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

本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谤讥 一作:谤议)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 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

“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齐威王说:“ 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注释:

(1)本文选自西汉后加的。《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邹忌:《史记》作邹忌,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宣王。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纳谏,接受规劝改正错误。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2)修:长,这里指身高。八尺:战国时各国尺度不一,从出土文物推算,每尺约相当于今18到23公分左右不一。 这里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3)(yì)丽:光艳美丽。

(4)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朝:早晨。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5)窥(kuī)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孰:谁,什么。孰与:连用表示比较。

(7)君美甚:您美极了。

(8)及:赶得上,比得上。

(9)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宾语前置用法。

(10)复:又。

(11)妾:旧时男子在妻子以外娶的女子

(12)旦日:明日,第二天。

(13)与坐谈:与之坐谈,与客人坐下谈话。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

(14)若:如。

(15)明日:第二天。 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通“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16)弗如:不如。

(17)暮寝而思之:夜晚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情。暮,夜晚。寝,躺,卧。之,代词,指妻、妾、客 “美我”一事。

(18)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性,不译。美,赞美。

(19)朝:朝见。威王:即齐威王。私:动词,偏爱。

(20)诚:确实。知:知道。

赏析

本文着重写齐相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以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作为施政依据的故事。

全文可以分三部分。

从开始到“欲有求于我也”是第一部分,写邹忌从妻、妾、客三人都谬赞自己比城北徐公还美这件事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一段的第一层,写邹忌之美。先说明邹忌是个高大美丽的男子,再通过三问三答,从妻、妾、客三个人异口同声的回答中印证了邹忌的美丽,而且比齐国的美男子徐公更美。然后在这一段的第二层,记叙邹忌和徐公实地比较的情况。邹忌深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因此在比美中颇有自知之明,他怀疑妻、妾、客同声肯定他比徐公美是一种阿谀。他要从客观现实中找到正确的答案。通过“孰视”“窥镜”,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于是引起他的深思。夜深人静,独自思忖,最后悟出妻、妾、门客阿谀自己的原因:凡对自己有偏私,有所畏惧,或者有所企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不会指出自己的缺点。这一段文字虽然不多,但用了铺陈和对比的手法,最后点明道理,是一则情节非常生动的故事。

从“于是入朝”到“王曰:‘善’”是第二部分,写邹忌“因小见大,自容貌之微,推及于朝廷大事”。(见《郑堂札记》卷四)

邹忌从比美的生活经验中深刻认识到一个统治者听到真话之不易。在齐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齐威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于是他把切身体会告诉了齐威王,揭示了这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并以此来讽喻齐威王纳谏去蔽。为了使齐王能接受谏言,先述说自己的生活体验,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先给齐王一个清晰的印象,然后再以齐王所处的生活环境和自己的经历作比较,指出齐王受蒙蔽的严重。这样现身说法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从“乃下令”到结束是第三部分,写齐威王听取邹忌的规劝下令求谏和群臣在一年中进谏的情况。齐威王欣然接受了邹忌的劝告,下令奖励臣民向他进谏。齐威王纳谏结果是提高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很多诸侯的尊敬。

在这一部分记述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1、文章没有写群臣受赏的情况,也没有写威王对待意见的情况。但是,从越来越没有人提意见和越来越提不出意见的情况就暗示了齐威王不仅听取意见,而且虚心接受意见改革了政治。

2、齐王下令号召“群臣吏民”都来提意见,可是踊跃进谏者只写到群臣而没提到吏民。可见地位低下的吏和民,实际上是不可能参与政治发表看法的。文章不提吏民只写群臣,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政治活动的阶级局限性;同时,我们不能只从“虽欲言,无可进者”,就认为威王的统治十分清明。

3、文章只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未及秦楚。燕、赵、韩、魏是战国时期齐国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国力和齐国相若,后来都比齐国弱小。秦、楚则是齐国西方和南方的大国,文章没提秦楚,还是比较符合当时实际形势的。

4、最后一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点出全文的主旨。说明只要去蔽纳谏,修明内政,就能“战胜于朝廷”。

本文篇幅不长,但完整地记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和威王纳谏强齐两则故事,而且包含了深刻而明白的寓意,容量是很大的。文章之所以写到这样,在技巧上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1、用设喻的方法讲述道理。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为譬喻来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具体形象地刻画人物。如写邹忌,先是“朝服衣冠,窥镜”,然后是问妻、问妾、问客;见到徐公,先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再是“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最后是“暮寝而思之”;人物的动作心理,无不刻画入微。有了这一段有声有色的描写,才使下文的进谏入情合理。

3、语言简练生动。一篇三百多字的短文,从家事说到国事。写人物,声貌毕肖;叙事实,曲折引人;用语言,简洁生动: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谏的“导语”,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齐王听了谏辞以后,只用了一个“善”字就写出了齐王纳谏的决心。威王下令纳谏以后,只三十来字就交代清楚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说明了纳谏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纳谏的效果,只写邻国的动态,而略去国内的情况。这些都称得上简洁有力。再看语言的生动: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意思基本一样,句法却各不相同,文字错综,毫不呆板。妻、妾、客的答话并不雷同,反映各自的心理十分切合人物身份。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

学习

求职简历与工作信息不符怎么办

阅读(150)

本文为您介绍求职简历与工作信息不符怎么办,内容包括简历内容与招聘要求不符怎么办?,boss直聘你的简历与职位要求不符,招聘信息实际与描述不符怎么办。简历内容与招聘要求不符怎么办?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新一轮的招聘又在朝我们招手,

学习

邹孟轲母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邹孟轲母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内容包括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邹孟轲母翻译,邹孟轲母原文。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邹孟轲母是指鲁国邹邑人邹孟轲的母亲。下面是推荐给大家的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有所收获。邹孟轲母原文邹孟轲

学习

100以内的单数双数教案

阅读(166)

本文为您介绍100以内的单数双数教案,内容包括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单数双数教案,怎么引导孩子认识单数双数,认识单数和双数的教案反思。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单数双数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

学习

简单易学的窗花剪纸教程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简单易学的窗花剪纸教程,内容包括简易的窗花剪纸步骤,简单又漂亮的窗花剪纸步骤,剪窗花怎么剪得又漂亮又简单。简易的窗花剪纸步骤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制作春节窗花之蝴蝶翩翩,春意盎然布满房间!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

学习

戒指的寓意唯美句子

阅读(168)

本文为您介绍戒指的寓意唯美句子,内容包括精选关于戒指的唯美句子,关于戒指唯美句子简短,戒指的经典语录。精选关于戒指的唯美句子1.戒指戴的太紧,会勒的爱情喘不过气。2.坎坷是我肩上的配饰,不离是我指上的戒指。3.戒指的`意义有二:一是完

学习

各类仓储的特点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各类仓储的特点,内容包括仓储的特点有哪些特征,不同的仓储类型有什么特征,仓储种类及特点。仓储的特点有哪些特征仓储是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物品暂时存放。它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

学习

写我的老师的特点作文

阅读(136)

本文为您介绍写我的老师的特点作文,内容包括我的老师有特点作文,我的老师的特点400字作文,老师特点的作文。我的老师有特点作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

学习

描写人说话的语气的成语

阅读(14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人说话的语气的成语,内容包括描写说话语气的成语有哪些,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的成语,说话语气不好的成语。描写说话语气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

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详案

阅读(178)

本文为您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详案,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ppt,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一等奖。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

学习

无所顾忌造句

阅读(171)

本文为您介绍无所顾忌造句,内容包括无所顾忌怎么造句,用无所顾忌来造句,无所顾忌空谷足音造句。无所顾忌怎么造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

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启示300字

阅读(167)

本文为您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启示300字,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启示,邹忌讽齐王纳谏启示400字作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指出什么道理。邹忌讽齐王纳谏启示《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

学习

漂白剂的用法大全

阅读(175)

本文为您介绍漂白剂的用法大全,内容包括漂白剂的用法,漂白剂洗衣服的正确用法,漂白剂的使用禁忌。漂白剂的用法漂白剂是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的混合物,那漂白剂要怎么用呢?以下是由整理漂白剂的用法,希望大家喜欢!漂白剂的

学习

冰箱制冷剂氟利昂有毒吗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冰箱制冷剂氟利昂有毒吗,内容包括冰箱制冷剂有毒吗冰箱制冷剂添加的步骤,汽车制冷剂和冰箱制冷剂一样吗,冰箱制冷剂有毒人怎么处理。冰箱制冷剂有毒吗冰箱制冷剂添加的步骤冰箱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制冷剂泄露的情况,这时

学习

民间剪纸窗花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民间剪纸窗花,内容包括民间剪纸的由来窗花,剪纸窗花的由来,中国民间艺术剪纸窗花由来。民间剪纸的由来窗花剪纸是中国最悠久的民间手工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民间剪纸的由来窗花,欢迎借鉴!为什么

学习

邹孟轲母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邹孟轲母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内容包括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邹孟轲母翻译,邹孟轲母原文。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邹孟轲母是指鲁国邹邑人邹孟轲的母亲。下面是推荐给大家的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有所收获。邹孟轲母原文邹孟轲

学习

李白与韩荆州书原文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与韩荆州书原文,内容包括李白《与韩荆州书》,李白与韩荆州书古诗,李白与韩荆州书法。李白《与韩荆州书》《与韩荆州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选自《李太白全集》,是李白初见韩朝宗时写的一封自荐书。下面是带来的李白《

学习

祖先的摇篮课文原文电子教材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祖先的摇篮课文原文电子教材,内容包括《祖先的摇篮》课文原文,祖先的摇篮课文,祖先的摇篮教学实录。《祖先的摇篮》课文原文《祖先的摇篮》是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的课文。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祖先的`摇篮》课文原文,欢

学习

秋声赋拼音版原文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秋声赋拼音版原文,内容包括《秋声赋》的原文及其翻译,秋声赋繁体字原文,秋声赋原文共多少字。《秋声赋》的原文及其翻译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

学习

秋声赋全文及译文诵读

阅读(179)

本文为您介绍秋声赋全文及译文诵读,内容包括《秋声赋》全文及译文,秋声赋全文,秋声赋原文及翻译赏析。《秋声赋》全文及译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

学习

秋声赋全文译文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秋声赋全文译文,内容包括秋声赋原文及译文,秋声赋的原文及译文,秋声赋全文及译文诵读。秋声赋原文及译文《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

学习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秋声赋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秋声赋》原文及翻译,秋声赋原文及翻译朗读,秋声赋原文及翻译加拼音。《秋声赋》原文及翻译《秋声赋》此赋作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

学习

雷震村晚原文及译文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雷震村晚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宋代·雷震《村晚》原文、译文及赏析,村晚宋雷震拼音版古诗译文,雷震的村晚译文400字。宋代·雷震《村晚》原文、译文及赏析《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