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好小提琴
小提琴上跳动的音符,构成的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乐曲之一,那么怎么学好小提琴呢,下面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学好小提琴:从心理上开始
1、从心理上开始,实际上是主观地确定下自己想学并学好小提琴的思想。首先,第一步自然不用说,那就是坚定你学习小提琴的决心。不管成功与否,如果开始从事一个项目,必须要坚定意志。要有一种“我一定能行”的决心,这种决心将会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强大的精*支撑。
2、还有一点,要有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这种动机可以是内在动机,也可以是外在动机。所谓内在动机,就是自己的内心要不断自我暗示,激励自己练好小提琴;外在动机,可以是将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作为榜样,或者是以能表演出一首难度很大的曲子为目标。
在尝试中成长
1、下面就是一些重要的点了。首先是站姿,练习小提琴时,最好是站着。上身要挺直,背不要驼。可以双脚平行地站立,也可以使用丁字步,把重量集中在一只脚上。
2、接下来来说说拿琴的注意事项。用左手持琴,手指自然垂放在琴脖子上,将手抬高至与眼睛的实现平行,用下巴部分夹住琴,手肘自然向内拐。
3、持弓的注意事项:大拇指指尖紧靠弓柄,其他手指持住弓杆,使手背成自然圆形。手指需自然地弯曲,弓杆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节中,大拇指正好与中指相对,四指之间略微靠拢。
三个关键点
(一)音色
小提琴音色的好坏除了琴本身的质量之外,更多的是集中体现在右手运弓上,正确的运弓方法才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二)音准
音准在任何形式的音乐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技术。而小提琴作为弦乐乐器,良好的音准概念的形成就更为困难,所以音准是拉好小提琴需要把握的关键之一。
(三)左手手型
手型也是拉好小提琴需要把握的关键,左手手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音准与灵活性。
怎么学好小
一、干枯练习法
这是在对某一首乐曲做过了多次通盘练习、运用过足够的感情、对音乐处理的布局安排也反复考虑定夺,一切对自己来说有一种饱和感,可能再继续通盘练,再投入感情的练则会失去新鲜感的一种调整性练习。
在做干枯练习法的时候,不要投入感情,而要纯理性地、有分析地、解剖式地、更深入地、要求更高地一段段进行艺术加工。
二、各个击破蚕食练习法
把要解剖的问题罗列出来,这些问题可能是比较难背的一段乐谱可能是几句难拉准的双音,可能是一些别别扭扭的组合,可能是一种弓法技巧。最有效而不烦心的练习方法是利用零碎时间分次练这些项目,可以是“打一***换一个地方”地试练,找到感觉,加强适应能力。有时一些所谓的难点,不一定真有多难,只是自己不习惯,只要在心理消除紧张,多接触几次,自会生效。虽然做这些练习不一定每次都能很快见效,但可以肯定的是:每练一次印象加深一次,感觉上适应力增强一次,当这些难点都被“啃过”之后,再通练乐曲时衔接前后一起练就容易多了,如扫路,先搬走几块石头,扔掉几个瓶子,然后再扫地就顺当多了。
三、交替练习法
为了合理使用大脑,减轻疲劳感,可以分类交替练,音乐部分与技术部分交替练,在重点解决左手的问题后转移到右手的练习,已熟悉的与生疏的轮流练,看谱背谱交替练。
总之,交替的目的是为了转换大脑的兴奋点,做到有劳有逸地安排不同的使用部位。
四、加强运动量练习法
把所要演奏的乐曲连续通练几遍后间或出现的问题在一块结束后稍作加工练习,然后紧接着再来一遍。在力度上、表情上、速度上也可有意加大、夸张、加快。这种练习是一种超负荷锻炼和强迫发挥能力的方法。
五、分类练习法
将形式不同但本质上类同的项目放在一起练。例如,可将揉弦、颤音、收支变化组合练习、双音练习等等放在一个时间里练,通过这样集中的练习之后,可以让手从各方面充分得到锻炼,借助于这些项目互相的促进作用,加强它们的能力。而练习右手时可将跳弓、击弓、顿弓、抛弓、连顿弓等放在一块时间里练,其功效也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会整体得到加强。
六、轻松练习法
演奏小提琴的“演奏”一词(play),在英语里是玩的意思,字面上直译过来可叫“玩小提琴”。
从这个意义上看,拉小提琴不应当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时,听一些演奏家拉琴是那么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像在“玩”(如克莱斯勒·海菲兹等等),这种易如反掌的感觉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操作上,还体现在音乐表现的即兴性。体现在音乐处理的不刻意的舒缓力度上,声音是那样的富有个性与魅力!我们这些小提琴学习者是否也应该在踏实、艰苦、枯燥的练习战役中找一找轻松感觉呢?是不是也应该试一试有朝一日“金蝉脱壳”、“苦尽甘来”那般把演奏小提琴练得得心应手呢?千万不能忘记我们练习小提琴的目的是什么?绝不是做永无止境的研练,永远出不了师!我曾经听到一位观众评价一位演奏者:“听他演奏很劳累,因为看他很劳累,我们的心也变得劳累了……”我们的练习必须要分为两步走:一是脚踏实地地仔细练。二是放开脚步潇洒溜。绝不能永远像裹足女人,如履薄冰,再做“潇洒溜”时,也许有些细节顾不过来,不管它,慢慢改进。
七、慢练
慢练是必要的练琴方法之一它可以将模糊整理得清晰,可以加深每一句的印象,可以仔细检查练出良好的音准,可以平静心态等。
但是我不赞成太多的慢练,不赞成过于强调慢练,过多的慢练会形成一种不良习惯——那就是拖拖拉拉地不起来。还有就是对自己的演奏吹毛求疵,似乎脸不洗得干干净净就不能见人,而学练小提琴的过程也就是脸不洗干净也要出去见人。因为对小提琴的掌握是从一个由粗到精的过程,这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八、变节奏练
这是一种经常运用的练习法。
由于各个收支的能力不一样(有的平日用得多能力就强,有的用得少,能力就弱,比如小指),为了使各指具有同等的灵敏度,这就要经过训练。在训练时不仅要发展指力,还要注意各指离弦的高度也要相近。手指有长短,若呈自然状态,他们离弦的高度是不一样的,这样落弦的速度也许不齐,这就要注意手型的问题。虽然不可能做到让各指整齐划一地守候在弦附近,可是应当大致保持这种状态。加强了手指灵活程度还不够,还要能适应各种变化运用,单是按常规程度练是不能奏效的,要通过变节奏来促进。在做手指力量和灵敏度的练习时,一定要一鼓作气练到很累才休息,活动量一定要到位,不然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九、无琴练习法
如不方便在琴上练习时,可以做一些徒手练习或心练。徒手练习的方法很多,活动手指、手指在桌面上敲敲打打等等。要掌握一种技艺,应在某个时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然就很难获得真知,很难获得“特异功能”。关于心练,就是思索、背谱、默脸、设想……。可以在想象中进行联系,仿*琴就在手中,自己看另一个“影像”中的“我”在奏一首乐曲,一边“看”,一边进行审查,思索一下什么是熟练得不够的,什么是没解决的问题,对某一乐句如何处理为最佳?总体布局应该怎么样?对照他人的演奏自己还有哪些不足?!这种默想的练习很多人都没耐心做,大多数人是琴拿在手上才开始想练琴的事,这是不够的,这样造成的时间利用率不高是可惜的。虽然各个能力不同,但是在心目中要懂得怎样地演奏是理想境界,不要害怕被人被为“好高骛远”,只有眼高手低,手才知道要往上抓,才能力争前进。“眼高手低”原是形容一个人的不切实际,但是在这里,我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和运用它。有时我们因感冒生***或肢体受伤不能练琴,但是对于一个有心的学习者,如果有一点执著追求的精*,他们是不会让这些时间心安理得地浪费掉的。
学好小提琴的技巧
一、揉弦
揉弦在小提琴技巧中绝对占有不可,又是音乐表现中一个获缺的地位,它既被视为一种演奏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级小提琴学习者心里,能够揉弦是相当水平的代表,是迈向成熟演奏的光环。其实揉弦并不*秘也不高深。从技巧来说它只是基本功的一环,经过一定的方法正确的训练,每个演奏者都能拥有的一种左手技能。从效果来说它是声音应有的自然地流动,就好比徒手画一条直线跟借用尺子画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莱奥波德·莫扎特在《论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理》一书(1756)中说, 揉弦是 “在小提琴上的自然震颤”。并说: “震音不完全发生在一个音上,听上去是起伏连绵的,所以每个音都这样拉便错了。有些演奏家就是在每个音上颤个不停,好像在抽搐”(摘至《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P822)。
有些专业机构,尤其在西方,对古典音乐演奏法(古法演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硕果累累。他们从古代审美出发,古乐器的采用,古乐谱的整理,古演奏技法的摹拟,为现代人呈现了“返朴归真,纯洁无华”的音乐画面。而揉弦被视为 “修饰,装饰”效果的运用只是演奏者画龙点睛的一笔。
二、每音必揉
随着时代推进,人们审美渐变,对视觉听觉刺激加大,戏剧冲突加剧,口味加重。揉弦演变为每音必揉,更连贯、持久、浓烈。揉弦就是洗衣服加的柔顺剂;抄菜添的味精;妆脸沫的粉底。曾经的 “矫揉”已转化为 “情感的宣泄”。
明式家具的简节明快和雕龙绣凤的清代家具相比,恐怕后者更被世人视为财富显贵。我们的时代是多元化的时代,更合适用 “百家争鸣、争奇斗艳”形容。我认为无论古典还是现代, 揉弦的急缓、张弛、长短,一切在演奏者控制之中,根据音乐的不同有感而发,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自然流畅就是好揉弦。而恰到好处的揉弦会是少则寡味、多则作做、浓则腻口、淡则失劲。那要做到 “好”揉弦,技术上如何实现呢?
三、揉弦常见的问题
【1. 左手虎口太紧(大拇指太紧)】
揉弦通常在学生有一定音准基本功(良好的手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为了保证音准和手形的稳定,不少学生虎口都夹得较紧。换言之,大拇指和食指紧夹琴颈。这样就局限了颤指的活动空间。就像始终带着刹车,车轮就无法顺畅转动。揉弦时的手指状态与不揉弦时最大的变化有三处: 其一,揉弦时大拇指稍低,略往琴头靠。不过拇指位置的高低前后更取决于手的大小。对于手不大或偏小的演奏者通常拇指位置较手大者偏低,这样可以为四个手指的揉音腾出更多空间。以我的经验,拇指放在琴颈下面与下腭百分百地托住琴身,让左肩完全放松甚至处在一种悬空状态(不用肩垫时更明显),这时的手指非常轻松、悠闲,反映在揉弦上更有极佳的表现;其二, 揉弦时一指(即使不是一指是其他手指揉弦时)的指根内侧靠琴颈处不应与琴接触,与琴颈略有一手指距离,这是手指揉弦时前后运动必需的空间;其三,揉弦时手指应比平时按音时略平,让多一些肉头抚触琴弦使揉出来的声音更饱满有 “肉感”。
【2. 手指不会动,拼命摇手腕,形成手腕前后摆动的错误动作.】
错误的原因在于不知道揉弦应该哪里发力。手腕对很多人来说是最灵活最容易动的关节,错误地用手腕发力既简单又轻松,看上去也摇起来了,而效果就天差地别了。正确的力应来自手掌, 揉弦的过程左手不应改变基本手形。我编了个口诀来形容: “手掌发力手指摆,风吹树杆树枝甩;手腕只是传送带,大臂小臂一起来”。川籍小提琴教育家杨通六曾说:“揉弦像摇一棵大树,树干没怎么动但树尖很明显”。
在初始阶段,我会用左手召唤“来,来,来”的动作启发学生,即手臂抬起呈V字形不动,手掌朝自己的脸像扇子般前后摆动。一般来说学生很快就能了解基本运动原理。为了练习手掌摆动的均匀,可左手握糖果硬盒(小粒糖果或口香糖最好),边摇边听里面糖果筛出的有节奏的“嚓,嚓”声。
从揉弦的视觉来看,有的人手掌摆动幅度大,有的人手臂(主要是小臂)动作幅度大乐器培训。不论是手的哪部分动作明显,手指、手腕和手臂是揉弦基本运动形式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因素。
【3.手指的前后运动直接产生了音高波浪式的起伏】
手指压力的变化,指肉与琴弦接触面的大小,都是小提琴演奏者对音乐色彩深度处理的基本源泉美国音乐家教育家杰克·弗拉希特著书曾对手腕在揉弦中的重要性这样说:“手腕起枢轴作用,它必须把手臂和手指结合成为和谐的整体。手腕中出现任何不该有的紧张,便可能使手臂或手或两者通统无能为力”。他同时认为“忽略手臂是产生紧张和遭受挫折的基本原因
消除紧张,拥有舒适的动作和平静的控制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肩是紧张的源头,打开这道阀门,让力量的源泉通过手臂在手指间自由流淌。手指、手腕和手臂,各自分工不同,应相互协作配合,为优质揉弦而共同努力。
学好小提琴的姿势
平衡的姿势
把小提琴放到颈部,下颚轻轻地放在腮托上。琴弓放在小提琴上,离弓尖约三分之一。左膝朝前弯曲,呈二一十度左右的角度,随后身体前曲,微微向***斜。现在拉起右腿,放在后面与左腿成三十或四十度,使右腿能帮助身体的平衡。如果身体不能保持这不自然的姿势,明智的办法是把右脚搁在身后的椅子上作为支柱。弓毛平放在小提琴上,用来自右肩的琴弓重量给小提琴以压力,同时要保证右手手指处于松弛状态。这个平衡姿势和重量的压力除了使双手和身体感到它们是一个整体外,小提琴和弓的弯部也产生一体的感觉。一旦有了这个一体的感觉,把右手第四和第五个手指放在琴弓后;同时使右手腕更加转向面对小提琴。最后这一转把右手手臂的所有重量移到食指,从而通过手来固定手臂的压力。用足够的压力把琴弓压在小提琴上,使右手肘能抬得刚好高于小提琴。
高举持弓手臂
使右肘从弓根到弓尖保持在大约同样的高度上。手肘的平衡高度使琴弓压力保持均匀的平衡重量,从而保证自上至下的匀称音色。它也避免了在弓根和弓尖换弓时,挤压持弓手指的现象。挤压手指就会在换弓点上干扰小提琴的声音,使它经常发出嘶嘶声或丝丝声。持弓手臂停止其上行或下行动作,让位给手腕动作,而手指挤压常常就是这样的动作的一部分,所以,应该明了,把手臂动作换成手腕动作,会改变用整个手臂动作所发出的声音。
手臂、手碗、手指和手为速度而相互配合
为了使手指、手碗、手、手指、手和弓成为一个整体,使弓上的所有手指呈***形,拇指向外弯曲,以便能与圆形的手指协调地配合。当握住琴弓,把它放在小提琴上时,要保证把第三和第四手指轻轻地放在弓根后面,手指关节倚着弓根。现在手呈圆球状,能对基本的手臂运动灵活反应。
现在,保持着来自手臂和松弛的手指的相当的重量压力的时候,开始以琴弓的弯部做一系列短促而快速的运弓动作。做这个弹跳动作,琴弓上所有的弓毛要牢牢地压在琴弦上。不一会儿,琴弓会真的“乞求”自动跳跃。此时,琴弓和手变成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