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一等奖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 篇1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读性很强,且很感兴趣,只要结合文中的注释便可顺利阅读全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文言授课方式来处理课文,势必会让学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阅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所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鼓励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译文读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部分原著片段。

2、感知《史记》史学价值及文学地位,建立对《史记》的浓厚兴趣。

教学内容: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部分荆轲刺秦王片段。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刚学过一篇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PPT:鲁迅评价《史记》),意思说《史记》史料价值与文学地位都很高。

有一首诗来自《史记》(PPT:《易水歌》)。教师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我们进行课外阅读,有时会遇到一些古文,如何去读懂它们呢?刚才老师讲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想不想看一看《史记》中司马迁是如何记载这段故事的。

2、学习送别片段(PPT:送别片段)。

(1)初读。轻声阅读,对照注释看看能否读懂每一句话。

(2)再读。请同学们翻开译文,找一找与这段文字相对应的译文。读一读译文,再读一读古文,试着对古文进行解释。

(3)三读。理解了意思,请同学们根据意思试着断句,将古文读通顺。

(4)对这段文字,你有没有疑问?

①为什么太子及宾客都穿戴着白衣白帽前来为荆轲送行?所以人们的心情都是怎样的,文章当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心情?

②荆轲知道这一去再也不能回来吗?那他表现得如何?为什么荆轲连头都不回一下?

(5)读懂了文字的意思,我们就可以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谁能读出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情感。

(6)小结归纳学习古文的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读懂这段古文运用了哪些方法。

①借助注释,逐句理解古文。

②借助译文,整体把握古文。

③结合理解,读准读通古文(PPT:学习古文的方法)。

3、学习刺秦片段

荆轲是如何刺杀秦王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段*(PPT:荆轲刺秦*)。

《史记》中有这样一段叙述(PPT:刺秦片段)。

(1)自学。运用刚才学习的阅读古文的方法自读荆轲刺秦片段。

(2)交流学习情况。

(3)荆轲是如何刺杀秦王的,圈出具体描写荆轲行刺动作的词语(板书:把、揕、逐、擿)。

理解这些词语吗,揕和擿能否对调?从这两个词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用词的准确。我们来看看白话文是怎么描写这些动作的,你发现古文和白话文有什么区别?

靠近就抓住秦王的袖子刺,离得远了就将匕首投向对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什么特点(板书:冷静机智)。

除此之外,荆轲还表现出怎样的品质?(勇敢)的确,荆轲是抱着必死的信念来到秦国的,从文章当中你能看出他面对死亡毫无惧色吗?

但我告诉你,《史记》中刚刚出场的荆轲可不是如此大无畏的(PPT:荆轲懦弱的一面)。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为什么一个看似这样懦弱的人能够演绎出这么悲壮的一幕的呢?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荆轲想到的是什么?(板书:信守诺言)

虽然,荆轲刺秦王未能成功,但是荆轲以死报恩,好不悲壮。回想数日前易水河畔太子丹送行的一幕,荆轲可以含笑了。(PPT:《易水歌》)

这歌声伴着高渐离凄约哀婉的筑声,每一个音符都是一行伤心泪,让我们一起读《易水歌》。

士为知己者死,萧萧易水河的风剪不断荆轲一往无前的决心,让我们读出这份决然(再读《易水歌》)。

4、小结。

一把剑,一首诗,一段佳话。利剑配侠客,铸剑大师欧冶子倾毕生心血铸就五把利剑,湛卢、纯钧、胜邪、巨阙与鱼肠,就是这把鱼肠剑演绎了一段同样荡气回肠的故事,同学们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利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去读一读《史记·刺客列传》中专诸这位刺客。当然,不仅如此,正如鲁迅讲《史记》是无韵之离骚,精彩对于他从来就不缺少,如果利用今天我们学习的方法多充实自己,一定会给我们的阅读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把 揕 逐 擿

冷静机智 信守诺言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从人物对话、动作、神态描写中,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荆轲,学习荆轲英勇刚直、果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

2.教学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1.熟悉《战国策》,了解文章背景。

2.通读全文,理出结构层次。

一、导入

二、关于《战国策》

又称《国策》,体例是国别体。

编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全书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

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三、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中国四大刺客——专诸、要离、聂政、荆柯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正音

虏赵王(lǔ)樊於期(wū)拊心(fǔ)戮没(lùmò)骨髓(suǐ)刎(wěn)

揕其胸(zhèn)变徵(zhǐ)濡缕(rú)偏袒扼腕(tǎnèwàn)惶急(huáng)

被八创(bèichuāng)箕踞(jī)

五、自己对照注释,阅读全文,理清层次:

1.把握情节:开端——刺的缘起(1——2)

发展——行刺准备(3——9)

高潮——廷刺秦王(10——17)

2.饱含感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全文。

六、作业:

试着翻译全文,圈出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一等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一等奖

学习

形容虚伪的人句子

阅读(107)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人虚伪的句子有哪些,内容包括形容虚伪的人句子,怎么形容一个人恶心至极,形容人虚伪的经典语录。形容人虚伪的句子有哪些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还在苦苦寻找优

学习

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及翻译对照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内容包括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及翻译对照,荆轲刺秦王原文,荆轲刺秦王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

学习

荆轲刺秦王原文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荆轲刺秦王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荆轲刺秦王原文,荆轲刺秦王原文注释及翻译,荆轲刺秦王全文翻译及原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译文荆轲刺秦王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

学习

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运用作比较手法的句子,内容包括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运用了作比较手法的句子,用作比较的手法写句子。运用作比较手法的句子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

学习

我眼中的荆轲作文高中

阅读(159)

本文为您介绍我眼中的荆轲作文,内容包括我眼中的荆轲作文800字高中,我眼中的荆轲800字以上,评价荆轲的作文1000字。我眼中的荆轲在高亢激愤的鼓声中,他蓦然转身与生诀别,一往无前地踏上险恶的征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位壮

学习

关于孟子有抱负的名言警句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孟子抱负的名言警句,内容包括关于孟子有抱负的名言警句,展现孟子抱负的名言警句,孟子的胸怀抱负的名言警句。孟子的抱负的名言警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名言警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警句主要用来激励和告

学习

荆轲人物形象分析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内容包括荆轲人物形象分析800字。荆轲人物形象分析荆轲姜姓,庆氏,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

学习

表示感谢孩子的句子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感谢孩子的句子,内容包括表示感谢孩子的句子,感谢孩子的句子经典语录,为了孩子感谢孩子的句子。【精选】感谢孩子的句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那么你有真正了

学习

讲历史人物故事荆轲刺秦王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人物荆轲刺秦王的典故,内容包括讲历史人物故事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人物是谁,如何看荆轲其人其事。历史人物:认识评价荆轲其人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

学习

土味情话和高级情话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土味情话浪漫情话摘抄大全,内容包括土味情话和高级情话,好听的土味情话短句,土味情话撩人大全100句。土味情话浪漫情话摘抄大全土味情话大全浪漫情话摘抄,欣赏好词好句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不能被遗忘的句子静静地躺在脑海

学习

荆轲刺秦王作文素材

阅读(13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荆轲的作文1000字,内容包括荆轲刺秦王100字作文素材,荆轲的作文800字正面,荆轲刺秦篇。荆轲作文(精选8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

学习

突然脾气暴躁易怒心情低落没耐心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心情暴躁发朋友圈句子,内容包括突然脾气暴躁易怒心情低落没耐心,描写心情失落的句子摘抄,心情复杂无奈的高级语句。描写心情暴躁的句子(精选310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

学习

形容心情暴躁的成语

阅读(180)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心情暴躁的词,内容包括形容心情暴躁的成语,形容人脾气暴躁的词语,形容心情暴躁的四字词语。形容心情暴躁的词语合集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下面是关于形容心

学习

高三脾气暴躁怎么调理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情绪暴躁怎么办,内容包括高三脾气暴躁怎么调理,高三学生情绪暴躁怎么办,高三情绪暴躁。高三情绪暴躁怎么办烦躁易怒会减弱我们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也让爱着我们的人对我们敬而远之。下面是整理的高三克服情绪暴躁的方法,供

学习

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及翻译对照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内容包括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及翻译对照,荆轲刺秦王原文,荆轲刺秦王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

学习

荆轲刺秦王原文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荆轲刺秦王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荆轲刺秦王原文,荆轲刺秦王原文注释及翻译,荆轲刺秦王全文翻译及原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译文荆轲刺秦王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

学习

幼儿园好吃的豆芽教案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好吃的豆芽中班教案,内容包括幼儿园好吃的豆芽教案,中班好吃的豆芽健康教案以及反思,豆芽是怎么来的大班教案。《好吃的豆芽》中班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

学习

六年级上第17课麋鹿教案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麋鹿教学设计一等奖,内容包括六年级上第17课麋鹿教案,麋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乐高大颗粒麋鹿的教学设计。麋鹿主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麋鹿向我们清晰地介绍了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下面是想跟大家分享的麋鹿主题教

学习

幼儿创意美术圣诞麋鹿教案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上册麋鹿课文教案,内容包括幼儿创意美术圣诞麋鹿教案,中班手工快乐的小麋鹿教案反思,六年级上第17课麋鹿教案。《麋鹿》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习

部编版玩偶之家公开课教案

阅读(115)

本文为您介绍玩偶之家教案,内容包括部编版玩偶之家公开课教案,玩偶之家教案一等奖,玩偶之家ppt教案。《玩偶之家》语文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

学习

百家争鸣教案人教版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百家争鸣教案,内容包括百家争鸣教案人教版,百家争鸣教案学情分析,部编历史百家争鸣教案。百家争鸣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

学习

小班数学认识颜色教案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数学按颜色分类的教案,内容包括小班数学认识颜色教案,幼儿园数学颜色形状分类教案,小班数学颜色对对碰的教案。托班数学教案按颜色分苹果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