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节选

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

在平时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译文及注释

我本来出身在卑微之家,世世代代以清廉的家风相互承袭。我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从幼儿时起,长辈把金银饰品和华丽的服装加在我身上,总是感到羞愧而把它们抛弃掉。二十岁忝中科举,闻喜宴上独有我不戴花。同年中举的人说:“皇帝的恩赐不能违抗。”于是才在头上插一枝花。

一辈子对于衣服取其足以御寒就行了,对于食物取其足以充饥就行了,但也不敢故意穿脏破的衣服以显示与众不同而求得好名声,只是顺从我的本性做事罢了。一般的人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我心里唯独以节俭朴素为美,人们都讥笑我固执鄙陋,我不认为这没什么不好。

回答他们说:“孔子在说:‘与其骄纵不逊,宁可简陋寒酸,又说:‘因为节约而犯过失的很少’,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而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看作美德,当今的人却因节俭而相讥议,哎,真奇怪啊!”

近年来的风气尤为奢侈浪费,跑腿的大多穿士人衣服,农民穿丝织品做的鞋。我记得天圣年间我的父亲担任群牧司判官,有客人来未尝不备办酒食,有时行三杯酒,或者行五杯酒,最多不超过七杯酒。酒是从市场上买的,水果只限于梨子、枣子、板栗、柿子之类,菜肴只限于干肉、肉酱、菜汤,餐具用瓷器、漆器。

当时士大夫家里都是这样,人们并不会有什么非议。聚会虽多,但只是礼节上殷勤,用来作招待的东西虽少,但情谊深。近来士大夫家,酒假如不是按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菜肴假如不是远方的珍品特产,食物假如不是多个品种、餐具假如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宾客好友,常常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经办聚集,然后才敢发信邀请。如果这样做,人们就会争先责怪他,认为他鄙陋吝啬。所以不跟着习俗随风倒的人就少了。唉!风气败坏得像这样,有权势的人即使不能禁止,能忍心助长这种风气吗?

又听说从前李文靖公担任宰相时,在封丘门内修建住房,厅堂前仅仅能够让一匹马转过身。有人说地方太狭窄,李文靖公笑着说:“住房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办事的厅堂确实狭窄了些,但作为太祝祭祀和奉礼司仪的厅堂已经很宽了。”参政鲁公担任谏官时,真宗派人紧急召见他,是在酒店里找到他的。

入朝后,真宗问他从哪里来的,他据实回答。皇上说:“你担任清要显贵的谏官,为什么在酒馆里喝酒?”鲁公回答说:“臣家里贫寒,客人来了没有餐具、菜肴、水果,所以就着酒馆请客人喝酒。”

皇上因为鲁公没有隐瞒,更加敬重他。张文节担任宰相时,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从前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一样,亲近的人有的劝告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像这样俭省,您虽然自己知道确实是清廉节俭,外人有很多对您有张文节像公孙弘盖布被搞欺诈的讥评。您应该稍微随从一般人的习惯做法才是。”

张文节叹息说:“我现在的俸禄,即使全家穿绸挂缎、膏梁鱼肉,怕什么不能做到?然而人之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像我现在这么高的俸禄难道能够一直拥有?

身躯难道能够一直活着?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死去,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奢侈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导致无存身之地。哪如无论我做官还是罢官、活着还是死去,家里的生活情况都永久如同一天不变呢?”唉!大贤者的深谋远虑,哪是才能平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御孙说:“节俭,是最大的品德;奢侈,是最大的恶行。”共,就是同,是说有德行的人都是从节俭做起的。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被外物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

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费用,避免犯罪,使家室富裕,所以说:“节俭,是各种好的品德共有的特点。”如果奢侈就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贪恋爱慕富贵,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挥霍,败坏家庭,丧失生命,因此,做官的人如果奢侈必然贪污受贿,平民百姓如果奢侈必然盗窃别人的钱财。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恶行。”

过去正考父用饘粥来维持生活,孟僖子因此推知他的后代必出显达的人。季文子辅佐鲁文公、宣公、襄公三君王时,他的小妾不穿绸衣,马不喂小米,当时有名望的人认为他忠于公室。

管仲使用的器具上都精雕细刻着多种花纹,戴的帽子上缀着红红的帽带,住的房屋里,连斗拱上都刻绘着山岳*形,连梁上短柱都用精美的*案装饰着。孔子看不起他,认为他不是一个大才。公叔文子在家中宴请卫灵公,史鰌推知他必然会遭到祸患,到了他儿子公叔戌时,果然因家中豪富而获罪,以致逃亡在外。

何曾一天饮食要花去一万铜钱,到了他的孙子这一代就因为骄奢而家产荡尽。石崇以奢侈靡费的生活向人夸耀,最终因此而死于刑场。

近代寇莱公豪华奢侈堪称第一,但因他的功劳业绩大,人们没有批评他,子孙习染他的这种家风,现在大多穷困了。其他因为节俭而树立名声,因为奢侈而自取灭亡的人还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上面姑且举出几个人来教导你。

你不仅仅自身应当实行节俭,还应当用它来教导你的子孙,使他们了解前辈的作风习俗。

注释

1、训俭示康:阐释节俭(对于“立名”的重要意义)给康看。训,训释、解释。

2、寒家:指门第低微,余资少。

3、清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清正廉洁的家风。

4、华靡:生活豪华奢侈。

5、*儿:幼儿。

6、长者:长辈。

7、羞赧:害羞。

8、忝科名:名列进士的科名。

9、同年:同榜登科的人。

10、簪:插、戴。

11、充腹:吃饱。

12、垢弊:肮脏破烂的衣服。

13、矫俗干名:故意用不同流俗的姿态来猎取名誉。

14、顺吾性:顺从我的天性。

15、俭素:节俭朴素。

16、固陋:浅陋。

17、病:缺点。

18、与其不逊也宁固:与其骄纵不逊,宁可简陋寒酸。不逊,骄傲。

19、约:节俭。

20、鲜:少。

21、志于道:有志于追求道。

22、未足:不值得。

23、议:议论

24、诟病:讥议、批评。

25、异:奇怪。

26、近岁:指宋神宗元丰年间。

27、走卒:当差的。

28、丝履:丝织的鞋。

29、天圣:宋仁宗年号(1023~1032)。

30、群牧:主管国家马匹的机构。

31、置酒:摆酒席。

32、皆然:都这样。

33、非:认为不对。

34、会:聚会。

35、礼勤:礼意殷勤。

36、物薄:食物简单。

37、内法:内宫酿酒之法。

38、远方珍异:来自远方的奇珍异果。

39、品:种类。

40、营聚:张罗、准备。

41、发书:发出请柬。

42、苟或:如果有人。

43、鄙吝:吝啬。

44、随俗靡:跟风随俗。靡,倾、倒。

45、颓弊:败坏。

46、居位者:有权势的人。

47、忍:忍心。

48、厅事:办公或接待宾客的厅堂。

49、旋马:马转身。

50、隘:狭窄。

51、诚:确实。

52、太祝奉礼:太常寺的两个官职,主管祭祀。常由功臣子孙担任。

53、得于酒家:在酒馆找到。

54、所来:从何处来。

55、以实对:把实情说出。

56、卿:皇帝对大臣的称呼。

57、清望官:尊贵而有名望的清官。

58、酒肆:酒馆。

59、就:借着。

60、觞之:请人喝酒。

61、无隐:坦言,不隐瞒。

62、盖:更加。

63、自奉养:自己生活享受。

64、掌书记:唐朝官名,相当于宋代判官,故以此代称。

65、所亲:“所”字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这里相当于名词性短语,意为“所亲近的人”。

66、清约:清廉节约。

67、从众:和众人一样。

68、锦衣玉食:即“衣锦衣,食玉食”,穿高贵的服装,吃珍贵的食品。

69、顾:但。

70、顿:马上。

71、失所:无存身之地。

72、庸人:凡人,平常人。

73、共:通“洪”,大。

74、寡欲:欲望很少。

75、不役于物:不受外物的牵扯、制约。

76、直道而行:行正直之道,指任何事情都敢于诚实不欺地去做。

77、小人:指普通百姓。

78、谨身节用:约束自己,节约用度。

79、远、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使……丰。

80、枉道:不按正道行事。

81、速祸:招致祸患。速,招。

82、多求:多方搜求。

83、妄用:浪费。

84、居官:做官时。

85、贿:贪赃受贿。

86、居乡:不做官时。

87、其后:他的后代。

88、达人:显达的人。

89、以为忠:认为他忠于公室。

90、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91、纮:帽带

92、山节:刻有山形的斗拱。

93、藻棁:用美丽*案装饰的梁上短柱。棁,梁上的短柱。

94、享:宴请。

95、及祸:遭到祸患。

96、得罪:惹上罪名。

97、出亡:逃亡别国。

98、骄溢:骄横豪奢。

99、倾家:丧失全部家产。

100、夸人:炫耀。

101、卒:终于。

102、东市:刑场。

103、冠:领先。

104、习:染上。

105、立名:树立名声。

106、遍数:全部列举

107、非徒:不仅。

108、身:自身。

109、服行:实行。

创作背景

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社会风俗习惯日益变得奢侈腐化,人们竞相讲排场、比阔气,奢侈之风盛行——当差的.走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脚上也穿着丝鞋,许多人为了酬宾会友常“数月营聚”,大操大办。

这种习气上的破败,让熟悉历史的司马光感到深深的焦虑,他深知那种社会风气对年轻人的思想腐蚀作用很大。为使子孙后代避免蒙受那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司马光特意为儿子司马康撰写了《训俭示康》家训,以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

鉴赏

第一段说明作者自己年轻时就不喜欢华靡,崇尚节俭;虽受世人讥笑,自己却不以为病。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先交代了自己的家世,说明勤俭持家是他们家一贯的作风,这就为结尾教训儿孙应当厉行节约,以保持优良家风作好了铺垫。接着列举三个事例说明自己不喜欢奢靡的性格与作风;

一是从幼儿时起,就不喜欢穿着金银华美之服;

二是考中进士,参加闻喜宴时,独不戴花,经同年规劝,乃簪一花;

三是平生布衣蔬食,但求蔽寒果腹,在遭到别人的讥笑时,也不以此为缺陷。文章是写给儿辈看的,在文中列举自己的生平事迹,现身说法,亲切动人。

第二段慨叹近年风俗侈靡,与宋朝初年大不相同,然后说居高位的人不应随波逐流。作者开始就列举风俗奢靡的具体表现:

一是衣着日尚华丽;

二是饮食趋向精细丰腴,以宋初士大夫家宴客情况与近年士大夫家宴客情况来对比说明。衣食固已如此,其余自可想见。列举两点以赅其余,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最后以一个反诘句,对居高位者随波逐流的做法,委婉地进行了批评。

第三段举出宋朝初年李、鲁、张三人崇尚节俭的言行加以表扬,赞叹大贤的深谋远虑,非庸人所能及。作者在指出近年风俗侈靡以后,又举出宋初大贤的节俭事例来反衬近年与宋初风俗习惯的不同。

宰相李沆居第厅事前仅容旋马,他并不以为太隘,反而认为这里作为太祝祭祀和奉礼司仪的地方已经很宽了。参政鲁宗道,由于家贫无肴果,只好宴客于酒家。

张知自从当了宰相以后,生活享受仍和在河阳作节度判官时一样。这这三个人都身居高位而能励行节约,保持勤俭作风。这样的深谋远虑,深为作者叹服。

第四段引用御孙的话加以解说,从道理上阐明俭和侈必致的后果。上述以近年风俗的侈靡与宋初大贤的节俭对比,从正反两面来突出近年风俗侈靡的程度。

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引用了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的话,指出节俭是有德之人所共同具有的行为。人们生活俭朴了那么私心杂念也就少了。人们生活奢侈了,私心杂念也就多了。所以,他们做官时就必然受贿,在乡间为民时,就必然盗窃他人的财物。这就从道理上阐明了节俭和奢侈必然导致的后果。俭和侈的利害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五段再以正反两面的事实为证,连举六个古人和当代人的事迹,说明俭能立名,侈必自败。最后以训词收束全篇。

文章先叙述自己素来以节俭朴素为美德,对别人的讥笑不以为然,并说自己并非故作不同流俗而沽名钓誉,乃顺应自己的性情;又追忆天圣年间士大夫往来宴聚普遍尚俭的旧事,慨叹近日愈趋侈靡的风气;接着以本朝有识之士的俭朴美德为例,说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引述古人的遗训,分析“俭”与“侈”的得失利弊;最后以古人俭、奢的历史事实,阐明俭能列名得福,奢必招祸自败,勉励子孙行俭戒奢,保持家风。所论虽是为子孙后代保全身家性命着想,但于后世颇具教益。全文平实自然,明白如话,广征博引,说理透彻。虽是告诫后人,却不板着严肃面孔正面训诫,而是以老人回首往事、今昔对比的亲切语调信笔写来,未经心组织而自然成理。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节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节选

学习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作文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作文,内容包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作文,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作文。历尽千帆,归来仍年少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

学习

窃读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阅读(140)

本文为您介绍窃读记教学设计怎么写,内容包括窃读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窃读记课文教学设计,窃读记教学设计表格。《窃读记》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你知道什

学习

帆诗歌赏析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帆诗歌全文,内容包括帆诗歌赏析,诗歌帆的朗诵,帆阅读答案。诗歌《帆》阅读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

学习

窃读记10分钟试讲教案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窃读记教案,内容包括窃读记10分钟试讲教案,窃读记微课教案,窃读记的生字教案。《窃读记》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

学习

挣字组词三年级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挣字组词,内容包括挣字组词三年级,挣字组词大全,挣字组词语有哪些。挣字组词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

学习

宋史张叔夜传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168)

本文为您介绍宋史张叔夜传阅读答案,内容包括宋史张叔夜传阅读题及答案,宋史张叔夜传,宋史张叔夜传阅读翻译。《宋史·张叔夜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

学习

窃读作文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窃读作文1000字,内容包括窃读作文400字,窃读记作文,窃读记作文800字。窃读叙事作文(精选11篇)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叙事作文,叙事作文是一种把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学习

以俭为中心的作文以上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俭与奢作文800字议论文,内容包括以俭为中心的作文500字以上,以俭养德的作文怎么写,以俭养德作文。以俭为题的作文,俭作文俭北京人大附中李立华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讲话在互联网上引起强烈

学习

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内容包括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归帆古诗,寿阳曲远浦帆归翻译。《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寿阳曲·远浦帆归》以极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气氛。夕阳、酒旗、欲归未归的航船、清流萦绕的茅舍、人群

学习

寿阳曲远浦归帆古诗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内容包括寿阳曲远浦归帆古诗,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寿阳曲·远浦帆归翻译。元曲《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寿阳曲·远浦帆归》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仅用二

学习

裴行俭妻子

阅读(26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裴行俭与妻子的故事,内容包括裴行俭妻子,裴行俭的故事,裴行俭的第一任妻子。关于裴行俭与妻子的故事裴行俭是唐朝一员大将,为大唐立下犬马功劳,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关于裴行俭与他妻子的介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裴行俭的妻子

学习

寿阳曲远浦帆归翻译

阅读(172)

本文为您介绍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内容包括寿阳曲远浦帆归翻译,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寿阳曲远浦帆归意境赏析。寿阳曲远浦帆归阅读答案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

学习

训俭示康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151)

本文为您介绍训俭示康阅读答案,内容包括训俭示康阅读答案及翻译,训俭示康原文翻译,训俭示康节选阅读答案。《训俭示康》阅读答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

学习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赏析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内容包括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赏析,《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寿阳曲渔村夕照马致远注音版。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作品鉴赏《寿阳曲·远浦帆归》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仅用

学习

白头吟原文及翻译拼音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白头吟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白头吟原文及翻译拼音,白头吟原文及翻译赏析,白头吟原文及翻译英文。《白头吟》原文及翻译《白头吟》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既

学习

白头吟原文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白头吟古诗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白头吟原文,白头吟诗句赏析,白头吟张正见全文赏析。《白头吟》原文及赏析《白头吟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这两首诗与相传为卓文君所作的古辞《白头吟》主题相同,亦是从

学习

偷得浮生半日闲散文原文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偷得浮生半日闲散文,内容包括偷得浮生半日闲散文原文,偷得浮生半日闲梁实秋散文,偷得浮生半日闲诗词。偷得浮生半日闲散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

学习

刑赏忠厚之至论翻译

阅读(146)

本文为您介绍刑赏忠厚之至论赏析,内容包括刑赏忠厚之至论翻译,刑赏忠厚之至论诵读,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赏析《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写的酬谢书,因为得到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赏识,得以跻身仕途,而后参加在礼部欧阳修列席

学习

尚书吕刑的翻译

阅读(140)

本文为您介绍尚书吕刑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尚书吕刑的翻译,尚书吕刑原文,尚书吕刑翻译及原文。《尚书周书吕刑》的原文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

学习

柳宗元驳复仇议原文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柳宗元驳复仇议,内容包括柳宗元驳复仇议原文,柳宗元驳复仇议的艺术特色,柳宗元驳复仇议最后保住了么。柳宗元《驳复仇议》赏析《驳复仇议》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高扬以人为本思想的光辉篇章。它以对弱者的深切同情,批驳

学习

周处除三害原文

阅读(318)

本文为您介绍周处除三害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周处除三害原文,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原文,周处除三害文言文翻译。周处除三害原文及翻译导语:这个典故见于《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明朝人黄伯羽改编为《蛟虎记》传奇,广为流传,至今京剧中

学习

范文正公贬饶州文言文翻译

阅读(205)

本文为您介绍范文正公贬饶州阅读理解,内容包括范文正公贬饶州文言文翻译,范文正公贬饶州拼音版,范文正公贬饶州。范文正公贬饶州阅读理解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