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渡汉江原文

宋之问《渡汉江》

宋之问是我国初唐的诗人,他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下面给大家带来宋之问的《渡汉江》注释和赏析。

《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渡汉江》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渡汉江》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作于公元706年(宋之问神龙二年)作者途经汉水时。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写下了此诗。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渡汉江》鉴赏

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了这首诗。宋之问的家在巩县,汉水离巩县,虽然还有不少路,但较之岭外的泷州,毕竟要近得多,所以诗里说"近乡"。诗的语言,极为浅近通俗,但乍一读,仍不免会有疑惑。一个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宋之问却偏说"近乡情更怯",乃至不敢向碰到的人询问家人的消息,这岂非有点不合情理?

要解开这一疑团,必须重视诗的前两句,它们提供了必要的线索。诗人在到达贬所后,即与家人断绝了联系,且已持续了半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心境如何呢?诗中似未明言,其实不然。"近乡情更怯",说明诗人早巳"情怯"。对家中情况的一无所知,使诗人的思虑中,增加了不安和疑惧:亲人们是否遭遇到什么不幸呢?空间的阻隔,时间的推移,使这种不安和疑惧,日趋沉重地郁结在诗人的心头。渡过汉水,离乡日近,但心中的恐惧也越来越沉重,因为不祥的猜测,有可能即将被证实。"不敢问",不是"不想问",诗人也想能尽早知道家人的消息。不过,假如能听到好消息,固然会无限欣喜,但万一相反呢?那么,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岂不将被这无情的消息一下子所粉碎?与其如此,不如听任这模糊不明再持续下去,因为毕竟还存在着一切皆好的希望啊。这种想问而又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焦虑痛苦的心情。大诗人杜甫在战乱中与亲人分离,又音信不通,在《述怀》一诗中,写了这样几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尽管诗人的身份不同,造成音书惭绝的原因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却完全相同。当然,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不会人人都有;但这种特殊微妙的心理状态。却是大家都能理解,真实可信的。看似不合情理,其实只是情况特殊而已。

以上这一思索,理解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对这首诗巧妙的抒情艺术,有更深刻的体会。诗人在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渡汉江》作者介绍

宋之问(约656—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宋之问渡汉江原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宋之问渡汉江原文

学习

长江大桥作文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汉江大桥作文,内容包括长江大桥作文400字,关于白河大桥的作文600字,汉江第一桥的作文。汉江大桥作文(精选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

学习

大班幼儿评语简短精练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大班幼儿评语简短,内容包括大班幼儿评语简短精练,家长对宝贝幼儿园评语怎么写,幼儿评语大班简短。大班幼儿评语简短最近有朋友问,关于大班幼儿的评语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整理了一些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大班幼儿评语简短篇11、你

学习

汉江临眺原文及翻译拼音版

阅读(408)

本文为您介绍,内容包括汉江临眺原文及翻译拼音版。汉江临眺原文及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汉江

学习

外科护士长工作计划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2021外科护士长个人述职报告,内容包括外科护士长工作计划,外科护士长述职报告ppt,外科护士长述职报告ppt。2022年度外科护士长述职报告(精选12篇)在我们无暇顾及时间时,时间早已匆匆流逝,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你有什么成长呢?制定

学习

哄对象的睡前故事超甜有寓意

阅读(157)

本文为您介绍哄对象的睡前故事超甜,内容包括哄对象的睡前故事超甜有寓意,哄对象的睡前故事超甜短篇,哄对象的睡前故事超甜童话故事。哄对象的睡前故事超甜哄对象的睡前故事超甜(精选62个)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

学习

镇江附近的旅游景点推荐亲子游

阅读(350)

本文为您介绍镇江亲子游攻略,内容包括镇江附近的旅游景点推荐亲子游,镇江侠侣亲子游,度假酒店亲子游镇江。镇江亲子游去哪里好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有去过旅游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有关镇江亲子游去哪里好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

学习

长沙春天景点推荐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长沙春天去哪里旅游最好,内容包括长沙春天景点推荐,长沙春天踏青好去处,长沙周边春天旅游攻略。长沙春天旅游哪里好很多在长沙的朋友,假期不想出远门,但又想享受春天的阳光,长沙春天旅游哪里好?下面是由为你精心编辑的长沙春天

学习

走错的路也是路作文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走错的也是路600字议论文,内容包括走错的路也是路作文800字,走错的也是路高中作文,走错路也是一种美丽作文高中。走错的也是路高中作文(精选14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

学习

梦见走错路是什么预兆

阅读(196)

本文为您介绍梦见走错路有什么含义,内容包括梦见走错路是什么预兆,梦见走错路又回到正确的路,梦见自己走错路是什么意思。梦见走错路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是根据人的梦来卜吉凶的一本解梦书籍,它对人的七类梦境进行解述。下面是整理的

学习

金陵望汉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251)

本文为您介绍金陵望汉江古诗,内容包括金陵望汉江原文及翻译赏析,渡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金陵望汉江李白赏析。金陵望汉江古诗译文古诗《金陵望汉江》年代:唐作者: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学习

汉江临眺古诗注音版

阅读(464)

本文为您介绍汉江临眺古诗,内容包括汉江临眺古诗注音版,汉江临泛汉江临眺古诗意思,汉江临眺古诗怎么读。《汉江临眺》古诗阅读及赏析【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处】唐·王维《汉江临眺》。【翻译】江水浩荡,好像一直流到天地之

学习

走错的也是路作文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走错的路也是路的作文,内容包括走错的也是路作文600字,走错的路作文,走错路才会找到新的路作文。走错的也是路作文(通用2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

学习

描写汉江的作文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美丽的汉江作文,内容包括描写汉江的作文,美丽的汉江水流经老河口,美丽的汉江河作文330个字。美丽的汉江作文(精选2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

学习

走过泥泞的路作文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走在泥泞的路上作文,内容包括走过泥泞的路作文,有关人走在泥泞的路上的作文,走夜路真情实感优秀作文。走泥泞路的感受作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

学习

汉江临眺原文及翻译拼音版

阅读(408)

本文为您介绍,内容包括汉江临眺原文及翻译拼音版。汉江临眺原文及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汉江

学习

韩愈送孟东野序赏析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韩愈送孟东野序多少字,内容包括韩愈送孟东野序赏析,韩愈送孟东野序原文,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送孟东野序》阅读答案及赏析《送孟东野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全文主要针对孟郊“善

学习

杨万里的诗词及赏析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杨万里的诗词全集,内容包括杨万里的诗词及赏析,杨万里诗句解读,杨万里诗词代表作。杨万里的诗词详解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

学习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与原文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内容包括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与原文,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最后一句话,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简短。《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的前半部议论,后半部描摹,

学习

记游松风亭全文赏析

阅读(170)

本文为您介绍记游松风亭表达了苏轼什么情感,内容包括记游松风亭全文赏析,苏轼游松风亭赏析,寄游松风亭翻译。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及赏析苏轼的官运,和他的学问是一样的轨迹,官运起起落落,诗词也是时而大气磅礴,时而青云直上,时而忧愁孤独,他的

学习

我爱这土地全文赏析

阅读(289)

本文为您介绍我爱这土地的整体赏析,内容包括我爱这土地全文赏析,我爱这土地原句赏析,我爱这土地讲解与赏析。我爱这土地的整体赏析我爱这土地整体赏析艾青先生用悲愤的笔触,写下了这首《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这土地深沉的爱。以下是为

学习

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赏析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原文赏析,内容包括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赏析,我爱这土地艾青的赏析,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原文及赏析。艾青我爱这土地的赏析这浓烈的情感,凝聚成了诗《我爱这土地》。从这首诗的题目看,诗人的意图很明显,就是

学习

我爱这土地赏析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诗歌赏析我爱这土地,内容包括我爱这土地赏析,诗歌我爱这土地赏析,我爱这土地诗歌赏析怎么写。诗歌赏析:我爱这土地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