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学习方法
数学不好的同学,你们是不是为成绩不好而烦恼呢?下面可以根据提供的学习方法进行参考的哦。
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抓住重点听讲。
上课前我是一定要预习的,有时间就看的仔细些,老师要讲什么内容,有什么定义、定理和公式我先都记住,再看一些例题去理解定义和定理的应用,脑子里会形成那些我明白了,那些不理解,记在本子上。
上课的时候,老师嘴一张开我就知道老师要讲什么了,会的我就看自己的书,不会的我就仔细听讲。
我善于抓住重点去听讲,记的时候,我看其他同学是什么都记,我不是,凡是书上有的内容我从不记,比如定义、定理和公式和书上的例题。
我只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内容,我不会的内容,还有老师说这是重点或难点的内容。
我经常在书上做一些纪录,我的书看完是满书涂鸦,不适合别人看了,以后自己一翻书,我就会从我的纪录上回忆这一节的全部内容,一翻书就回忆,经常翻就记的很牢了。
二、多看辅导书。
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肯定都要做完,但我不会满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要看一些辅导书籍,做一些辅导书籍上的作业,直到我能理解定义、定理和公式的含义,一道题尽量用多种办法去解题,做到举一反三。
我经常买和课程有关的辅导书籍看,每一门课程我都有好几本相关的辅导书籍。
三、定期整理归纳。
每学完一章的内容,我都要进行小结。
把这章的内容归纳一下,把定义、定理、公式和这个定义、定理、公式有代表行的练习题写出来,最后就是用几句话把这一章的内容概括一下,目的是方便记忆。
我写在一张纸上,放在口袋里,随时会拿出这张纸来看一下。
我一般不看完,只看前面几个字,然后去想后面的内容,实在想不出来才再看一下的。
考试前每一科目我都是把内容归纳后,写在纸上放在口袋里,跑到没人的大树底下,一会看一下归纳的纸条,背诵内容和例题。
很早以前的数学学习方法,有些也记不住了,上面说的是我常用的'方法也忘记不了。
我说的很简单,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善于多思考。
有些学生数学学不好究其原因有以下情况:
一、注重结论,轻视过程。
数学命题的特点是条件和结论之间紧密相联的因果关系,不注意条件的掌握,常会导致错误的结果,甚至是正确的结果、错误的过程。
应该学会不断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力争使解题尽善尽美。
只练不想、不思、不总结,未必有好结果。
只会埋头做题,不会抬头思考,虽然做了大量的题目,以往所学的知识也难以保持随机提取的状态,只有靠滚动式的总结,才能记住和掌握使知识,并且实现阶段性知识层次的飞跃。
二、缺乏对已学习过的典型题目及典型方法的积累。
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
作业是迫于压力为完成任务而被动做题,缺乏必要的总结和积累。
在积累的基础上增强 题性 、 题感 ,逐步形成 模块 ,不断吸取其中的智育营养,方可感悟出隐藏于模式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这就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只有靠 积累—消化—吸收 才能 升华 。
三、忽略及时复习和强化理解。
善思考、勤总结是复习过程中必须的,也是知识和方法不断积累的有效途径。
温故而知新这一浅显的道理谁都懂,要想自己掌握,必须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善思考、勤总结,定期整理归纳。
附:高考状元谈数学学习法
数学好的人都聪明 这句话的逆命题 聪明人数学一定好 ,这两个命题都有些问题。
因为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聪明人的数学并不好;而好多数学学习好的学生不见得有多聪明,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呢?原因是他们掌握了比较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背数学
日本学者和田秀书原本数学成绩一塌糊涂,甚至都想放弃数学,去参加不要求数学成绩的院校招生。
直至一天他想到 背数学 的学习方法,他写到:
这个技巧是:不懂的问题,直接看解答,先背起来再说。
如此一来,一题一般只要5分钟便背下来,从量来看,可以追赶得上成绩好的同学。
各位猜猜看看,从开始背数学后,我的成绩变好了吗?结果是,我的成绩进步神速,高中三年级时,数学模拟考试成绩还进入全国排名,并应届考上东京大学医学院。
小我一岁的弟弟采用我的方法,也成为该校创校以来第二位应届考入东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
无独有偶,1995年北京市文科状元、北京大学段楠同学,也有类似的经历。
她在北京四中读书时,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只列上第30名,而且数学还没及格。
那么,她是如何把数学成绩提上来的呢?她说:
我学习数学有一个自己的小窍门,不一定对每个人有用,说出来仅供参考:我能学好数学是背例题背出来。
我不喜欢题海战术,喜欢从每种类型的题中找出一两道典型题 背 过一两次,理解之后,再看到难题就会拿着例题往里套了。
二、教材试卷化,试卷教材化
北京市十三中的高考状元冯平平同学说,她的成绩一直很稳定,但拔不了尖。
为了她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打破这一局面。
直至有一天她忽然想到把试卷和教材来个角色互换,具体做法:
试卷和教材 角色互换 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试卷依照教材的顺序清理好,并编上序号。
因为试卷基本都是按教材走的,清理起来并不费劲。
第二步,在试卷的开始处写上一段 导语 。
主要内容有:一是此试卷考什么,二是与考试有关的只是要点。
第三步,在试卷结尾处,写上一段 小结 ,总结自己考试情况,写出自己在知识上的缺陷。
冯平平说,将这些试卷装订起来,反复阅读,实在比看教材过瘾。
再说教材与试卷的 角色互换 。
冯平平同学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认真阅读教材。
第二步,阅读一段,就用若干问题以考题形式总结出来。
第三步,将问题和参考答案写在一个本上,至此,教材试卷化工作即已完成。
冯平平说,教材上每一节或每一章往往也有思考题,但教材试卷化时,要比教材更细,可以一小段就出一道题。
三、回过来做课本上的题
清华大学余林同学对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有个建议:索性先回过头来,老老实实地、认认真真地把课本上的题全做一遍。
这么做的原因有:
第一,课本上的习题,是编教材的老师费尽心思、反复考虑才挑选出来,是最具代表性的题,是最具代表性的题,是最好的题,值得去做。
第二,一般来讲,课本上的习题,尤其注意与概念、公式、定律的联系,而数学成绩不太稳定的同学的一大通病,就是基础不劳,概念、公式、定律等掌握得不是很好,为此也值得去做课本上的题。
第三,课本上的习题,有的老师讲过,有的教参书上有比较详细的讲解,比较容易做对,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
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的2001级本硕连读班的的洪伟雄同学也有同感。
他说: 第一,做题应先做课本上的题。
第二,做题还有个 适度 问题。
四、做数学题时,先求快,再求准
做数学题的两个基本指标是快和准。
在1997年贵州文科第二名张正伟同学认为,在解决快和准这一对矛盾时,不妨先求快,再求准。
他写道,自己计时做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自我改卷平分。
先求 快 ,力求做完,再求 准 。
很多高考数学做不完,就是平时缺少这种高强度训练的结果。
要知道,在高考中, 时间就以为着胜利 。
把 快 列为优先、第一位的因素的理由有:
第一,如上所述,现在的考试,是将熟练程度列入考察因素。
要想拿高分,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解题速度。
第二,从学习心理学讲,做完一件事(尽管不完善)会使人有种成就感。
先有了这种成就感,再去追求完美感(少错),是符合人的学习心理的。
五、专攻大题的技巧
从辽宁省考入北大的蔡珍同学说,高考模考时,数学成绩始终在120~130分之间徘徊,心中很苦恼。
她向老师请教该怎么办,老师沉思了一阵,说: 你最近的成绩稳定在120~130分之间,下一步要争取稳定在130分以上。
既然你觉得选择题、填空题已游刃有余,那么不妨专门练一下大题,提高解难题的能力。
要知道好多同学拿不到高分得原因就是后面压轴题扣分了。
蔡珍同学听了老师话后,立即买了一本包括16套题的数学书,只做大题,收获很大,如此复习,蔡珍同学的数学成绩一下子提高10~20分。
六、考前突击数学的方法
以优异成绩考上复旦大学的李琪同学再最后一个月复习的绝招是:
在最后一个月里,我对数学只有一个 看 ,看练习,看复习资料。
一眼就看得出解题思路的,从此不管它;看不出的,就在草稿纸上演算,演算到理清思路就停止,并在题前作 △ ;很难的综合题则比较正规地演算,目的仍在于寻找思路。
这种题一直做出结果,并在题前作 ★ 的标志。
三五天后,再回过头来,没有记号的弃之不顾;有 △ 的看一看,一般能看出从何处下手;有 ★ 的,看还看不出思路的,在草稿上演算,知道怎么做了,又停止。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数学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