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仁者乐山成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仁者乐山成语1
【成语】:仁者乐山
【拼音】:rén zhě yào shān
【简拼】:rzls
【解释】: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安于义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象山一样稳固不动。
【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顺接】:山上有山 山不厌高 山丘华屋 山丘零落 山中宰相 山中白云 山亏一篑 山亏一蒉
【顺接】:安于泰山 安如太山 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 拔地摇山 拔树撼山 百二关山 百二河山
【逆接】:残忍不仁 残暴不仁 残虐不仁 发政施仁 法外施仁 妇人之仁 观过知仁 积德累仁
【逆接】:仁丹胡须 仁为己任 仁义之兵 仁义之师 仁义君子 仁义礼智 仁义道德 仁人义士
仁者乐山成语2
仁者乐山前一句是知者乐yào水。
【出处】
子曰:“知者乐[音:yào]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非他莫属。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拓展
成语辨析
成语读音
《经典释文》
案唐代陆德明之《经典释文》云:“乐,音‘岳’,又五孝反,下同。”稍微解释一下,所谓“五孝反”,是古代的拼音法,“反”指“反切”。那么《经典释文》中的“五孝反”即同于《王力古汉语字典》里的“五教切”。《经典释文》意思是,“乐”读音作“岳”,又可读作“五孝反”的音“要”。“下同”,是指《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中有两个“乐”字,第一个“乐”字读音解释完了,下面第二个“乐”字的读音与第一个相同。
在《经典释文》中,“要”这个读音是作为第二个选择的,而第一读音应为“岳”。
《慈湖家记》
明代秦钺之《慈湖家记》云:“音释家‘乐山’、‘乐水’,并五孝反,尤为害道。”此中即指出,将“乐”读作“五孝反”之“要”音,是“尤为害道”的,即不同意读作“要”。
《四书考异》
又清代翟灏之《四书考异》云:“此‘乐’字,或言不应音‘岳’,恐《释文》有讹。然《礼记》‘乐不可及’、‘敬业乐群’、‘有所好乐’,俱一音‘岳’,则先儒自有此音训。下‘知者乐’,‘乐’字释文,亦五孝反,确属可疑。”
此中举出《礼记》中的三句带有“乐”的.话,并且以前的儒家对这三句话中的“乐”字都定音为“岳”。既然古儒已经有了注音,而现在又将《论语》中的“乐”字,定音为“五孝反”的“要”音,实在是值得怀疑的结论,恐怕《经典释文》本身就有所错误。
通过上述简单的引证,可见将《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之“乐”字,读作“要”音,也是值得推敲的。从“经学”的角度看,该“乐”字应正读作“岳”音,基本是可以确定的。所以,到底是读le还是yao是有争议的,不能一概而论。
仁者山智者水
关于知者对应的是水,仁者对应的是山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供参考:
有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又有将“五行”之说引入者,云:“知者属土,故乐水;仁者属木,故乐山。”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