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脖的典故
词语典故指关于词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词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白脖的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脖的典故
白脖即白脖颈的乌鸦。“白脖乌”一词始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西晋时有个叫王导的人,拥立司马睿为帝,建立了东晋政权,被任命为宰相,而且先后总揽了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近30年。在此期间,其侄王羲之及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王献之均住在浙江会稽,而且都是东晋的名臣。
东晋有位高僧,叫支道林,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人,是王羲之的好友。有一次支道林去会稽会见王徽之兄弟,回来后有人问他会见的情况,他竟说:“到了那里只见一群白脖子乌鸦,听他们哇啊哇地叫。”显然,这是支道林风趣的揶揄,意思是王徽之和王献之兄弟都是山东人,客居会稽,学说当地的话,语音不准确,既不是山东话又不像浙江话,别人又听不懂,所以支道林以长辈的口吻把他们说话比作白脖乌鸦叫,自然是十分风趣而形象的,当然内中也含有不是纯种乌鸦的贬义成分。
这句话流传开来后,人们就把技术不高明、功夫不到家或仅有一知半解的人称为“白脖”;也泛指外行。
相关说法
“白脖儿”本来指的是一种乌鸦,因只有脖子上有白色羽毛,故称为“白脖儿”。多生长在非洲大陆,埃及、南非皆有。中国也可以看到这种乌鸦。但在中国北方方言中有些地方说人“白脖儿”是骂人。抗日战争时期,北方沦陷区老百姓背后叫皇协军二鬼子为“白脖儿”。
现在中国北方方言,特别是河南一些地区,叫人“白脖儿”,指在某些方面不懂装懂,被内行看穿的人。多为贬义,具有讽刺意味,有的朋友之间表达此意也说“你真白脖”,含有开玩笑的意思。
“白脖儿”词语来源于白颈乌鸦。
可是,无论是白脖子乌鸦还是黑乌鸦,都一样呱呱乱叫,让人生厌啦。今天写河南方言“白脖儿”,又是怎么和不懂装明白,喜欢卖弄的人联系在一起了呢?
《世说新语·轻诋》这样记载:“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乌,但闻唤哑哑声。”
追根溯源,这就是“白脖儿”这句俗语用典的由来。
我国东晋时有个大名人叫王导,字茂弘,小字赤龙、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邪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王敦之乱”时,王导拒绝王敦欲废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不久,又受元帝遗诏辅立晋明帝。其后进位太保。明帝驾崩后,王导与外戚庾亮等共同辅政。庾亮不听王导等人的劝谏,执意征历阳太守苏峻入京,致使其举兵反叛。“苏峻之乱”平定后,王导驳斥众人企*迁都的念头,稳定局势。此后联合郗鉴继续执政,虽与陶侃、庾亮矛盾颇重,但终无大乱。咸康五年(339年),王导去世,年六十四。成帝举哀于朝堂,遣使追谥“文献”。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他在东迁之时,把钟繇的《宣示表》缝入袖中,誓言“贴在人在,贴亡人亡”,足见其对书法之热爱。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王导经常教诲家族中人要尊重书法,他的堂侄“书圣”王羲之,堂侄孙王献之,孙王珣、王珉,都是一代书法家。
王导是山东人,在此期间,他的侄儿王羲之、侄孙王献之、王徽之等都住在浙江绍兴。于是就发生了《世说新语》中支道林的“白颈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