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史学价值
导语:《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关于《史记》的价值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史记的史学价值
“史记”的原意最初是古代史籍的泛称。将司马迁的作品成为《史记》,起于魏晋时期。司马迁被人尊称的可贵之处,是首开历史学的“纪传体”先河,这部书的编纂方法,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本纪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记载先秦时代,以朝代为主线:另一类记载秦汉时期,按帝王顺序成篇。“表”也分两类,一类为大事年表;另一类为人物年表。“书”是综合性的论著,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地理等;“世家”的编写形势为编年和传记两种,记载诸侯和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事迹;“列传”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传记,记载中外各阶层的人物。《史记》的内容还涉及当时域外的一些国家的历史,对研究这些地区和民族的历史作用巨大。
(一)、描绘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开创了史学的创作载体
《史记》的成功之处,在于人物传记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一是选材独具匠心,再则其实录精神值得称赞。《史记》中的历史人物都各具风采,王者有王者的风范,刺客有刺客的精彩。对于人物特征,描写的非常传神,如周昌的口吃,张良的瘦弱都让人过目不忘。而对于人物性格特征的塑造,更是出类拔萃,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选材也令人感叹。关于历史人物的叙写,司马迁一般都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来表现,但也有小事来衬托。对于同一人物,出现在两篇文章中,一个详写,另一个就略写,可谓详略得当。
《史记》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铺陈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著名的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鸿门宴》是让很多人纠结的一篇文章,项羽的憨厚粗狂,刘邦的狡诈机智,以及鸿门宴改写的历史走向。此篇其他人物都略写,但作者通过刘邦和项羽的行为,还是能深切感受到其他诸侯和将领的存在。此外,《史记》的细节描叙也值得称赞,尤其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都达到了丰满传神的目的,对比映衬手法的运用,也如锦上添花,如《魏公子列传》,三者兼用,将信陵君迎侯生的经过跃然纸上。
(二) 通过典型事件刻画英雄形象,再现了历史风云人物的风貌。
1、 精心选取历史人物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大事。《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精彩篇章之一,文章有三个重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将相和三件事,前两个重在表现蔺相如不畏强秦,,运用自己的智谋和勇敢,为赵国赢得了地位和尊严,后部分写蔺相如的高风亮节,处处以大局为重。李广将军一生征战无数,屡立奇功,,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只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次战斗,使人物性格更鲜明,事例更突出。
2、 用细节暗示人物的结局和未来。《史记》中用人物传记反映历史内容,这是司马迁的首创,在写王侯将相大人物的时候,往往用小事来衬托,这会使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有个性。有些小事,还预示着人物的结局。《陈涉世家》中陈涉有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现了陈涉的抱负,但也展现了他瞧不起别人的念头,这也是他起义为王时,杀害旧时伙伴的伏笔。可以看出,小事的描写一来可以刻画人物的性格,二来也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事情发生的动向。
(三) 如临其境的历史事件,凸显不同场面人物思想特征
1、 细致入微的描述。《史记》的人物传记,很据色彩。突出细节,是司马迁展现人物风采的手段之一。《魏公子列传》用细节勾勒,突出了信陵君的礼贤下士。第一部是侯生毫不客气的“直上载公子上坐”而“公子执辔愈恭”,第二写侯生视若无人的“故久立与其客语”考察信陵君,而“公子颜色愈和”。至信陵君家中,信陵君以礼相待“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所有的一切都让时人对信陵君仰慕相看。作者的目的,就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形象。
2、 紧张斗争场面的描写。《史记》中善于运用矛盾和冲突来突出人物的性格。《项羽本纪》堪称典范。看似祥和的鸿门宴,暗里杀气腾腾。刘邦、项羽各怀计谋,杯盏交错。范增设计、项庄舞剑,意在杀死刘邦。气氛始终紧迫逼人。鸿门宴从开始,到刘邦借去厕所的机会溜走为止,环环相扣,险象迭起。司马迁旨在通过矛盾的展示,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诸如刘邦的机敏狡诈,项羽的.仁慈轻敌,其他人物也通过矛盾的铺陈而形象鲜明。
(四) 个性化语言的运用,丰富了传统史学记述的方式
1、运用个性化语言,彰显人物的个性特征。《史记》里的人物语言很个性化,《项羽本纪》中,有两句决定人物的未来。秦始皇巡游,车马浩荡,威仪天下。项羽见到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也!”而同样的场景,刘邦却言:“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两句话的意思不言而喻,都是想代之为王,但语气的不同,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不同。而性格又决定了二者的命运。
2、《史记》的语言很丰富。谚语、歌谣,甚至方言土语都有运用。而语言的叙事风格明快而含蓄,简洁而有力。语言不多,表现的人物无论从情态和心理都生动感人。巨鹿之战是《项羽本纪》的一部分,从“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始,至“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终,语言凝练,构思巧妙,区区二百字尽显其神韵。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将士上下一心,英勇作战,以少胜多,杀灭了秦军。项羽的胆略和英雄气概一览无余。在《史记》的人物传记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拓展】《史记》简介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史记的史学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