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镑主要内容
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百万英镑主要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百万英镑主要内容是什么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初的英国。一对富豪兄弟用一张面值百万英镑的现钞打赌,看这张钞票究竟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财富还是只是一张一文不值的“小纸片”。
很快,从美国来的亚当进入了富豪兄弟的视线。这个人的船在海上触礁沉没,他靠给其他船只做工来抵押船票才到了英国。现在他身无分文、饥饿难忍,这样一个穷人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了。于是亚当被请进了富豪家中。
富豪兄弟给了亚当百万钞票,并和他约定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亚当可以任意使用。但一个月后他必须把钞票原样不动地还给富豪,这样他可以得到富豪们为他提供的任何一份他想从事的工作。亚当糊里糊涂地接受了约定。
亚当无论去吃饭、购买服装都会因衣衫褴褛遭到人们的白眼。但当他拿出这张钞票时,人们不但向他大献殷勤,甚至连相关的费用都可以减免,因为在他们看来亚当是富豪,而且根本没有人可以给一张百万面值的钞票找零。
很快报纸上刊登出美国一位有着着装怪癖的百万富翁光临英国的消息,一时间亚当成为上流社会的焦点,无论是公爵、富商都以和亚当交际为荣,年轻姑娘们更是为了吸引亚当的注意而彼此间争风吃醋,亚当成为英国尽人皆知的人物。
但很快亚当陷入困境中。先是他欠下的债越来越多,之后饭店服务员和他开玩笑,将百万钞票藏了起来,瞬间股市大跌,人们相传亚当是骗子,要债的人挤满了整个饭店……
好在一个月的期限终于到了,亚当如释重负地将钞票还给了富豪兄弟。但亚当并没有接受他们为他安排工作,因为经历了大起大落,亚当早已厌倦了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尽管失去了金钱,但他却得到了许多。
书评
马克吐温著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文章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和黑暗的统治。
《百万英镑》是讲一个贫穷、诚实的人,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对兄弟的信,信里面送给了他一百万英镑。原来这对兄弟打了一个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并出国呆了三十天。没想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他,从免费吃饭,买衣服,到免费住宿,一个个像乞丐一样讨好他,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还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
从此以后过着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到这儿,我很羡慕这位如此“幸运”的主人公,但同时我又想:人们之所以讨好他,不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太看重金钱了吗?拜金主义是可耻的,不劳而获更不应该!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内容简介
在小说的开头部分,亨利驾驶小帆船,因走得太远而漂入大海。后来,他被开往伦敦的双桅船救了上来,靠在船上的工作薪酬勉强维生。到达伦敦后,亨利举目无亲,在用掉仅剩的一美元后,就陷入无衣无食的窘境中。就在亨利饥肠辘辘地踟蹰在波特兰广场时,一个小孩把一个咬过一口的梨子扔进了阴沟里。亨利饥饿的目光紧盯着那个泥污中的“宝贝”,垂涎欲滴。正当读者紧张于亨利马上就要抓起那个“宝贝”的时候,“请进来一下”——短短的五个字,犹如晴天霹雳,将读者的紧张心情释放开来。从此,亨利的命运得以改变。
在小说的主体部分,亨利经历了衣食住行的各种主动赊账后,住进了汉诺威广场专供富人住的豪华旅馆,并成为全世界最大都市中的著名人士之一。在参加美国公使举行的宴会中,他认识了美丽可爱的英国姑娘波霞,并与其双双坠入爱河。在宴会上,二人玩得旁若无人,痛快至极。甚至就连他的美国同事兼好友劳埃德讲述其痛苦经历时,亨利也是听而不觉。在回到宾馆,当劳埃德赞美其舒适陈设和奢侈用品时,亨利才从天堂回到现实。也就是在此时,他才深刻地意识到,他债台高筑,在世界上一文不名。甚至和一个可爱姑娘的爱情,也可能因自己的贫穷而搁浅。就在读者感慨其毫无希望、命运悲惨时,劳埃德的出现却让亨利起死回生。通过自己百万英镑主人的身份,亨利为劳埃德的矿山做了担保。在卖掉矿山后,亨利和劳埃德各自的账户里进了一百万美元,他们也因此步入了真正的富人之列。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亨利面见两位英国绅士兄弟后,心高气傲地拒绝了绅士乙提供职位的机会。谁知道波霞却是其养女。亨利马上表示了后悔,并开门见山地说他想收回刚才所说的话。
创作背景
小说《百万英镑》中的那个年轻人,恰是马克·吐温的真实写照,他在美国内华达州“淘金热”股票泡沫中的经历,堪称屡战屡败,屡炒屡输,最终只能“不做那没影儿的发财梦,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在内华达州,马克·吐温曾是弗吉尼亚城中的一名记者,这座城市也是内华达州盛产黄金、白银的地区。在“淘金热”下,马克·吐温也未能免俗,而且他对传言和新的机会都十分敏感。当时,不少已经发现了黄金、白银矿山的矿主们正在纽约城出售他们的股票,以筹集资金,于是马克·吐温将自己的所有积蓄,甚至全部稿酬都投入到了购买白银矿山的股票中。
在购买之初,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马克·吐温的耳目相当灵敏。他长期看好黄金、白银的走势,但他同时告诉自己,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就应该卖出股票:或市值达到1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笔巨款),或内华达州选民批准了州宪法,马克·吐温认为这将损害白银矿山的长期价值。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真实姓名是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或萨缪尔·兰亨·克莱门)。“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随着股票的快速上涨,很快,马克·吐温便“退休”了,他不再从事新闻记者的工作。看着节节攀升的股价,他觉得自己非常富有,且十分满足,于是他来到旧金山,过起了奢华的生活。
马克·吐温“爱”上了自己的股票,并很享受股票上涨的感觉。甚至在内华达变成一个州并通过州宪法后,马克·吐温依旧持有着他的股票,这恰恰和他的计划完全相反。但突然有一天,和20世纪末那场互联网泡沫一样,市场对白银股票的狂热消失了,股价飞流直下,马克·吐温就和《百万英镑》中的那个年轻人一样,变得身无分文,甚至接近破产。
迫于生计,马克·吐温只能重操旧业。为了偿还债务,他被迫继续工作,并留下《百万英镑》等文学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百万英镑主要内容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