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成语典故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洛阳纸贵的成语典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语】洛阳纸贵
【拼音】luo yang zhǐ gui
【释义】比喻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洛阳纸贵,我国古代成语,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比喻文章写得好,风行一时。
【出处】《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近义】有口皆碑、交口称誉、有目共赏
【反义】敬而远之、弃之敝屣、无人问津
【历史典故】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然而,左思写成《三都赋》却是历经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
他父亲请人教他书法、弹琴,成绩都不太好。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西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
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大量的书、资料、堆满了屋子。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可是,当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他却受到了讥讽。当时一位著名文学家陆机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左思写《三都赋》,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过班固、张衡,太自不量力了!他还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细看,摇头摆手,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找到了著名文学家张华。
张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经过,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不由得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动了。他越读越爱,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他称赞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谧先生很有名气,而且为人正直,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世人!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他还请来著作郎张载为《三都赋》中的魏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刘逵在说明中说道:世人常常重视古代的东西,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这就是《三都赋》开始不传于世人原因啊!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也细细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
他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这其中当然有鉴别力高低的区别,可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是否重视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
成语接龙
洛阳纸贵——贵在知心——心悬两地——地地道道——道学先生——生知安行——行不副言——言外之意——意气用事——事无二成——成败论人——人中狮子——子曰诗云——云游天下——下气怡色——色胆包天——天行时气——气涌如山——山鸡映水——水底捞月——月晕而风——风风雨雨——雨散风流——流言风语——语重心长——长天老日——日旰不食——食不糊口——口口声声——声色犬马——马面牛头——头面人物——物是人非——非昔是今——今生今世——世道人情——情深似海——海岱清士——士*知己——己溺己饥——饥驱叩门——门户之见——见利思义——义断恩绝——绝薪止火——火树银花——花光柳影——影形不离——离世绝俗——俗下文字——字字珠玉——玉走金飞——飞升腾实——实与有力——力微任重——重手累足——足音跫然——然荻读书——书香世家——家累千金——金刚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