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设计 篇1
一、 教学目标:
1、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圈点出感情真挚、寓意深刻的句子和词语,圈点评注比喻、排比拟人句,圈点和评注两两对立、长短句交错的句子,领会本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2、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评注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的七个方面,理解本文多角度多方面描写的特色。
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4、本文多角度多方面描写的特色。
三、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1课时(指导阅读全文,理解本文的结构)
一、 导入课文谈话要点:
本文的作者李东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抒情散文。写景物的文章,多是借景抒情。如《雨中登泰山》;另外,也有以物喻人的,如《白杨礼赞》;还有托物言志的散文,如本文的《我的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原来的意思是海市蜃楼。常常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或虚构的事物。本文的“我们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文中的小屋,又指云雾中的,星星点点之下的,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是因为作者立于山下,远观山脊上的小屋,仿佛凌空而起,极似空中的楼阁;而小屋的轻灵自由的姿态,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容易让人联想到楼阁。从中寄托了作者对“***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热爱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到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把文章的层次划分层次。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文章的层次作如下的指点和分析:
1、 第一部分(1至8):写小屋与山,与树的关系。立足于小屋之外的所见。
它又可分三个层次:
A、(1至3)立足于山外,写小屋与山的关系。
B、(4至7)立足于山上,写小屋与树的关系。
C、(8) 立足于山下,继续写小屋与树的关系。(远望所见)
2、 第二部分(9至18节);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立足于小屋所见。
它又可分四层:
A、(9至10)小屋的花园与山上的云霞。
B、(11至12)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C、(13至14)小屋与外界的交通。
D、(15至18)夜晚的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三、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方法从哪7个方面把小屋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的。
第2、3课时(指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
一、 复习课文的结构。
二、 品味课文的写作和语言特色:
1、 作者是如何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方法从哪7个方面把小屋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的。
① 小屋与山和树
② 领土与领空
③ 有形的围墙与无形的围墙
④ 空气与光线
⑤ 出外与归来
⑥ 白天与夜晚
⑦ 设计与装饰
2、 文章的前后两部分的景物描写不同。
第一部分写了山、树。描写了小屋的建筑,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细读课文,说说第一部分侧重什么描写。
(侧重于小屋周围的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
第二部分,虽然写了花园,云霞、空气、光线、山路等等。但是更多地渗入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染。说说课文运用哪些手法写了哪些作者的感受。
(例如下:
① 12节,明明是小屋于“山的环抱中”,晨晓的光线有自然的规律,但是“我”却以为犹如在花的蕊中一般,是“花蕊”的“绽开”与“花瓣”的“收拢”。
② 14节,明明是“高高的山坡”不便于行走的“山路”,“我却”管叫它是“幸福的阶梯”和“空中的走廊”。
③ 15节,夜幕灯影的小屋,明明仍是小屋,但“我”觉得是“烟雾之中、星星点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3、 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把现实的自然景物融入了诗一般的朦胧境界,开拓出深邃的意境,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先实后虚,由虚而实,虚实结合。)
4、 小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文中的句作出概括回答。
(9节,是“足于举目千里,足于俯仰天地”,“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的空中楼阁。——1节,“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8节,“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翅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但是作者却觉得是“足于举目千里,足于俯仰天地”,“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的空中楼阁。)
5、 作者为什么这么欣赏小屋?
(因为作者向往“***的、安静的”生活境界。——13节,“山的环境是***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幸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用一天一个美梦。”由此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向往的是远离人境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的、安静的超然的物外生活。)
三、 学生继续阅读课文,体会品味的问题。并思考课文的写作特色。
第4课时(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特色)
一、 复习上一节的内容要点。
二、 写作方法分析指导。
1、 笔调清醒,语言优美。
A、句子两两相对应,长短句交错,使文章结构紧凑,节奏和谐,表现力强。这些句子有:
① 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②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
③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④ 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
⑤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⑥ 虽然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快马加鞭耳。无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B、多种修辞手法并用,生动形象,蕴涵丰富,把描写对象刻划得惟妙惟肖。(例子)
⑦ 比喻和句子有:
山如眉黛,小屋恰如眉梢上痣一点。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孤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
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当花瓣微微地收拢……
⑧ 排比:
5节,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8节,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线条,一角活泼的翅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案式的
屋瓦。
9节,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比花园小。
12节,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素静,一片宁静。
⑨ 拟人:
7节,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8节,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2、 感情真挚,寓意深刻。(例)
① 12节,小屋在山的环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② 13节,小山的环境是***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每天一个美梦。
③ 14节,151页,我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那些山坡……幸福的走廊……空中的走廊……
④ 15节,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之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作者寓对小屋的喜爱,对***的安静的生活环境的向往的
流露。
三、 小结:
1、 主题——通过对立于山脊的小屋及周围环境的多侧面多角度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抒发了热爱自然、追求感情。
2、 结构——全文产足于小屋之外和小自身的不同角度,前一部分重在真实描写小屋及周围的自然景物;后一部分重在写作者自己的感受,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结构严谨。
3、 写作特色(略)。
四、 练习:
1、 回答下列句子中的问题:
① 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说“科学的时间性”是因为——光线准确无误地按照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说“富于浪漫的文学性”是因为——光线明暗色彩富于变化,是比喻的说法。
②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回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说“快乐的起点”是因为——出外时,满怀希望,正要开始一天新的生活。所以说它是快乐的起点。
说“幸福的终点”是因为——回来时,满载成功的收获,所以说是幸福的终点。
“山路”是指什么?这什么说是“往返于幸福和快乐之间”?——指的是作者生活之路,在山路上往返,往返于幸福和快乐之间。
⑤ “虽然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快马加鞭耳。无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这句子话有什么深刻的意思?——表现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2、解释和注音。(见补充资料)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设计 篇2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语言美和意境美以及人文美的结合,使得任何的拆解都于心不忍,于是笔者决定将本文上成鉴赏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很多人的梦想可能就是找一个世外桃源,享受一种安宁、和平、自由、快乐的生活,为什么呢?生:
1、那儿景色美、风光好。
2、那里不受外界干扰,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3、更接近大自然,空气新鲜而纯净。
师:我们喜欢大自然,大自然赋予我们美好的想象,尤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大自然的抚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二、作者简介:
李乐薇,江苏南京人,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他以散文见长,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婉丽而富有情感。他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又接受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故而作品善于借助有质感的想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主观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境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结”。
三、课文预习: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遍,然后思考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什么是描写的重点?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问题。各组派代表到黑板上写出答案。师生共同讨论,然后明确:
主要景物:山、小屋、树、花、花园、光线、山路、灯重点景物:山、小屋、树
2、研讨标题的含义。学生分小组讨论。生:(从课文中找)“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即指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但是小屋仅仅指建在山上的小屋吗?生:不是!
师:那它还指什么呢?我们从“空中”二字可以看出,它一方面是指小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也指那种想象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就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那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分析完课文后再作回答。
四、课文赏析。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感觉?生:语言优美、意境优美。
师:确实是这样,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优美的享受。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语言,请你从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大声朗读并体会。学生朗读课文。师: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写的呢?
师生研讨。然后回答:这篇课文又浑然一体,是什么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呢?学生分析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明确:是一种情,是作者的一种喜爱之情。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喜爱之情呢?
这种喜爱之情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理想呢?学生共同讨论。
教师提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往往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人们已经厌倦了那种都市生活的紧张、枯燥、杂乱的生活,而向往一种宁静、自由、不受外界干扰的田园似的生活,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那种理想的生活。师:不错。再回到前面一个问题,“空中楼阁”的另一层次的含义也就明确了。
五、课后练习: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思考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心灵与自然的交融——《我的空中楼阁》教学有感●黄卫刚
我们每一个人都和大自然密切相关,自然与人类已经相处几百万年。起初,大自然控制了人类一切,慢慢的,人类学会了利用大自然,用她为自己造福。这时,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关系融洽。但是,人类贪婪的本性注定了一种悲剧性的结果,人类开始肆意破坏大自然,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再顾及往日的旧情;而大自然也奋起反抗,人类已经受到了严厉的警告和应得的惩罚。
痛定思痛,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人和自然难道就不能和谐相处吗?人类还能享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带给我们的快乐吗?读了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我们的心灵为之颤动,人与自然竟能如此和谐相处,真是不可思议!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间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林间,也可能在海边;可能是放飞的小鸟,可能是天边的彩云,也可能是海洋中的半个夕阳??那是回家的感觉,是回到自然的梦想。李乐薇用她那饱含真情的笔墨为我们抒写了一个类似世外桃源的仙境。文章的语言是那么清新、那么自然,和作者笔下的景物完全融为了一体,甚至让我们都分不清到底是语言的优美造就了山的特色,还是风景的优美造就了语言的特色。
作者赋予了景物极大的灵性,这样就使得人与景物形成了一种平等的对话姿态: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作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作者充分享受着自然美景带给她的无限的快乐!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热情极高,他们也和作者一样融入到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他们也用自己纯真的心灵去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他们用自己的轻灵和自由抒写着快乐的篇章,他们幻想着拥有自己的空中楼阁,而这“空中楼阁”决不是那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他们拥有青春和活力,他们拥有热情和干劲,在二十一世纪的广阔天地里,他们可以大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愿他们不再是大自然的破坏者,而是大自然的朋友,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回归自然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的阵地上把这个主题发扬光大,他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更关系到我们人类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筑美丽家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