已觉尘心淡,魂梦犹惊战血腥。祇为深恩酬未得,琴书何暇叹飘零。
【偶书】
高楼人去碧天长,点点帆迎落日黄。敢冀舟中逢谢尚,漫劳市上识韩康。
丧家毕竟非秦赘,悯世何曾是楚狂。二十年来尤守拙,白云沧海总茫茫。
【秋宵怀湖上】
萧疏树影过西墙,残月溶溶到草堂。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
延青水榭吟诗舫,饮渌山庄斗酒场。一自孙卢蹂躏后,悲风燐火肃欠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