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烹技法之焯水
焯水又名沸水,是根据烹调的需要,把经过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在水锅中,加热至半熟或刚熟的状态,随即取出,以各烹调或切配后再烹调使用。
1.焯水的作用
需要焯水的原料比较广泛,大部分有血污或有腥膻气味的肉类原料,都应进行焯水,也有部分蔬菜焯水的作用是:可使蔬菜色泽鲜艳、口味脆嫩,并除去苦、涩、辣味。如菠菜、油菜、薹菜等绿叶菜类焯水后,可使色泽更加鲜艳,口味保持脆嫩;笋焯水后,除去了涩味;萝卜焯水后可除去辣味等;可使禽、畜类原料排除血污,除去异味。如鸡、鸭、肉等通过焯水可排出原料中的血污;牛、羊肉及内脏等通过焯水还可除去腥膻味;可缩短正式烹调时的加热时间。原料经过焯水后,呈半熟或刚熟状态,在正式烹调时,可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对一些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烹调的菜肴更为有利:可以调整不同性质的原料的成熟时间,使其在正式烹调时,成熟时间一致。
2.焯水的分类
根据原料和水温不同,焯水一般可分为冷水锅和沸水锅两大类。
冷水锅:冷水锅是把需要焯水的原料与冷水同时下锅。动物性原料中,冷水锅焯水适用于腥昧重,血污多的牛肉、羊肉、大肠、肚子等,因为这些原料如在水沸后下锅,表面骤受高温立即收缩,内部的血污和腥膻气味就不易排出,所以应该冷水下锅。
冷水锅的操作要点是:在焯水过程中,必须经常翻动原料,使各部分受热均匀。
沸水锅:沸水锅是先将锅中的水加热煮沸,再将原料下锅。在动物性原料中,适用于腥味小,血污少的原料,如鸡、鸭、方肉等,这些原料在水沸后下锅,就可除去血污和腥膻气味。不必用冷水锅进行处理。
沸水锅的操作要点是:原料在锅中水略沸后应即取出,加热时间不能过长;鲜嫩的蔬菜不易焯水,因为维生素易遭到破坏。根据烹制需要炝、拌的菜焯水时应先焯后切,断生即可。
3.焯水应掌握的原则
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质,适当掌握焯水时间。各种原料,一般均有大小、老嫩软硬之分,在焯水时必须分别对待。如笋有大小、老嫩之分,大的、老的焯水时间应长一些;小的、嫩的焯水时间应短一些。
有特殊气味的原料应分开焯水,许多原料往往具有某种特殊气味,如萝卜、芹菜、羊肉、大肠等。这些原料如果与一般无特殊气味的原料同锅焯水,就会使一般原料沾染上特殊的气味,影响口味,因此必须分开焯水。
4.焯水对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焯水是最常用的初步熟处理方法之一,有好处,但也有缺点。原料在水中加热时,会发生种种化学变化,有些变化是好的,是需要利用的。例如:鸡、鸭、肉等在焯水时,一部分蛋白质和脂肪就会散失到汤中,如果将汤利用,从整体看损失还不大。但对蔬菜来说,影响则较大,因为新鲜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索,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既怕热,又怕氧,很容易溶解于水,因此蔬菜焯水极易造成维生素C较大的损失,尤其是有些蔬菜在焯水后还要用冷水冲凉,营养成分损失就更大。所以蔬菜不要轻易焯水。
焯水小常识
要想学会焯水,
这些知识不可不看
焯水到底用冷水还是热水
很多人弄不清焯水到底用冷水还是热水,其实不同的食材焯水的方式也不一样,并不能混为一谈,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血污多的、腥味大的,用冷水焯水;血污少的、腥味小的,用热水焯水。
冷水焯水:
血污多、腥味大的禽肉类食材,一般先用冷水下锅,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后捞出。如果用沸水焯,会使肉类表面骤然受热收缩凝固,一来肉质会变得外老里生,二来不利于去除血水和腥味。代表食材:排骨、牛羊肉、动物内脏、冷冻禽肉等。
热水焯水:
血污少、腥味小的禽肉、大多数蔬菜、海鲜,宜沸水下锅,大火再次煮沸后即可捞出。代表食材:现杀现宰的鸡鸭、肥牛肥羊、菠菜、莴苣、西兰花、虾仁、贝类等。
蔬菜到底要不要焯水
第一,要根据蔬菜的品种;第二,要根据烹饪的.方式。比如苦瓜、菠菜、苋菜、茭白、竹笋这类含草酸高的蔬菜一定要焯水,因为草酸会妨碍食物中的钙吸收,而焯水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
另外,像不易清洗的杂质的蔬菜、容易残留农药的蔬果也可以用焯水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有些蔬菜经过焯水,膳食纤维会变软,口感会好很多,也会减少肠胃负担,如:胡萝卜。
焯水的技巧
焯水的6个诀窍
焯水可以使蔬菜颜色更鲜艳,质地更脆嫩,减轻涩、苦、辣味,还可以杀菌消毒。可以使肉类原料去除血污及腥膻等异味。还可以调整不同原料的成熟时间,缩短正式烹调时间。
水量要足
焯烫蔬菜的水量以没过全部蔬菜为最低限度。若水量不足,会延长焯烫时间,影响蔬菜的质地和口感。此外,一次加入的菜要适量,如果要焯的菜有很多,建议分几次进行,以免菜量太大降低水温。
别切太碎
太碎容易流失原有的菜香,若再经过水焯,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大量损失。所以,焯菜时应尽量保持蔬菜形状完整。
火力要旺
充足的火力可以一直让水保持沸腾状态。在沸水中,蔬菜中的氧化酶很快失去活性,从而降低了对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氧化作用。而且沸水中几乎不含氧气,也减少了营养素的热氧化损失。因此一定要等到水沸腾,再把蔬菜迅速放入水中,而且要把蔬菜全部埋进水里,减少与氧气接触的机会。
时间要短
如果蔬菜在水中放的时间过久,就成了煮蔬菜,会影响菜品的色、香、味,也会加剧维生素C、矿物质的损失。一般情况下,蔬菜颜色稍有变化便可将其捞出。
要加点盐
蔬菜焯烫过程中,其中的水溶性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会流失到锅里。但如果在沸水中加入1%的食盐,使之接近生理盐水的溶液,蔬菜就处在细胞内外浓度相对平衡的环境中,其可溶性成分扩散到水中的速度就会减慢。不过加盐切记不能太多,大半锅水加小半勺即可。此外,还可以在沸水中加两滴油,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氧化酶破坏叶绿素,还能保持蔬菜鲜亮的颜色。
冷水降温
焯烫后的蔬菜温度比较高,从水中捞出来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产生热氧化作用,造成营养素的损失,尤其对绿叶菜来说更加明显。所以,焯水后的蔬菜应及时冷却降温,可将其投入冷开水中,但要马上捞出,以免加重营养素的损失。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焯烫后的蔬菜直接用来烹炒,则可不用过凉水,但也不能在空气中久放,最好捞出后马上进行烹炒。
网友焯水经验
向上滑动阅览
1、蔬菜焯水时加点盐,可减少蔬菜中营养物质的损失。从营养学角度分析,蔬菜焯水可增加水溶性营养物质的损失,如小白菜在1OO℃的沸水中烫2分钟,维生素的损失率便高达65%。若焯水时加入1%的精盐,便可减缓蔬菜内可溶性营养物质的流失速度。
2、豆角焯水时最好加点碱。这是因豆角在生长过程中,表面会形成脂肪性角质物质和大量的蜡质。由于这些物质遮蔽了豆角表皮细胞所含的叶绿素,因而豆角的碧绿色泽不突出,豆角的角质和蜡质物不溶于水,而只溶于热碱水中,故在豆角焯水时添少许碱,豆角便显得碧绿。但须注意:加碱切忌过多,否则会影响菜肴的风味特色和营养价值。
3、蔬菜焯制后若不立即烹调应拌点熟油。蔬菜经焯水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菜叶外表具有保护作用的蜡质、组织细胞均被破坏了。如焯水后不立即进行烹调,便很容易变色并造成营养流失。如果将焯水后的蔬菜拌上点熟植物油,就能在蔬菜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这样既可防止水分蒸发,保持蔬菜的脆嫩,又可阻止蔬菜氧化变色和营养物质的流失。
4、脆性原料焯水时间不能过长,如猪肚、墨鱼丝、田螺、海螺等。因为这些原料质地脆嫩而韧,纤维组织细密,含水较多,如焯水时间过长,其纤维组织会骤然紧缩,水分大量排出,使原料质地变得僵硬老韧,失去脆嫩感,吃起来咀嚼困难,口感不佳。脆性原料焯水火候,当以下料后复滚为宜。
5、动物类原料焯水后应立即烹制。畜禽肉经焯水处理后,内部含有较多的热量,组织细胞处于扩张***状态,如马上烹制,极易熟烂,同时这也可以缩短烹调时间,并减少营养素的损失。若焯水后不立即烹制,这类原料便会因受冷表层收缩,造成“回生”现象,最终导致成菜效果不理想。
6、焯水时,要根据原料质地不同、色泽深浅的不同、块状大小的不同而分别焯水。动物类原料与植物类原料要分别焯水;色味较重的与色味较轻的要分别焯水;块状大的要与块状小的分别焯水,以防彼此串味,同时也便于掌握火候。
7、应根据原料的性质和切配烹调的要求掌握好焯水的火候。如焯制绿色蔬菜类原料时,水复开即可;焯制根、茎类蔬菜原料的时间略长;肉类原料则以焯至断生为度,如达不到断生的程度,会造成色泽不艳、异味除不净,甚至影响成菜的质量。反之焯透后,菜肴会变得老硬,或破碎不成形、颜色变暗,失去鲜味。
8、焯制动物性原料后,汤汁不应弃掉,可在撇沫澄清后作为鲜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