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之请君入瓮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典故吧,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典故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之请君入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典故之请君入瓮 1
【出处】
(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
【释义】
瓮:口小腹大的大坛子,一种陶制的盛器。请你进入瓮中,用你的方法惩治你自己。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历史典故】
武则天当***时期,采取了恐怖的高压***策,奖励告密之人,许多人因此而升官晋级。当时,出现了许多酷吏,他们发明各种残忍的刑具逼迫犯人招供,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周兴和来俊臣。
整日以折磨他人为乐的周兴,怎么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也成了别人告密的对象。武则天收到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的告密信后大怒,立刻下旨给来俊臣,要他负责审理周兴的案件。
太监送密旨的时候,周兴正与来俊臣喝酒呢!他们俩一边喝,一边讨论着用什么办法使犯人招供。来俊臣看了太监送来的密旨,随便把它往桌上一丢,仍旧和周兴继续原来的话题。周兴笑笑说,最近他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可以逼出犯人的口供来。来俊臣问:“什么办法?”
周兴得意扬扬地说:“这个新办法就是拿一个大瓮,把它放在火上烧烤,谁不肯招供,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不由他不招!”来俊臣听了,连连叫好。他一面说,一面叫人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
来俊臣觉得到时候了,马上变了脸,厉声向周兴宣读武则天的密旨:“周兴,你听着,你如果不老实交代,那就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
周兴顿时吓得面无血色,魂飞天外,手里酒杯一下子便掉到了地上,连忙跪在地上,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定了他的*罪,上报给武则天。武则天觉得周兴为她办了不少事,便免了他的*罪,改判充***,但他的仇家太多了,在流放的途中被人杀了。
【成长心语】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当你遇到一个蛮不讲理的人时,对他讲道理,无异于是对牛弹琴,最好的办法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一种看来似不君子的做法,解决面前的难题。这也是君子的一种治人之道。来俊臣知道以一种对付普通人的方法,是无法让周兴认罪的,所以,他用周兴自己的办法,来使之俯首认罪。来俊臣虽然算不上一个君子,但他的这一招“请君入瓮”却是绝妙之极。“请君入瓮”,其实与我们平常所讲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同样的道理。虽然这些与我们讲究宽宏大量的理念并不相符,但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我们有些时候也需要做一个“恶的善良人”。
历史典故之请君入瓮 2
武周时,一次来俊臣请周兴吃饭。喝酒时,来俊臣满面愁容道:“我这有个犯人不肯认罪,周大人可有招数教我?”周兴得意说出招数。来俊臣仰天大笑,周兴当即面色惨白,冷汗淋漓,伏地认罪。
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期,实施为巩固统治,涌现出了一批手段残酷的官员,为达到统治目的而不择手段地折磨敌对官员。这些人被称为“酷吏”。他们是武则天身边的亲信。出名的有来俊臣,周兴等。
一次,有人向武则天告发周兴谋反。武则天一看牵扯到了自己的亲信。便叫来一名亲信来俊臣,秘旨他去审理此案。
来俊臣和周兴本来关系不错,这天,请了周兴来自己衙门吃饭。
喝酒的时候,来俊臣假意满面愁容地向周兴请教:“周大人,我这里经常有犯人不肯认罪,顽强抵抗,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你有没有什么高明招数可以教我?”
周兴毫无戒备之心,他很自得地告诉来俊臣:“这事儿你问我,那真是问对人了。我教你一个法子。你找一个大翁来,底下架起柴堆,把犯人放进瓮里,然后点燃柴堆,没一会儿,犯人准会乖乖服罪。”
来俊臣听了哈哈大笑,立即叫人抬来大翁,架起柴堆,然后对着周兴说:“皇帝有秘旨,让我审办周兴谋反一案。现在,请你自己爬进瓮里去吧!”
周兴当即面色惨白,冷汗淋漓,伏地认罪。
瓮,一种大肚子,方便盛装东西的陶器。“请君入瓮”是唐史中的一个典故,唐朝酷吏周兴想出了一个折磨犯人的点子,却马上被别人用来对付周兴自己。意思是相当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请君入瓮很好的诠释了因果关系。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无论在何时何地,都需谨慎言行。掏心掏肺的畅聊,是职场上最忌讳的,交际浅话多的人,小人和有权的人不可得罪,保持中立很合群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