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尚可喜的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平南王尚可喜的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尚可喜平南王的称号是清廷为其封赐的,实际上尚可喜是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的将领。原本是崇祯皇帝倚重的抗清将领,却出人意外的投降了清朝,吊装矛头将屠刀对准了自己的同胞。因为有这样的一件事在,尚可喜在历史上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争论颇多。
公元1604年,尚可喜在海城出生,字元吉,号震阳。尚家祖籍原本在山西洪洞,后来迁到河北衡水县,1576年的时候,尚可喜的.祖父又举家前往辽东海州。所以尚可喜最后是在海州出生的。
尚可喜父辈兄弟,都参军戍边,为明朝君主效力。尚可喜长大之后,也跟随自己的父亲尚学礼戍守边关,在东江总兵毛文龙帐下效命,官至广鹿岛副将。
公元1629年,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东江总兵之职由皮岛总兵沈世奎接任。沈世魁与尚可喜有间隙,到任之后,想法设法的想要将尚可喜除去。后来奸计被尚可喜的属下探知,尚可喜于是又了反明降清之意。
这件事情过后,尚可喜暗中与皇太极接触。皇太极得知尚可喜归降之意大喜,不禁大呼天助我也,并赐尚可喜部名天助兵。后来尚可喜率麾下部将及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降。皇太极亲自出城相迎,不仅多有赏赐,还想方设法的在先前的俘虏中,寻找尚可喜存活的家族成员。尚可喜降清之后,得封总兵官之职。
皇太极建立大清之后,尚可喜封智顺王,与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并称清初三顺王。
尚可喜先是在松锦之战中立下功勋,随后又跟随多尔衮征战朝鲜,迫使朝鲜投降,订城下之盟。
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尚可喜跟随豫亲王多铎南下,一路征战,顺治六年得封平南王,赐金印、金册。尚可喜随军沿海州、山海关、天津、登州、武昌、岳阳、南韶、肇庆,最后直至广州。顺治十七年,抵达广州城下,将广州城围困十个月之久。等到广州城攻下之后,城中居民遭到了清军的大肆屠杀,历史上将此次事件称为广州大屠杀。而在这次屠杀中吗,尚可喜手中可谓沾满了同胞的鲜血。
后来尚可喜与耿继茂一起在广州建立王府,放纵部属为害当地人民。广州当地官员上奏弹劾,反遭二人诬陷。后来还是迁给事中的杨雍健上书言:一省不堪两藩,请量移他省。耿继茂才移镇福建,尚可喜专镇广东。当地人民,得以喘气。
1655年首次上疏以痰疾时作请求归老辽东,顺治帝挽留。此后奏请镇压海盗,尚可喜在广东私市私税,每岁所获银两不下数百万,用以支付高昂的军费开支。
康熙十二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请归老辽东、留其长子安达公尚之信镇守广东。后来早就有撤藩之意的康熙帝,以尚之信跋扈为由,下扯藩诏令。平西王吴三桂得知扯藩政策之后,不甘心权利的丧失,与其他两位藩王一起骑兵反清。
尚可喜根本没有反心,为了洗清自己的干系,他甚至将吴三桂的劝反书呈报给朝廷,以表忠心。1675年,朝廷加封尚可喜为平南敬亲王。
尚可喜虽然没有反心,但是他的儿子却并不是这样想的。公元1676年,尚之信将自己的父亲尚可喜困在府中。夺取了广东最高指挥权之后,当即响应吴三桂的叛乱。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在尚之信叛乱的事实中忧急去世,享年73岁。康熙帝为其上谥号敬,表示了对他的肯定。
他的儿子尚之信,在他去世三年后,被康熙赐死,年5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