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简介资料大全

岑参简介资料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岑参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岑参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岑参于开元三年(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许昌附近),时父为仙州刺史。岑参的高祖善方时已由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迁居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但长倩被杀,五子同赐死,羲亦伏诛,身死家破,岑氏亲族被流徙的数十人。他的父亲植曾作过仙、晋(今山西临汾)二州刺史,不幸很早就去世。

早年经历

岑参幼年家境孤贫,只能从兄受学,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 这种聪明早慧与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岑参的父亲开元八年(720年)转晋州刺史,他随父居晋州。父死后,仍留居晋州,直至开元十七年(729年)才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 。不久又移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嵩高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远。岑诗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

仕宦生涯

岑参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岑参个人成就

诗歌文学

岑参殁后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8卷,是为岑诗编集之始。到宋代,演变为8卷、7卷、10卷三种刊本。宋刊10卷本今不传。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4卷本,则似由宋刊8卷本演变而来。今人陈铁民、侯忠义参校过多种版本,作《岑参集校注》。

边塞诗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以边塞诗为主,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词的主要风格。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像《火山云歌送别》以及《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他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将士们奋不顾身,充满了忠勇爱国的精神。又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描绘将士们在风雪中紧张的战前行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也揭露了军营生活中苦乐不均的现象。他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中描写边疆大将的`生活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镗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即是苍头奴”。而另一方面,士卒的生活却是“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岑参叙写了祖国西陲的壮丽山川等,对千变万化的边疆景色,给以生动夸张的艺术描绘,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边塞风雪,却给人以春意无边的感觉。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爱国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渭南文集·跋岑嘉州诗集》)。

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因而成为边塞诗派的代表。

山水诗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风格转变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

岑参简介资料大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岑参简介资料大全

学习

曾奇峰经典语录400句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曾奇峰经典语录400句,内容包括曾奇峰语录,曾奇峰语录恋爱,曾奇峰语录人格的强度。曾奇峰语录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语录了吧,语录通常是用于说明一段时间内某人的所说句子和语言特征等。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

学习

岑参的资料简介

阅读(173)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的资料简介,内容包括岑参的资料,岑参的资料简介20字,岑参的读音。岑参的资料岑参诗文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下面是岑参资

学习

岑参古诗100首全集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古诗100首全集,内容包括岑参古诗,岑参古诗全文及翻译,岑参古诗代表作。岑参古诗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整

学习

曾姓百家姓排名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曾姓百家姓排名,内容包括曾姓百家姓排名及来源,曾姓百家姓排名第几位,曾姓排在百家姓第几位。曾姓百家姓排名及来源曾字,五行属性为金。曾姓世代相传,如今的人口众多,曾字作为姓氏时,读作Zēng,是一个多音字。以下内容由应届毕业

学习

岑参最著名十首诗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最著名十首诗,内容包括岑参经典名诗,岑参的名诗,岑参名诗。岑参经典名诗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

学习

江苏戏曲扬剧常用的曲牌

阅读(159)

本文为您介绍江苏戏曲扬剧常用的曲牌,内容包括江苏戏曲扬剧,江苏扬剧全集大全,戏曲扬剧大全100首。江苏戏曲扬剧新中国成立后,“扬州戏”或“维扬戏”的名称逐渐为“扬剧”的名称所代替。面对新生活,扬剧界感到欢欣鼓舞。艺人们努力挖掘、

学习

戏曲音乐纯音乐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戏曲音乐纯音乐,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的简介,戏曲音乐伴奏,戏曲音乐大全。戏曲音乐的简介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分剧种的重要因素,戏曲音乐由歌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组成。下面就让给大家介绍一下戏曲音乐的相

学习

岑参诗人简介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诗人简介,内容包括诗人岑参简介,诗人岑参的诗,诗人岑参读音。诗人岑参简介岑参唐朝南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曾祖开始家中长辈多以文墨位至宰相。到了岑参父亲岑植一代,也坐到了晋州刺史这个位置。下面是为你准备的诗人岑

学习

岑参的诗有哪些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的诗有哪些,内容包括岑参的诗,岑参的诗全集,岑参的诗词。岑参的诗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整理的`岑参的诗,欢迎阅览。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

岑参的名言

阅读(140)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的名言,内容包括岑参名言名句,岑参经典语录100句,岑参的名言和名句。岑参名言名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名言

学习

岑参诗词大全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诗词大全,内容包括岑参的诗词经典,岑参边塞经典诗词,岑参的经典诗句。岑参的诗词经典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

学习

诗人岑参怎么读音正确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诗人岑参怎么读音正确,内容包括诗人岑参的读音,诗人岑参的读音怎么读,诗人岑参读音。诗人岑参的读音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西北边疆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共写了七

学习

岑参是什么诗人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是什么诗人,内容包括诗人岑参的故事,边塞诗人岑参的故事,岑参故事。诗人岑参的故事引导语:岑参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写的豪迈壮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对于这位诗人,你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岑参赤亭峰教子公元752

学习

岑参生平简介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生平简介,内容包括岑参生平,岑参生平经历故事,岑参生平经历简介100字。岑参生平岑参几度出塞,熟悉边塞的风光和戎马生活,有不少边塞诗作,被认为是历代“边塞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流畅新奇、

学习

岑参的资料简介

阅读(173)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的资料简介,内容包括岑参的资料,岑参的资料简介20字,岑参的读音。岑参的资料岑参诗文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下面是岑参资

学习

岑参古诗100首全集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古诗100首全集,内容包括岑参古诗,岑参古诗全文及翻译,岑参古诗代表作。岑参古诗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整

学习

岑参最著名十首诗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最著名十首诗,内容包括岑参经典名诗,岑参的名诗,岑参名诗。岑参经典名诗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

学习

骆驼祥子虎妞简介50字

阅读(144)

本文为您介绍骆驼祥子虎妞简介50字,内容包括骆驼祥子虎妞简介,骆驼祥子虎妞主要事件,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骆驼祥子虎妞简介虎妞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祥子的妻子,是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下面是精心整理的骆驼祥

学习

荷兰牧场之国的资料简短一些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荷兰牧场之国的资料简短一些,内容包括荷兰牧场之国的资料,荷兰牧场之国的资料简介50字,荷兰牧场之国资料。荷兰牧场之国的资料在日常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

学习

唐朝杨贵妃生平简介

阅读(144)

本文为您介绍唐朝杨贵妃生平简介,内容包括唐代杨贵妃生平简介,杨贵妃简介及生平事迹,唐朝杨贵妃的一生简介。唐代杨贵妃生平简介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开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开元二十三年

学习

八月迷情电影简介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八月迷情电影简介,内容包括八月迷情影评(精选),八月迷情影评100字,八月迷情电影相关推荐。八月迷情影评(精选9篇)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

学习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内容包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赏析,登宣城谢脁北楼赏析,岑参白雪歌送判官归京赏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赏析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