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度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整理的含度的成语有哪些,欢迎阅览。
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yǐxiǎorénzhīxīn,duójūnzǐzhīfù 典故: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
例子:他处处怀疑别人在跟他过不去,真是~。
2、超度众生 chāodùzhòngshēng 典故:佛教用语。
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
也泛指做善事。
3、称德度功 chēngdéduógōng 典故:称:衡量;度:估量。
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出处:《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4、吃穿用度 chīchuānyòngdù 典故:指日常衣食费用。
5、春风一度 chūnfēngyīdù 典故:度:次,回。
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
亦借指男女合欢。
出处:元·王实甫《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老夫为官,不如在此闲居也……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例子:~,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
6、大度包容 dàdùbāoróng 典故: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7、大明法度 dàjíngfǎdù 典故: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
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出处: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8、以己度人 yǐjǐduórén 典故:度:揣度,推测。
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别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三:“然则圣人何以不可欺也?曰: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
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例子:夫论事料敌,当~。
(《三国志·魏志·钟毓传》)
9、度己以绳 duójǐyǐshéng 典故:绳:纠正,约束。
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出处:《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10、度日如年 dùrìrúnián 典故: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
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出处: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 例子:感承众头领好意相留,只是小可~,今日告辞。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二回)
11、度外之人 dùwàizhīrén 典故:度外:心在计度之外。
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
即局外人。
出处:《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12、风度翩翩 fēngdùpiānpiān 典故: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
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13、规求无度 guīqiúwúdù 典故:规求:贪求;度:限度。
一味贪求,没有限度。
形容贪得无厌。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无厌,规求无度。”
14、置之度外 zhìzhīdùwài 典故:度:考虑。
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例子:七十老翁,死生早~,由他去吧。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15、恢廓大度 huīkuòdàdù 典故:恢廓:宽大,开阔。
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例子:秦王~,屈己下贤,于人无所不容。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五回)
16、挥霍无度 huīhuòwúdù 典故:挥霍: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伸为用钱没有节制;无度:没有限度。
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
例子:尤其许多骄奢***逸的官僚军阀,富户买办,成天为自己~。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五章)
17、豁达大度 huòdádàdù 典故: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
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例子: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8、鉴影度形 jiànyǐngdùxíng 典故: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例子: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
(《歧路灯》第一0二回)
19、金针度人 jīnzhēndùrén 典故: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
出处:金·元好问《论诗》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例子:用笔之活可作~。
(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
20、宽仁大度 kuānréndàdù 典故:大度:气量大,能容人。
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1、揆情度理 kuíqíngduólǐ 典故:按照情和理估量。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
例子:不怪;~想了去,此中也小小的有些天理人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22、廓达大度 kuòdádàdù 典故:廓达:宽宏、通达。
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例子:尔等抑知我天朝~,胞与为怀,不问新旧兄弟,皆视同一体。
(太平天国·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官兵弃暗投明檄》)
23、量力度德 liànglìduódé 典故: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24、盘游无度 pányóuwúdù 典故:盘游:游乐;度:限度。
耽于游乐,没有限度。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25、普度众生 pǔdùzhòngshēng 典故: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
出处:《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例子: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号作天人师。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十)
26、前度刘郎 qiándùliúláng 典故:度:次,回。
上次去过的刘郎又到了。
泛指去了又来的人。
出处: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27、审时度势 shěnshíduóshì 典故: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
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