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虎相斗文言文翻译
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下面收集了两虎相斗文言文翻译,供大家欣赏。
【名称】:两虎相斗
【拼音】:liǎng hǔ xiāng dòu
【解释】: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
【事例】:今~,必有一伤。须误了我大事。吾与你二人劝解,休得争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
【近义词】:两虎相争、两败俱伤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两败俱伤
【英文】:fight between the two tigers
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和魏国打了一年多还不分胜负,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国使者陈轸给秦惠王讲卞庄子利用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得到它们两败俱伤时一举打死两只老虎,劝秦惠王采取坐山观虎斗的计策,等待时机再消灭这两国。
原文1
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
庄子:这里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勇士。
馆竖子:指卞庄子的童仆。竖子,小孩。
方且:正要。
须:等待。
【译文】:卞庄子打算刺杀老虎.童仆劝阻他说:"两只老虎正要吃一牛,他们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的必定受伤,小的必定死亡。到那时,刺杀伤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觉得童仆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真的嘶咬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猛刺伤虎,这一举动果然有一次打下两只虎的功效。
原文2
有两虎诤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注释
两虎相斗:这则寓言说明,只要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待敌人两败俱伤时,就可坐收渔利,事半功倍。
诤:能“争”,争夺。
管庄子:人名。
管与:人名。
戾虫:凶残的野兽。戾,音lì。
甘饵:动物的美食。
【译文】:有两只老虎为争着吃一个人而互相争斗着,管庄子看见了要去刺杀它们。
管与阻止他说:"老虎是贪吃的猛兽;人呢,是美味的食物。现在两只老虎为争着吃一个人而恶斗,最后,小的一定会被咬死,大的一定会被咬伤。你等到大老虎受了伤再去刺它,那你就一下子可以得到两只老虎了。不费刺杀一只老虎的'气力,却可以得到刺杀两只老虎的名声,这多好啊!"
启示
①面对强敌,不可贸然行事,要学会善于选取有利时机,这样不仅能取胜,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②要取得胜利,不能光凭勇敢,而要运用智慧。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收获。
扩展阅读
韩国和魏国打仗,打了一年还不分胜败。秦惠王想出兵干涉,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有的说出兵有利,有的说不出兵有利,秦惠王拿不定主意。恰好楚国派陈轸来见秦惠王。秦惠王就问他:“陈先生,韩国和魏国打仗,已经打了一年了。有人劝我出兵,有人劝我不要出兵。我拿不定主意。您给楚王定计谋如果还有空闲的时间,能不能也给我定个计谋呢?”陈轸说:“可以的。不知大王听说过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没有。有一回,卞庄子住在一家旅馆里,有两只老虎闯进了隔壁人家的牛栏,咬死了一头小牛。卞庄子是个勇士,他拔出剑来,要去刺杀老虎。旅馆里的伙计拦住他说:‘慢一点儿。那两只老虎正在吃小牛。他们越吃越馋,一定会互相争夺,咬起架来,结果一定是一只被咬死,一只被咬伤。到时候你只要把伤的那只刺死就成了。’卞庄子听了他的话,呆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咬起架来,小的被咬死了,大的被咬伤了。卞庄子刺死了那只伤的,结果只动了一次手,得到了两只老虎(一举两得。如今韩国和魏国已经打了一年了,结果必定是力量弱的一边打败了,力量强的一边也大伤元气。到时候再出兵去打那伤了元气的,不就跟卞庄子刺虎一样吗?要是楚王问我该怎么办,我也是这么个主意。”秦惠王听了点头说:“先生说得有道理。”他采纳了陈轸的意见,就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两虎相斗”“两虎相争”和“一举两得”都是从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来的。双方争权夺利,而结果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只有害处,这种争夺可以说是“两虎相斗”或“两虎相争”。办一件事收到了两种效果,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两虎相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