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白燕》赏析
《白燕》是明代诗人袁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形传神而形神兼具,用典自然而贴切,且语言秀丽流畅,构思巧妙,确为咏物之佳作。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袁凯《白燕》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陈出新,极尽凄婉
——袁凯《白燕》赏析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应见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袁凯,字景文,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太祖洪武三年(173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
诗人所处的时代正当明初江山一统,人心思定,可诗中偏说“故国飘零事已非”,一个上下求索,徘徊彷徨,劫后余生,心含深深痛楚的“白燕”形象先声夺人,给诗作铺设下犹豫未决,选择难定的基调。接下来诗作突起波澜,说这白燕在王谢等豪门贵族里也很难见到。作者化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一是照应上句故国飘零、人事沧桑之意,二是借典起兴,将一个苏世***,抱定操守,不为名利所动的“白燕”形象全力推出。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白燕的体态如汉水上空一轮高洁的明月,如梁园隆冬中随风飘舞的雪花,如暮春时节池塘边尽情翻飞的柳絮、庭院内悄悄绽放的梨花。“月明汉水”为白燕开辟了展翅翱翔的广阔空间,“初无影”的感觉是自己的高洁品性难以被人发现和赏识的急切与惆怅;“雪满梁园”为白燕造就的是磨练意志的艰苦条件,“尚未归”的胸襟是自己知难而进、壮心不已的自信与豪放;“柳絮池塘”为白燕创设的是一处暂避风浪的小小港湾,“香入梦”的情怀是自己玲珑心地、美好憧憬的低吟浅唱;“梨花庭院”为白燕留下的是静静思考的淡淡雅境,“冷侵衣”的心绪是自己人生经历不堪回首的凄苦哀伤。诗人把客观环境之美与人主观世界高洁之美、壮丽之美、理想之美、清峻之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由比喻贴切的自然形式美到言志至深的人生境界美的跨越,成就了一朵诗苑中耀眼的奇葩。首联为刘禹锡名句的化用,颈联则直接从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模出,这种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与博喻递进的表现手法相贯通,不仅使得“白燕”的艺术形象清晰丰满;也形成了本诗在意与境的结合上如行云流水、剪裁自如的艺术特色。
梁园即兔园,是汉代梁孝王会集天下文士的大型园林,经常为历代文人引用赞扬;“柳絮池塘”不由让人想起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这是诗人借梁园和谢氏家族人才济济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的确曾被朱元璋麾下众多的人才各显其能打动过,否则怎能有“香入梦”的感觉呢?可是香梦不长,诗人因事遭朱元璋猜忌,不得不假装疯癫,免职回家,侥幸躲过杀戮之劫。“梨花庭院冷侵衣”,暮春时节的诗人,站在梨花庭院内,心中除了孤芳自赏,更有一种被迫远离尘寰的凄楚与清冷。明初朱元璋实行“金樽共相邀,白刃不相饶”的残酷人才政策,让一些有志之士兼济天下的理想和报负难以施展。原因就是,虽有“金樽共相邀”的诱惑,但“白刃不相饶”的悲惨结局又着实让人感到后怕。矛盾徘徊的心迹通过委婉凄啭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
“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诗人借赵飞燕、赵昭仪姐妹专宠于汉成帝的典故,除了实现写物到写人的转换,也是点题升华掀起高潮的结句。表面的理解好像是以赵氏姐妹的相互猜忌来比喻某些文人的相互倾轧,实则是在写皇权在握的人对有才干的臣下的无端猜忌和残酷镇压。这是一个惊魂未定、劫后余生的正直的知识分子,面对血淋淋的现实发出的哀叹,也是对黑暗的封建专制制度无言的揭露与控诉,刚好道出了那个时代被耍弄被蹂躏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故尔,该篇一出,便被传诵一时,作者也获得了“袁白燕”的美誉和称赞。
扩展阅读
幽静山水催心潮
——王籍《入若耶溪》赏析
若耶溪位于绍兴县东南部。其源头在若耶山,传说有深潭。现深潭址已成会稽湖(即平水江水库)。
千百年来,若耶溪曾吸引过无数诗人泛舟揽胜。李白曾有诗曰:“耶溪采莲女,见客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近年来,会稽湖度假区和水上游乐区已建成开放,并有了较高的知名度。而毗邻的云门寺、平阳寺更是绍兴寺庙文化中的精华,尤其是“无尘寺”之称的平阳寺。干净如洗。堪称古建筑中的一大奇观。
今日若耶溪,湖山锦绣,野趣横生。游人来此休闲度假,大可一洗尘埃,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无限乐趣。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水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的作者王籍,字文海,系琅琊临沂王祥、王导家族的传人,生平跨南朝齐梁两代。该诗约写于525年,此时王籍任湘东王会稽太守萧绎(即后来的梁元帝)的咨议参军,故得游会稽(今浙江绍兴)名胜――若耶溪。他一生很不得志,大都是做王公权贵的幕僚宾客,晚年嗜酒沉醉,在抑郁寡欢中走完人生旅途。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诗人乘坐的游船,向着澄碧的若耶溪进发,头顶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平镜似的溪水中,勾勒出一幅幽静深远的自然画面,好似明清之际石涛的山水画所留下的偌大空白,给人开辟出驰骋思维、酝酿感情的广阔空间。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阴霞生远岫,阳景逐水流。”飘悬在山顶上的云朵变幻着瑰丽的霞光,太阳在溪中的影子追赶着水流的脚步,悄然跃动着的阴霞和阳影已把若耶溪反衬的非常幽静了。正在这时,溪边林中传来一阵蝉虫无拘无束的嘶叫,远山中也响起几声逍遥自在的鸟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听觉之静在上联视觉之静的基础上继续动中取静,以动衬静,一环紧扣一环,一个画面连着一个画面,动态的绝佳描写把若耶溪的幽静推向了极致。
静到了极点的若耶溪并没有让作者的心情随之平静舒缓,反而使他一下子动了归念,悲愁的心绪瞬间弥漫开来,“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快乐的山水之游,转眼间成了悲愤之旅、哀痛之旅。极幽静的自然风光与极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在此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作品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静极生动,乐极生悲的哲理在短短的二十字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诗人一反大多数佳作中情景交融的惯常手法,标新立异,反向开拓,激荡出了千古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那个崇尚清谈,文风靡丽的时代里,该篇一出,便马上获得了僧俗两界的共同赞赏,被誉为“文外独绝”。写出如此美妙诗篇的一定不是凡人,非佛即仙。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该诗深得其妙。
令人陶醉神往的若耶溪,本应成为在滚滚红尘中拼争的人们放飞心灵、寄情山水的理想去处,可诗人面对眼前的优美景色却怎么也难以平静,难以融入其中。溪愈幽静,人的归念和悲愁反而愈强烈。人归何处?还是那个想忘却、难忘却,想挣脱、难挣脱,梦牵魂绕的喧嚣人世。人为何归?诗人有“文外独绝”的才干,应该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也不枉来人世走一遭,更何况诗人在这地方呆得太久了,时光不饶人、不待人。沉醉山水只能消磨雄心壮志,把宝贵的年华付诸东流。人世间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皇权峻刻、士族门阀制度等级森严,文人朝为座上宾、夕为阶下囚,命运捉摸不定。堪称人中豪杰的曹植、嵇康、鲍照等,都是空怀壮志饮恨亡,诗人怎能不动归念、悲倦游呢?一个“悲”字把诗人徘徊于归隐与入俗(入溪易,出溪难)之间的无可奈何之情表露无余。这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于无声处听惊雷,称得上是传神之笔。
若耶溪幽静深远意境创设的另一面是诗人内心感情酝酿、激荡的过程,溪愈静、情愈烈。幽静之极正是感情潮水喷涌的触发点,诗作从这里完成了由无我之境向有我之境的转换。感情喷涌的高潮,即是诗的高潮,这时却嘎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余地,同开篇的手法相照应,实现了由情景的巨大反差到情景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整首诗的艺术创意,既是对事物动静相克相生的真切生动描写,也是艺术辩证法的典型运用。六朝时期的谈玄之风有其附庸风雅、追求华丽外表的流弊,可正是这种追求促进了那个时代人们语言技巧和逻辑严密水平的提升;谈佛入定有其逃避现实的.极大不足,却由于对佛之形象的执着臆想,将哲理思辩水平推向了新高峰,辩证法的运用日臻完善。诗人受此浸润滋养,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同若耶溪幽静的环境关联起来,给后人留下了这妙趣横生、情词并茂的上佳诗篇。渗透着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凝结着个性张扬的建安风骨,在六朝时期表面上看是余音不继,但追求真善美的文人还是把她深深埋在心底,埋得愈深,积聚的能量就愈强,爆发的就愈猛烈,遇有恰当的时机必然会闪现出璀璨夺目的光芒。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艺术的必然。
山水情深,风雪意浓
———纳兰性德《长相思》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贫寒情真,风雪人美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赏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间)人。唐开元二十一年中进士后步入仕途,宦海浮沉,遭际艰难。
“日暮苍山远”落日的余晖慢慢隐去,远处的山峦在渐渐浓重起来的雪雾笼罩下,朦朦胧胧,显得愈发遥远。出外已经多日,今天该是回家的日子了,可眼看着黑夜将临,大雪封山,在外奔波的人还是没有回还,怎能不让家人牵挂担心呢?“天寒白屋贫”,大雪覆盖,山中人家的房子一片白色;天气寒冷,屋内的生活用品却非常的少。看着眼前的贫寒之情状,家里人又对在外奔波的人寄予了一种希望,祈盼他快快归来,带回令人高兴的消息,带回抵御风寒的食品和衣物。等着盼着,夜深了,外面的风一会比一会急,雪一会比一会大,家人的心揪得更紧了。“柴门闻犬吠”就在这久久的期盼中,看门的小狗“汪!汪!”地叫了起来。人,回来了!深山之中、贫寒之家,应该有一个不倒的精神支柱。人的真情在最需要的时候付出,才是她的真正价值所在;在最需要的时候经受住考验,方能显出她的珍贵。“风雪夜归人”不畏山高雪深、天黑路险,依然如期回到家中,这给人以多么大的鼓舞啊!即便是没有带回家中急需的食品衣物,一家人仍十分高兴:人回来了,比什么都好。能在风雪弥漫的深夜赶回家中,说明他和家人的心情一样,他知道家人在焦急地等待,天黑、风高、雪大、路险,他都不怕。因为思归盼归的殷殷亲情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他回家的路。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在表现手法上是由远及近,景物的展开极富层次性,为后面“风雪夜归人”的出场创设了一个蕴含丰富、苍凉凄美的意境。同时这两句对仗工整,既让人在咏之难忘的回味中领略到宏丽博约的唐风流韵,更给人以堂堂正正做人潜在主题的巧妙暗示。“天寒白屋贫”与“风雪夜归人”相关,是清泠凄凉境况向热烈温暖氛围的暗中转渡,欲扬先抑艺术辩证法的运用可谓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山高深、路遥远,风雪弥漫,折射的是“风雪夜归人”威武不能屈,不畏世态炎凉,不向困难低头,勇于进取、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衬托的是他笑对逆境,愈挫愈坚,从容不迫的宏大气量。“天寒”加上“屋贫”,再着一个“白”字点化,又反映出“风雪夜归人”贫贱不能移,抱定操守不为荣华富贵所动,一尘不染的高洁品性。明代著名诗人高启在其《梅花》诗中写下“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优美诗句,明显是受了本诗的启发,足见它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