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鸟与梦飞行》的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鸟与梦飞行》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鸟与梦飞行》的观后感 篇1
《鸟与梦飞行》几乎抛弃了“语言”这一重要的电影元素——就像《辛德勒名单》抛弃了色彩一样——全片只有寥寥几句解说词,它用极至的美冲击我们的视网膜,语言成为多余。开篇以澳洲音乐鬼才Nick Cave一首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情歌,其间以Newage手法混入鸟群展翅的自然之音,未加修饰却与钢琴之声浑然天成,在宁静、蔚蓝、深邃的天空下,鸟类的迁徙开始了,有时候,我甚至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片中那台奇妙的摄影机仿佛正透过鸟类的眼睛,带我们飞翔、俯瞰……山川、田野、河流、湖泊、森林、大海如梦幻般掠过,四季在眼前交替,纬度在不停穿梭、变换:白雪皑皑的北极,雪雁如仙子般起舞;大海奔腾,无边无垠;东南亚田野中,孩童驾着牛车缓缓驶过,白鹳悠闲自得,远处,天鹅成一字形飞来,低飞在碧绿的稻田上空,好一片田园景象;印度,雾霭中的巴拉特浦,昔日土王的狩猎场,仿佛是鸟类的秘密乐园;晨曦中,纽约也失去了往日的喧嚣,自由女神默默地目送着加拿大雁结队远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荒芜的美洲西部,野马狂奔,加拿大魁北克风暴岬,数十万雪雁集结,浩浩荡荡飞往北极;南极岛上,企鹅绅士般列队行进,凝视大海;撒哈拉沙漠之中,白鹈鹕在无垠的沙丘中随热气流上升,远远的,乞立马扎罗山脉在云端若隐若现;每年冬季,丹顶鹤到来,韩国、日本北部的肃穆景致,往往会因它婀娜曼妙的舞姿而活泼生动起来。
音乐就在那里,就像光线一样自然。没有人工痕迹,没有刻意诠释,让鸟类迁徙的旅程更深入,意义更深远。Jean Philippe Audin的大提琴使你感觉到鸟类迁徙的巨大毅力,他用鸟儿震翅的声音当做节奏,保加利亚的女声四重唱低沉深远,五个童声合唱带有一种焦灼紧张的意味,给人一种心神不定的感觉,A Filetta合唱团的拟音呈现鸟类奋力前进时的艰辛,他们不停的.喘息声具有震撼人心的张力(吟唱电话簿都会感动我们),而Robert Wyatt的主唱的《大地的主人》大气而凝重,如梦如泣,制作人Bruno时而已北欧民歌清亮悠远的气质加深候鸟回归的优雅意象,时而用福音合唱赞颂鸟类飞翔的壮丽景象,在象征的世界中——大片槭树林如油画般绚丽,红、黄的色块延伸至天际;水面倒映着白云和洁白天鹅的身影;火红的夕阳中,沙丘雁遮云闭日,海鸥一个接一个从悬崖跳下,黄鲣鸟表演着百步穿杨的功夫,利箭般刺破水面。仿佛之间,我们在疑惑,是我们在看鸟,还是鸟类在俯瞰我们?所有这些绝美的和谐音符,无不表现出对神秘大自然的温情与崇敬。
《鸟与梦飞行》的观后感 篇2
成群的灰雁从北半球出发,跨越半个地球到达南半球;天鹅可爱而轻盈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伴着日出,隐约可见丹顶鹤优雅纤细的身姿;帝企鹅眼睁睁地看着雏鸟啄食,而又无能为力地引颈悲鸣;金刚鹦鹉用钩子一般的嘴撬开笼闩振翅高飞……这是唯美纪录片《鸟与梦飞行》中的镜头。
“鸟的迁徙,是关于回归的承诺。”候鸟是一种轮回的生命,它们的生活便是不断地离开,不断地回归,不断地飞行,唯一的目的是回到那个回归了无数次的地方。这也许是一种宿命,或说是一种信仰——一种对梦想的信仰。
其实,从鸟儿的角度来说,人类亦是一种可怜的堕于轮回的生物,常常自诩为聪明的高等动物。殊不知,在宇宙强大的力量之下,人类也只能演绎其生老病死的平淡故事罢了。
鸟儿酷似人类,童年时的梦想、理想、希望简单而纯真。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又有多少人还坚持着曾经的梦想?人类的急功近利和鸟儿的矢志不渝形成了强烈对比。山盟海誓的恋人有多少能白头偕老?刻骨铭心的承诺有多少能坚定不移?而候鸟却勇敢地面对迁徙路上的狂风骤雨,以及人类和天敌的猎杀,从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从一个季节到另一个季节,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候鸟清楚地知道:只有飞起来,才能更靠近天空。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幸福在于对梦想的追求。
不忘初心,重拾梦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电影鸟与梦飞行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