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字、词、句、段,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须教其有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愿问。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问错了,不指责,还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果问对了,问得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如讲《可爱的草塘》一课时,一个学生发问: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都比不上,咱们国家有那么多名胜古迹,她这样说不对。他的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好多同学的反对。我趁机把同学们分成两方,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辩论。意见统一后,我说:“他提的问题很重要,他能提出这个问题真了不起!”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这样就激起他们质疑的兴趣,愿意去问。
三、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问。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1)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等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从中发现问题。如我教《苦柚》一课,通过预习,学生一个个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提出数十个问题:“郑重其事”是什么意思?伯父说:“我们都得了思柚病。”可表妹从未见过柚子,更没吃过,怎会得思柚病呢?对卖柚子的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柚子那么苦,伯父为什么把一筐柚子全买下了?小姑娘为什么不要伯父给她的100元钱?……学生思维多么活跃!
(2)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
(3)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四、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那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疑不到点子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问题。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狼牙山五壮士》,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问:五壮士指的都有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题目改为“狼牙山五战士”行吗?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2.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肪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学生质疑: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跳水》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一顶小小的帽子,孩子回家后买一顶不就行了,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4.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给颜黎民的信》一课。信的开头称呼是“颜黎民君”,可见这封信是写给黎民的,在结尾鲁迅先生却写道:“祝你们好”,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正揭示了课文中心,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关怀。
5.从标点符号上质疑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跳水》一课,可引导学生质疑:“四十秒钟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6.从写作手法上质疑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找出课文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初读后学生发现,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定题呢?通过读、思、议,学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表达自己对叶老的无限怀念之情,课题点明了文章中心,这样就学到了一种含蓄的、新颖的定题方法。
总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语文更有趣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2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发现都始于质疑。因为质疑的过程很可能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质疑是一种能力。质疑是科研工作者走向成功的第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敲门砖,即便有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用的。中国的应试教育严重地压制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是中国60年来不能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既然质疑是一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就是可以培养的。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下培养质疑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质疑教材老一辈无产阶级***家曾说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不唯书,就是要勇于质疑教材。现在我们黑龙江省用的是湘版高中地理教材。这套书质量不是太好,问题不少。例如,在讲天体的概念时,书上认为各种具体的天体类型构成了天体,这当然是不对的。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发现这一不当之处。在教材使用意见反馈座谈会上,我提出了多条修改建议,其中关于天体概念的修改建议在修订时被采用。
二.质疑老师老师不可能什么都会,特别是现场回答同学们提问时,回答极有可能出现错误。因此我鼓励学生对我的课堂言论进行大胆质疑。例如有一次讲到全球变暖时,有一位同学问我:有人说全球变暖将使欧洲变冷,这可能么?我当即回答:当然不可能。有好几个同学当场质疑我的说法,在事实面前,我认为他们的说法是对的:全球变暖使高纬度升温更明显,这样北大西洋暖流会减弱,向欧洲输送的热量会减少,所以会变冷。我真诚地感谢同学们通过质疑为我纠正了错误,这件事印证了“教学相长”这个道理。
三.质疑习题现在同学们用的教辅资料,大多数抄来抄去,在抄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出错。我鼓励同学们要善于质疑习题及答案。例如,有一道关于冰岛的习题,*中明明显示冰岛在北温带,但答案却说在北寒带。同学们对此提出质疑,我肯定了他们的说法。因此,质疑可以培养自信、认真、善思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3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基础上,要理解知识的内在实质,就必须不断质疑才有新的发现。每一名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课堂教学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空间,可以诱发学生对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大胆的'发问、猜想、探索和反思,教师努力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做到相机诱导,有的放矢,鼓励学生自己释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或应用不断地提出质疑,发展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每名学生的充分发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教师创设教件,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在每一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设条件,营造质疑机会。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打下良好的质疑心理基础。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挖掘教材,产生种种疑点,并准许其有疑即问,不懂就问,哪怕这些问题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保护其质疑的积极性,切忌压服或讥讽。如,我在教“角的认识”这节课时,介绍到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三角板的其中一块: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度、60度、90度的特殊角,一名学生立即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我手上的这块三角板比你那块要小得多,我认为它的三个角的度数应该比30度、60度、90度小,怎么会一样大呢?”听完这个问题,我感到又惊又喜,惊的是学生竟提出出乎老师意料的问题,庆幸自己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要不然这个问题恐怕要等到课后作业中才暴露出来,不利于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的形成。喜的是学生能大胆及时地把心中的疑问亮出来,使潜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可见教师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是多么重要啊!它不仅使学生思维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而且增强了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
二、教师示范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在这种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上,学生依赖性很强,不善于甚至不会自己提问,现在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生知识迁移,学生会***质疑做好铺垫。如,“分数乘法”的教学,有2个知识点,即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材中安排了三个环节,分别是分数乘以整数,分数乘以分数、小数乘以分数。通过每个环节的教学,强调三种不同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从而形成紧密相连的知识结构网络。在教学“分数乘以整数”时,我是这样为学生示范质疑的:
a.例题有什么特征?
b.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c.计算时为什么要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通过迁移,为学生对分数乘以分数和小数乘以分数进行较正确的质疑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较含糊或有不同看法的地方进行质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中处处有问题可提。
三、学生尝试质疑,教师适当引导
当学生明确了质疑的方向,知识内在结构体系又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质疑,教师适当予以总结、纠正,使之不断提高并达到熟练,具有较强的质疑能力。如学生可以对照“分数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比,从而得到“分数除法”的质疑方法。又如,在教“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就提出如下疑问:
a.为什么第一步一定要用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除以除数?
b.除法中的竖式,为什么一次要分成2个层次写?
c.当有余数不够除时,能不能添上0继续除?
d.遇到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怎样除?等等。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可能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展示出来进行交流总结,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会质疑。
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质疑水平
当学生明确了质疑的方向,通过正确迁移,已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但有时学生的质疑涉及面广,甚至有的问题根本不着边际,听起来就显得“多而杂”。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提得好,好在哪里,哪些问题不着边际。关键要让学生明确质疑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才能使问题变得“少而精”。同时对一些关键问题,如果学生没提出来,教师也可自我设问质疑,不断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养成自觉质疑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应用题:这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18天才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我先引导学生读题,之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就问“这条路有多长不知道不能求”,有的学生“能不能用假设法来求呢”,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及时抓住重点进行释疑,之后学生有的假设这条道路18千米、有的假设这条道路30千米………但最后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又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通过质疑的讨论使学生明白把这条道路设成1最简便。
总之,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学生敢问、爱问是培养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的关键。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最终踏上创新学习的征途。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