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盖高楼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盖高楼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1
目标:
1、用自己的方法搭建高楼,尝试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积极参与,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准备:软垫、纸砖、遮挡物、3只高矮不等的小猴、测量长度用的圆筒、橡皮筋、小铃、工地数字号码牌
流程:
一、小猴比高矮(理解物体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才能比高矮。)
1、第一次比较:遮挡物下比高矮
导语:有几只调皮的猴子要来比高矮了,看一看,有几只小猴子?它们谁最高?
2、 第二次比较:无遮挡物下比高矮
过渡:真得是这样吗?我们再来看一看。(拿去遮挡物)
提问:现在谁长得最高?
C:穿红衣服/蓝衣服的猴子最高。
T:有的猴子站在砖头上,有的没有站在砖头上,这样不能比。到底谁最高?谁有好办法来比一比?谁能从高到矮帮它们排一排位置?
小结: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样高的平地上面比,否则比出来的结果就会不准确。
二、高楼比高矮
1、第一次搭建(尝试搭建高楼,知道可以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来比高矮,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过渡:3只小猴谢谢你们帮它们排好了队。现在3只小猴要来看你们造又高又稳的楼房了。它们的楼房要造在工地上。你们看看这里有几块工地?
C:10块。/我看到最后一个数字就知道了。
T: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一共有10块,有的小朋友一眼就看出它们是按照顺序排列的。
要求:每人选1块工地,用8块砖头在工地上造又高又稳的楼房。先把砖头搬到工地旁放整齐。听到小铃第一次响的时候开始造楼;第二次响的时候回到座位。
重点观察与指导:
1、幼儿搬运的砖头数是否准确。
2、幼儿是否先把砖头整齐地放在工地旁。
提问1:几号工地上的楼房最高?剩下的楼房,谁最高?
T:你是用数一数/比较的方法。放在一起也看不清楚的时候,我们可以请工具来帮忙。请工具站在工地上,然后靠着房子站直,用一根橡皮筋来表示高矮。
小结:原来高矮差很多的时候我们眼睛一看就知道谁最高,高矮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请工具帮忙。
提问2:你们刚才都用了8块砖,为什么有的楼房高又的楼房矮呢?(请个别幼儿示范)
T:可以横着放、竖着放、侧着放。
小结:原来同样的8块砖头,搭得方法不一样,造的楼房也有高又矮。
2、第二次搭建(用自己的方法搭建高楼,尝试用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要求:请你们再回到工地去,用刚才介绍的好方法再造一次楼房。这次的楼房要比上次更高更更稳哦!
重点观察与指导:
1、每个工地上的砖头数是否依旧准确。
2、幼儿能否用刚才分享的方法造出更高更稳的楼房。
提问:几号工地的楼房最高?
T: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请谁帮忙?
请幼儿用工具测量(提醒测量要求)
T:蓝衣服的猴子说,它最高,我就住这了。
T:工人们真辛苦,帮小猴子们造了又高又稳的楼房,现在去休息吧!
《造高楼》课后反思:
平时在游戏活动中,小朋友很喜欢建构游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观察到小朋友在建构游戏中,房子建的高一些就会倒塌,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围绕“造高楼”的主题进行交流游戏,掌握将两层楼房建牢的本领。孩子们对美工游戏“建高楼”十分感兴趣。在引导讲解后,孩子们就开始自己制作了。自己粘合一个正方体或者长方体时孩子们都能很好的完成。但是孩子们在粘合两层大楼时却遇到了困难。
处理措施于是,我让孩子们先停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将我建的高楼拆开观察,我是怎样建的,怎样让他们建的牢固的,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高楼不倒的秘密。孩子们通过探索观察了解到了其中的秘密,我再加以总结后让孩子们再次尝试。这次孩子们的高楼就都建的又高又稳啦。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借助多种材料造高楼,尝试用目测、自然物测量等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
2、活动中能与同伴协调合作,并乐意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造高楼材料:奶粉罐8、箩筐8、盒子12、垫子16、椅子6
测量工具:棍子、布条、绳子、丝带、皮带尺
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两个人比高矮。
1、请小朋友比高矮。
谁愿意比一比?谁高谁矮?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看最上面可以知道。
2、借助小阶梯,两个小朋友比高矮。
你为什么要站在椅子上?这种方法比高矮准确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小结:比高矮必须两个小朋友都站在同一起点上,看最上面,这样子比高矮最准确。
二、造高楼。
1、教师介绍材料:奶粉罐、箩筐、盒子、垫子、椅子
今天老师请你们造高楼比高矮。
要求:每一组一种材料,利用你们分到的材料造一座又高又稳的高楼。如果你们组的高楼造好了,请回到位子上。
2、教师指导和帮助幼儿造高楼。重点指导椅子高楼和泡沫垫高楼。
3、比较高楼的高矮。
小朋友造的高楼又高又稳,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哪座最高?其他几座呢?
当眼睛看不出高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
三、比高矮。
1、教师介绍材料:棍子、布条、绳子、丝带、皮带尺
2、提出要求:
每一组选择一种测量工具,4个朋友商量好分工。
把每座高楼测量的结果用纸条做上记号。
记录纸:五座高楼全部测量好了以后,把最后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用数字记录下他们排队的顺序。
4、幼儿选择测量工具。
5、幼儿分组测量。
要求:注意在测量的时候不能碰到高楼,测量的起点一定要在同一个地方,看最上面。
6、教师指导。
四、集中交流
1、展示结果。
2、幼儿介绍测量工具和方法。请一个幼儿进行介绍。(棍子)
哪一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工?怎么测量的?用了什么方法?
3、教师小结和反馈幼儿遇到的问题:当测量工具不够长的时候可以再接一根;在测量泡沫垫房子的时候,要把绳子拉直。
五、延伸
1、当我们没有这些材料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
2、除了这些方法,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城市中高楼的形态,了解城市中楼房的外形特征、结构、种类,喜爱我们生活的城市。
2、学习用各种几何*形和线条组合。
3、能大胆运用各种线条表现高楼外墙的*案。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PPT课件、楼房*片、范*、油画棒、白纸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
感受城市中高楼的形态,了解城市中楼房的外形特征、结构、种类,喜爱我们生活的城市。
活动难点:
能用绘画形式对高楼的形态进行表现。
活动过程:
一、美丽的楼房
1、欣赏美丽的楼房。——运用了观察法,了解楼房的不同构造。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楼房的*片,老师觉得这些楼房很漂亮,你想看看嘛
2、观察*片,了解楼房的不同构造。
这幢楼房是怎么样的?
二、畅言美丽的楼房。——运用了讨论法,让幼儿自己设计心中美丽的楼房。
1、寻找自己觉得美丽的楼房。
你觉得哪幢楼房最漂亮?为什么?
2、楼房的美丽所在。
三、我设计美丽的楼房
1、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心中美丽的楼房。
你想设计一幢怎样美丽的楼房?怎么设计呢?
2、增添楼房周围的环境设施。
你觉得楼房周围还可以有什么?
活动建议:
通过观察各种楼房*片让幼儿感受城市中高楼的形态,了解城市中楼房的外形特征、结构、种类。利用几何*形和线条组合对高楼的形态进行表现。大部分幼儿能掌握几种几何*形,自由组合成各种各样的楼房。因为课前没有特别强调要把楼房画得多高大,小部分幼儿画得楼房偏小了,没有充分利用纸张,以后的教学中须要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根据纸张的比例把东西画出来,这样才会更美观。幼儿的涂色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幼儿的涂色色彩鲜艳、均匀美观。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在网上搜索到许多美丽的夜晚的*片,通过观察孩子发现了房子晚上的时候窗户和霓虹灯都是发光的,就是它们给房子染色了五颜六色的光彩。在欣赏*片的过程中,孩子们对那些美景已是赞口不绝,当我出示范画时他们更是连声叫好。
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大胆的将自己看到的'夜景画出来有的画的是城市的高楼大厦,有的画的是夜晚的霓虹灯,有的孩子绘画的是消防部队的夜晚,有的孩子绘画的是新街口的夜晚,有的孩子绘画的是小区的夜晚,还有的画的是世博的夜景,真是各不相同,自由创作,也可以通过互相谈话激发自己能有更多的创作灵感。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结合*片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幼儿识*、口语交际、模仿动作等能力。
2、引导幼儿参与活动,体验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激发幼儿感受、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片感知、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引领幼儿学习儿歌。难点:背诵儿歌。
活动准备
音乐光盘、挂*、牵牛花朵(模拟)
活动过程
1、 音乐导入:牵牛花带领小朋友去她家。
2、 战士挂*,让小朋友逐一触摸高楼、树梢、墩墙、泥巴高、长、滑、细的感受,同时贴上字卡片,认读高楼、树梢、墩墙、泥巴。
3、 教师简述牵牛花爬高楼、 树梢、墩墙、泥巴的过程,从而引入课题儿歌
4、 教师出示牵牛花(贴手背),幼儿也贴,教师教幼儿学儿歌时加动作、表情。
5、 游戏:四名幼儿分别扮演高楼、树梢、墩墙、泥巴,其他幼儿边读儿歌边触摸。
6、 活动延伸:教师随音乐带领幼儿到大自然去采牵牛花。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我以能促进“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以儿歌是幼儿喜爱且易接受的教学形式,找到幼儿兴趣点入手,再以游戏活动为载体,使儿童在活动中得到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主动发展。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第一环节,以优美轻松的音乐为背景,创设了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第二环节,让幼儿观察、亲身体验牵牛花爬高楼,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
第三环节,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体验爬高楼的不易,增强了幼儿理解能力。第四环节,幼儿边学儿歌边做动作,辅以表情,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第五环节,分角色表演进一步加深幼儿理解力,提升了表演能力,增强了记忆力。第六环节,回归大自然,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活动。整个活动中,幼儿在观察力、注意力、参与表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主动发展。
不足之处:
在第二环节中,应在认识高楼、树梢、墩墙、泥巴、野牵牛时贴上字卡,初步让幼儿识字。在第五环节中让幼儿带上高楼、树梢、墩墙、泥巴的头饰,这样幼儿学习兴趣会更浓些。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利用积木长、宽、高不同的高度搭建高楼,尝试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体验造高楼的成功感,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积木(每位幼儿人手五块)、标上号码桌子。
活动流程:
一、三只小猪比高矮
导语:大家一定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这三只小猪有什么不同?
小结:用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能够知道高矮。
二、三只小猪造高楼
故事导入:三只小猪造房子遇到了灰太狼,喜洋洋想出了造高楼的好方法。
1、取材料
导语:三只小猪今天又要造房子了,请我们来当建筑工人,帮助他们造高楼,今天用的材料不用草、不
用木头、而是都用砖块。小猪想把楼房造的又高又稳。
任务要求:
请每个工人选一个工地、。每个工人搬5块砖。
2、造高楼
提问:同样用5块砖为什么造出来的高楼不一样高呢?
小结:原来砖块在使用时,要考虑到砖块本身的摆放方法,竖着搭、横着搭、侧着搭,会搭出不同的高
度,只有摆放合理才能够让高楼造得高。
3、造又高又稳的楼房
导语:现在请工人们两个、两个做好朋友,合作把楼房造的再高一点。
提问:为什么砖块不能都竖着放呢?哪幢楼房又高又稳?
小结:砖块的不同摆放不仪能使楼房高,而且能使楼房稳。
三、三只小猪搬新家
三只小猪住进了这样的楼房里还会害怕灰太狼吗?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利用积木长、宽、高不同的高度搭建高楼,尝试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 体验造高楼的成功感,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积木(每位幼儿人手五块)。
【活动流程】
一、 三只小猪比高矮
导语: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今天我们来和小猪一起玩游戏,你听过"三只小猪造房子"的故事吗?故事里讲的是什么呢?玩游戏之前先来认识这两只小猪。
1、(出现下半身有遮挡的两只小猪,小猪有高矮区别,给矮个小猪垫上砖块,使它从正面看上去反而是高的。)
提问:这两只小猪谁高谁矮?(引导幼儿说出红蝴蝶结的小猪矮,绿蝴蝶结的小猪高)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在比较高矮是可以用目测,用眼睛看的方法来发现高和矮。
2、 小猪们不同意,去掉遮挡物
提问:现在是哪只小猪高呢?为什么和刚才的不一样了呢?你们平时是怎么比高矮的?站在哪里比的?如果踩在砖头上跟你比你同意吗?(不公平)
小结:比较高矮的时候,需要站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
3、 取出第三只小猪
提问:现在第三只小猪也到了,谁最高,谁最矮?请你帮它们从高到矮排排队。
小结:高矮是通过比较才知道的,而且比的方法有很多种。
二、 三只小猪造高楼
1、 取材料和提要求
导语:三只小猪今天又要造房子了,请你们来当小小建筑师,建筑师是干嘛的?那你们愿意给小猪造房子吗?可是给小猪造房子有要求哦。第一个要求:每个建筑师取五块砖,不能多。不能少。第二个要求:要你们把房子盖得又高又稳。砖块已经在旁边准备好了,而且每个建筑师都有一块黄的小工地,请建筑师在你的工地上盖一座又高又稳的房子。
2、 造高楼
提醒幼儿用五块砖来盖房子,鼓励幼儿尽快盖好房子,节约时间。
提问:为什么用同样的五块砖造的房子不一样高呢?
用三块砖来探索不同的摆法:最高的,比较高的,最矮的。
小结:原来砖块摆的不一样,高度也不一样,竖着摆最高,侧着摆比较高,躺着摆最矮。
3、 比高矮
导语:高楼造好了,现在我们来比比哪个建筑师造的楼房最高。
提问:那栋楼最高?(现高矮不明显的楼房)问:怎么能比出它们的哪个最高?
师用身体来帮忙,逐个比较,并用即时贴做标记。
小结:高矮差距不明显是可以利用自然工具,来进行比高矮。
三、 收拾学具
师:交给你们一个重要的任务,请你们把刚才用的砖块齐齐的'放到这里来,然后来找老师,下次我们再玩。
【反思】:
活动中采用了直观可操作的教具,符合幼儿思维特征,充分调动起了幼儿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个活动设计很完整,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得出结论。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三块砖如何摆放就可以是最高、不高不矮、最矮时,孩子们在不高不矮的摆放上遇到了困难,教师能随机应变,先让幼儿把最高的和最矮的摆放好,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摆放不高不矮时,孩子们显然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但在每次小结时,应语气放慢,重点强调。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操作、探索发现不同材料沉浮的秘密,自己选择适合的材料。
2.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3.乐意在探索中调整搭建方案,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自己探索材料在水中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材料搭建水上高楼。难点:不断尝试不同的材料,从中得到搭建稳固的高楼的经验。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KT板若干,养乐多瓶若干,不同形状彩色木块若干,不同形状塑料制积木若干,小石子若干,磁铁,三角铁,装有水的透明盒子,干毛巾经验准备:知道不同材料在水中有沉或浮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回忆不同物体在水中沉或浮的现象。
2.介绍桌面上的材料,幼儿猜想这些材料在水中的现象。
3.幼儿自己探索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现象。
4.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把材料放在水中时,轻轻的放进去,做完试验后轻轻的拿出来,如果你不小心把水弄到了桌子上,请你用桌子上的干毛巾擦一擦。
5.幼儿分享,教师总结
二、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不同的材料在水中不同的现象,自主选择材料搭建水上高楼(教师不提供KT板)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高楼是什么样子的呀?幼儿回答今天我们就来搭建一座水上高楼!
1.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请每一组小朋友自己选择适合的材料,合作搭建一座水上高楼,这座高楼的所有材料都漂浮在水面上就算成功!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索,选择适合搭建水上高楼的材料。
3.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分享讨论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搭建水上高楼的时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呀?我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幼儿回答
5.教师总结。
三、教师提供KT板,幼儿再次尝试搭建水上高楼
1.介绍KT板。
2.幼儿自己探索KT板放在水中的现象。
3.幼儿尝试加入KT板继续尝试搭建水中高楼。
4.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分享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或成功的经验
6.教师总结。
四、教师指导幼儿自己整理材料与桌面
活动总结
“水上搭高楼”是一个探索性的游戏,教师投放了各种用于支撑的,各具特点的材料。比如:养乐多罐轻巧,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但是里面灌满水就会沉到水底;细的圆柱积木可以浮在水面上,但是容易倒,粗的圆柱积木稳定性好,但是比较沉;三角形积木不容易支撑。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探索,尝试多种垒高的方式,感知了沉浮与材料的轻重有关系,积累了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在遇到困难时,幼儿通过不断更换搭建材料,最后成功的搭建了水上高楼,在成功时也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每组提供了三块KT板作为水上高楼的地基,一组幼儿用了一块板,另外两组幼儿将三块KT板都叠在一起放在高楼的最下面。由于教师引导不足,没有幼儿将三块KT板分别将高楼的每一层隔开。今后教师在建筑区指导过程中也会引导幼儿分楼层搭建,建立分层搭建的意识。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8
设计意*:
《纲要》中指出:教育只有回归幼儿生活,选择其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为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在这其中获得建构数经验,使数教育更能关注孩子的基本经验、当前需要和热点话题,活动才更有价值。
当前,我班正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在区域及集体活动中都涉及到了门牌号的概念,由此引发了孩子们对自己家的门牌号的关注及兴趣;同时有部分孩子不住在高层,对住高楼缺乏一定的经验。考虑到孩子当前的兴趣点、实际情况以及门牌号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掌握之后又能回归于生活中继续实践这几点因素,我实施了本此活动。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一、情境感知,理解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二、实践操作,在巩固和运用中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感受门牌号和楼层、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感知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愿意积极思考,在交流、互动中努力解决找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门牌号找到正确的房间位置。
活动准备:
楼房平面示范*一张、楼房平面*人手一张、写有楼层号和门牌号的书信若干、标有幼儿门牌号的大头贴若干、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感知(复习楼层及房间的数数方法)
1、数楼层时从哪里开始数?
2、数房间时从哪里开始数?
小结:数楼层时要从下往上数,数房间时要从左往右数。
3、幼儿贴照片,住高楼。
4、介绍一下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间。
二、情境感知(感知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1、问题引出:只有楼层号没有房间号的信送给谁?
2、得出结论:送东西或者找家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写上楼层号和房间号,这样才不会搞错。
3、学习看门牌号的方法:“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房间。
三、幼儿操作
1、根据门牌号找家。
2、交代要求:
①看“0”前后的两个数字。
②数的时候注意方向。
四、集体检验。
1、介绍一下自己找家的好办法。
2、幼儿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1、关于活动现场:
①照片的发放时机。活动预设时,照片本应该在活动之前就交与幼儿手中。在教师邀请孩子住高楼时,幼儿直接操作。但现场执教时,我交代了要求之后再分发照片,拖慢了环节的开展。这样的调整影响到了整个活动的节奏,对孩子思维的思考上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日后的教学现场,教师更应冷静思考,调整心态,更好地做好课前的准备。
②操作时对于幼儿的指导。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的指导非常必要和有效。这是师幼之间一对一交流的好时机。但在本次活动中,我对孩子们个别指导的机会很少,偏向于对孩子操作结果对错的分类摆放。以后在处理指导环节时,教师可先收集一部分幼儿做好的结果,选择适当时机至前摆放,一方面不影响指导,另一方面也让先操作好的孩子有检验同伴操作的时间。
2、关于如何解释几零几这一概念的斟酌。
一开始,我采取的表述是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层楼,第三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个房间。但这样的解释过程中我发现不知如何解释中间的“0”这个数字。而且,第一和第三这样的概念,也需要孩子们运用到左和右两个方向的区分。所以,我换了一种方式:“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以“0”作为一个间隔符来解释,这样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似乎更加容易理解。
3、关于幼儿操作错误率较高的原因。
执教活动之前,我了解了孩子对于数数方向的掌握情况。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从哪里开始数。但在操作门牌号的第几层第几间时,我发现孩子对于横向数数的错误率较高。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反复思考过,原来平时教学中,牵涉到数数时,孩子们都能按照自己的习惯,从左到右的点数,教师也习以为常了,不会用教学化的语言——从左到右来小结。因此,当活动中我以这样陌生的语言小结时,模糊了孩子至前的经验,有的孩子左右不分,不知道教师小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由此产生了横向数数时错误率较高的现象。这样的情况让我明白到:无论是开放抑或平时的教学,数活动的语言一定要来源于孩子的小结,或是孩子们熟悉的言语,教师对幼儿行为背后的思考一定要更为深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利用积木长、宽、高不同的高度搭建高楼,并能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体验造高楼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梯子
幼儿人手一份:木块3块、每个幼儿的学号。
活动流程
一、比高矮
1、小朋友比身高,知道可以用背靠背、抱一抱等靠在一起的方法来比高矮。
2、小猪比高矮
①三只不同高度的小猪比高矮:哪只最高?哪只最矮?
②讨论比较方法:站到同一个水平线上、高矮差不多的时候放在一起比一比。
二、小猪第一次造高楼
故事导入:三只小猪造房子
1、取材料
任务要求:每只小猪住一层楼,三只小猪要造三层楼。我们用木块当做一层楼,请每个工人从砖瓦厂里搬3块砖,造一幢三层楼的房子,造好后把号码牌放在顶上当屋顶。
2、造高楼
3、比高矮
①小猪来验收了,把各种不一样的房子找出来
②比高矮:小猪要从最高的房子开始住,给房子排排队。
碰到差不多高的房子把他们放在一起,再来比一比。
4、感受不同搭法的高度不同:同样用3块砖为什么造出来的高楼不一样高呢?
原来砖块的长宽高三条边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在使用时要考虑摆放方式。竖着搭、横着搭、侧着搭,会搭出不同的高度,3块砖竖着搭时最高,横着搭最矮。
三、小猪第二次合作造高楼
故事导入:大灰狼找来梯子爬进楼房,所以我们要造一幢更高的高楼。
1、合作造高楼:两个工人合作,把你们的砖合起来,用6块砖搭一幢最高的房子。
2、造高楼
3、大灰狼爬高楼验证,不是竖着搭的整改。
四、三只小猪搬新家
三只小猪终于住进了高楼,不再害怕大灰狼了。
中班盖高楼教案 篇10
目标:
1.感知不同材料的性质,能自主选择材料,搭建与众不同的水上“高楼”。
2.乐意在探索中调整搭建,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准备:
1.多种可用于支撑的材料,比如养乐多空罐、乐高小方块积木、木质细圆柱积木、木质粗圆柱积木、三角形积木、塑料瓶盖等。
2.20厘米见方的正方形KT板若干,塑料小盘若干(如*1)。
3.盛水的中型透明塑料箱若干,干毛巾若干。
玩法:
1.游戏前,幼儿***选择正方形KT板和各种可用于支撑的材料若干,并放入塑料小盘内。
2.游戏中,幼儿利用自己选择的材料,在透明塑料箱内创造性地搭建水上4层“高楼”。如用塑料瓶盖、养乐多空罐和四块KT板,在水面上搭起4层“高楼”,分层处用瓶盖、养乐多空罐等间隔并作支撑。
3.幼儿也可自行制定规则,开展双人或多人竞赛活动(如*2~4)。比如,可选用相同的材料在水上搭4层“高楼”,看谁搭得快、搭得高、搭得好;也可选用不同材料在水上搭4层“高楼”,看谁搭得与众不同。
规则:
1.搭建水上“高楼”时,最下面一块正方形KT板必须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否则视为失败。
2.各个透明塑料箱里的水位要保持一致。造好的“高楼”不能用手扶。
3.游戏后,须用毛巾将材料擦干并送回“家”。
评析:
“水上造高楼”是教师设计的一个探索性游戏。教师选择和投放了多种可用于支撑的、各具特点的材料。比如,养乐多空罐轻巧、可漂在水面上,乐高小方块积木轻巧稳定,木质细圆柱积木容易倒,木质粗圆柱积木稳定性好但会沉入水中,三角形积木用来支撑有难度,瓶盖有轻有重需要掂量辨别。所以,幼儿从选择材料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水上造“高楼”能否成功,搭建的“高楼”是否与众不同。
“水上造高楼”游戏的亮点,是把教育目标隐含在玩法和规则中,即游戏本身能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持久地进行探索,幼儿在探究用不同材料作支撑物的过程中,感知了沉浮与材料的轻重、重心与平衡的关系等,积累了有关物体沉浮、平衡的科学经验。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幼儿会在不断试误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材料、积极尝试多种垒高方式,在完成任务时感受到“和别人不一样”,从而获得了自信心;还有幼儿追求“短平快”,只*搭起“4层楼”。对于后一类幼儿,教师首先应予以肯定,同时可鼓励他们去试一试别的材料和别的垒高方法,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获得发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