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爷爷的胡子》活动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冬爷爷的胡子》活动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爷爷的胡子》活动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冬爷爷的胡子》,能通过想象大胆表述散文内容。
2.知道冰挂有潜在危险,学习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大*片《冬爷爷的胡子》、配乐磁带《冬爷爷的胡子》。
2.经验准备:带幼儿到户外玩冰,接触冰挂。
活动过程:
一、欣赏、理解散文
1.教师出示大*片,并朗诵散文《冬爷爷的胡子》。
问题:你听见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
2.观察大*片,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展示的散文内容。
问题:①冬爷爷的胡子是什么样的?
②冬爷爷的胡子挂在哪里?
③风娃娃吹着冬爷爷的胡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④风娃娃喜欢冬爷爷吗?为什么?
3.播放配乐磁带《冬爷爷的胡子》,让幼儿欣赏。
问题:为什么这篇散文的名字叫《冬爷爷的胡子》?冬爷爷的胡子到底是什么?
4.师幼共同跟诵配乐磁带散文《冬爷爷的胡子》。
二、启发想象、大胆表述
问题:①冬爷爷的胡子除了挂在树枝、屋檐、山崖……还会挂在哪里?
②如果你拾到一根冬爷爷的胡子,又粗又长,你会送给谁?为什么?提示:想象的内容要符合冰溜儿又长又结实的'特性,比如:送给小兔抬箩筐;送给妈妈晒衣裳;送给小猴当金箍棒;送给小鸟荡秋千;送给小猫当警棍;送给老师当教鞭。
三、师幼谈话
问题:①冬天里,除了冬爷爷的胡子,你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②生活中经常有冰溜子融化砸到人的事情,我们怎么办?
活动建议:
1.在延伸活动中让幼儿画一画“冬爷爷的胡子”。
2.带领孩子们自制“冻冰花”,进一步体验结冰的现象。
附录:
散文《冬爷爷的胡子》
冬爷爷的胡子:亮晶晶,硬邦邦。
挂在哪儿?树枝、屋檐、山崖??
风娃娃,很喜欢冬爷爷的胡子,吹呀吹,荡呀荡,吹得胡子响叮当!响叮当,叮当响,掉下一根粗又长,送给爷爷当拐杖??
《冬爷爷的胡子》活动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2.能看懂画面的意思,初步感知冰的特征(亮晶晶,硬邦邦)。
3.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散文内容。
2.鼓励幼儿进一步改编散文
活动准备
1.幼儿知道冬天来了,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可移动的风娃娃。
3.教学挂*《冬爷爷的胡子》;教学CD《冬爷爷的胡子》。
活动过程
1.欣赏*片,发现冬天的变化。
——教师出示挂*,提问:这是什么季节啊?你怎么知道的?
——鼓励幼儿看看说说冬天的特征。
2.欣赏散文,理解散文的内容,看懂画面的形象。
——教师完整的朗诵散文两遍。
提问:为什么说冬爷爷的胡子的亮晶晶硬邦邦的?
冬爷爷的胡子挂在哪里?
风吹在冬爷爷的胡子上,会发出什么声音?
响叮当,叮当响,结果怎么样?
——教师播放教学CD,引导幼儿根据散文内容指认*画。
3.学习朗诵散文。
——幼儿边看*边跟随教师朗诵。
——幼儿随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散文。
4.引导幼儿尝试改编散文。
——启发联想,提问:冬爷爷的胡子除了挂在树枝,屋檐,山崖还会挂在哪里?
教学反思
《冬爷爷的胡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短小的篇幅中,作者从形、色、声几个角度去描绘,展现出一个冰的世界,描绘得非常具体、形象、生动。但作者不是停留在纯客观的描绘“胡子”,结尾一转以“送给爷爷做拐杖”而描绘出孩子美好的心灵。想象力丰富,想象的境界优美。第一环节我让孩子们欣赏理解散文诗内容,想象冬天——冬爷爷、胡子——冰柱子、风——风娃娃之间的联系,想象散文诗所展示的画面,从中体验散文所表现的快乐、活泼的积极情绪。而后再熟悉作品,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本来打算分二教时完成,可孩子们学的投入、学的认真,一节课下来不仅能理解散文诗内容,而且能有感情的背诵散文,能干的孩子还能仿编散文;如,“冬爷爷的胡子........挂在哪?“.......送给.........做........”的语段。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真丰富,有的说:“挂在树梢,送给妈妈做扫把,有的说:”挂在桥边,送给叔叔当尺用”,还有的.........
看来,好的作品不但能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冬天的来临,天气也渐渐的转冷,为了让幼儿感知四季的变化,季节的特征,特开设一堂关于冬天的语言科学领域的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一年级冬爷爷的胡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