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灾害的影响
在江河堤防防洪和抢险工作中,一般把达到或接近警戒水位(流量)、水库入库洪峰流量重现期达到2年一遇及其以上时作为洪水发生的标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洪水灾害的影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洪水灾害的影响 篇1
洪水灾害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等影响十分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列居第一位。洪水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几个方面。
1、对农业的影响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全国平均农田受灾面积937万hm2,成灾523万hm2。
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中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有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和沪杭甬等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的铁路长度1万多km,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些地区的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因洪灾造成铁路中断、停止行车的事故是很严重的,1954年大洪水中,作为南北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就曾中断运行100d。
中国公路网络里程长,水灾造成公路运输中断的影响遍及全国城乡各个角落。随着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水毁公路里程也成倍增加,中国所有山区公路都不同程度受山洪、泥石流的危害,西部10余条国家干线,频繁受到泥石流、滑坡灾害。川藏公路沿线大型泥石流沟就有157条,每年全线通车时间不足半年。
3、对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城市人口密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中约有80%集中在城市。中国大中城市基本沿江河分布,受江河洪水严重威胁,有些依山傍水的城市还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中国600多座城市中,90%有防洪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大量人口从内地涌向沿海沿江城市,城市面积迅速扩张,新扩张的城区往往是洪水风险较高而防洪能力较低的区域。由于城市资产密度高,对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系统的依赖增大,一旦遭受洪水袭击,损失更为严重。统计数据表明,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城市与工业的水灾损失已经占到水灾总损失的60%以上。
二、洪水灾害对环境的影响
洪水灾害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破坏。这种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是中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暴雨山洪是主要的自然因素。至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土壤流失量约50亿t,大量泥沙淤积在河、湖、水库中,同时带走大量氮、磷、钾等养分。水土流失危害不仅严重制约着山丘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给国土整治、江河治理以及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带来困难。
2、对耕地的破坏。洪水灾害对耕地的破坏,主要是水冲沙压、破坏农田。如1963年海河大水,水冲沙压造成失去耕作条件的农田达13万余hm2。黄河决口泛滥对土地的破坏更为严重,每次黄河泛滥决口都使大量泥沙覆盖延河两岸富饶土地,导致大片农田被毁。
3、对河流水系的破坏。中国河流普遍多沙,洪水决口泛滥致使泥沙淤塞,对河道功能的破坏极其严重,尤其是黄河泛滥改道,对水系的破坏范围极广,影响深远。
4、对水环境的污染。洪水泛滥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造成病菌蔓延和有毒物质扩散,直接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洪水灾害的影响 篇2
洪水灾害是我国的主要巨灾之一,每年对国家的农业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主要体现在粮食、农作物的产量减产,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业财政收入方面。不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还是渭河下游流域在不同历史时期都遭受了洪水灾害的威胁,尤其以唐宋时期最为猖獗,洪灾给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现如今,尽管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但是洪水灾害对农业的威胁依然存在。这让靠天吃饭、靠田吃饭的农民依然一筹莫展。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一旦农业受损,必然会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物质精神财富不断富足发展的今天,防洪减灾依然不容忽视。因此,要积极采取一系列防洪减灾措施,如修筑水利工程、完善储水体系等以减少洪水灾害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及危害。这些从客观角度的认识为当前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水文事件频繁发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从客观的角度认识了洪涝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洪水洪涝灾害等级划分及分析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洪水来势汹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经济。农业是一种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土地资源为对象的部门,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产业部门,其发展状况不但影响着城市的布局与现代化,同时还担负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农业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以洪水为甚。洪水的爆发导致农田被淹没、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大面积死亡,最终导致粮食减产。当前工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愈加富足的同时也使环境被大肆污染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极端水文事件的频发。凡是因为水量过多而造成的人类生产生活受损的都属于洪涝灾害的`范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简单的描述词并不能详细的记录灾区受灾范围、面积以及程度等信息,为了方便研究,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等级划分,分为四级:一级轻度涝灾,是指小范围内“大水”“大雨”,但未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二级中度涝灾,指降水持续时间长、局部地区受灾;三级大涝,受灾范围较广、大量农田被淹、城垣倒塌、有人、畜死伤;四级特大涝灾,降水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
2洪水暴发导致农田被淹
洪水对农业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大量农田被淹。一级洪灾发生时,由于受灾范围小、洪峰流量较小,一般不会对农田造成损失;二级洪灾发生时,受灾面积增大,洪水流量较大,带来的损失也比较大;三级洪灾发生的特点是大范围、高强度、降水较集中,这个程度所造成的损失也可想而知。从一级轻灾的“伤禾苗”到二级中灾的几公顷、几十公顷,再到三级重灾的数千、数万乃至数十万公顷,随着洪灾等级不断上升,受灾农田面积也在急剧扩大。由此可见,农田是洪灾发生损失最为惨重的领域之一,而这种破坏是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
3洪水暴发使得农作物受损,粮食减产
洪水暴发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洪水发生可以在短期内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起到毁灭作用,而最终将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洪水规模的不同对农作物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洪水的强度小,对农作物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并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即使是农作物减产也不影响人类的正常的生产生活。但对于农民及农村经济来说却并非如此,农村的经济是由农民撑起来的,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关乎农民的生存发展,农业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村粮食、农作物的收成。一旦洪灾发生,随之而来的粮食农产品减产也必然会对农民生计造成灭顶之灾,农村经济也将因此一蹶不振,农民对农业的依赖以及热情度也会降低,农村经济将进一步遭到破坏。除此之外,洪灾的爆发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河流泛滥、内涝积水、山洪暴发、毁坏建筑物及其他物资,造成流域两岸大量的人员伤亡、疾病,交通和通讯受阻,并次生农林病虫害,滑坡、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由此,洪水暴发的灾害可见一斑。
4结语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应该重视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且注重对区域洪灾发生原因及对策进行不停的探索,并找出各个流域洪水发生的规律、时间,这不仅有利于该流域下游居住居民的财产人身安全,更有利于当代国际社会的防洪减灾工作的有效展开以及利于当地政府从全局角度出发为“迎接”再次到来的洪灾做出全面可行的部署,并坚定不移的致力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新型农业。正确认识洪水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告诫当地居民以及整个人类,在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把环境保护提到与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同样的高度,从政策方向出发,正确把握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进而采取符合各个地区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农业政策,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