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1
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学日终于来到了,出发时间是早上八点半,我们要到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陶艺馆”。一路上,司机叔叔播放关于原住民的影片,让我认识许多传说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射日”,内容虽然很夸张,却让我领悟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很快的,我们抵达陶瓷博物馆,第一件事是去看陶瓷制作和演进的解说影片,之后我们展开小组行动。我们这一组的组员有智弘、皓玮、慧玲和品芳,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真开心能和他们一组!午餐时间到了,我拿出面包、饼干、糖果及我的法宝-活果子,大快朵颐的享受这些美味的食物,眼里更是一边欣赏公园的风景。
博物馆中展示了许多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两只老虎》,它是个可爱又多功能的水壶,我与妹妹和它合照,希望将这一刻的美好时光记录下来。还有像碗的陶瓷时钟和像和果子的'杯子的作品也都很棒,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
下午,我们到了陶艺馆老街,迎接我们的是呜呜的火车,同学们都开心的尖叫“耶”!我跟着妈妈和老师一起游逛着陶瓷老街,也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许多人买了水鸟笛,它能发出鸟鸣般的声音,我们合奏着好听的鸟叫声,似乎想告诉全世界--我们今天真的很快乐,更期待我们还能有第二次校外教学。亲爱的旅游我来了!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2
上周末,我和爸爸去参观陶瓷博物馆。
刚进去,收门票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先到二层去看。我们先去的是序厅,里面有一些古老的陶具。最古老的是白陶鬶,它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用它来烧水,它的底下有三只“脚”,上面类似于现在的暖瓶,在一侧有一个带着小点点的把手。还有一个陶器我也很感兴趣,那就是蛋壳陶,它的壁非常薄,形状像一个杯子,全身灰不溜秋的,它是战国时期制造的.;据说最薄的蛋壳陶只有0.02毫米厚。
走出序厅,我们看到了一套大型的陶器作品,是中国最大的,名字叫“陶魂”,这套作品向人们重述了制陶的过程。开头是一些人用牛把土碾细,接着是塑造陶模,然后是烧陶,人们把一件件陶模放进炉子里烧,陶瓷制好了,人们又用车子把陶瓷运到市场上卖。陶瓷市场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件”,一个小孩买了一个陶罐,他拿着陶罐和其他小孩玩,另一个小孩一不小心把他的陶罐撞碎了,那个小孩坐在地上直哭,他的伙伴们都来安慰他。
还有一个名人名作馆,里面的陶瓷都是一些陶瓷大师制作的,其中我最喜欢这一幅作品,这是一个洁白的磁盘,上面素描着爱因斯坦老大爷的像。我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呢?因为爱因斯坦是我最崇拜的人。还有一幅作品非常精致,作者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做成,那是一个茶壶,上面雕着清明上河***这幅画,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这幅画的内容。
我们要离开陶瓷博物馆了,只听“咔嚓”一声,电灯关了。我们正好要走,不早也不晚,时间刚刚好。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3
今天上午,老师带我们去淄博陶瓷馆参观。
到了那里,讲说员张老师带我们参观第一个馆——-名人名作馆,刚进去。就看到一个大盘子,它的名字叫“嫦娥奔月”“哇!”我的心里想,“真是想不到,刻得画和真的差不多完全一样!”接着我们又看到了一幅很美的'画,虽然看上去是画的,但竟然是陶瓷做的!
这又令我们大吃一惊!接着,我们看到的是举世闻名的中华九鼎,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我想:这可真壮观!
一会儿我们又去了陶艺馆这儿都是些像泥巴似的玩意儿,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正在踢毽子,真不知道作者怎么把它做得那么逼真。接着,我又看到了好多鱼,这些鱼仿*是真的一样,再大海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怎么制作成陶瓷的展览***,陶瓷是先从山上运下泥巴,捏成陶瓷的形状,放进火里烧,然后拿到市场上卖。参观结束了,我们班所有师生一起照了一个“全班福”,然后唱这歌开心的走了。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4
到一个地方博物馆是必经之地,所以我们去了景德镇的陶瓷博物馆。博物馆里有着很多精美瓷器,讲解员仔细地给我们介绍每一个年代的瓷器。
突然,我被中央的一个瓶子吸引住了。那是一个小小的祭蓝色瓶子,它是元代的祭蓝釉蒜头瓶。它温文尔雅地立着,有着祭蓝色的瓶身,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
走到明代的场馆,有一些官窑制品,其中有一个宣德皇帝的青花樱桃小鸟纹蟋蟀罐,上面画着几株樱桃树,樱桃树上结着不少果子,偶尔有几只小鸟在旁边飞来飞去,仿*它们正在采樱桃呢!但是那个罐子非常破碎,是经过修补过的,你知道它是怎么碎的吗?宣德皇帝非常喜欢斗蟋蟀,但是皇太后不想让大臣们知道这件事,所以只允许皇帝在后宫里玩,到了下一代皇帝,就命令将士把这些蟋蟀罐砸得碎碎的'。
再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米黄色的小盘子。盘子中央有两条龙,一条是紫色的,一条是绿色的,它俩头尾交替形成一个方形,仿*在天空中飞舞嬉戏,一边飞还一边打招呼呢!旁边围着一圈花,它们是由浅蓝色、紫色、绿色组成的,一束一束的,镶嵌在盘子的外层。边缘有着八条小小的龙,就像守护着中央的首领一般。它是清代康熙的黄地三彩龙纹折沿盘。
看着那些美丽的瓷器,我仿*穿行在历史的阶梯中,景德镇的魅力吸引着我时刻惦记着它的“演出”。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5
宜兴,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古称“荆邑”。
宜兴之所以美丽、之所以奇特,是因为宜兴被称之“陶都”。宜兴的这个称号可不是虚名的,而是名副其实的哦!所以今天爸爸带我到宜兴陶瓷博物馆去参观陶瓷。到了目的`地,走进一看,博物馆一共有三幢楼,第一幢楼是介绍陶瓷烧制的过程,第二幢楼里面是欣赏陶瓷品,第三幢楼是让你自己体验做陶泥的乐趣。
我们先去了第一幢楼,里面陈列了很多陶瓷,它们先是装在竹筒里,竹筒截成三段,每一段里可以放一个瓷器,放好后再拿去烧制,等到了时间再拿出来上釉,釉的颜色很丰富,有红、黄、蓝、青,上好后,放到专门的架子上晾干后就成一个完整的瓷器了。参观完了,我们去体验怎么做陶瓷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做陶瓷呢!我激动极了。我们使用拉胚做,先转动快慢按钮,圆盘忽然转起来了,然后把一块泥固定在上面,把形状定好,再用两个大拇指伸进陶泥最顶端,轻轻往上按就会有一个洞,把那洞按大以后两只手一起放下面握住,轻轻往上拉基本上就成一个筒。我再用手从里面的两边摁了几下,就这样一个陶瓷品就完成了。
这次游陶瓷博物馆,不但让我了解很多关于陶瓷的指示,而且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做陶泥的乐趣,真难忘!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6
古代的工匠们创意满满、脑洞大开的发明陶瓷,到现在人们仍然喜爱陶瓷。今天聚集在玻璃博物馆展厅里,对福建德化陶瓷进行科普。
德化陶瓷又称德化瓷,是福建德化的传统瓷雕塑烧制技艺之一。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展厅里的展品作品:飞天、嫦娥、济公戏蟋蟀、统一江山等60件,每一件作品观看后使人赏心悦目。其中《富贵平安》那花简直就是真花一般,让你不得不想摸一下那花,可是我刚一伸手。“砰!”手被眼前的玻璃挡住了。作品《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令我记忆犹新。
展厅里的陶瓷——中国白,以***白釉为主流。陶瓷细柔坚致、晶莹透亮。德化陶瓷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系系独特。至今传承,一直没有停止。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陶瓷,它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原来陶瓷不仅可以做成碗、盘子、还可以当做艺术品。你是否也心动了呢?一起来博物馆体验、参观!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7
今天早晨,阳光明媚,我的心情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小鸟一样快乐,因为今天我要去陶瓷文化馆。
到了文化博物馆,老师安排今天的行程。老师带我们到制作陶瓷的地方,然后,老师发给男生们一人两块泥,给女生一人一块呢,让我们拉坯。一开始,同学们都很兴奋,觉得很简单,都抢着第一个去。第一个同学的手一直跟着泥土转,幸好老师辅助她完成了花瓶制作。
我心里信心十足,恨不得直接到我。终于到我了,我把泥土放在圆盘的中间铺平,老师把电源开启后,我迫不及待的把手放上去,结果刚把手放上去就控制不住了,手不停地跟着泥土一起转,怎么弄也停不下来。
后面,老师教我怎么把杯子捏成圆,要注意什么事项。我照他说的去做,果然把杯子捏的很好看,过了一好一会,我们终于制作完成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吃完饭后,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与陶瓷有关的'故事与事情,以及远古人的生活方式。我重点听到了远古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是用叶片和稻草以及陶泥盖成的房子;他们用泥巴当地基,用木头和稻草放在屋顶挡雨,用叶片在家里躺着睡,原来这就是远古人的生活呀!过了好一会,我们才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捏。
几个小时的体验到此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坐着校车回去了!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8
今天我去参观城外城陶瓷艺术博物馆,我带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这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排好队,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博物馆内的各种陶瓷。
参观了这么多瓷器,每一个我都很喜欢。其中有一个叫黑白花纹酒壶,它像一个葫芦,它的表面记载的有关于战争的故事,它很黑,别看它很黑,那只是它的“皮肤”,它里面是白色的。是我国文物等级比较高的瓷器。
老师又带领我们去参观下一个地方,我看见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通过老师的讲解,原来是古代的石墨,石斧,石铲,石镰。这些都是古代人们的生活用品。
我还看到了很多修复器(修复器就是它破碎了,把它们用502胶水粘住修好,这就是修复器。)还有很多的贝壳,以前的人们用它们当成钱来用,还做成金银首饰戴在身上。还看到很多的明三彩和唐三彩的瓷器。唐三彩是以胖为美的,因为唐代的.人喜欢丰满胖一点的人,所以他们做的瓷器也是比较丰满的。
参观了这么多瓷器,我觉得古代的人真聪明,长大了我也要去研究这些漂亮的文物。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9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我来到了“行文”课室,和各位“小行者”们开始了一场传统文化之旅——参观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
首先第一个项目:制作陶瓷。老师把我们带到一个转盘前,给我们示范了一次做陶器的过程。先把一块泥放在转盘中央。把泥压一下,让泥牢牢地贴在转盘上,不然泥会被转飞。然后让手上的泥团上都有水,如果手上粘的泥让你感到黏糊糊的,就立刻沾点水。把转盘调到适当的速度就可以制作了。
第一步用手轻轻的扶住泥,把你做成椭圆形的。记得千万不能让泥带动手,要让手带动泥。第二步,把泥做成自己想要的高度。想把泥变高,只要用手扶住泥,同时慢慢的把手往上提,你要把大拇指放在手掌上向下按,泥又会变短。第三步,在泥中开个洞,把大拇指放在泥中间逐渐向下按,一个口就出来了。最后再修一下形状。一个精美的小泥碗就在老师手上诞生了。我不由得惊叹一声。
那我来制作了,我的心中很不安,看着别人自豪地看着他的成品,如果我自己没做成功怎么办;做的.不好看怎么办;别人会不会笑话我呢?按照老师的讲解开始制作。制作十分顺利的进行,我不再害怕,大胆的做了起来。该开口了,我把手放在你泥土轻轻向下按。可泥怎么也没空出个洞,我又用力按,但怎么也没有用。我的头上冒出了汗珠。老师在一边鼓励我。不一会儿,一个小杯子被我做出来,我真是太高兴了。
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很多关于陶瓷的知识,我一定好好传承陶瓷文化!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10
今天我和妈妈还有婆婆一起去陶瓷博物馆。
首先我们看到路的两边有很多柴,我问婆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柴呢?"婆婆告诉我说:"烧窑要用大量的柴火,所以烧窑的柴火又叫窑柴。"我走着走着,意外地发现地面上竟然有用瓷片铺成的***案,***案的形状有(葫芦、球、花瓶),我觉得它们好美丽。忽然我看见一个巨大的.瓷器花瓶,我想:"这个的东西因该是用大窑烧成的吧。"我听见有蝉叫,我猜这些蝉每到这时候都会开一次这样的大型会议吧。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窑,有(龙窑、馒头窑、葫芦窑等)它们是根据形状来取名的。我感觉它们很有意思。我们走进一个很破旧的房子里,看见有人在弄土。我问妈妈:"这人在干什么呀?"妈妈说:"他正在拉坯。"妈妈看我这样好奇就问弄土的人:"可以玩陶土吗?"他说:"每人十元玩一次。"我妈妈就给了十元,让我玩,我玩陶土感觉就像摸着一条很肥的泥鳅。
坯胎的制作需要很多道工序,其中有拉坯、印坯、利坯、挖足、画坯、施釉。我觉得工作人员很辛苦。这时我们的肚子早已敲响了饿鼓,我们喝了点水后带着劳累的眼睛离开了古窑。在去出口的路上我看见有许多小滑梯,我猜那应该是用来划滑板的吧。想到这我就和妈妈还有婆婆加快了步伐,等奔到出口就坐车去大舅舅家吃了一顿饱饭。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11
陶瓷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也被称为“瓷都”。今天,我们就去参观了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在老师精彩的讲解声中,我们踏上了认识陶瓷的旅程。
博物馆里的展品真是让人目不暇接,还没仔细看看这一件,老师就开始讲另一件了。今天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陶瓷文化的知识,陶瓷最开始是用来制作排水管道,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又用它来做建筑用的砖、防水用的瓦当、观赏用的艺术砖等等。其中最吸引我是一块长达几米的文化砖,上面雕有立体的花字、凤凰和戏剧人物等等。我觉得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特色和美好寄托。
我们不仅参观了博物馆,还亲手制作的瓷器。一次是拉坯,一次是自由发挥。拉坯时,老师还手把手的教我们。拉坯的过程是:先用手掌沾上水去捧和拉陶泥的大概外形,然后用拇指垂直地在陶泥正上方按下去,同时用其它手指小心地扶陶泥外面防止它塌掉,再调整瓶口,最后请老师将陶泥割下来,就可以晾干了。后来,我们又给这些作品贴上了装饰品,并发挥想象做的自己想要的小艺术品。我认为在做陶瓷的过程中,心情是很重要的,必须要心平气和、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地操作。不然你一紧张害怕,就会手抖把整个作品都毁掉了。
“片片红叶情,浓浓国瓷韵”。陶瓷艺术,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今天能了解到这么多关于陶瓷文化的知识,我感到十分激动和喜悦。希望这种文化能一直流传下去。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12
前面有老师组织我们学生来到了陶瓷博物馆进行参观。其实在出发前的一周,我就已经收集了关于陶瓷博物馆的一些资料。但是当我实际来到地方的时候,才对陶瓷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当我们刚进博物馆,就迎来了影片欣赏。其实通过影片欣赏,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关于陶瓷制作的方法啊。这不仅生动,形象,有趣,也给我们增加了许多额外的知识。简单的欣赏完之后,老师就让我们学生进行分组去观看一些陶瓷作品。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发现最有趣的还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件生活用品。这就是马桶。在展厅里面有一个马桶,不过是旧的马桶。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看外形比较像看过简介之后才发现原来真的是一个马桶。主要是因为旧的`马桶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马桶差距非常大,但是也给我留下了印象极其深刻。除了这个以外,我也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品,叫做一个人的幸福。这个作品里面有三个盘子和一双筷子,看起来就觉得非常的孤独。在一楼浏览完作品之后,我就迅速的来到二楼了。
二楼主要陈列了一些关于陶瓷的发展历史。通过阅读之后,我才发现,原来陶瓷在我们国家竟然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而且使用陶瓷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便捷。就连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会经常使用一些陶瓷制品,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所使用的一些碗。还有一些使用陶瓷制作的水杯等等。浏览完了之后,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博物馆的后面,再后面有一个小作坊,是可以让我们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今天浏览陶瓷博物馆是非常快乐的,我学会了很多的知识。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13
今天艳阳高照,阳光温暖着大地母亲,植物正毫无保留的散发着生命力,而我也来到了一家陶瓷博物馆。
到了拉坯的时候,我不紧不慢地坐在转轮前,心想:我可是来过一次的,上次都做成功了,而且这次还有非常专业的老师教导我,我就不信我不能做一个更加漂亮的陶瓷了。我开始了制作陶瓷,学着老师的手法慢慢地向上推。而且老师还在帮助我来完成这个泥杯子,我顿时感到没那么紧张了。推着推着,我发现泥土比较干,我就加了一点水,本来我想一次完成的,看到我的杯子已经快成形了。结果,老师突然用力过头了,把我的“杯子”口偏了出来,我惊讶不已:“怎么回事?我是谁?我在干什么?”一下子从原来的如释负重,变成压力倍增。顿时,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急不已。
平复了一下心情,我又开始了第二次的陶艺。本来陶瓷已经成形了,可是即将要拿下来时,我想:这一次总可以了吧?可下一秒老师对我说:“不行”。我并没有像第一次那么惊讶,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三次陶艺。
第三次陶艺刚开始,我就专心致志。而且这一次还有专业的'教练教导。一次我做的更快。虽然外表什么自信无比,可内心却是小鹿乱撞。一直在想:千万不要失败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的杯子也一点一点的成形了,可我更加紧张了:可不要发生第一次的场景呀!看到老师已经在开始最后一件事情,拿下来的时候,我全*贯注的盯着,生怕会有一点差错。最后我的杯子成功的从轮盘上拿下来了。
陶瓷的特点是不怕高温,经得起磨练,我要学习陶瓷的品质,做一个不轻易放弃、经得起磨练的人。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14
星期六上午,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从家里出发,步行到了唐寨山脚下的陶瓷博物馆,笑容可掬的大弥勒*坐在门前迎接着我们。
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型的浮雕,描绘了一群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场景。我们顺着走廊进入了“时空之旅”的“隧道”之中——展厅。
哇!里面的瓷器真是多又美呀!有的洁白如玉,晶莹光亮;有的.气势恢宏、巧夺天工……真佩服瓷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精*,竟能在当时那么落后的条件下创造出这么精美的瓷器。
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参观路线一一领略了“瓷国明珠”的风采。来到一座古香古色的小房子前,这座房子长约四米,宽约二米,中间有一个小门,屋子里摆着古代的案几和太师椅,以及梳妆台等。旁边的一个小架子,上面放着很多古瓷器,个个圆润细腻,光彩照人。
时间飞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参观完所有的展厅,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满载着收获走在回家的路上。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 15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假日,适合全家外出郊游,吃完早餐,爸爸就开车载我们前往陶瓷博物馆。
到了目的地,放眼望去,展览室里里外外有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其中有一样是妈妈最喜欢及怀念的物品,就是古老的“灶”。妈妈诉说着他小时候外婆煮饭、烧菜都要用炉灶,有时候她要帮忙添柴火,妈妈回忆着用灶煮出来的食物真是美味又可口,别有一番香气。听得我也好想品尝用灶煮出来的食物。在陶博馆艺术园区里有个亲水广场,不论是大人、小孩都光着脚ㄚ在水池中玩耍,在这里看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大人也都尽情的和孩子玩乐,我们也玩得不亦乐乎!还有DIY的活动,我和弟弟各做了一只小小龙的陶土作品,妈妈称赞我们的作品很有创意哦!
莺歌陶瓷博物馆充满了怀旧的物品及有趣的陶艺品,我和弟弟也玩得非常开心,我请妈妈还要再带我们来这里玩。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