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整理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一起来看看。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二、整体感知文本

(一)、初读感知: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学习观?他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

1、孔子明确将学习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2、梳理课文: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可把全文切分成:

A、为什么学(1、2、3、4、9章)

B、学什么(4、5、10、11章)

C、什么是好学(7、8章)

D、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4、5、6章)

三、研读赏析

(一)为什么要学习?

原因之一:智力差异

【原文1】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1】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再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就是下等人了。”

【赏析1】: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当然,这是客观事实。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智力差异。

原因二:充实自我

【原文2】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2】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原文3】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3】 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

【赏析2、3】: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

原因三:学可去蔽

【原文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4】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作乱、闯祸;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

【赏析4】

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而不屈,子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挨骂也最多。孔子对他,不仅是骂,而且常常是痛骂。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的脾气太坏。子路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叫“浑不吝”,也就是性子急,胆子大,脾气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水里火里不回头。所以在整部论语中,他是被教育最多的一位,一共被教育了42次。

一味的喜好“仁” 、“智” 、“信” 、“直” 、“勇” 、“刚”,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也就是说,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去掉偏好它们的弊端,补充其不足。学可去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

小结:为什么要学习?

原因有三:1.、智力差异; 2.、充实自我; 3、学可去蔽。

(二)学什么(4.5.10.11)

1.六言:仁、知、信、直、勇、刚

2. 仁、礼、文

3.《诗》、《礼》

1、语段4:其实孔子在此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学习起到了一个方向性的作用。

本章谈“仁之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后省一“礼”字,“礼”即“度”。好仁若无礼度,则愚仁。孔子对“仁、知、信、直、勇、刚”等美好的品德都要求要有“礼”有“度”,仁而无礼度则愚;智而无礼度则荡;信而无礼度则贼(害人害己);直而无礼度则绞(伤人);勇而无礼度则乱;刚而无礼度则狂。

【原文5】: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5】:孔子说:

些段是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是“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

【原文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10】:孔子说:

此段强调学习:仁、礼、文

【原文11】: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11】: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处世。’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此段强调学习:《诗》、《礼》

从以上几则选段中可以看出,孔老先生是非常注重培养弟子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的,把知识的学习放在其后。这也正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的证明。

(三)什么是好学?A、食无求饱,居无求安;B、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原文7】: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7】: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评析: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前面我们说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颜回是满足这个标准的。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把学问做活?两条:一是悟性,二是贯通。据《论语公冶长》,

(四)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

第4、5、6则,学的基本内涵:道德修养——学礼和修身

【原文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评析: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讲学贵实行,更是说学问有益。实行不错,实行前最好还是弄通道理。不然,自以为是做好事,未必做得都那么合适,有人觉得这句话讲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其实是他没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不懂这里边有知行合一的意思。

四、总结

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教的大多是思想道德课,为什么呢?古人已知有一个观念就是“诚意”《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说的就是无论你要办多大的事,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高自己的修养首先要让自己的意念真诚。这就是为什么孔子重在教人道德,教人伦理的原因。从内心上诉遭人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也正因此,司马迁在《孔子世家》的最后写到“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译文】:《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这个评价奠定了孔子数千年来至圣的名号。

五、探讨研究

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孰重孰轻?哪一个更能使你成就幸福生活?

提示:(先进的知识技能与良好的道德品质之间关系就是成才与做人之间的关系。)

(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明确: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固然能够使我们成才,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安逸的生活。但是,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你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篇2

(一) 导入激趣

用古代的一副门联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古代很多人家的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耕读人家”。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又有着酷爱学习的传统。儒家学派历来重视读书,强调读书与做人并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他不是“生而知之者”,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经写过《劝学》就劝勉人们学习。我们看一下孔子主张怎么学习,都学些什么。

(二) 初读入境

(1) 学生诵读选文,创造文言环境。

(2) 同学结合注释扫清我脑子障碍、理解文本,有问题的提出。同学们争取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商量。

(三)师范品读

我品读第4则,希望能抛砖引玉,引来同学们更精彩的品读。我先朗读,接着翻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如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中给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历史上的确有如此之“弊”,春秋时期,宋楚在弘大战,楚军正在渡河,宋有大将建议趁此消灭楚军。宋襄公为了表示“仁”,等楚军渡河再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因伤了腿而送命。

(四)分组品读

同学们自由结合分组品读,要求读出思想,读出精神,对出对现实人生有指导意义、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展示品读要求:

(五) 成果展示

同学们把品读的成果展示出来。

学生积极展示自己,郇超、魏亚慧等人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六) 总结深化

人皆向往优雅的气质,而气质的变化,来自于勤向圣贤的学习与熏陶。古云“好学近乎知”,智慧与美德的结合是最美丽的气质。幻灯显示一副评价孔子的对联“爱物亲民德风万世,好学善诱师表千秋”。总结孔子有如下美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视天下众生为儿女,视儿女为天下众生。“纯中国学时期”的《论语》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多读《论语》,接近智慧、接近高尚,用它的光芒照亮美丽人生。

同学们齐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下课。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

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孔子什么都学,学无常师,多才多艺,这就是博学。据《论语·子张》,【原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有一个卫国人(名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问仲尼先生的学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因为一个人如果学问很大,人们就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这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是文化骗子。然而孔子却恰恰是个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王和武王留下的文化遗产(文武之道),并没有丢失(未坠于地),而是散落在民间(在人)。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文武之道既然遍地都是(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夫子焉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亦何常师之有)?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只要他有真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你又管他的老师是谁。难道一定非得是什么门什么派,才是“正宗”?学无常师,才叫大师。因为只有学无常师,才能兼收并蓄,自成一家,也才能成为大师。何以谓之大?有容乃大。何以谓之师?可法曰师。因此,堪称大师的人,一定是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学习,可以效法的。

成为大师的孔子,对于人的天资进行了客观的划分,也就是我们课文中做说的:

【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就是下等人了。”接着孔子很清晰的认识了自己,虽然孔子在当时就已经名声卓著,但是他认为他不是天才,而是好学。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学习态度。所以他说【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天才,但是肯定自己好学,这是孔子作为学人的特点之一。那么,现在我可以恭喜大家,大家也是“学而知之者”,那么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你们和孔子站在同一个高度了。

孔子他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论语·为政》)。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对于自己的好学相当的自信,还说,【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原文】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论语·先进》

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那么孔子认为颜回好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前面我们说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颜回是满足这个标准的。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把学问做活?两条:一是悟性,二是贯通。据《论语·公冶长》,【原文】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赐呀,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说,赐怎么敢比回?回听到一就能想到十,赐顶多才想到二。于是孔子说,是比不上。他还说:“吾与汝,弗如也!”这话什么意思?一种解释是:我赞成你的说法,你是比不上他。另一种解释是:我和你,都比不上。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孔子都没有,今人都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没悟性。当然,光有悟性不够,还得贯通。据《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还是问子贡:赐呀,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书读得多,又都记得住吗?子贡惊异地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靠一个东西来贯通它。我认为,这是孔子治学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以为知识多、记性好,就一定是大学问家,还要看他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也可以是基本方法。这样的人,不是知识分子而是王朔说的“知识分子”。

三、课后思考。

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案

学习

利仁电饼铛哪款好用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利仁电饼铛哪款好,内容包括利仁电饼铛哪款好用,利仁电饼铛哪款好,利仁电饼铛生产地址在浙江吗。利仁电饼铛哪款好导语:利仁电饼铛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使用率较高的品牌产品,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喜爱,帮助人们做出很多美味的食物,那

学习

关于人生感悟的句子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感悟的经典句子合集,内容包括关于人生感悟的句子,正能量句子励志人生感悟,人生感悟的经典句子文案。有关人生感悟的句子合集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心中时常会积累了不少感悟和见解,这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

学习

粲尝与人共行的意思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内容包括粲尝与人共行的意思。粲与人共行文言文翻译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粲与人共行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

学习

有关人生的唯美句子大全集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句子经典语录人生感悟,内容包括有关人生的唯美句子大全集,笑对人生的唯美句子,人生经典的唯美句子。有关人生唯美的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

学习

登楼赋是王粲登的哪个楼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王粲登楼赋抒发了哪些感情,内容包括登楼赋是王粲登的哪个楼,王粲登楼赋一共有几个典故,王粲登楼赋中的最大特点是。王粲《登楼赋》原文译文及赏析导语:《登楼赋》是汉魏之际文学家王粲的作品。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

学习

关于酒的经典唯美句子大全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人生与酒的唯美句子,内容包括关于酒的经典唯美句子大全,人生与酒的唯美文案,酒的精辟句子唯美经典。有关人生与酒的唯美句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句子吧,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

学习

奇才王粲文言文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奇才王粲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奇才王粲文言文,奇才王粲,奇才王粲原文及翻译。奇才王粲文言文翻译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下面和一起来欣赏奇才王粲文言文翻译!【原文】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学习

活人为什么要由死人来决定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活人的死亡之谜,内容包括活人为什么要由死人来决定,活人为什么怕人死亡,大活人消失的原因。人们为什么而活,人的奇怪之处为什么活着?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说大很大的话题,说小也小的话题,为什么活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

学习

人活的是精气神的句子

阅读(103)

本文为您介绍人要有精气神句子,内容包括人活的是精气神的句子,美文精气神,人活着就要有精气神美文。人活精气神的美文摘抄美文,《法汉词典》译为“纯文学”,法文《拉鲁斯普通名词大词典》中的定义是:“文学、修辞、诗歌艺术的总体,”修辞和

学习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作文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00字作文,内容包括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作文,当我犯错时妈妈会怎么样续写作文,爸爸出差妈妈加班续写作文。续写妈妈只刷一只鞋作文(通用32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

学习

续写三只小猪的故事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三只小猪续写100字,内容包括续写三只小猪的故事,三只小猪童话故事续写,续写三只小猪300字。三只小猪续写(精选8篇)三只小猪,是著名的英国童话。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主角,比喻处理事情尽量进展至接近最佳,不应该凑合。三只小猪已是全

学习

关于老虎歇后语大全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老虎扑食的歇后语是啥,内容包括关于老虎歇后语大全,老虎扑食下一句歇后语,老虎嘴里掏食的歇后语。老虎扑食歇后语导语: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当老虎扑食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关于歇后语老虎扑食

学习

零落的意思和含义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零落的意思,内容包括零落的意思和含义,零落的意思解释,零落人心的意思。零落的意思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零落的意思,供大家参考

学习

自我鼓励加油奋进的诗句

阅读(103)

本文为您介绍让人加油奋进的诗句,内容包括自我鼓励加油奋进的诗句,鼓励人奋进的诗句,鼓励人继续加油的经典诗句。让人加油奋进的诗句(精选50句)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

学习

小班美术金黄的麦穗教案与反思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小班美术漂亮的衣服教案及反思,内容包括小班美术金黄的麦穗教案与反思,小班美术漂亮的帽子教案反思,小班美术圆圆的汤圆教案反思。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花衣服》(精选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

学习

小班美术彩色衣服教案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小班美术拓印毛毛虫教案和总结,内容包括小班美术彩色衣服教案,小班美术教案花衣,小班美术格子衣服教案。小班美术教案花衣服(通用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学习

普通话教学教案大全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语言教育活动教案人人都说普通话,内容包括普通话教学教案大全,幼儿园大家都说普通话教案,我会说普通话的教案。关于大家都说普通话的语言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

学习

手指兄弟健康教案小班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手指兄弟健康教案,内容包括手指兄弟健康教案小班,手指兄弟教案,手指游戏手指兄弟教案。《手指兄弟》健康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

学习

手指操小班教案大全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手指操小班教案,内容包括手指操小班教案大全,小班儿歌手指操,最新手指操小班。《手指操》小班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

学习

挖地瓜优秀作文

阅读(80)

本文为您介绍挖红薯作文500字以上,内容包括挖地瓜500字优秀作文,优秀作文挖红薯,写挖红薯的作文。挖红薯优秀作文(通用59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

学习

别董大教案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别董大古诗教案,内容包括别董大教案,幼儿古诗别董大教案,幼儿园中班别董大教案。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

学习

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小班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小班有趣的传声筒制作,内容包括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小班,传声筒制作手工幼儿园小班,纸杯传声筒教案小班。小班传声筒教案(精选1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