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伊人的理解

诗经蒹葭伊人的理解

《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下面是关于诗经蒹葭伊人的理解的内容,欢迎阅读!

诗经蒹葭伊人的理解 篇1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伊人的译文

伊人,那个人。《诗经-蒹葭》里的伊人应是诗人爱慕的女子,后被引申为明君或贤臣。

毛诗序称:“《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朱熹解:“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道:“《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可见,对于这首诗,可谓见仁见智,解读各异。有人认为《蒹葭》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但大部分人是将它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读的。其实,朦胧诗也好,爱情诗也罢,思贤臣也未尝不可。这首诗确实带给了我们强烈的艺术美感,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是无庸置疑的。

我们不妨把“伊人”视为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她既可以是我们心目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可以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理想,还可以是我们的一种信仰,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

简评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层次结构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

诗经蒹葭伊人的理解 篇2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及注释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意境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

赏析二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chǎn )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赏析

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其地“迫近戎狄”,这样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保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也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晨风》这种凄婉缠绵的情致却更像郑卫之音的风格。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诗经蒹葭伊人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诗经蒹葭伊人的理解

学习

心中的伊人作文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心中的伊人作文,内容包括心中的伊人作文400字,心中的伊人作文150字,我心中的伊人作文600字。心中的伊人作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

学习

相思伊人的诗句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相思伊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带伊人的唯美诗句,等待伊人的诗句,伊人憔悴诗句。相思伊人的诗句导语:希望有一天,你会敞开心扉,对着我的心魂,轻轻的诉说:你就是我心中的那个梦;那时啊,忧伤的往事以下是整理相思伊人的诗句的资料,欢迎阅读

学习

向死而生作文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向死而生1000字作文,内容包括死得其所作文,走出自己的小世界作文1000字,活着死了都有用作文1000字。死得其所作文1000字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

学习

伊人诗歌

阅读(170)

本文为您介绍伊人诗歌,内容包括伊人诗歌全文,伊人诗歌经典,伊人如水诗歌完整版。《伊人》诗歌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

学习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阅读(162)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内容包括赞美祖国的古诗词,描写祖国的美景古诗句,描写祖国景色优美的古诗。描写祖国景色古诗词在外面中国,有很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描写祖国景色古诗词吧!描写祖国景色古诗词1、

学习

有所作为作文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有所作为作文,内容包括校园励志优秀作文,表现自己与做好自己的作文,青春当有所作为的作文。有所作为作文(精选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

学习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词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词有哪些,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词,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词三年级。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词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

学习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加赏析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加赏析,内容包括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大全集,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和句子。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鉴赏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

学习

关于相思伊人的诗句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相思伊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带伊人的唯美诗句,思念伊人的诗句,表达相思伊人之情的诗句。关于相思伊人的诗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有多少相思令人难忘,有多少相思叫人断肠!一起来看一下关于相思伊人的诗句吧。

学习

伊人优秀作文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伊人优秀作文,内容包括伊人作文400字大全集,伊人作文800字,写伊人的文章400字。伊人优秀作文(精选4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

学习

诗词扩写

阅读(166)

本文为您介绍诗词扩写,内容包括诗词扩写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诗词写作,诗词扩写月夜400字。诗词扩写作文(通用1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

学习

扩写天净沙秋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扩写天净沙秋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内容包括天净沙秋思扩写字300字,天净沙秋思扩写片段300字左右,天净沙秋思的扩写不少于100字。诗词天净沙秋思扩写作文(通用9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

学习

扩句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扩句练习题及答案,内容包括扩句练习题及答案简短,扩句练习题及答案被字句,扩句练习题及答案一年级。扩句练习题及答案缩句和扩句,是小学学习甚至到初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很多时候,就连老师也要对着

学习

用当造句

阅读(168)

本文为您介绍用当造句,内容包括用当造句怎么造,用当造句子,用当造句一年级简单。用当造句导读:当遇到挫折时候,他没有气馁,当遭到别人的嘲笑时候,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当获得成功时候,他没有骄傲。下面是整理的用当造句大全,欢迎阅读!用当造

学习

墙有茨诗经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墙有茨诗经,内容包括诗经墙有茨全文,诗经墙有茨,墙有茨诗经原文。《墙有茨》诗经鉴赏《墙有茨》,《诗经·鄘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六句。为先秦时代鄘国华夏族民歌。这首诗内容与《邶风·新台》相承接,《毛诗序》渭“《墙

学习

致酒行李贺随口而作的唐诗经典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致酒行李贺随口而作的唐诗经典,内容包括致酒行李贺赏析,致酒行李贺原文,致酒行李贺古诗带拼音。《致酒行》李贺唐诗《致酒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乐府诗,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

学习

诗经旄丘全文读音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旄丘全文读音,内容包括诗经旄丘译文及赏析,诗经旄丘,诗经旄丘赏析。《诗经:旄丘》全诗赏析《旄丘》一的主旨,历来歧见颇多。《毛诗序》及郑笺等以为是黎臣责卫之作,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此篇与《邶风-式微》均是黎臣劝君

学习

诗经楚辞的对比

阅读(138)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楚辞的对比,内容包括《诗经》、《楚辞》的对比,诗经和楚辞区别,诗经与楚辞的对比。《诗经》、《楚辞》的对比《诗经》、《楚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卓绝的艺术手法,开启了现实土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

学习

诗经摽有梅拼音及译文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摽有梅拼音及译文,内容包括诗经摽有梅拼音及译文,摽有梅诗经全文及解释,摽有梅诗经全文注音版。诗经摽有梅拼音及译文大多数读诗经一书的朋友们经常不知道《摽有梅》中的“摽”字的读法和整个原文的意思,整理了一些资料,

学习

结合沈从文萧萧谈谈对人性的理解

阅读(146)

本文为您介绍结合沈从文萧萧谈谈对人性的理解,内容包括浅谈沈从文笔下的人性观《萧萧》为例论文,沈从文萧萧文本解读,浅析沈从文小说的人性观。浅谈沈从文笔下的人性观《萧萧》为例论文《萧萧》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看见他作

学习

诗经郑风全文

阅读(151)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郑风全文,内容包括诗经郑风全文,诗经郑风全文翻译,诗经郑风全文朗读。诗经郑风全文《郑风》为《诗经》国风中的内容,十五国风之一。为先秦时代郑地民间民歌。以下是整理的诗经郑风全文,欢迎阅读。诗经郑风篇1缁衣【概要】

学习

诗经郑风子衿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郑风子衿,内容包括分析《诗经郑风》,诗经中郑风的深度解析,怎么评价诗经郑风。分析《诗经郑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郑风》的爱情诗独具特色,下面一起来看看!(一)诗经《郑风》简介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