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留侯传原文及翻译

苏轼《教战守策》原文及翻译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苏轼《教战守策》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2]?

译文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法,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也)不敢忘记战备。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练武事,教他们学习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使他们的听觉和视觉习惯于钟鼓、旗帜(这些军队的号令)之间而不迷乱,使他们的心意适于攻打杀戮的情形而不致恐惧。因此即使有盗贼的事件发生,而人民也不会惊恐溃乱。

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议,把解除军备当做君王的英明措施,天下既然安定了,就把装备武器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装备武器都败坏了,人民一天一天地习惯于安乐生活;一旦忽然传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不战就逃跑了。(唐)开元、天宝年间,天下难道不是很安定吗?就是因为那时人民习惯于太平生活的快乐,经常生活在酒食游戏里面,那坚强的意志和勇气逐渐减少以至于衰颓,(筋肉)萎缩僵化而振作不起来,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人民就象鸟兽奔窜一样,求作囚犯和俘虏还来不及;国家***,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我曾试着论述这个问题:天下的形势譬如人的整个身体。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恼。至于农夫平民,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这是产生疾病的原因。农夫平民,夏天最热的时候奋力耕作,冬天极冷的时候还在野外劳动,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肌肤被雨雪霜所浸渍,使得他们轻视霜露,不畏风雨,所以寒冬炎暑不能够给他们造成病害。现在王公贵人住在高大深邃的房屋里,出门就坐车子,刮风就如穿皮衣,下雨就打着伞,凡是用来预防疾患的工具无不应有尽有;畏惧风雨寒暑有些太严重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稍不注意,寒暑就侵入身体了。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身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慢步快走活动操作,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炎暑的'变化;然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人民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的人骄气懒惰脆弱,就象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脖子大腿发抖;听说盗贼的名字,就掩住耳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经说起战争,认为这是生事干扰人民的生活,露了苗头不可以让它再发展:这不也是畏惧太严重而保养得太过分了吗?

再说天下本来就有意想不到的祸患。愚昧的人看到四面八方太平无事,就认为变故无从发生,这也是不对的。现在国家用来奉送给西夏、契丹的财物,每年的财物,每年以百万来计算。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无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从我方开始,便从敌方开始,不发生在西方,便发生在北方;所不知道的,只是战争的发生有早有迟有远有近,总之,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而用兵不凭着逐步训练,却使人民从安乐太平的环境中,一下子投身军队走向生死决斗的战场,那他们的祸患必定有不可估计的危险。所以说,天下的人民只知道安乐而不知道危险,能够安逸而不能劳累吃苦,这是臣所认为的最大的祸患。 臣想使士大夫崇尚军事的勇敢,讲述演习兵法,对在官府服役的平民,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的法度,对那些负责缉捕盗贼的差役,教授给他们扑击刺杀的方法。每年年底就集合在府城里,象古试武艺的办法,评定胜负,有赏有罚;等实行的时间长了,就又按照军法部署办事。然而议论的人(持不同意见人)一定认为无故调动人民,又用军法困扰,那百姓将会不安定;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国家果真不能去掉战争,总有那么一天将驱使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去作战。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又怎么样呢?

现在国家驻扎在地方上的军队,骄横又有怨言,欺压百姓,向他们的上司邀功,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天下懂得作战的只有他自己罢了。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对军事熟习,他们知道还有对手存在,那么一定能够打破他们的坏主意又压下他们的骄气。利和害的界限,难道不是很明白吗?

[注释]

1.豢:(huàn)安养

2.刈:(yì)

3.钝眊:(mào)迟钝,昏聩

4.微:衰弱

5.平居:平日,平素

6.渍:浸泡

7狎:亲近

8毒:危害

9.重屋:重檐的高屋

10.袭裘:加穿皮衣

11.御盖:用伞。盖,伞

12.狃:习惯

13.出身:投入,献身

14.行阵:军队

15.节:节度

16.挠:扰乱,阻挠

17.陵压:欺压

18.明:明白

[评析]

本文的议论就是从常见的事实中翻新出奇,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得出意料之外的结论,文笔在自然流畅中又富于波澜起伏,有较强的力度和感染力。

教战守策阅读练习

教战守策

苏轼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消耗钝辩,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而唐室固以微矣。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遇者见四方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要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选自《教战守策》有删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 用:采纳

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 乘:趁着,趁(机)

C.今不为之计 计:计谋

D.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走:逃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

B.战者,必然之势也 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

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D.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

3.下列句子中能够说明作者主张保持练兵原因的句子的是 ( )

①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②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③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④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

⑤战者,必然之势也 ⑥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作者举出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

B.作者认为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会有一战,所以主张要保持武装力量。

C.作者认为当有战争时会出现让未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的情况,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甚至是盗贼,也要将他们收服,传给他们击战技术。

D.按照作者的观点,当时的士兵欺压百姓,骄傲蛮横,是因为他们自恃只有他们懂得作战。所以如果全国习兵,也可以灭掉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把第Ⅰ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3分)

②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3分)

苏轼留侯传原文及翻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苏轼留侯传原文及翻译

学习

毕业写给同学的赠言简短有文采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写给同学的赠言简短有文采,内容包括送自己的毕业赠言(精选),毕业赠言写给自己的几句话,毕业赠言30条。送自己的毕业赠言(精选245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赠言吧,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

学习

520自己送自己的礼物的文案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520自己送自己的礼物的文案,内容包括520自己送自己礼物的文案(精选),520没有收到礼物的励志文案,520没有对象自己送自己礼物的文案。520自己送自己礼物的文案(精选250句)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在朋友圈发布文案,

学习

一人一策返校方案怎么写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一人一策返校方案怎么写,内容包括一人一策返校方案范文(通用),幼儿园一人一策返校方案是什么,幼儿重点人员一人一策返校方案。一人一策返校方案范文(通用8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

学习

梦见有人送我猫是什么意思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梦见有人送我猫是什么意思,内容包括梦见被人送猫给自己,梦见别人送我猫是什么预兆,梦见大猫叼着猫崽子给你送过来。梦见被人送猫给自己导语:梦见别人送猫是什么意思?梦见别人送猫说明了什么?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关于梦见

学习

梦见别人送自己苹果怎么回事

阅读(92)

本文为您介绍梦见别人送自己苹果怎么回事,内容包括梦见别人送自己苹果,梦见别人送自己苹果是什么意思,梦见别人送自己苹果自己吃了很甜。梦见别人送自己苹果做梦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过的经历的,而且有一些梦境也好像真实得像是在

学习

策的拼音组词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策的拼音组词,内容包括策字组词的词语,策组词2个字,策组词和拼音。策字组词的词语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一个汉字通常能跟很多个别的汉字组词,就会形成不同的意思,现在就由来带你们认识一下策字的组词吧,请看下文。“策

学习

亲爱的甜橙树读后感700字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亲爱的甜橙树读后感700字,内容包括我亲爱的甜橙树的读后感(通用),我亲爱的甜橙树怎么写读后感,我亲爱的甜橙树读后感1500字。我亲爱的甜橙树的读后感(通用7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

学习

送自己生日的祝福语大全

阅读(73)

本文为您介绍送自己生日的祝福语大全,内容包括送自己生日的祝福语,送自己的生日文案,送自己生日祝福语简短精辟。送自己生日的祝福语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祝福语吧,祝福语有助于促进交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

学习

出自战国策燕策的成语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出自战国策燕策的成语,内容包括《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战国策燕策译文,战国策燕策三全文翻译。《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学习

一校一策课后服务方案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一校一策课后服务方案,内容包括课后服务一校一策方案(精选),课后服务一校一案方案,小学课后服务一校一策方案。课后服务一校一策方案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

学习

自己给自己买生日礼物的说说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自己给自己买生日礼物的说说,内容包括送自己生日礼物的说说(精选),生日礼物说说文案,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的说说。送自己生日礼物说说送自己生日礼物的说说(精选700句)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发布说说,用以分享日常生

学习

女人生日对自己的寄语唯美

阅读(76)

本文为您介绍女人生日对自己的寄语唯美,内容包括送自己的生日寄语,祝自己生日的句子,送给自己的生日寄语。送自己的生日寄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寄语的经历,对寄语都不陌生吧,通过寄语人们可以心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那

学习

情人节女儿送妈妈礼物文案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情人节女儿送妈妈礼物文案,内容包括情人节自己送自己礼物文案(精选),提前收到情人节礼物搞笑文案,情人节健康比礼物重要的文案。情人节自己送自己礼物文案(精选90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越来越多人青睐于在社交平台

学习

自己送自己礼物文案短句干净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自己送自己礼物文案短句干净,内容包括自己送自己礼物的文案(精选),自己送自己礼物的仪式感文案,自己送自己礼物简单又高级的文案。自己送自己礼物的文案(精选140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文案很是熟

学习

送兄古诗全文及翻译

阅读(77)

本文为您介绍送兄古诗全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送兄》古诗词鉴赏,送兄古诗词,送兄古诗词朗读幼儿。《送兄》古诗词鉴赏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

学习

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翻译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诫兄子严敦书的文言文翻译,诫兄子严敦书这篇文言文的翻译,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释文。诫兄子严敦书的文言文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

学习

你的名字诗歌原文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你的名字诗歌原文,内容包括轻呼喊你的名字诗歌,彗星呼喊你的名字诗歌,诗歌当他轻声呼唤你的名字。轻呼喊你的名字诗歌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究竟什么样的诗

学习

哥舒歌原文及翻译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哥舒歌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哥舒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哥舒歌诗词原文,哥舒歌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哥舒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学习

柳宗元的溪居的原文以及赏析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柳宗元的溪居的原文以及赏析,内容包括柳宗元《溪居》赏析,溪居柳宗元古诗,柳宗元溪居全文。柳宗元《溪居》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

学习

刺客列传原文及翻译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刺客列传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刺客列传《曹沫》原文及翻译,刺客列传曹沫传的意思,刺客列传曹沫人物形象。刺客列传《曹沫》原文及翻译曹沫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的后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

学习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翻译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翻译,内容包括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审美赏析,杜甫绝句二首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语言特点。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审美赏析《绝句其三》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学习

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原文及翻译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闻王昌龄原文及翻译,闻王昌龄原文及翻译赏析,天净沙秋思原文及翻译。闻王昌龄原文及翻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下面整理了闻王昌龄原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