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在街头卖豆腐花的老人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记忆中在街头卖豆腐花的老人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忆翻叠,跟随着时光不断的向前,太多的人消失在时光的长河里,在记忆的一角中,关于在街头卖豆腐花的老人,深深的难以忘怀,或许收因为那份感情。
“卖豆腐花喂!两块五一碗哦!加紫菜三块一碗,加虾仁四块一碗!”那是村上卖豆腐花的王爷爷,他今年奔六十了。他有一辆涂蓝漆的破三轮车,锈迹斑斑,骑起来吱呀吱呀的响。里面置一口大铜锅,盛放那白嫩鲜滑的豆腐花。王爷爷常穿那件洗得发黄的白褂子,咯吱咯吱地蹬着三轮车,穿梭在小巷中,行走在吆喝声里。
豆腐花是我最爱的小吃。放学了,空荡荡的肠胃会为那一缕缕鲜香咕咕狂叫;玩耍后,那一碗嫩滑便是最好的补充;天冷时,寒颤的胸腔会被一腔热气温暖。吃着吃着,我就和王爷爷熟络了。他常免费请我吃豆腐花,我也常去他家帮忙收拾收拾。
阳光温和的下午,在他简陋的小屋外,常有一老一少两个身影,或是闲谈陈年旧事,或是一起制作豆腐。我们将浸泡了二十小时左右的黄豆在大锅中煮熟,等水沸后闷一下,舀出来。这时候,我常要偷吃几粒,再继续跟着他研磨、除渣、取汁,加入水将黄豆煮透。冷却到一定温度后,用卤水点一下。豆腐花会开始沉淀,沉淀好了用纱布过滤一部分水分。最后,用“千层顶”——层层叠好的.箱子挤压豆腐里的水分。这样,豆腐就做好了。
我们常常边做豆腐边闲聊。我和他讲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他也和我说说他身上的故事。从他口中,我得知,他的老伴儿早逝,儿子在外打工。他絮絮叨叨地说着他那乖巧懂事的儿子,眉眼里淌着笑。每个月底,儿子都会来信。于是,月底这一天便成了老人一个月中最盼望的日子。
老人也会写信过去,寄向儿子来信的单位。小小的邮票,连结起浓浓的父子情。可是,美好总会无情地破灭。这两年,他儿子再没来信。
老头子心中有了亡失的预警,但他依然在每个月底,默默地等待信笺。
他一次次地失望了。
“我,要去找我儿子。”当我再一次去他家时,他告诉了我他的决心。
我不由得一惊,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可是,”我犹豫着开口,“你哪来那么多钱呢?”
我顿了顿,又说:“路上要乘车,到了要住宿、吃饭,还要请人打听,这些都是要钱的啊!况且,那么大的地儿,找你儿子,简直是海底捞针!”
他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安,但随即又变得坚定了。“没钱,可以挣!”
他天不亮就起来磨豆浆,做豆腐,然后配佐料。他不仅仅在我们的小村里跑,还去周围的张家桥、周家村等。腊月里,他穿着单薄的破棉衣在寒风里骑行;酷暑天,他赤膊挂着毛巾在骄阳下吆喝。风雪吹白了他的头发,雨水淋出了他的皱纹,骄阳炙焦了他的皮肤。
我故意怂恿他少加点儿佐料,添点儿便宜的劣质品。他笑着摇摇头,告诉我,品质和信誉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吃得健康、满意,他才卖得开心、有劲。
终于,他攒够了钱,要踏上寻子路。那个下午,他与我道了别。“丫头,我走了。这一走啊,就不知何时能回来。你多保重,别忘了豆腐花的味道。”深秋的寒气沁人体肤,瑟瑟寒寒。路边的野菊正开得烂漫,与簌簌纷落的黄叶交相辉映。“我会记得的。你也保重,早日找到儿子!”我噙着泪,朝王爷爷挥挥手。
王爷爷那一走,就再没回来。村上去打听的人说,老人的儿子两年前就因为工地事故死了,才二十多岁。我的心不禁凉了半截。那王爷爷呢?他在哪?当我询问大人们时,他们却摇摇头,不知道。
时而的,我还去王爷爷的老屋。这里依然留存着他的气息,却不再有那个瘦削而坚强的佝偻身影了。
又是金秋时节,我踏着坠落了一地的黄叶,独行在寂寥的小巷,耳畔依旧回响那声声嘹亮的吆喝:“豆腐花喂!两块五一碗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