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的写作手法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的作品,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说和做 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家的方面”。
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
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语言生动形象:
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
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二】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之一——文章的表达方式 角度 写作 特点 顺 序 记叙 人 称 描 写 对 象 顺叙 倒叙 插叙和补叙 分 类 作 用 倒叙:使文章有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使情节更完整,形象更鲜明, 内容更充实。
① 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而真实的感觉。
② 不受空间、时间等限制,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② 主要服务于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 同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相关联;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 ***的价值意义。
④ 第一人称或第一、二人称并用 第三人称 人物 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 描写 环境 社会环境 描写 自然环境 描写 描 写 繁 简 细节描写:指在环境(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时,作者从 A.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
精细的观祭中所摄取的, 在作品中以细腻的笔触突出刻 B.用生动精彩的笔墨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
⑤ 画的“特写镜头”。
白描:也叫素描。
是一种不设喻,少修辞,以“叙”代 写入:用语简洁传神,由外貌触及灵魂本质。
⑥ “描”的写法。
写景:一句一景甚至一词一景,构成生动的画面。
⑥ 工笔:通过铺陈、渲染的笔触,表现出描写对象的各个 以细腻翔实的写法,刻画出人物的神貌或事物的特征。
⑦ 侧面,显示事物的特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正面(直接)描写 侧面(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起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激 活人们的想象力。
⑧ 表 达 方 式 描 写 角 度 直接抒情 抒情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借事抒情 托物咏怀 在叙事性作品中 议论 在议论性作品中 说明的顺序 对特定对象的性质、状态、特征、功能、构 造、成因、用途等进行讲述、介绍或解释的 表达办式。
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
⑨ 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⑩ 有的总领下文,有的承上启下,有的议论使记叙的思想升华,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
⑩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⑥ 盛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或合乎人的认知规律,等等。
⑩ 下定义、列数字:准确、客观、具体。
打比方:形象生动,有文学情 趣。
举例子、引用:增强可信度与说服力。
作比较:突出一方事物的 特征。
⑩ 准确、平实、通俗易懂;科学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使人增长知识的 同时还能获得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⑩ 说明 说明的方法 说明的语言 1 课文透视 (一)课文中记叙手法的运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开头写林冲初到沧州,忽遇当年的旧人“酒生儿李小二” ,接着描写了林冲仗义 搭救李小二的往事,这在记叙手法上叫做插叙。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写李小二感 恩*报埋下伏笔,也使林冲侠肝义胆的形象更加丰满。
(二)课文中描写手法的运用 1.课文中的人物描写 (1)“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个 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
以上语段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旨在表现葛朗台贪婪、嗜财的性格至死不变。
(2)以下是对葛朗台夫妇各自遗言的描写,简析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①“孩子,”她断气以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
” ②“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①句表明葛朗台太太担心女儿受苦,她的遗言是对自私自利世界的否定,表现了她悲悯隐忍的性格和 宿命思想。
②句表明葛朗台担心失去自己的财产,他临终前依然对金钱迷恋,表现了他至死不变的极端贪婪和吝 啬的守财奴性格。
2.课文中的环境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网处描写“风雪”,有哪些作用? ①刚去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⑧出门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④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以上“风雪”描写有的渲染了气氛,还兼有象征作用;有的衬托了人物性格;有的起到了推动情节发 展的作用。
总之,“风雪”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更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赏析以下细节描写的作用: 林冲第一次走出草料场,“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 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闪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
以上所写细节,一方面表现了林冲细心、缜密、忠于职守、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一方面表明草料场 不是因火盆之故致使自行失火,而是陆谦等人蓄意放火。
4.课文中的白描手法杨绛的《老王》开头这样写: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 文段如同一幅素描画:一个“蹬”字,一个“坐”字,看似不平等,而“我们说着闲话”将人物的距 离拉近了。
(三)课文中不同抒情方式的运用 (直接抒情)老舍在《想北平》的结尾写道:“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 从抒情方式上看,它属于直抒胸臆,这一笔的作用在于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耐人寻味。
(间接抒情)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有:“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 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2 作者写项脊轩内外寂静清幽以及遭遇时,寄寓了对小屋深厚的感情,可视之为借事抒情。
而文章先后 写了修葺项脊轩、叔父异爨、老取忆母、大母励志等细 节,都应看为寓情于事。
(四)议论在不同课文中的运用 1.叙事性文章中的议论 杨绛《老王》一文的结尾:“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 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 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前面,作者已经记叙了与老王交往的几件日常生活的小事。
最后 这段文字显然是议论,不仅是追念,更是自我反思。
最后的议论将作者真实的平民情怀表达得很沉重。
2.议论性文章中的议论 韩愈在《师说》一文写到: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 而已。
” “圣人无常师”是文章的一个分论点,围绕此说,先概述孔子的行,作为例证,再引用孔子的言,作 为引证。
“是故”之后引出作者的一番议论。
虽说是一小段,议论的作用可见一斑。
(五)说明在不同课文中的运用 1.说明和记叙、议论的结合 汪曾祺《胡同文化》的第二段: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 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 如东单三条、 东四十条。
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 如皮库胡同、 惜薪司胡同(存 放柴炭的地方)。
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 如无量大人胡同、 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巴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巴。
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
王广福胡 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 的。
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 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 单就表达方式看,上面的文段无疑是说明性文字。
作者为了说清楚胡同取名的种种原因,分别从记数、 物件、人名、行业、形状等方面对北京胡同的特点作了大致分类。
《胡同文化》全文以夹叙夹议为主,说明 为辅。
此段的说明是为后文写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及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作必要的铺垫。
2.说明和描写的结合 《南州六月荔枝丹》中的一段: “荔枝不耐贮藏?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 1℃到 5℃,可贮藏三十 天左右??古代宫延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 为了宠幸场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 文段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又引用了杜牧的诗,看似有描写,实则是为进一步说明荔枝不耐贮 藏的用意而服务。
我想初中阶段,分析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一般从五个方面入手。
(1)分析中心。
看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鲜明、集中、深刻。
一般说来,能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的文章,中心思想是鲜明、集中的。
深刻则是少数文章的特点。
如《变色龙》这篇文章,作者 塑造具有奴才特征的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中心意*, 不仅仅是揭露趋炎附势、 看风使舵 3 这类奴才的丑恶灵魂,更主要的意*是为了揭露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与***。
所以,中心思想 深刻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之一。
(2)分析选材。
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材料是否新颖,取舍是否得 当。
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只选取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家方面的最感人、最典 型的事例驾以介绍。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原来搜集了 20 多个事例,最后从中选取了三 个典型的写入文章中。
《桃花源记》开头的引起和结尾的余韵都略写,中间部分淦人在桃花源 中的所见所闻则详写,这样安排文章的详略,突出了中心。
(3) 分析结构。
看文章的开头和是尾是否照应, 层次和段落是否清晰, 过渡是否自然。
如《谁 是最可爱的人》开头便提出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结尾又说:“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照 应了开头。
《故宫博物院》介绍的故宫虽然规模宏大,建筑群复杂,但却写得层次分明。
《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的两部分之间,用了两段议论的话过渡,显得自然流畅,又突出 了文章的中心。
(4)分析表达方式。
分析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小说的特点, 大多是通过描写来塑人物形象。
如《筑路》,通过典型环境描写表现人物顽强的***意志。
那 么环境描写则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老杨同志》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变色龙》 通过鲜明生动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
《第二次考试》则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式刻画 人物。
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用一种表达方式, 常有几种表达方式结合起来用的现象。
《听潮》 如 是散文,但在记叙描写中又有议论抒情的部分。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议论文,但在记叙描写 中又有议论抒情的部分。
《死还不死》是说明文,但也穿插了神话小说。
这些又都可以称做是 文章的一个特点。
记叙文在记叙方面的特点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说明文在说明方法方 面的特点又有分类别、下定义、比喻、比较、列数字、举例、画*表等区别。
议论文的特点重 在分析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
(5)分析语言。
主要注意四点:①从语言基本要求看,是否朴素、准确和精炼。
如《向沙漠 进军》的写作特点之一就是语言准确。
②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看什么特点。
如《听潮》这课书就 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
③语调是幽默、讽刺,还是庄严、沉郁?是冷漠、悲 凉,还是欢乐、喜悦?如《论雷峰塔的倒掉》语言特色是幽默、讽刺。
④分析人物语言是否个 性化。
如《老杨同志》人物的语言者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以上是从整体角度来说怎样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具体到分析一篇文章, 要从这样五个方面入 手去思考,去分析,不可能五个方面的特点都突出。
所谓写作特点,是区别于一般文章写法的 独特之处,成功之处。
每篇文章分析时从五个方面入手,最后找出两三处最突出之点,再加以 具体举例、分析就可以了。
经常引导学生练习从以上五个方面去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生就用不着死记硬背老师给抄的 写作特点了。
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这用这些方法,凭这些能力,自己去分析教材上没有的, 报纸、杂志、书籍上许多文章的特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说和做的写作手法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