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的声音是如何划分的
某些歌手的声音会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在而立之年甚至人到中年,声音才达致成熟的辉煌状态。那么歌剧的声音是如何划分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引语
歌剧里的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
内容
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tessitura)、敏捷度、力量和音色(timbre)来分类。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sopranist/countertenor)。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
在以音域分类后,往往还会加上一些关于唱腔的形容词,如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庄严女高音(soprano spinto)、花腔女高音(soprano coloratura)、轻俏女高音(Soprano soubrette)。这类术语,虽然不能全面形容一把声音,但往往能把不同的声音归类,放入不同的角色当中去。某些歌手的声音会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在而立之年甚至人到中年,声音才达致成熟的辉煌状态。
男高音的分类
如同女高音,男高音一般也可分为以下数类:
抒情男高音
抒情男高音的音域一般是c3-c5。与抒情女高音的特征相仿,抒情男高音强调音色的明亮,声音优美柔和,气息的流畅,富于歌唱性。适合扮演纯情王子、天真诗人、浪漫少年等角色,莫扎特《魔笛》中的王子塔米诺、《女人心》中的费尔南多、《唐·璜》(一译《唐·乔凡尼》)中的奥塔维奥,韦伯《自由射手》中的猎人马克斯,以及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中的鲁道夫都属于这类角色。
大家也许还记得帕瓦罗蒂扮演的唐尼采蒂《爱的甘醇》奈莫利诺那个憨傻可爱的形象,故事描写一个天真朴实的乡下青年奈莫利诺,为了追求聪慧俏皮的邻家女阿蒂娜(女高音),花光钱买了江湖郎中杜卡马拉谎称为爱的甘醇的假酒,酒醉之后丑态百出,更引得阿蒂娜的讪笑。直到他获得叔叔庞大遗产,众村女争相奉承之时,阿蒂娜才发现自己内心其实也是爱着他。奈莫利诺看到阿蒂娜偷偷地落泪,才得知她的真心,两人终于结成连理,大家还对杜卡马拉的“爱的甘醇”大大歌颂一番。
《爱的甘醇》第二幕第二场第五景中,帕瓦罗蒂在台上演唱了一段著名的抒情男高音咏叹调《偷洒一滴泪》。这段咏叹调气息悠长,具有清晰的线条感,实属抒情男高音的典型唱段。
另外还有普契尼《*兰多》中的第三幕,当公主下令今夜京城所有的人不得睡觉,必须查出无名异邦青年的名字时,王子卡拉夫唱了一段著名的咏叹调《今夜无眠》。
歌词大意:谁也不睡觉,人人都清醒!公主,你可也清醒,在那寒冷的寝宫看着星星,它正为因爱情颤动,为希望颤动。那秘密藏在我心中,没有人知道我姓名!不!不!等它出自你口中,当明晨旭日东升!那时让我的亲吻打破寂静,你到我怀中! (后台女声合唱:谁知道他的名和姓?害我们都要受苦刑。消散吧,黑夜!落下去吧,星星!胜利就在天明!在天明,在天明……)这一段落将音乐推向戏剧性的高潮,演唱者有力激情的嗓音,令人心灵震撼,这便是抒情斯宾托男高音。
戏剧男高音
戏剧男高音的音色要厚实些饱满些,而且精力充沛,它的音域一般为B2~C5。他在戏剧性或悲剧性的`特定情境中是通过声音和表情来显示出慷慨激昂的炽烈情感。在感情宣泄上往往带有宣叙性的特点。最著名的就是威尔第歌剧-威尔第《游吟诗人》中的曼利可和奥赛罗中的男主角奥赛罗。
奥赛罗在第二幕中唱的咏叹调《啊,永远再见了,神圣的回忆》,表现了他听了亚戈的谣言后,怒不可遏、失去理智的心态。这首咏叹调的前一部分是情绪激动的宣叙调,进入咏叹调后,先宣泄了奥赛罗对想象中苔丝德蒙娜和卡西奥亲热的愤怒痛苦的心情,继而表现了他决心抛弃爱情和信任,与战争胜利的光荣诀别。剧中奥塞罗的情绪的激昂,音色厚实强化了戏剧性特质。
假声男高音
从18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男高音的传统仍然是强调高音区的抒情柔美的特性,要求演员能够轻松地进入假声区。假声男高音是运用假嗓来演唱,这是 20世纪(阉人歌手灭绝之后)的特殊演唱方式,因此在歌剧中很少出现,比较有名的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在他的《仲夏夜之梦》里,由假声男高音担任奥伯龙王的角色,通常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里的奥罗夫斯基亲王也是交给他们负责演唱。由于古乐复兴运动的兴盛,许多原本给阉人歌手演唱的角色,也由假声男高音来担任。
例如唐尼采蒂的《军中女郎》中的咏叹调《多么快乐的一天》让男高音演员在两分钟内连唱九个高音c3,1840年以来很少有人能唱好,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帕瓦罗蒂才成功地演出了这一段。但19世纪下半期以来,柔弱的高音假声只是作为特殊的手段使用。
强力男高音
随着听众要求的提高,男高音要有强力的头声,抒情角色要有更多的英雄性、戏剧性的表现,通过有力而洪亮的歌喉,把音乐推向高潮,这便是所谓的强力男高音。在瓦格纳的歌剧中称为英雄男高音,例如《黎恩济》、《汤豪舍》、《罗恩格林》等作品中均有这类演唱。在威尔第的作品中也有同样的情形,如歌剧《欧那尼》(1844),歌手须多次以强音唱出高音A4。在《阿伊达》、《奥赛罗》以及普契尼的《托斯卡》中的戏剧男高音演唱均能体现这种英雄气概。
轻型抒情(花腔)男高音
轻型抒情(花腔)男高音是一种演唱风格华丽、轻巧型的男高音,其音域与花腔女高音近似。声音清润、明亮,擅于演唱轻巧灵活、富于装饰性的旋律。花腔演唱,又可以义地理解为具有更高技巧的花唱。是一种超凡的高音技巧,像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阿尔马维瓦伯爵,特别擅于演唱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当今世界范围内此类型年轻一辈的男高音以胡安·迭戈·弗洛雷兹、劳伦斯·布朗利为代表。
歌剧中的咏叹调是指什么?
咏叹调(意Aria)是古典歌剧、清唱剧、康塔塔中的主要独唱曲,男女高、中、低音声部都可以写出咏叹调,一般由乐队或键盘乐器伴奏。 咏叹调旋律优美流畅,感情内涵丰富,极具抒情性。但这不等于说非要抒情性的嗓音才可以唱咏叹调。就拿女高音来说,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等,都有她们自己的咏叹调。而深沉、稳重的男低音,同样有他自己的咏叹调。 美声唱法又被比喻为“人声乐器”演奏,它不仅需要歌唱家的天赋条件,还离不开长期培养、训练所造就的演唱技术。而咏叹调作为美声唱法的展示与代表,特别注重声乐技巧的表现力,常被作曲家、歌唱家、歌剧迷视作声乐技巧的最高境界。 因此,在咏叹调中,刻意地、过分地炫耀高难度技巧,也是屡见不鲜的,这有点类似器乐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在现代学院派的美声教学中,咏叹调仍然作为主要的考试科目,来衡量学员的艺术与技术水平。 在歌唱家的独唱专场演出中,咏叹调也是最主要的保留曲目。例如,星海9月12日上演的吴碧霞独唱音乐会中,最后三首压台曲目:美妙时刻即将来临(莫扎特)、亲爱的名字(威尔弟)、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罗西尼),都是歌剧中著名的咏叹调。
咏叹调是一种曲式,与歌曲的调性无关。18世纪意大利流派的咏叹调一般写成三段式,即ABA(从头反复),其中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反复,但比第一段更灿烂辉煌。后来,这种结构被打破了,咏叹调就不再局限于ABA格式。 一位出色的、特邀的歌剧独唱演员,要比一位出色的器乐演奏员稀奇、珍贵得多。举例来说,今世顶级的男高音,数来数去就这几个手指头,而顶级的提琴手,却数不胜数。象帕瓦洛蒂这种无须太多的训练,仅靠天赋就能成名的歌唱家,拿得下各个时期不同歌剧中的咏叹调,据说整个地球100年才出一个。 虽然古典歌剧的观赏性很强,但听歌剧是为了听歌唱家的声乐表现,更主要的还是听他们的咏叹调,而演员的视觉形象往往是不重要的。乐迷从演出开始等了一幕又一幕,终于盼到了咏叹调,自然情不自禁。所以在一部歌剧中,当女(或男)主角的咏叹调唱完之后,常常可以捧场,包括鼓掌甚至喝彩的。
这一点,与芭蕾中的独舞、双人舞有点类似,但与交响乐的乐章中间完全不同。 咏叹调(aria)大量出现在歌剧和清唱剧中。歌剧中的咏叹调一般是主角的独唱,在一部歌剧里至少有一首,有时也会有两首。它的作用就象是戏剧中的“独白”,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同时它往往是最精彩的唱段,结构完整,需要演员掌握高度的演唱技巧。还可以拿出来单独作为音乐会的独唱节目来演唱。 与之对应的是“宣叙调”(Recitativo),它是一种“朗诵”式的歌曲,相当于戏剧中的“对白”。它必须依附于歌剧情节,无法拿出来单独演唱。c 还有一种界于两者之间的“咏叙调”(arioso),它比起宣叙调来要多一些音乐性。 至于你们问“咏叹”是什么意思。它只是个译法。aria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就是“曲调”,相当于英文的air。而宣叙调的recitativo倒是有宣叙,叙述的意思。咏序调的arioso意思是“如咏叹调般的”。 咏叹调 咏叹调是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的歌曲,现专指独唱曲。咏叹调(aria)的词义就是“曲调”,它是在十七世纪末,随着歌剧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宣叙调的平淡,希望有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表现形式而产生的。
因此从诞生之初,它就在各方面与宣叙调形成对比,其特征是富于歌唱性(脱离了语言音调)、长于抒发感情(而不是叙述情节)、有讲究的伴奏(宣叙调则有时几乎没有伴奏或只有简单的陪衬和弦)和特定的曲式(多为三段式;宣叙调的结构则十分松散)。此外,咏叹调的篇幅较大,形式完整,作曲家们英雄有用武之地,还经常给演员留出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表现高难的演唱技巧。因此,几乎所有著名的歌剧作品,主角的咏叹调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当时,对宣叙调感到乏味的听众非常喜爱咏叹调,以致到18世纪 咏叹调完全统治了歌剧。到了现代,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如在瓦格纳的后期歌剧中,不论宣叙调还是咏叹调,都不像前人的歌剧那样拘泥形式、严格区分;他将两者融汇贯通,成为声乐线条,按戏剧情景的需要自由运用。瓦格纳以来的歌剧趋向于大量使用宣叙调,只有极短的经过句用咏叹调格式;同时,乐队部分则起到主题延续和展开的作用。 咏叹调(Aria)既抒情调.这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演唱者感情的独唱曲,它可以是歌剧,轻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的音乐会咏叹调.咏叹调有许多通用的类型,是为发挥歌唱者的才能并使作品具有对比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