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沟应急预案
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下面是整理的山洪沟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山洪沟应急预案1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经济及自然地理情况
山阳区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范围大部分在山阳区中星办事处境内,位于焦辉公路以北海拨200米以上地区。涉及巡返、上马、寺河、高岭、桶张河、庙河、冯河等行***村及山阳实业公司、涧兴实业公司所辖地。面积约19.3平方公里,耕地7.2千亩,人口1.2万人。
区域内年各业总产值2亿元以上,工业及其它行业产值约占总产值95%,主要有化工、建材、运输等行业。农业、林业、牧业等行业产值约占总产值5%。农业用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豆类、油料等作物,平均单产3150公斤/公顷,年人均产粮312公斤。
该区域地层属古生界石炭系和奥陶系,地势随太行山走向,向东、东南和南倾斜,地面单斜,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
(二)水文及气象特征
该区域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河道、冲沟属季节性河沟,旱季无水,汛期因暴雨河水陡涨,往往造成下游涝灾。主要河道有:东部与马村区交界的山门河,西部与***区为邻的群英河以及流经境内的瓮涧河。上述三条河道由于切割较深,如发生洪水及上游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情况,其危害程度较小。区域内另有小型冲沟9条,分别为牛庄泄洪沟、冯河泄洪沟、寺河泄洪沟、上马村泄洪沟、巡返泄洪沟,总长约11000米。由于流经地域内植被少,土质结构差,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该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丰富,主要赋存在250米以下奥陶系灰岩中。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光热资源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9,年降水量550-630毫米,6-9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
二、山洪灾害的特点及防御山洪灾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特点
由于该区域河道冲沟属季节性河沟,旱季无水,汛期发生山洪灾害以暴雨成因为主,山区由于地形陡峻,所降暴雨往往历时短而强度大,河水陡涨,水量集中,造成下游涝灾,山洪作用时间短,往往暴涨暴落。
(二)防御山洪灾害存在的问题
1、山区人为过度开采石料,破坏植被和岩层,造成水土流失,使山洪诱发滑坡及挟带泥沙、石块造成壅塞的可能性提高。
2、群英河、瓮涧河、山门河、牛庄泄洪沟、冯河泄洪沟等处,因城市扩建、工厂改建弃土、修路弃土、居民倾倒垃圾、私搭乱建房屋等,挤占、阻塞河道现象十分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3、群英河、瓮涧河等主要行洪河道进入市区后,由于堤岸较陡,且土质松软,一旦河道满水,经浸泡冲刷后土岸将发生滑坡、坍塌,影响沿河道路、建筑物的安全。
三、山洪灾害防御方案
(一)基本原则及目标
今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要贯彻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落实各项责任制,确保遭遇特大暴雨山洪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组织指挥管理体系
山阳区抗旱防汛指挥部是本区域山洪灾害防御的组织领导机构,履行统一领导,组织部署,集中指挥的职责。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实行以行***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管理责任制,各级***府的行***首长、单位、部门一把手要对本辖区内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全面负责,做到思想到位,指挥到位,投入到位,否则出了问题要追究行***首长责任。各级领导要加强对《防洪法》和防汛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切实担当起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责任。
汛前,各办、各部门要深入现场检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反映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洪水到来时,要现场指挥,确保安全度汛。
(三)监测及预警预报方案
1、监测
监测措施主要为:汛前防洪检查,雨季和洪水期间派人巡守或看守以及观测检查。
汛前指挥部组织人员对3条行洪河道以及9条冲沟的抗洪能力进行检查摸底。同时,各部门、各行业,要按照责任分工,积极主动做好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制定出防抢措施,保证安全度汛。
在汛期和洪水期间由区防指、当地办事处以及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值守,观测检查站,按时如实报告情况。
2、预警、预报
由于山洪的集流时间短、预见性短,因此,山洪预报属紧急预报。预报内容主要是:预报降水的可能性及降水量,降水强度;根据降水量来预报径流深度、强度等;根据径流深度预报有关地点(流域出口、村落、耕地等)的流量和水位。
预报人员由区防指办公室,办事处选派专人负责,如实及时上报雨情、汛情、灾情。
(四)躲灾、避灾方案
躲灾、避灾主要有永久转移和临时转移两种方案。永久转移指汛期通过检查,位于山丘区河道,冲沟附近零星居民和群英河、瓮涧河道内私建房屋居民,由当地办事处责令其限期搬出,以免造成伤亡。临时转移指山丘区居民接警后由当地办事处安排其向远离行洪区的地区转移。下游河道附近居民接警后由办事处、单位、部门组织转移至安全地带。
(五)发生突发性灾害时的应急抢救方案
1、转移:迅速转移发生突发性灾害地段内的居民。
2、抢险;堵塞漏洞,加固洪水漫堤地段,在出险地段定领导、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完成抢险任务。
3、抢救:及时抢救遇险人员以及财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4、疏通:疏通遇险下游河道,清理障碍,及时排洪。
防山洪灾害应急预案4
为了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山洪灾害给群众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乡山洪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形成特点,主要诱发因素及危险程度,特制定如下预案。
一、基本情况
我乡山洪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以崩塌、滑坡、危岩为主,其中较为严重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有4处。
二、20xx年趋势预测
(一)降水预测
在汛期(3—10月),集中降雨和持续强降雨是导致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主汛期(4-6月)全乡的降雨量略多于去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降雨相对集中期,局部特强降雨引起的局面洪涝和衍生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高。后汛期(7-9月)降雨量与去年基本相当。
(二)山洪地质灾害发展预测
由于长期干旱,导致地表开裂严重,一旦降雨,必将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可能*就变大。全年各时段均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地质灾害以群发突发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三)山洪地质灾害分布的主要区段
xx以上4个村组的部分地带为防范重点。
(四)重点防范期
今年,我乡山洪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4-7月的主汛期。8-10月的后汛期,受暴雨等影响,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可能*也很大,尤其要加强连续集中降雨时期及此后数天内重点区段、重要灾害点的防范,必要时应采取临时紧急避让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首长负责制。各村(居)委会应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辖区内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所在国土资源局及乡*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牵头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乡安办、经发办等部门各自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成*主要领导牵头,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
(二)健全制度,明确人员
各村委会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和月报制度。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值班责任,做到人员到岗,向社会公布联系方式和联系电话,确保联络畅通。乡*汛期山洪地质灾害值班电话:各村委会、各部门要按照山洪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做好山洪地质灾害灾情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的速报工作。
(三)立足防灾,辅以治理
1、国土资源所及各村委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洪科普知识的宣传培训,要进村入户宣传,让广大基层干部及受威胁群众懂得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增强山洪地质灾害和防洪防范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
2、各村委会要在汛期对辖区内山洪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各隐患(危险)点、危险区段的情况,对重点防护区段和重要灾害隐患点落实防灾责任人。
3、各村委会要对重要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对需要理沟排水的,组织人员完善排水系统。国土资源所要向上争取项目,对危险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对由工程建设引起的山洪地质灾害,责任单位要及时做好治理工作。
(四)完善机制,群测群防
重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由所在村委会明确防治责任人。完善村、组二级群测群防网络,及时报告和调整网络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国土资源所要及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落实巡查监测和报告责任;发现险情有扩大、加剧异变情况,或其他明显征兆,要及时上报并立即组织人员撤离。新发现的隐患点要及时落实群测群防责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五)强化责任,明确主体
为了使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后治理工作能及时开展,防治在灾害治理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诿。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结合我乡实际,现再次明确防治主体和责任。
1、因采矿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主体为诱发山洪地质灾害矿山企业。
2、因建校开挖山体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主体为学校。
3、因建房开挖山体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主体为建房户。
4、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主体为当地村委会。
5、村委会要认真负责开展本村山洪地质灾害监测巡防工作,切实掌握本辖区内山洪地质灾害状况,建立灾情报告和联户防灾网络,认真负责开展好本辖区内灾害防治和避灾、疏散工作。
6、监测人员要熟练掌握监测仪器,做好监测记录,切实掌握灾情变化情况,发现灾情有异常变化要及时疏散群众。
山洪沟应急预案2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群伤事件的发生,结合十八里堡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⑤《古浪县抗旱防汛应急预案》
⑥其它与小流域防洪规划相关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3编制原则
遭遇山洪灾害,采取应急处置方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防避结合,以避为主”的原则。按照行***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实施统一指挥,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位,反应敏捷,动作高效,运用一切可调配的社会资源,努力保障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减轻灾害损失。
1.4适用范围
凡在十八里堡乡区域内发生的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适用于本预案。
1.5预案编制
1.5.1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确定乡、村两级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及通信设施、设备,制定实时监测及通信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
1.5.2十八里堡乡抗旱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编制乡级预案,并组织、指导辖区内村级抗旱防汛工作组编制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6预案审批
1.6.1乡级预案由县级人民***府负责审批,并报上一级抗旱防汛指挥部门备案。
1.6.2预案有效期一般为1~3年,每隔1~3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
2、基本情况
2.1自然情况
2.1.1河流分布情况
十八里堡乡位于古浪县南部,东邻黄羊川镇,南靠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依古浪县域,距古浪县城9公里。十八里堡乡国土面积约89.6km2,地处山区,境内主流古浪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过,主要支流黄羊川河和龙沟河在十八里堡汇流进入古浪河,境内黄羊川河段有支流庙儿沟河、黄泥沟、右扎沟等汇入,古浪河干流段有石头沟、金家大沟、香林寺沟、石灰沟等河沟汇入。这些河沟补给主要是降水为主,多集中在每年6—9月份,随降雨而产生季节性径流。境内上游龙沟河末端的王家台建有十八里堡水库,集雨面积420km2,总库容630万m3,年均径流量2490万m3,黄羊川河、东庙沟河交汇处营盘台建有曹家湖水库,集雨面积403km2,总库容930万m3,年均径流量4823万m3。
2.1.2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
该区域气候干燥,蒸发强烈,降水稀少且多为突发性降雨,沙尘暴发生频繁,年平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7.20℃,极端最低气温为-31.2℃,无霜期为15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200—4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55毫米。
十八里堡乡分南北两片,沟壑密布,坡陡,北山片山大沟深,自然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形成的主要源地。一遇暴雨,很容易形成洪水。就洪水特征来看,各河流的洪水主要由大面积的暴雨产生,发生时间多在7、8、9三个月。一般洪水呈多峰型,大洪水呈单峰型。洪水峰型尖瘦,涨落陡峻,持续时间较短,有“来势猛、时间短、危害大”的特点。
2.1.3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
十八里堡乡海拔在2000米以上,地势低洼狭窄、坡陡,山地多,平地少,由南向北缓倾,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2.2社会经济情况
十八里堡乡现辖5个村民委员会(原中团、铁柜、孟家窝铺三村,现归为十八里堡村八组),29个村民小组。2020年底全乡在册1262户、4086人,留居660户2548人,耕地面积31752亩,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30元。农业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碗豆、油菜、洋芋、蔬菜等为主。牧业生产主要以牛、羊为主。
2.3历史灾害损失及山洪灾害成因
2.3.1.区域内历史山洪灾害情况
由于受长时间超强度降雨的影响,如1992年6月15、16、17日,井泉、黄羊川、十八里堡等乡遭暴雨、洪水袭击,*亡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1320亩,成灾面积30490亩,绝收9910亩,损坏房屋63间,倒塌房屋110间,淹*羊只521只,冲毁水利、道路等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76.39万元;1998年6月24日11时30分,古浪、古丰、黑松驿、十八里堡4乡(镇)部分村组,遭历时约1小时的冰雹暴雨侵害,洪峰约40立米/秒。*亡1人,轻伤1人,*亡大牲畜11头,羊38只;冲毁果园15亩,渠道200米,水窖50眼;农作物受灾面积3190亩,成为1040亩,绝收830亩,直接经济损失75万元;2006年7月中旬,我乡赵家庄村遭到了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达190毫米。暴雨降雨量大,来势猛,时间长,致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因洪水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80亩,冲毁赵家庄拱桥1座,陂坝4处,公路2.5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万元。
2.3.2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十八里堡乡地处古浪县南部山区,属全县强降雨多发地之一,降雨一般表现为局部性空间特点和骤发性、阵发性的时间特点。一是季节性强,强降水多发期主要集中在7-9月份。二是区域性明显,十八里堡乡地形山大坡陡,且植被稀疏,水源涵养能力差,一遇强降雨极易在一定区域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径流汇流快,导致山洪暴发,造成山洪灾害。三是破坏性强、危害重,山洪破坏力大,常常瞬间成灾,猝不及防,同时十八里堡乡部分村组居住区地势低洼,农田、村庄成为洪泛区,加重了该区的灾情。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洪灾频繁,乡***府重视防灾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群众防灾意识,组建防灾组织机构,建立了一般的预警预报方案、制定简单的防灾救灾预案。2012年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在十八里堡乡十八里堡村(2020年被水务局拆除)、赵家庄村各安装了简易雨量站1个,预警广播站1个,2015年在庙儿沟河上游赵家庄段安装了无线自动预警广播站和自动雨量站各1个,东庙儿沟村安装了无线自动预警广播站和简易雨量站各1个。但是还存在着山洪灾害防御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群众对防灾认识不够,被动防洪,不能及时有效的组织防御山洪,抗灾自救等问题。
2.4.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境内的曹家湖水库和十八里堡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扎子沟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铁柜山坡面进行了治理,疏通了该段古浪河河道,修建了防洪堤;在河沟道沿岸的村庄、道路、耕地零星修建了防洪护岸,有效抵御了多次洪水的袭击,为减轻洪水灾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几次受洪水冲蚀,致使十八里堡乡部分堤防损毁,部分河岸边坡有切割状,岸坡出现坍塌现象,个别段河段被沉沙淤积,失去行洪作用,已危及沿岸及下游居民、农田的安全。
目前,在山洪灾害防治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统一规划,未提出整体防治方案;二是资金缺乏,投入不足,防洪工程建设滞后;三是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四是对山洪和泄洪灾害防御的认识不足,各项防灾措施落实不够。
总之,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是社会全民性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防御系统工程,要搞好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使洪水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必须对村、组的群众进行群策群防的知识宣传,加强现代化通讯网络建设,做到能随时掌握区域内的雨情、水情、灾情,传递山洪避险信息。
3、危险区和安全区的划分
3.1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合理划分危险区、安全区。
3.2危险区基本情况
全乡危险区有东庙沟村和赵家庄村河段,部分地坡、内边坡冲刷严重,部分和段被沉沙淤积,失去泄洪作用,危及沿岸农田和农户的安全,涉及2个村5村民小组,35户,157人,耕地702亩;
3.3安全区基本情况
安全区指不受山洪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安全区包括东庙沟村西组、北组,赵家庄村小学和河西组,十八里堡村王家台组、关帝庙组,曹家台村等。
4组织指挥体系
4.1组织指挥机构
4.1.1乡山洪灾害防御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十八里堡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由乡长任指挥,副乡长任副指挥。成员由十八里堡自然资源所、派出所、乡应急管理所、财***所、民***办、卫生院、******办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办公地点设在乡***府。
指挥部下设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和保障组,同时组建乡由副乡长为队长的乡属机关应急抢险队。
(1)监测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信息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转移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调度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5)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1.2村山洪灾害防御领导组织机构
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各行***村成立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在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行***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长由村委会主任担任,其他村干部和各组组长为成员,办公地点设在村委会。各村组建有基层民兵为主的应急抢险队(不少于10人)12~18个。在危险区内的村、组、工矿企业和机关单位要确定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监测人员1~2人,信息发送员1~2人,登记造册后报乡防汛指挥部和县防汛指挥部备查。
4.2职责和分工
4.2.1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职责
十八里堡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在县抗旱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府行***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具体负责领导、组织全乡和各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有关防汛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策,执行上级抗旱防汛部门的命令,拟定全乡防汛工作规章制度,及时提出防汛工作部署,组织制定实施乡内主要河流防御洪水方案,配合做好流域防洪工作,及时掌握全乡汛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督促检查各村(组)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展防汛安全检查,组织调配全乡防汛物资和队伍,负责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和防汛队伍建设、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上汇报,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辖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2.2乡抗旱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自然资源所:负责乡辖区内地质灾害的监测,对重大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勘测、预报和防治。
派出所:负责维护防汛抢险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物资及破坏防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因防汛抢险引发的群众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协助做好抢险救灾通行工作,确保抗洪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畅通无阻。
民***办:在县民***局的指导下负责洪灾地区灾民的生活安置和救灾工作,及时向乡***府提供灾情。
财***所:在县财***局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全乡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灾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及时下拨资金并监督使用。
应急管理所:在县交通局的指导下负责公路交通设施的防洪安全,确保道路畅通,做好公路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防汛工作,为紧急抢险和撤离人员及时提供所需车辆。
卫生院:负责山洪灾害区疾***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灾害发生后及时向乡***府提供灾区***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卫生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治***,预防和控制******的发生和流行。
农技农经站:负责洪灾后农业生产救灾与恢复,及时收集、整理和反映农业灾情信息。
******办:负责对防汛抢险工作的宣传报道,按乡***府的要求及时向公众发布雨水情、汛情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宣传防汛抢险、抗灾自救知识。
4.2.3各工作组构成及职责
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雨量站的雨量,危险区及上游溪沟水位,泥石流、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
信息组:负责对县防汛指挥部、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行、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4.2.4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1、乡山洪灾害指挥部成员、各工作组和应急抢险队负责人及联系方式,见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
2、各村组预警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表12。
3、各监测点负责人及联系方式见附表4。
5、监测预警
5.1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5.1.1临界雨的确定
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根据十八里堡乡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
5.1.2临界水位的确定
根据对区域内小流域历史洪水灾害发生时各沟(道)水位情况的调查分析,确定各沟道临界水位(即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水位)
5.2实时监测
5.2.1雨量监测
十八里堡乡、村监测信息员在降雨天气加强对简易雨量站的实时监测记录、随时了解掌握各组监测信息员监测信息,每1小时观测一次,暴雨天气30分钟观测一次,并及时将观测数据上报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向十八里堡乡和县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报告。
水位监测:水位观测员负责收集水位、流量等信息,当河沟发生洪水时在监测点监控,河沟水位接近临界水位时,每10分钟向村山洪灾害防御小组报告水位情况,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向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报告。
县气象局已在十八里堡水库安装区域气象站1个,2012年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在十八里堡乡十八里堡村(2020年被水务局拆除)、赵家庄村、各安装了简易雨量站1个,预警广播站1个,在十八里堡水库、曹家湖水库、各安装自动雨量站1个。2015年在东庙儿沟上游赵家庄段安装了自动雨量站1个,东庙儿沟村安装了无线自动预警广播站和简易雨量站各1个,在曹家台村胡家阳屲安装简易雨量站1个。用于监测预警降雨强度和过程。
5.2.2滑坡、泥石流监测。在辖区内滑坡、泥石流易发区村组设立临时观测点观测山体情况,对诱发滑坡、泥石流的各种信息进行检测。
对水库、地质灾害易发点、河道险工险段、桥梁、危险区域等防汛重点部位的巡查员要加强对危险部位的巡逻看守。当降雨量达到临界雨量时,要24小时巡逻看守,每1个小时向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报告巡查情况,出现紧急险情向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报告并立即向上一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汇报,迅速组织人员转移或撤离到安全地区。各监测信息员在通讯信号中断的情况下,对重大汛情、灾情直接采用人工方式迅速向上级报告。
5.2.3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突出时效性和准确性,采用自动监测和简易监测相结合的手段,获取实时可靠的监测数据,并及时将结果上报各级指挥部门。监测系统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
5.3预报预警
5.3.1预报内容:气象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气象预报由气象部门发布,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由水利部门发布,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由国土部门发布。
5.3.2预警内容: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5.3.3预警启用时机:(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乡行***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2)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4)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5.3.4预警等级:山洪灾害预警等级分为三级(Ⅲ、Ⅱ、Ⅰ),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对应颜色依次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种颜色预警信号分别代表可能(暴雨气象预报)、严重(警戒雨量或警戒水位)、特别严重(危险雨量、危险水位或有泥石流、滑坡征兆)。
5.3.5预警发布及程序
根据各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按临界雨量、水位分析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及时发布预警。
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县抗旱防汛指挥机构发布,可参照县→乡→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
(2)如遇紧急情况(危险水位、滑坡、泥石流、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可直接报告县级防汛指挥部和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5.3.6预警方式
预警方式:电话、手机短信、口头通知等。
警报方式:无线语音广播报警、手摇报警器、铜锣报警、口头通知等。
5.4预警发布及响应
5.4.1接到县抗旱防汛指挥部通知将有暴雨发生以及发布的三级(黄色)预警时,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1)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向有关村发出三级(黄色)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做好山洪灾害防范准备。
(2)当接到三级(黄色)预警后,各有关人员应迅速上岗到位,注意观察水雨情变化,并加强防范。
5.4.2接到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发布的二级(橙色)预警时,或降雨量达到警戒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时,或河沟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发布二级(橙色)预警,同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1)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向有关村发出二级(橙色)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山洪灾害,危险区人员做好转移准备。
(2)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向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指挥长及成员、所属的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主要成员发布二级(橙色)预警,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3)有关村在接到二级(橙色)预警后,通过无线语音广播、铜锣、手摇报警器等向危险区群众发出二级(橙色)预警,提醒危险区人员注意防范,做好转移准备。
5.4.3接到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发布的一级(红色)预警时,或当降雨量达到危险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时,或溪河水位达到危险水位,或有泥石流、滑坡征兆时,发布一级(红色)预警,同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1)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向有关村发出一级(红色)预警,要求危险区人员立即按预定路线撤离至安全区,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立即全面行动,做好抢险救灾转移安置工作。
(2)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向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指挥及成员、所属的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主要成员发布二级(橙色)预警,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立即全面行动,做好抢险救灾转移安置工作。
6、人员避洪避险转移方案
6.1转移安置
6.1.1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根据山洪灾害普查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和已确定的危险区范围及河道沿岸村民等分布情况,十八里堡乡危险区3处,涉及2个行***村3个村民小组。
6.1.2转移安置原则: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残后一般人员,先低洼处后较高处人员的原则,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6.1.3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
(详见附表5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和转移安置***)
6.1.4转移准备: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6.1.5安置方式:一般因地制宜地采取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安置方式可采取投亲靠友、借住公房、搭建帐篷等。
6.1.6特殊情况应急措施:转移安置过程中出现交通、通讯中断等特殊情况时,灾区各村组应各自为战、不等不靠,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由村干部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借助无线广播、铜锣、哨子等设备引导转移人员到安置地点。在指定的转移路线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应选择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到就近较高地点。对于特殊人群的转移安置采取专项措施,并派专人负责。
6.2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乡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乡***府机关、包村领导和驻村干部负责各行***村的转移安置工作,村委会和村***支部成员要分工负责各村民小组的转移安置工作。各机关单位也要分区、分工负责转移安置工作。乡指挥部、各村、组和驻村干部要在乡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坚持安全第一、分工包干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其职责,若发生问题,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7、抢险救灾
7.1抢险救灾准备
7.1.1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如挂横幅、贴标语、发宣传材料、明白卡等方式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宣传和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群众防灾意识。
7.1.2抢险救灾方案:在本预案的基础上,危险区内村、组、要按照各自实际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构,进一步确定(主要包括组织、抢险队伍、抢险救援措施、转移安置措施等)抢险救灾方案。
7.1.3准备工作: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抢险救灾资金、救助装备、物资准备工作,为抢险救灾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7.2抢险、救灾
7.2.1应急措施:一旦发生险情,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在及时向县抗旱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7.2.2监测、防御: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7.2.3山洪灾害发生后人员的转移安置:灾害发生后,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要组织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7.2.4山洪灾害发生后的安置工作:如有人畜伤亡,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
7.2.5灾后处理: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工作。
7.2.6灾后抢修:灾情发生后,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应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确保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和抢险救灾的需要。
8、保障措施
8.1汛前检查
汛前,县、乡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有临时度汛措施。同时编制好各种预案,储备好抢险物质,落实好抢险队伍等。汛期要加强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险情的扩大。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8.2宣传教育及演练
8.2.1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和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要充分利用会议、标语、横幅、村务公开栏、有线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开展安全度汛宣传、教育,让群众增强防洪避灾的意识,做好群策群防工作。
8.2.2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和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根据预案划定的安全区、危险区应设立醒目的固定标牌,注明预警信号、转移路线等。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
8.2.3当气象部门预报有强降雨时,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及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各行***村、重点防洪单位、重点地段发出防范预警。
8.2.4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各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对处在危险区的所有村民逐一发放防洪避灾明白卡。
8.2.5强化纪律。当出现***雨天气时,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和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乡***府全体工作人员和各村干部不得擅自离岗外出。
8.2.6加强防汛安全管理
(1)落实防汛责任制
根据防汛责任行***首长负责制的规定,乡长负责全乡的防汛工作,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负责本村的防汛工作,并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制,签订《防汛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乡、村与巡查管理员签订责任书,各村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加强水工程管理工作
乡***府与各行***村应加强对水工程的管理,对河沟道等重要水工程应经常性检查、养护和维修,全面掌握工程安全状况及变化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
(3)落实巡查管理制度
主要河道由乡***府会同有关村确定一名专职巡查管理员,其它沟道由所在村确定一名兼职巡查管理员。巡查员必须遵循河沟道巡查管理制度进行巡查。有雨量观测设施的,还要严格按照报汛制度进行报汛。
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乡***府与所在村落实地质灾害监测检查责任人,并严格按地质灾害巡查制度进行监测、检查。
8.2.7抢险物资储备和调运方案
乡***府储备足额的编织袋、警示条、照明灯具等防汛物资;预定防汛抢险车辆。各村备电筒、雨衣、雨鞋、铁锨等防汛物资。
8.3救灾工作
(1)进行人员清点,抢救伤员,妥善处理遇难者,做好转移人员安置稳定工作,发放粮食、衣物等;
(2)组织抢险出险工程,避免险情的进一步扩大;
(3)组织医务人员做好灾区防***工作,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的防治应急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的暴发流行;
(4)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水利工程安排专人进行监测、防御;
(5)努力保障灾区群众生活。组织交通、电力人员修建临时道路,搭设临时供电线路,快速修复损坏公路和供配电设备,及时恢复交通和正常供电;
(6)及时恢复灾后生产,对水毁工程、受毁农田进行组织抢修;
(7)做好灾后统计、总结、上报工作。
8.4纪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为确保我乡抗旱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减轻山洪灾害损失,特制定以下纪律。
8.4.1职责纪律
1、严格按照抗旱防汛行***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制、分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及有关法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2、各责任人必须服从乡防御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履行各自职责。
3、认真做好汛前、汛期和汛后的各项防汛工作,检查落实各自的工作职责。
4、各责任人若因工作不力或责任感不强,发生失职或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或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4.2紧急转移纪律
1、各负责人应根据乡防御指挥部发布的预警信号,及时负责辖区内危险区群众的转移工作。
2、按照预先确定的路线迅速转移人员。
3、在乡抗旱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坚持安全第一、分工包干负责的原则,做到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残人员后一般以及集体有组织转移。
4、各责任人若因工作不力或责任感不强,发生失职或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或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4.3灾民安置纪律
1、认真做好灾民安置工作。
2、各相关单位及时供给灾民所需的食品、物资,卫生院做好灾情的防御工作。防治流行***的发生和传染。
3、各责任人若因工作不力或责任感不强,发生失职或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或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山洪沟应急预案3
我县是一个山洪灾害多发的县份,境内山、塬、川、滩皆存,其中山区面积2272.57平方公里,占版***总面积76.55%,由于山地、黄土台塬地质环境较为脆弱,人类道路建设、采矿工程等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加之特殊地埋位置,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65.22mm,暴雨多集中降在7、8、9三个月洪水泛滥,加剧了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有逐年递增趋势,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8处,有48户147人居住在历史洪水位线下的河边及沟道口,严重的安全隐患点涉及7个乡镇,20个行***村,并威胁着部分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影响制约着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切实做好全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对经济发展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国家防总《各级地方人民***府行***首长防汛抗旱工作职责》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山洪灾害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御预案。
一、组织指挥机构
当出现突发性局地山洪灾害后由县委、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情况,根据险情、灾情迅速作出决定,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启动预案,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预案分工协作,所在乡镇***府及防汛单位具体实施。
二、工作职责
1、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当河道出现突发性险情或出现突发性山洪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水务局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当发生突发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矿管办(滑坡办)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抢险。
(1)县气象局负责诱发山洪灾害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强降雨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气象预报信息。
(2)县矿管办负责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治理,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确定降雨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危险区域,分析标明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及影响范围,把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村、户,并加强监测预警,切实做好我县矿山汛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检查工作和技术指导。
(3)水务部门要做好山区洪水预报及各类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山区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
(4)建设部门要全面掌握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群众居住分布情况,加强城乡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严格对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使各类设施建设尽可能避开山洪灾害危险区域。
(5)民***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危险区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6)农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群众籽种供应工作。
(7)***门要做好山洪灾害道路的抢修疏通工作。
(8)***门要做好山洪灾害资金扶持工作。
(9)林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林木的抢护工作。
(10)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处理突发的山洪灾害。
(11)县粮食局、电力局、人武部、公安局、供销联社、商业局、物资局、卫生局、***、***、电信局、移动公司、教育局、经贸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按照县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职责执行。
2、乡镇工作职责:
(1)乡镇长对本辖区防汛工作负总责,全面广泛深入宣传防汛知识法律法规,做好广大干部群众抗洪抢险救灾组织动员工作。
(2)及时组建抢险队伍抢险抗灾,落实防汛职责和任务。
(3)积极筹措防汛抢险所需物资。
(4)加强防汛值班,固定防汛专用电话,确保水情、雨情、险情、灾情快速传递和防汛抢险指令的执行。
(5)及时如实统计,快速上报洪涝、地质灾情。
三、山洪灾害报告和处理程序
如果发生山洪灾害,所在乡镇***府应在6小时内,同时迅速上报县防汛办、县矿管办;如果发生山洪灾害,山区乡镇***府应在4小时内、平原乡镇应在2小时内迅速报县防汛办。防汛办、矿管办、城镇防汛办在1小时内按程序报县防汛指挥部领导和上级部门,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四、监测预报
各乡镇***府要建立严格的防汛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领导手机要全天待机,保证防汛通讯联络畅通,并及时处理雨、水、险情警报。凡接到强降雨预报,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迅速通知受威胁地区群众做好防汛抗灾准备。凡30分钟内降雨超过10mm的地区,做好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准备,派员监测重点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域的险情;凡1小时降雨量超过30mm的地区,要适时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各级******部门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果断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抗洪抢险,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预警信号发布方式
(1)当突发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时的报警按照《县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县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规定的报警方式执行。
(2)山区乡镇山洪暴发时采取鸣锣报警方式。
六、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的同时,当地应急抢险队要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山体、建筑物等要落实专人进行监测、防御。
3、当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如有人畜伤亡,要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
5、对紧急转移人员作好临时安置,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卫生部门要做好******防治工作。
6、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七、保障措施
1、汛前检查
汛前,县级有关部门及乡镇***府要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限期处理,消除隐患问题,该搬迁的要及早搬迁,对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要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2、宣传教育
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宣传,向社会公布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布范围和相应的防御措施,要采取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山洪灾害的防御知识,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如遇险情,做到防、撤、抢有序进行。并采用签发明白卡、张贴公示、培训宣讲等方式广泛向可能受灾群众预先交底告知。
3、奖励与责任追究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点多分散,所以要将山洪灾害的检查监测、险情传报、转移、避险和防抢救灾责任,落实到村、组、户、人,各有关乡镇、部门要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要将各级责任人上报备案,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统计报告制度,山洪灾害发生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核实情况,如实统计上报。要严格防汛指挥部调度和汛情、灾情反馈制度,所有防汛指挥部命令由防汛指挥机构下达,汛情信息由各级防汛指挥机构逐级反馈上报,要严肃防御山洪灾害的工作纪律,对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擅离职守、推诿扯皮、指挥组织不力、监测预警不及时、防御措施不落实、阻碍防汛指令执行、隐瞒假报险情灾情、贻误避险撤离时机等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将按照《省重大防汛安全事故行***责任追究办法》之规定,严肃查处。
山洪沟应急预案4
山洪沟应急预案是指在山洪沟发生时,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和预先制定的应急方案。
1.预警机制:建立山洪沟预警机制,利用气象、水文等监测数据,及时预测山洪沟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2.预警发布:及时发布山洪沟预警信息,通过媒体、手机短信、广播等方式向周边居民和相关单位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疏散安置:在山洪沟发生前,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安置,将居民和工作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人员伤亡。
4.防护设施:在山洪沟附近建立防护设施,如堤坝、挡水墙等,以阻挡山洪的侵袭,减少洪水的冲击力。
5.应急救援: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工作,包括搜救被困人员、疏通道路、修复损毁设施等。
6.信息报告:及时向上级***府和相关部门报告山洪沟的情况,以便他们协调资源、提供支持。
7.事后评估:山洪沟事件结束后,进行事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总之,山洪沟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山洪沟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山洪沟应急预案5
一、背景介绍
山洪沟是指陡坡山区的沟壑地形,由于地势陡峭、土壤疏松,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山洪灾害。为了有效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山洪沟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预案目标
1.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
2.保护财产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3.快速、有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应急预案内容
1.预警机制
建立山洪沟监测预警系统,利用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掌握降雨情况和河流水位,确定山洪沟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应急组织
成立山洪沟应急指挥部,由相关***府部门、救援队伍、社会组织等组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救援工作的协调进行。
3.人员疏散
根据预警信息,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制定疏散路线和安全点,加强对易受灾地区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
4.抢险救援
组织抢险队伍,配备必要的抢险装备和工具,及时展开抢险救援工作。重点保护易受灾地区的重要设施和基础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5.灾后恢复
山洪灾害发生后,及时评估灾情,制定灾后恢复计划。组织力量进行灾后清理和修复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四、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山洪沟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五、预案评估
定期对山洪沟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评估,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六、预案宣传
加强山洪沟应急预案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通过媒体、宣传栏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山洪沟的危害性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