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
有效的学习是我们可以开发的最有用的技能之一。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吸收新信息的方式不仅无效 ,这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不仅阻碍了我们的个人成长,而且正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倦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之前没有放弃我们的努力。下面为大家带来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快来看看吧。
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十法
1、孩子每天上学前,告诉他放学回家后要将一天所学的内容讲出来;
2、每天让孩子在书桌前坐10分钟;
3、将孩子学习每科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4、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的半小时或1小时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
5、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放在“量”而不是“时间”上;
6、让孩子彻底放松地玩;
7、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8、开始学习前,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学习方法指导;
9、饭前和饭后一小时不要让孩子学习;
10、孩子学习过程中休息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最好让孩子离开书桌。
最佳期学习法
人的一生中,存在学习的关键期,。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努力学习,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有人统计1960年前的1234位科学家、发明家做出的1911项重大科学创造发明的年龄,表明科学家成名的最佳时区是25~45岁。其中化学家是26~30岁,数学家是30~34岁,外科医生是30~39岁,天文学家和生理学家是35~39岁。世界上和重大发明的60%,是在40岁前做出的。
最佳期是人们获得一定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关键时期这种技能不能获得,以后要掌握它被认为是非常困难或不可能的。
例如,有研究提出,1~3岁是儿童学习语言发音的关键期,这时期能够学会任何语言的任何发音。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年龄。学习钢琴最好在5岁左右;学习提琴,最好从3岁开始;学习游泳,应该从11岁开始;而学习外语则要在10岁以前。
利用这一原理,根据特定内容,在关键期抓紧进行学习的方法就是最佳学习法。
当然,人的行为学习与动物完全信赖本能的学习不同,即使错过了关键期,有的能力经过补偿性学习仍能获得。但这要付出成倍的努力。所以关键期学习是很重要的。
有研究证明,不仅人的一生有存在学习最佳期,而且一天的不同时间内,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诸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思维能力等)也存在最佳时区。如果在最佳时区学习新知识,攻克重点、难点,或从事知识的整理、比较、联系等信息加工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确定和把握自己的最佳学习时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
确定自己最佳学习时区的简单方法是自我检验和在实践中摸索。例如:
将一天中学习的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划分成区,再先一段适当的学习内容(如外语单词、汉字、数学公式等)在某一时区内背诵,记录背出这些内容所花的时间。第二步是过24小时后复查(在这24小时中,不要去想这些内容),看看还能回忆出自己记忆了多少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将每一个划分区测定的成绩对比一下,比较其成绩的优劣。记忆比值最大的时区即为最佳时区,在这个最佳时区进行学习效果最佳。
怎样让自己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上)
第一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二、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好各门功课。
三种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所以上面讲的学习的三个学习习惯实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
三个学习要点
关于学习的方法可以谈很多,但重要的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多读书,注意基础
要想学习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就是指课本知识,这一点同学们一定清楚。但在学习中,很多同学却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只愿意去多做一些题,因为考试就是做题。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应当说,课本与习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课本知识是本,做题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我们主张多读书少做题,不主张多做题少读书。
二、多思考、注重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御知识的头脑。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学到好知识。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思考的源泉是问题,在学习中应注意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不要急于问人,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多重复,温故而知新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道尽学宗,不断的重复显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我们主张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三种学习精神
一、不唯书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材料,学好课本基础知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里应当明确两个问题;一、科学总是发展着的知识体系,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可能都是毫无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在思考的基础上敢于怀疑,大胆探索,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也许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我们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是不正确的,但正是从这种错误与正确的交锋中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一味死记硬背,即便把课本背熟了,也难以灵活运用。所以,我们提倡不唯书,并不是为了否定书,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
二、不唯师
在中学生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上课时只会认真听讲;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课后进行消化吸收,但却很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讲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把什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所以,我们主张同学要多与老师交流,当对老师讲的有疑问或有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老师质疑,甚至与老师争论,在争论中我们失去的只是错误,而得到的除了正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还有勇气和信心的提高,最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必然。
三、不唯一
对于一个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对于一道题的求解,可以有不同方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去分析解决。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我们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追求唯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具备这种"不唯一"的意识和精神,尽可能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三条学习原则
学习的具体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但也需要我们严格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它们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一、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要求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我们应当明确,当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时才更有效,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觉来完成。如果把学习变成一种被别人压迫的行为,学习的动力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于那些学业不佳的同学应首先检查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如何,一切属于自己的事,必须自觉地去做,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二、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决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
三、***性原则
***性要求中学生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当别的同学总愿让老师反复讲解时,他们却更愿意***思考,依靠自己***的智慧去努力获取知识。正是他们这种学习的***性,造就了他们的出类拔萃。我们认为,如果在学习中没有***性,就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种学习技能
一、学会快速阅读
直接从书中获取知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即使是教科书中的知识,也不能纯粹依靠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一个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学的更主动,更轻松。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教科书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学业上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书籍的模式迅速分清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这就要求同学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书籍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快速阅读技能。
二、学会快速书写
中学阶段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没有掌握快速书写的技能,这种负担会更加沉重。比如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记录笔记,课后完成作业用时过多,考试因书写太慢而答不完试卷等,这些现象都与书写技能有关。可以说书写技能是我们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所处的状态将决定我们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那些书写速度慢的同学对此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尽快掌握这一技能。当然,快速书写的同时还要保证字迹的清楚与规范。
三、学会做笔记
做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教材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还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提高成绩从错题开始读故事学方法
提高成绩从错题开始,读故事学方法。学习失败的学生其实是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一个某门课程不好的学生,往往不愿意直面错题;假如你建议他设立个错题本或错题档案,你将会看到他表现出十分厌烦的神色。
错题本是个宝。每一道错题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只要正确对待,错题将成为成功者的垫脚石。而对平常考试中出现的错题,你应该庆幸、高兴甚至惊喜。首先,你要庆幸错题不是出在中考或高考的试卷上;你之所以闻过则喜,是因为你研究了这道错题之后,同类型的题在中考或高考中一定不会再错,课前预习,你又多了一张胜券。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学生面对错题时感到沮丧、悲哀、烦恼是多么愚蠢可笑啊。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成绩。
古时候,一位国王带着宰相和一大群侍卫外出打猎,遇到一只老虎,被国王一箭射中,倒在草地上。没想到老虎是假死,当国王伸出手去摸虎头时,老虎突然张口咬掉了国王的一个手指,老虎被众侍卫乱箭射死。
回到宫里,国王十分烦恼,宰相安慰他说:“一切都是为了最好做准备。大王今天可喜可贺。”国王勃然大怒:“我丢了一个手指,变成了残废,你还兴灾乐祸。”于是下令把宰相拉出去杀了。因宰相劳苦功高,众大臣纷纷为宰相求情,国王做了让步,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于是把宰相关入大牢。
国王从大臣中选了一位新宰相,新宰相生得白白胖胖。胖宰相陪国王外出打猎,遇到了一群野人,国王的军队战败,国王和宰相成了俘虏。野人的首领见国王和宰相生得白白胖胖,便决定将这两个活物蒸熟了祭神。上锅蒸之前要将两个活物洗净,在洗的过程中野人发现国王少了一个手指。祭神之物当完美无缺,拿这样的残废祭神是对神的大不敬。于是,国王因残废而被放生,胖宰相被蒸熟了充当祭神的牺牲品。
国王逃回宫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宰相从牢里放出来,深刻地感悟到“一切都是为了最好做准备”这句话的道理,对老宰相佩服得五体投地。国王在千恩万谢之后问宰相:“我仍有一事不明白。你的话在我身上应验了,千真万确是真理。而你自己因说了一句话,平白无故惹来牢狱之灾,这又做何解释呢?”老宰相回答道:“假如我不被关进大牢,今天陪大王外出打猎的是谁呢?被蒸熟了祭神的又是谁呢?”
提高自学能力的六种方法
1、大胆质疑,培养的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学生要学着不断去质疑、释疑,培养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在中,培养自己的科学能力,积极地锻炼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结论提出质疑。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它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要求学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找得出来,更要理解、记住它。从结构层次上,要求学生看书后,了解课本中讲了几个问题,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些问题又是从哪几个层次和角度阐述的?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证的。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前面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例如《思想》第一、二课内容压缩为国家两个字,由此引申出:国家的基本阶级和阶级关系;国家制度──民主;国家性质──国体;国家管理形式──政体;国家职能──对内对外职能:国家结构──我国的一国两制考试技巧;等。
4、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学生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5、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某些闪光词即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6、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学生自学完一框、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写出眉批,如果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那就真正达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如何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
我们从动机理论上说,如果你从小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而学习的志向,说明你以自我实现为动机,属最高层次的内因性动机,它所带来的作用必定最大,对你的发展也最有利。这样,就不会因少了父母的奖励和惩罚、老师的表扬而无动力了,真正做到有没有老师与父母的影响一个样了。因为父母的奖励和惩罚、老师的表扬属外因性动机,毕竟它的作用无法与内因性动机相比。
增强有效学习的动力可以从推力、压力、拉力三个方面入手。为了父母、为了老师指是一种拉力。拉力指外界对学习者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压力指客观现实对学习者的要求,迫使其从事学习活动。而从失败中奋起才是压力的作用。许多成功者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过失败,但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失败过,而在于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失败后的奋起,直到成功。从这个角度上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失败给你的只是眼泪与叹息,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从哲学上说,矛盾双方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因此,失败后不能等待成功,那简直是守株待兔。真正的动力应该是内部的推动力。推力是发自个体内心的学习愿望和需求,它可以通过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对学习的求知欲、对未来的理想等产生。
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到胜利的欢喜;假使羊、如小鸡,他觉得胜利的无聊。鲁迅
学习心理和方法的衔接是关键
时针划过19时,二十多名小学毕业生正一边听辅导老师讲课,一边翻看着教材辅导书,个别学生还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说着悄悄话……日前,笔者走访市区多家培训机构时发现,暑期虽近尾声,但“小升初”衔接培训依然热火朝天。当问及“到底该不该送孩子到衔接班”、“这样的衔接班有效果吗”等问题时,现场家长也有不少困惑。
怕孩子玩“疯”了
据了解,小升初衔接培训一般从7月初开课到8月底结束,每周上2节课,每节课约2个小时,衔接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学科,整个暑期衔接下来,每一门在600元左右。如果是“一对一”方式进行辅导,每小时的市场价为80元。
衔接教育究竟衔接些什么内容?对孩子究竟有没有帮助?某培训机构主管郑老师告诉笔者,对前来辅导的学生,他们一般建议“一对一”的培训方式,辅导内容可按照学生的水平自主选择,以“温故”和“知新”为主,即先帮助复习小学知识,再教会一些初中的入门知识。至于科学,他说,初一的科学内容偏记忆性的,暑期培训不推荐。
采访中,很多家长表示,之所以送孩子参加衔接班,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担心孩子荒废暑期,孩子在家没人管,不是对着电脑就是对着电视,与其这样,倒不如为他选择一个培训班;其二,有得学总比没得学要好,至少不会把小学知识给“玩”忘掉。
衔接教育有必要
面对火热的“小升初”衔接培训,多数初中老师认为,基于教育规律和学习的提前性,适应性地进行衔接教育是有必要的,关键是要选择师资力量强大、培训理念先进、社会声誉良好的培训机构。
市实验中学教学主任谭修平说,相比于传统的大课堂,培训班里20来个学生的小群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展示、交流机会。一个好的衔接教育培训机构,可以以语文、数学、科学、英语为载体,在有限的暑期内通过游戏、心理辅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从而激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那些已经学过初一新知识的学生也许会在开学后第一、第二单元测试时成绩不错,但随着学校教学进度的推进,这种优势不会保持太久。因此,培训机构应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学习计划,让他们喜欢上初中的学习,而不是单纯地以教会学生一些初一课程知识为目的。”谭老师如是说。
那么,与小学相比,初中学习究竟有哪些不同呢?市第八中学初中语文老师吴月华说,相比小学,初中学习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课程明显增加,学习时间、学习精力都面临重新安排;二是教学内容难度加大;三是学习方法不一样。小学时期大多是由老师安排学习内容,学生依赖性相对较强,进入初中后,则更多地要求学生自主安排。不过,吴老师也提醒,家长和学生不必对初中学习诚惶诚恐,“小升初”衔接教育最关键的是衔接学习方法、学习心理。应该在暑假让孩子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此外,针对新生,初中学校也都会关注衔接教育这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制订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新的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听说孩子的很多同学都去培训了,现在报班已来不及,我在家里要如何引导呢?”这是很多家长的困惑。谭老师认为,“小升初”的这个暑假,家庭教育不能缺位。暑期学习应以孩子自己想学为大前提,引导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比如,家长可制定一个孩子乐于接受的学习计划,并外借一些初中课本,让孩子自己翻翻书,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每天还可低强度地进行一些小学知识的梳理,此外,也可利用书店、图书馆、电脑等平台吸收一些新知识,参加知识竞答等知识类趣味游戏,从而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同时,家长也应转变角色,要从权威者转为引导者,多跟孩子沟通,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家长也可多给孩子看一些可读性较强的课外读物,让孩子自己从中发现有趣的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去倾听孩子的表达,激发他们发现问题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吴老师建议,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家长可规定孩子早睡早起,要求单位时间内完成多少练习题等方法提高其学科学习效率,为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热身,同时,进入初中后,学生要学会作业自批自改,家长应该适当地引导提高孩子自主学习、自理家务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与优化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