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墓原文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整理的李白墓原文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1

原文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古诗简介

《李白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同时对李白生前的落魄和身后的萧条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不平。全诗包孕丰富,感慨深沉。

翻译/译文

译文

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

注释

⑴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⑵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有太白楼、捉月亭等古迹。

⑶田:指墓地。

⑷可怜:可叹,可悲。荒垄:荒芜的坟墓。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⑸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这是对李白诗文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感动天地。

⑹但是:但凡是,只是。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⑺就中:其中。沦落:落魄,穷困失意。君:指李白。

赏析/鉴赏

李白诗名垂于千古,但生前遭遇不幸,漂泊沦落,死后萧条,墓地简陋。斯人而有斯遇,诗人凭吊之际,自是感慨万千。诗中写李白墓地的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而对其一生潦倒,更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

此诗的形式采用七律变体,六句包孕丰富,感慨深沉。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七言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二十八岁,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白墓原在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的遗愿把李白墓迁至青山。白居易所见,当是范传正未迁葬时的旧墓,“坟高三尺,日益摧圮”(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2

李白墓

[唐代]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译文

李白的坟就在采石江边,坟地周围的野草向着天边肆意蔓延。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当他还在人世时,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但凡是杰出的诗人,大都命运多舛,可又有哪一个的命运,像李白一般坎坷悲惨?

注释

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有太白楼、捉月亭等古迹。

田:指墓地。

可怜:可叹,可悲。荒垄:荒芜的坟墓。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这是对李白诗文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感动天地。

但是:但凡是,只是。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就中:其中。沦落:落魄,穷困失意。君:指李白。

赏析:

李白墓在采石江边只是一个传说,相传李白曾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现在马鞍山市江心洲的宫锦村和采石的李白衣冠冢都是托此传说而得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采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其中尤以白居易的这首诗最为有名。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

颔联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达出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

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

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3

李白墓

[唐]白居易

采石1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陇穷泉2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3诗人多薄命,就中4沦落不过君。

注释:

1、采石:采石山,一名牛渚山,在太平州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南)北三十里。采石山下有李白衣冠冢。

2、穷泉:九泉,墓中。

3、但是:凡是,只要是。

4、就中:其中。

赏析:

要说咏李白的诗篇,艺术上大抵难以超越杜甫的《梦李白》《春日忆李白》。此诗与杜甫当时当世之情感不同,仅借李白墓抒发“诗人薄命”之感,主题明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李白生前文章惊天动地,身后却坟居江边,与荒草为伴。“可怜”“曾有”,生前身后强烈的反差与对比,沦落之意已深蕴其中,末二句点明凭吊感伤的主题,直抒其意。此诗另一版本最后多出二句:“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多称为后人增补,盖欲将感伤升华,加深加重诗的内涵。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4

原文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李白的坟就在采石江边,坟地周围的野草向着天边肆意蔓延。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当他还在人世时,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但凡是杰出的诗人,大都命运多舛,可又有哪一个的命运,像李白一般坎坷悲惨?

注释

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有太白楼、捉月亭等古迹。

田:指墓地。

可怜:可叹,可悲。荒垄:荒芜的坟墓。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这是对李白诗文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感动天地。

但是:但凡是,只是。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就中:其中。沦落:落魄,穷困失意。君:指李白。

赏析

李白墓在采石江边只是一个传说,相传李白曾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现在马鞍山市江心洲的宫锦村和采石的李白衣冠冢都是托此传说而得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采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其中尤以白居易的这首诗最为有名。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

颔联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达出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

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

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诗《李白墓》约作于公元799年年(唐德宗贞元十五),白居易二十八岁,在宣州(今安徽宣城)。白居易所见,当是范传正未迁葬时的旧墓,“坟高三尺,日益摧圮”。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5

李白墓

[唐代]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译文

李白的坟就在采石江边,坟地周围的野草向着天边肆意蔓延。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当他还在人世时,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但凡是杰出的诗人,大都命运多舛,可又有哪一个的命运,像李白一般坎坷悲惨?

注释

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有太白楼、捉月亭等古迹。

田:指墓地。

可怜:可叹,可悲。荒垄:荒芜的坟墓。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这是对李白诗文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感动天地。

但是:但凡是,只是。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就中:其中。沦落:落魄,穷困失意。君:指李白。

赏析:

李白墓在采石江边只是一个传说,相传李白曾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现在马鞍山市江心洲的宫锦村和采石的李白衣冠冢都是托此传说而得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采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其中尤以白居易的这首诗最为有名。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

颔联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达出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

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

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6

原文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古诗简介

《李白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同时对李白生前的落魄和身后的萧条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不平。全诗包孕丰富,感慨深沉。

翻译/译文

译文

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

注释

⑴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⑵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有太白楼、捉月亭等古迹。

⑶田:指墓地。

⑷可怜:可叹,可悲。荒垄:荒芜的坟墓。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⑸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这是对李白诗文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感动天地。

⑹但是:但凡是,只是。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⑺就中:其中。沦落:落魄,穷困失意。君:指李白。

赏析/鉴赏

李白诗名垂于千古,但生前遭遇不幸,漂泊沦落,死后萧条,墓地简陋。斯人而有斯遇,诗人凭吊之际,自是感慨万千。诗中写李白墓地的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而对其一生潦倒,更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

此诗的形式采用七律变体,六句包孕丰富,感慨深沉。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七言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二十八岁,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白墓原在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的遗愿把李白墓迁至青山。白居易所见,当是范传正未迁葬时的旧墓,“坟高三尺,日益摧圮”(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7

原文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翻译

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

注释

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

田:指墓地。

可怜:可叹,可悲。

荒垄:荒芜的坟墓。

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

但是:但凡是,只是。

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就中:其中。

沦落:落魄,穷困失意。

君:指李白。

赏析

李白诗名垂于千古,但生前遭遇不幸,漂泊沦落,死后萧条,墓地简陋。斯人而有斯遇,诗人凭吊之际,自是感慨万千。诗中写李白墓地的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而对其一生潦倒,更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

此诗的形式采用七律变体,六句包孕丰富,感慨深沉。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二十八岁,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白墓原在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的遗愿把李白墓迁至青山。白居易所见,当是范传正未迁葬时的旧墓,“坟高三尺,日益摧圮”。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8

李白墓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注释:

李白墓:在安徽省当涂县采石江边。相传李白在采石江边,因酒狂投江捉月落水而死。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草连云:形容墓地荒草丛生,一片荒凉。

荒垅:荒坟。

穷泉:黄泉、九泉。

惊天动地文:极言李白诗文声势浩大,使天地都为之震动。

但是:凡是,只要是。

就中:其中,当中。

译文:

采石江边荒芜的田野里,野草向着天边肆意地蔓延。一代诗仙李白的坟墓,就孤独地掩没在其间。可怜“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伟大诗人,如今竟凄凉地埋葬在这荒野。但凡杰出的诗人,大多命运多舛,可又有哪一个的命运,像李白一般坎坷悲惨?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尚可称为佳作的诗文面世,但像李诗那样继承了《诗经》正声的杰作,却再也见不到了。

赏析:

七言古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八岁。这两句是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可怜”、“曾有”的词语,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

李白墓在采石江边只是一个传说,相传李白曾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现在马鞍山市江心洲的宫锦村和采石的李白衣冠冢都是托此传说而得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采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其中尤以白居易的这首诗最为有名。

诗的首联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颔联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达出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随后的两联,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通过所处时代文坛的凋敝和李白辉煌艺术成就的对比,表达了“大雅遗风已不闻”的叹惋,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

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墓原文及赏析9

原文: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翻译:无

字词解释:

可怜荒垅①穷泉②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①荒垅:荒坟。

②穷泉:黄泉、九泉。

③李白墓:在安徽省当涂县采石江边。相传李白在采石江边,因酒狂投江捉月落水而死。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赏析:

七言古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八岁。这两句是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可怜”、“曾有”的词语,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李白墓原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李白墓原文

学习

过早运动对孩子骨骼有什么影响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运动不能做,内容包括过早运动对孩子骨骼有什么影响,哪些运动不利于小朋友发育,儿童过早做这几项运动。不利于小孩健康的运动有哪些虽说运动能够帮助孩子发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适合孩子的,下面为大

学习

高中理综答题技巧大全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理综答题技巧,内容包括高中理综答题技巧大全,高考理综答题时间,高三理综答题方法。高中理综答题技巧考试,到底考的是什么?在考试中,其实周围的人都不是敌人,考试是与自己的一场博弈,赢了自己,考试自然就水到渠成的成功了。但

学习

小班语言冬天的小路教案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会响的小路教案小班,内容包括小班语言冬天的小路教案,有趣的小路体育教案小班,小班户外活动过独木桥教案。小班体育教案之走小路(通用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学习

高考理综最佳做题顺序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理综做题技巧,内容包括高考理综最佳做题顺序,高考理综100种做题方法,高考做题技巧理综。高考理综做题技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简称“理科综合”或“理综”,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下面是整理的高考理综

学习

高中理综答题技巧全套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理综答题技巧,内容包括高中理综答题技巧全套,高考理综答题技巧,高考理综答题时间。高中理综答题技巧考试,到底考的是什么?在考试中,其实周围的人都不是敌人,考试是与自己的一场博弈,赢了自己,考试自然就水到渠成的成功了。但

学习

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及考试技巧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内容包括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及考试技巧,高考理综时间分配和答题技巧,高三理综卷怎么分配时间。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理科综合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生物需30-35分钟完成,化学需50-55分钟完成,物

学习

第一次做蛋饺作文

阅读(137)

本文为您介绍第一次做蛋饺作文350字,内容包括第一次做蛋饺作文500字,做蛋饺作文,蛋饺的制作过程作文。第一次做蛋饺作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

学习

关于张飞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张飞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张飞的诗句有哪些,张飞诗句,形容张飞的诗句。关于张飞的诗句导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关于张飞

学习

我的心愿是当一名女兵作文

阅读(171)

本文为您介绍长大后我想当一名女兵作文,内容包括我的心愿是当一名女兵作文,我想去当女兵的作文,我的理想作文当女兵。女兵——我的理想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

学习

蚕的成长过程日记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蚕之师小学日记,内容包括蚕的成长过程日记,蚕100字的日记小学,观察蚕的日记。蚕之师小学日记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关于蚕之

学习

一字之师故事原文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一字之师故事,内容包括一字之师故事原文,一字之师故事简短,一字之师故事概括。一字之师故事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会有它蕴含的故事,相信广大读者对一字之师和防微杜渐这两个成语并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来吧,下面就让带

学习

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翻译注释,内容包括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烛之武退秦师翻译原文,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翻译。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

学习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内容包括烛之武退秦师译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赏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译文和注释。《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看来“三寸不烂之舌”在乱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下

学习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赏析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理解性默写,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赏析。《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帮

学习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对照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内容包括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对照,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拼音,郑伯克段于鄢原文朗读。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

学习

狼王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赏析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狼王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内容包括狼王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赏析,狼王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赏析,狼王梦读后感。狼王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没少看到经典的好词好句吧,积累好词好句,了解每个词的用

学习

琵琶行李白原文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琵琶行古诗,内容包括琵琶行李白原文,李白琵琶行全诗翻译,李白的琵琶行朗诵。李白琵琶行中风格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下是整理的白

学习

为妈妈致悼词余秋雨原文

阅读(1021)

本文为您介绍为妈妈致悼词,内容包括为妈妈致悼词余秋雨原文,为妈妈致悼词怎样写,为妈妈致悼词读后感。为妈妈致悼词为了对死者的逝世表示惋惜,就常常需要准备悼词,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那要怎么写悼词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为妈妈致

学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及注释赏析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及注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讲解译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意思和译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鉴赏及译文参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

学习

杜荀鹤泾溪古诗文赏析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杜荀鹤最经典的诗泾溪,内容包括杜荀鹤泾溪古诗文赏析,杜荀鹤诗词,杜荀鹤诗泾溪拼音版。杜荀鹤唐诗《泾溪》赏析《泾溪》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写的一首哲理诗,它告诉人们要居安思危,处盈虑亏,枕戈待旦。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杜荀鹤

学习

红豆古诗原文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红豆生南国的整首古诗,内容包括红豆古诗原文,古诗红豆生南国朗诵,红豆的古诗10首。《红豆》古诗原文和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

学习

怀念故人的古诗词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内容包括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怀念故人古诗,怀念故人诗词经典唯美。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日子总过得很快,转眼就已是深秋,远方的亲人啊,是否在询问你的'归期?以下是整理的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希望对大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