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每句的修辞手法
翻开崭新的语文书,看到朱自清写的《匆匆》,勾起了我无限遐想。他的“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极细腻的刻画出时间流逝的踪迹,然后写出了这篇对时光流逝感叹的文章。以下是整理的匆匆每句的修辞手法,欢迎阅读。
匆匆中的修辞手法
①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反问句,从“能”字感悟出来。)
②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句,自问自答)
③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反问,从“又”字感悟出来)
④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反问,我什么痕迹也没留下。)
⑤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反问、比喻。我没有留下像游丝样的痕迹。把痕迹比作游丝)
⑥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设问,答案在问句之中;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但是心里不安的是我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匆匆》中的艺术手法赏析
一、语音方面
运用语音因素和语音规律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语音也可以帮助修辞方式提高修辞效果,丰富修辞方式的内容,这篇散文充分融合了二者,让读者感受到音乐美。
(一)叠音词的运用
《匆匆》这篇散文善于运用叠音词,且叠音自然,声调和谐。如“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使得文章匀称协调,富有整齐美。再如“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轻轻悄悄”“伶伶俐俐”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韵律感,还形象地描绘出了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情。
(二)句子停顿带来的节奏感
文章第一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三个排比句,每句都由一个四字句和一个六字句组成,三个排比句中间自然停顿。在句子相同的位置上更换了几个词,形成有节奏的变化和重复,语调舒缓,使文章从一开头就笼罩在淡淡的惆怅和期待中。类似的还有“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中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再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句子自然停顿;后两句“被微风吹散了”和“被初阳蒸融了”使用对偶,富于音律美和节奏感,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惋惜。类似的还有“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作者借用“去来”这一矛盾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文章协调感增强。还有“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一句的反复使用也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三)语调的变化
文章开头的排比句后紧接着“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前面的排比句本是舒缓的语调,一个“但是”使得语气突变,语速加快,“聪明的,你告诉我”采用呼告的手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人感到亲近,后面一连四个问句,中间还穿插作者个人想法的回答,在语调的变化中体现了作者想抓住时间但又不如愿的心情,一开始的事物还让作者有所期待,可时间一去不复返,这让作者感到无奈。
二、词语和句式方面
这篇散文也有几处词语的修辞艺术值得分析,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烟本就已经很轻了,作者却在烟前面再加上一个“轻”字,赋予烟更轻的含义;微风的风力基本上是微不足道的.,但这里微风把轻烟吹散了。同样,薄雾已经是离散不远了,初阳的“力气”和微风差不多,但这里初阳把薄雾蒸融了。这一句用“被”字句,有“被处置”的意味,让人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三、修辞格方面
这篇散文中修辞格运用得特别多,每个修辞格的运用各具特色,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表达了相同的文章主旨。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格,也叫“譬喻”。文中有多处用到比喻手法,如“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作者在这里把时间的流逝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针尖本来是细小的,水滴在针尖上,那么水滴比针尖更细小,这么细小的水滴滴在大海里丝毫不会让人有所察觉,而大海那么大,你也找不到那滴水滴在何处,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和不知流逝的时间都去了哪里的无限慨叹,使读者感同身受。再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里作者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前文中所说,“轻”“薄”等修饰语的使用,更增加了作者对消逝的时间的无奈之感。
(二)拟人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情感。文中整个第三自然段基本都把时间作拟人化描写。如“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太阳是没有脚的,这里作者赋予太阳以“脚”,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一天中从东升到西落的变化。再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这一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化虚为实,把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时间”这一抽象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一天中,不论你在做什么,你都能“看”到时间从你身边默默溜走,可是你却毫无有办法,你想挽留他的时候,那个被挽留的时间也在流逝,我们一方面感受到时间溜走之轻快,另一方面又油然而生出淡淡的忧伤之情,就像作者说的“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尽管我们感慨时间流逝之快,却又不得不面对不停更新的日子,而当我们感慨时,时间也不会停住,这着实让人无奈又惋惜!
(三)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的一种修辞方法。排比有突出的表达力。《匆匆》用到排比也是很多的。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三个句子并列,增强了句子的语势。这一处的排比用来说理,燕子飞走,还会飞回来;杨柳枯了,还会再发芽;桃花谢了,还会再开;用了三个例子来说明事物的循环往复,令人信服,进而引出下文――“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鲜明的对比把这情感表达得自然贴切,耐人寻味,使读者陷入思考。
(四)设问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这篇散文一共出现了11处疑问句,其中有很多都是设问,如文中倒数第二段连续的几个问句“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以及最后一句呼应开头的话“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些问题有的作者回答了,有的没有,每一个问题的情感都在上一个问句的基础上更深一层,从对“我”在逝去的日子里都没有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的质疑,到感觉自己的人生像是白过了一样的悔恨,再到对既然这样,那“我”为何要白白走一遭这样的人生的不平。连续的设问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思。
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匆匆里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