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关于回声的课名字

中班教案:回声(精选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整理的中班教案:回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回声 篇1

教学目标:

1、用优美的声音演唱《亲爱的回声》,能够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力度效果,进行简单创编。

2、知道6/8拍的含义及其特点,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6/8的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表现人声与回声的奇妙和谐、遥相呼应的音响效果。

2、二声部音准、唱出6/8的韵律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师:今天金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大山,听听大山的声音。

2、师:让我们在熟悉的歌声中出发吧。(踏步走《旅行之歌》)

三、走进大山,倾听大山的声音

(一)、柔美的风声

1、师:嘘,让我们停下脚步,听一听,什么声音想起来了?(按风声按钮)

2、模仿风声(把麦克风拿到同学当中)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模仿的是微风,有的同学模仿是大风,是什么控制的呢?(气息强一些,就是大风,气息弱一些就是微风)

3、风的强弱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把气息吹出来,跟着老师的手势,表示风的强弱。

(二)、清脆的水声(《小溪流水响叮咚》)

1、师:同学们把大风和微风的感觉控制的非常好。如果把刚才同学们模仿风的声音比作管风琴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声音就像弹拨乐器,听一听,是什么带来的呢?(播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2、分声部唱“叮叮咚”

师:小溪流水发出来的叮叮咚的声音非常悦耳,当水流比较平稳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4 5 | 3”,当遇到小石头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2 5 | 1”。

3、合唱“叮叮咚”

(三)、动听的鸟叫声

1、师:配合得非常好,那么除了风的声音,水的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呢?

2、师:对了,大山里有很多树木,是小鸟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怎么能少了他们呢,他们可喜欢在风声,水声的伴奏声中唱歌了。

3、刚才听出来,声音最响亮的是什么鸟的叫声(布谷),你能学一学吗?(把麦克风带到同学中间)

4、跟老师学一学

(四)、神秘的回声

1、师:大山的奇妙的声音,不止这些哟,我们来看一首诗歌

《回声》艾青/她躲在峡谷/她站在山崖上/你不理她/她不理你你喊她,她喊你/你骂她,她骂你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

①师:她是谁?什么是回声?(生回答)

②师:回声是大自然中非常奇妙的现象,它是声波在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山体等)反射回来产生的。回音的特点就是:重复原声,力度比原声弱。

③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关于回声的例子呢

2、模拟回声效果(原声处用模仿大风的气息,回声处用模仿微风的气息)

师:老师做原声,你们做回声。喂,你好,HELLO,加上音调

3、我们接下来学一首《亲爱的回声》,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我们来听一听,美国小朋友在大山里怎样跟回声对话的。

思考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六八拍)学习六八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课件出示)

跟音乐用身体表示六八拍的强弱规律

4、再听一遍,感受一下六八拍的韵律,在有回声的地方做倾听的动作

5、下面听老师唱一遍,同学们能不能配合唱回音部分

6、师:刚才同学们唱得很认真,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老师唱的两段有没有什么区别呀。

练习二声部部分(单独练习、合唱)

7、轻声完整演唱

师:这首美国童谣,它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群山幽谷中与回声对话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孩子们的愉快欢乐心情。思考:用什么速度,什么声音演唱?

第一部分:描述了小朋友与回声对话问好的情景,所以我们应该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来演唱。

第二部分:描述表达了孩子们对回声的喜爱和期盼,你觉得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最能表达出我们的情感?(热情,明亮)

师:整首曲子应该用稍快的速度,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注意唱出八六拍的韵律感,回声部分分组唱。

8、用不同的形式演唱

一部分同学唱回声部分

一个同学领唱等

9、教师弹琴,唱三次回声,

五、用《闪烁的小星》等创编回声

1、在歌曲中表现回声,有的乐句比较短,我们可以整句反复;有的乐句比较长,那就可以反复句尾部分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我们还可以不止一次的反复。

2、师:金老师准备了几首歌曲让大家选择,给这些歌曲创编一些回声效果。自己想一想,待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大家唱一唱。

3、我们同学在短短的时间里还是创造得不错的,想不想听听合唱团的同学们用无伴奏合唱表现的回声呀?闭上眼睛(播放拉索《回声》)

六、小结

师:我发现同学们听得都非常投入,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这样短暂,我们的大山之行就要结束了,我们跟他说“再见”好吗?

中班教案:回声 篇2

活动名称:

山谷回声真好听

活动目标:

能控制声音的力度变化,用优美是声音形象地表现“人声”和“回声”;能分角色合作表现。

活动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播放这首歌,使幼儿熟悉旋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爬山。

1、假日里,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师播放音乐,引起幼儿边听音乐,边作各种动作,表现爬山情景。如:背上背包、擦汗、观望、休息、喝水等动作。

3、到了山谷大家会作些什么事,并用动作表示,如:双手拢成喇叭状,大声呼喊。

二、回声真好听。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说说听到了些什么,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听一听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声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样唱才能让人一听就能分出是谁唱的 重点学唱回声句。引导幼儿学习控制音量,表现回声由强变弱的过程。

4、山谷回声很好听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样笑的。

三、与大山对话。

1、根据歌曲内容,让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扮小朋友,一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似的?

引导扮演小朋友的幼儿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与大山对话时的情景。要求两组幼儿配合默契,体验合作的快乐。

中班教案:回声 篇3

活动名称:

回声

活动目标:

1.在扮大山学回声的情景中,初步感知声音的强弱,愿意用歌声表示出来

2.体验集体表演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音乐路牌

活动过程:

㈠.律动引起兴趣

1.复习律动组合“小燕展翅”

T:丁丁来我们家里做客的时候和我们一起跳过一个舞蹈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2.第二遍律动:针对动作(提腕、压腕)提出问题:“小燕子要飞到南方过冬要飞很远的,如果翅膀飞的不高就飞不过去了”

㈡.欣赏、感受歌曲

1.故事导入情景

T:丁丁教我们跳舞,我也带丁丁出去玩了。我们一起去爬了山,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T:我和丁丁啊一起去爬了一座大山,爬呀爬、爬呀爬,一直爬到了山顶,看到了很美丽的风景,丁丁一高兴便情不自禁的唱起歌来:“喂!喂!”突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山的那头也传来了一个声音“喂!喂!”丁丁很好奇,他很想知道是谁发出的声音,于是丁丁大声的唱道:“你是谁?”山那头也在问“你是谁?”这下可把丁丁急坏了,赶紧唱道:“请你快来,来唱歌!”山那边又轻轻的跟着唱“请你快来,来唱歌!”丁丁摸了摸头,这是怎么回事啊?

2.提问帮助理解故事、初步感知音的强弱,理解词(回声)

T:山那边传来的是什么声音啊?

T:丁丁唱歌的声音和山那头传来的声音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一个轻一个响)

T:都是不一样的吗?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唱的歌词一样)

响的是丁丁唱的声音,轻轻的是什么声音呢?(回声)

中班教案:回声 篇4

教材简析:

《回声》是注提教材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中一篇文章,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通过创设情境,采用悟读组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多方位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青蛙妈妈说的话,了解回声的原理。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天,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到小河边玩,小青蛙会有什么发现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学习《回声》

二、创设愉悦空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感知全篇内容。

2、检查认字情况,交流记字方法。

3、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字。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自己学习,说说小青蛙怎样发现了回声,回声是怎么回事?

2、交流汇报。

3、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①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扔石子,观察水的变化。

②口述水的变化,理解“荡”。

③青蛙妈妈为什么给小青蛙讲讲解水波的原理呢?水波和声波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水的________碰到河岸又________回来。

声音的________碰到桥河的石壁也要________回来。

4、学生自由说对回声的理解。

5、教师讲解回声原理。

6、你在哪里听到过自己或他人的回声?

四、有感情朗读,升华体验。

1、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孩子的疑问,它的话应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应慢)

2、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稍快自由读——指名读——范读——比较读——齐读

3、分角色朗读,指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多读中悟情。

五、实践活动:

1、给家长讲一讲回声的原理。

2、到山中、空旷的屋子或大厅中去呐喊几声,听听自己的回声。

六、学生谈学习感受,教师总结。

中班教案:回声 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6个生字,会写“倒、游”。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2、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8课《回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呢?(指名回答)

二、感受石桥洞之美。

1、这节课我们来细读课文,看看小青蛙是怎样弄明白回声形成的道理的。刚才这位同学说了故事发生在石桥洞里,那么小河上这座石桥的桥洞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石桥洞,学生描述)请同学们快打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找)

2、指名汇报交流。(课文第一自然段)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把什么比作大月亮。(把半圆的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连起来比作大月亮)

4、指导书写“倒”。

5、指导朗读。

月亮是圆圆的、亮亮的,非常美,在这里课文把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连起来比作大月亮,也是那么的美。所以我们在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而且要把石桥、桥洞、倒影、大月亮这几个词加以强调。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朗读,齐读。)

三、朗读感悟“回声”的形成。

(一)感受小青蛙初闻“回声”的心情。

1、这么美的景色多吸引人哪,小青蛙和它的妈妈也来到了这里,它们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

3、指名汇报交流,感受小青蛙的心情。(高兴——奇怪极了)

4、指导朗读。

(1)指导读出小青蛙初始的高兴以及听到回声后的奇怪。(理解“奇怪极了”“藏着”)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二)感受水的波纹。

1、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笑着说------(引读)“孩子,跟我来!”小青蛙的妈妈把小青蛙带到什么地方,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然后用“△”标出表示妈妈动作的词。

2、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词语。

3、汇报交流。谁能说说妈妈的动作有哪些?(带、跳、捡、扔)小青蛙看见了什么呢?

4、播放“小鱼击水实验”的.*,请学生仔细观察河水有什么变化。(河水产生一圈圈波纹,又一圈圈荡回来。)

5、填空练习,检验学生观察记忆能力。

6、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什么了呢?(师随机板书:水波 河岸)

(三)感受回声的形成。

1、小青蛙的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又对小青蛙说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笔标出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交流。

4、读了青蛙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回声的形成)

5、电脑演示回声的形成过程。

6、齐读青蛙妈妈的话,边读边想:回声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谈理解,师随机板书:声波石壁)

7、再读感悟。

下面我们再把四、五自然段齐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回声形成的过程。

8、小青蛙明白了这个科学道理之后他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小青蛙高兴的心情)

四、小结。

1、学生谈收获:从这个有趣的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2、师小结:这篇科学通话,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回声形成的道理,老师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

中班教案:回声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乐、奇怪、亲切的语气。

3、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回声吗?你在哪儿听过?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

5、写字指导。

(1) 学生观察。

(2) 教师示范:“纹、影、倒、游”四个字。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默读思考: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画出有关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在哪儿听到的?妈妈是怎样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把你画出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

3、课件演示回声的成因。在读读妈妈说的话。

4、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理解回声的成因。

三、实践活动。

回家后做实验或到郊外听回声。

中班教案:回声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和带有这些生字的新词。

2、学会重点词句,并想象句子的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回声和形成回声的原因。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回声和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课题:

21回声

2.“回”是什么

3.激疑: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儿能听到回声?

4.导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讲科学道理的童话。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要求:

①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读音,读生字卡。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深入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出示多媒体画面。这就是书上所说的那座石桥,哪位同学能指着*说一说,什么像大月亮?(激光灯指*说)

3、谁能用“好像”说一句话。

4、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优美)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

四、深入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

1、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小青蛙发现另一只青蛙学它说话。)

2、快速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小青蛙学它说什么话?把它们说的话划下来。

3、分角色朗读青蛙的话。

4、评析:青蛙说的两次话语气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标点:问号、感叹号等)

5、应该怎么读?谁来读?(第一次是高兴的语气,第二次是奇怪的语气。)

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谁来学我?它在哪里)

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奇怪极了)

板书:奇怪

6、于是,它就去问妈妈,谁来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7、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跟着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

老师先找一个,“跳”到岸上的“跳”(动作演示)大家再找,还有哪些?

2、这两个动作与什么有关?你怎么知道的?(“捡”“扔”,提手旁,与手有关)

3、老师念这一句,生动作演示捡石子的动作。

4、看多媒体课件,观察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你刚才看到什么?书上是怎么写的?(全班齐读)

师板书:水波

河岸

②学习“荡”

什么结构?与什么有关?(原指积水的洼地,风吹来,水草漂漾,什么样的景象呢?动作演示:一起一伏的摇动)

③齐读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边读边用动作动作演示水波荡回来的情景。

④学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画*,练说。

出示自学要求:

①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讲了什么?

②画出回声原理*。

③说说回声是怎么产生的。

2、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画的*,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画,是根据青蛙妈妈说的哪一句话画的?

3、出示句子:声音的波纹碰到石壁,也要返回来。

“返”什么旁?与什么有关?什么意思?

4、谁边做动作边读这一句话。

5、为什么青蛙妈妈不直接告诉小青蛙回声是怎样产生的,而是先说水波呢?

6、小青蛙听到的声音其实是----回声。(学生齐答)

7、全班同学小声读青蛙妈妈的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说青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同桌练说)

8、小青蛙明白了这个道理,非常高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高兴”和第二段的“高兴”意思一样吗?

板书:明白

9、指名读小青蛙的话,读出兴奋、欣喜的感情。

10.分角色朗读第五自然段。

七、学习最后一段,这一段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又讲了什么?

2、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

3、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4、一个扮演小青蛙,全班读回声。

八、小结。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填空:回声就是_______碰到_______返回来的自然现象。

3、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产生回声?播放多媒体课件

小结:同学们只要多看、多听、多实践,就一定会比青蛙聪明。

板书:

板书: 碰 遇

水波 ) ) ) )河岸 声波 ) ) )障碍物

荡回来 返回来

中班教案:回声 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了解回声的含义。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什么是回声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就跟着老师一起去问问小青蛙吧!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遍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明。

4.通过读课文,认识课后的生字吗?

三、引导读第 l~ 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然后组织讨论。

(1)小青蛙和妈妈在哪儿玩耍?

(2)小青蛙为什么“叫”起来?

(看到美丽的景色而高兴得叫起来)

(3)小青蛙为什么奇怪极了?

(因为看不见的一只小青蛙跟它说一样的话。)

2.指名读。

四、学习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

(l)青蛙妈妈捡起石子扔进河里,是为了说明什么?这一段起什么用?

(2)被激起的波纹为什么会回来呢?

因为波纹碰到河岸,所以又一圈一圈荡回来。

(3)声音的波纹碰到石壁又会怎么样呢?

(也会返回来。)

(4)石洞里真的有一只小青蛙吗?

(没有,那只是小青蛙的回声。)

五、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你知道回声是什么了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课后的生字,并说说课文中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抽卡认读8个生字的字意,并说说每个字的结构。

读新词。(可板书在黑板一则)

二、学生练习生字词。

1.指导学生练习生字,学会组词。

2.抄写生字词,加强巩固。

教学板书:

31 回声

水的波纹 河岸

奇怪 明白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课后反思:

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层面上,有的甚至还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对回声的形成更是不明白。为突破这教学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通过演示青蛙妈妈投石击水和小青蛙在桥洞下面的叫声,让学生理解了回声是怎样形成的。

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贯穿于全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孩子们的朗读热情。例如:、师生互读、齐读、默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经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能根据小青蛙对回声的认识的变化,读出不同的语气。由赞美到奇怪到欢乐。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

中班教案:回声 篇9

活动目标:

1、能控制声音的力度变化,尝试用声音的强弱变化形象地表现“人声”和“回声”。

2、能根据谱*理解并记忆歌词。

3、能分角色合作表演,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歌词*谱一份,山谷*片一份

活动过程:

一、我们去爬山

1、今天天气真好,开上我们的汽车去山谷里玩吧!教师带领幼儿开汽车跟随歌曲伴奏走进活动室!

2、瞧,山谷已经到了,山谷里静悄悄,你到了山谷里会做些什么事?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3、我到山谷里会和大山公公玩游戏!你听,我是这样玩的,我先来唱一声,大山公公好!再来叫一声,小松鼠儿早!

4、我是怎么玩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你发现哪里好玩?告诉您们我和大山公公玩的游戏叫回声,你知道什么是回声吗?山谷回声是大自然的一种有趣的复制现象,当我们的声音碰到了障碍物反弹回来发出的声音就叫回声。

5、大山公公的声音和我的有什么不一样?(强弱)你也来试试看!幼儿根据*谱学唱。

6、山谷回声好不好听?山谷回声真好听(教师唱)一起来唱给大山公公听!(真好听真好听)大山公公怎么回答?乐得我们怎么样?(哈哈哈哈笑)

二、山谷回声真好听

1、山谷回声真好听,让我忍不住想来唱一唱,你听!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2、说说听到些什么,再次欣赏歌曲,提问:请你再来听一听歌曲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谱,引导幼儿分辨那几句是小朋友唱的,哪几句是大山公公唱的。

4、怎样唱才能让人一下子就听出是谁唱的?重点学唱回声句。引导幼儿控制音量,用强弱表现回声。

5、山谷回声真好听,乐得我们怎么样?大山公公也学我们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是怎么笑的。

6、你给这首歌想个好听的歌名吧!歌名就叫《山谷回声真好听》。

三、我们与大山公公对话

1、根据歌曲内容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朋友,一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儿跟角色演唱一遍歌曲。

3、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那样?

4、引导幼儿扮演小朋友的幼儿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唱。

中班科学关于回声的课名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中班科学关于回声的课名字

学习

关于洗手的作文二年级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洗手的作文,内容包括关于洗手的作文二年级,精选洗手作文3篇,正确洗手作文800字。关于洗手的作文(精选14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手可能与外界直接接触最多,如握手、抓物等,几乎做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手。洗手是一件讲卫生的好事。

学习

回声的启示个字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回声的启示作文,内容包括回声的启示个字,回声的启示日记400字,回声的启示作文400字。回声的启示作文(12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

学习

洗手间的温馨标语

阅读(10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洗手间的标语,内容包括洗手间的温馨标语,洗手间宣传标语,卫生标语大全八个字。关于洗手间的标语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标语吧,标语不但折射着时代精神,也体现了执政的方向和智慧,其意义

学习

瑞士留学一个月生活费大概多少钱

阅读(107)

本文为您介绍在瑞士留学生活一天消费需要多少,内容包括瑞士留学一个月生活费大概多少钱,瑞士留学生活费贵吗,在瑞士留学生活费。在瑞士留学生活费很贵相信每个想要到瑞士留学的朋友们都很关心去瑞士留学的费用到底需要多少呢,下面是由百

学习

中班有关立夏的饮食教案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立夏教案,内容包括中班有关立夏的饮食教案,幼儿园立夏绘本教案,中班立夏节气教案。绘本立夏中班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

学习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阅读(13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基本文学常识,内容包括中国文学常识大全,文学常识积累大全,古代文学常识大全。关于基本文学常识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文学常识还是非常必要的,亦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接下来是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基本文学常识,欢迎阅读!(一)词和诗1

学习

文学常识积累大全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基本文学常识,内容包括文学常识积累大全,古代文学常识大全,词的基本文学常识100字。基本文学常识汇总常识属于一个矢量,它是随着社会形态的不同,时代的变化而定义的,现代社会定义的常识不一定能用在旧社会,在某一个圈子或者国家

学习

洗手间文明标语绘画

阅读(103)

本文为您介绍洗手间文明标语,内容包括洗手间文明标语绘画,洗手间文明标语幽默,洗手间文明标语手抄报。洗手间文明标语一个好的厕所标语能够很大的改善人们的如厕文明,厕所标语能够使得大部分人遵守如厕后冲厕所的规则。下面给大家分享洗

学习

爱的回声作文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爱的回声作文,内容包括爱的回声作文600字,爱的回声,爱的回声作文初中。爱的回声作文(通用32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

学习

洗手不干成语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洗手不干是一个成语吗,内容包括洗手不干成语,洗手不干的意思,洗手不干打一生肖。洗手不干成语解释成语资料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做过的事不再干了成语结构:连动式产生年代:近代成语正音:手,不能读作“sǒ

学习

历史的回声作文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的回声作文,内容包括历史的回声作文600字,历史的回声作文素材,历史的回声。历史的回声的作文(通用36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

学习

关于运动的经典句子简短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运动的经典句子,内容包括关于运动的经典句子简短,关于运动的句子经典语录,运动的句子经典语录简短。关于运动的经典句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那么问题来

学习

关于回声的作文900多字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回声的作文500字,内容包括关于回声的作文900多字,关于回声的作文题目,关于回声的作文素材。关于回声的作文(精选32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

学习

英语口语自我介绍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口语自我介绍英文范文,内容包括英语口语自我介绍,英语口语自我介绍30秒范文,英文短文自我介绍50字带翻译。英语口语自我介绍范文(精选7篇)当进入一个新环境,我们难以避免地要作出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可以给陌生人留下一个好的

学习

回声的启示个字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回声的启示作文,内容包括回声的启示个字,回声的启示日记400字,回声的启示作文400字。回声的启示作文(12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

学习

中班有关立夏的饮食教案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立夏教案,内容包括中班有关立夏的饮食教案,幼儿园立夏绘本教案,中班立夏节气教案。绘本立夏中班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

学习

书愤教案全国一等奖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书愤教案,内容包括书愤教案全国一等奖,书愤教案教材分析,书愤教案ppt免费。《书愤》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

学习

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爱眼日教案小班,内容包括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中班爱眼日健康教案,爱眼日教学活动设计表。爱眼日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

学习

铁杵成针教案怎么写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铁杵成针教案,内容包括铁杵成针教案怎么写,铁杵成针教案获奖,铁杵成针教案课堂实录。《铁杵成针》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

学习

幼儿园美术救护车教案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认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的教案,内容包括幼儿园美术救护车教案,谢谢救护车绘本教案,幼儿园小班认识救护车教案。小班教案《救护车》(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习

狼和七只小羊教案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故事狼和七只小羊的教案,内容包括狼和七只小羊教案,幼儿园大班狼和七只小羊的教案,幼儿园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教案。幼儿园中班《狼与七只小羊》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

学习

障碍跑教案小学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障碍跑教案,内容包括障碍跑教案小学,障碍跑教案电子版,障碍跑教案教学评价。障碍跑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整理的障碍跑教案,欢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