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有趣的推送

元宵节的微信推送文章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俗话说“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元宵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的狂欢之节,故又称“灯节”。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元宵节的微信推送文章,一起看看吧!

元宵节的微信推送文章一: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1、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猜灯谜也源于民间传说,说是一位势利的财主,侮辱一位家境贫寒的书生,书生一怒之下在元宵节以诙谐的灯谜巧妙地痛骂了财主,后来就演化成了元宵节猜灯谜了。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2、送花灯

元宵节期间,除了观赏灯会,各地民间还盛行送花灯的习俗。人们通过送花灯来表达各种各样的美好祝愿,送花灯大有讲究。宵节给新嫁女送灯的习俗在福建已逾千年。在福建方言中,灯与“丁”谐音,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为了“添丁”。

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育者,第一年娘家多于正月初十送一盏“观音送子灯”,是谓送“丁”;第二年则送“孩儿坐盆灯”;第三年如女儿已生男孩,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如未生育,则送“橘子灯”。在福州方言中,橘与“急”谐音,意为催促生育。泉州等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莲花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灯内点有蜡烛,花灯失火,通常视为喜事,叫作“出丁”。

可送的花灯种类还有很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绵羊灯、钱鼓灯,应有尽有。莲花灯一般送给女孩,寓意接受花灯的女孩越长越漂亮;如果想要男孩对自己温顺体贴,女孩便送男孩一盏绵羊灯;希望孩子长大有武才,大人便给孩子送关刀灯,希望孩子有文才则送状元骑马灯等。

3、迎紫姑

在古时,正月十五迎紫姑是民间重要的习俗。紫姑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等,是民间传说中的厕神。传说紫姑原是一大户人家的婢妾,因不堪主妇***,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天帝悯之,命为厕神。百姓同情紫姑的遭遇,故在她的忌日(即正月十五)扎其像身迎之祭之。

据载,古时迎紫姑的仪式十分隆重。彼时,人们用稻草、布条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摆供祭奠。妇女们更是站在紫姑像前,像对待自己的亲姐妹一般说体己话,或安慰于她,或向她倾诉委屈。

4、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全国各地的饮食风俗大不相同,元宵的制作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

5、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间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6、舞狮子

舞狮在我国历史悠久,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乡村,逢年过节及庆典盛世都可以见到欢快的舞狮活动,把老百姓的欢喜心情表达的是淋漓尽致,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狮舞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公供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8、走百病

中国古代一些地方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习俗。“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走桥”、“摸灯”等,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身着白绫衣裳,在正月十五这天结伴相携,越走水桥,到郊外旅游,目的就是驱病除灾。其时,走在最前面的妇女举香开道,其他人紧随其后,依次过桥,谓之“度厄”。

据说,这样能保一年腰腿无病,健康长寿。过桥后,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谓之“宜男”,说是这样可以多生男孩。

9、逐鼠

中国古俗中,正月十五还是个逐鼠的日子,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此正月十五逐老鼠,这一习俗也主要盛行于古代南方盛产桑蚕的广大地区。

本来,正月十五,冬日刚过,立春不久,此时老鼠开始活动,但行动迟缓,正是除鼠的好时机。然而古人迷信,认为老鼠是五谷神,不敢轻易得罪,但又担忧老鼠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于是只能讨好它。

10、观灯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

11、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用以祭祀门神,保佑平安。

元宵节的微信推送文章二:元宵节的美丽传说(中英版)

Lantern Festival falls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This is the first full moon of the new year, symbolizing unity and perfection. Lantern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pring Festival , and marks the official end of the long holiday.

There are many legends concerning the origins of Lantern Festival.

According to one legend, once in ancient times, a celestial swan came into the mortal world where it was shot down by a hunter. The Jade Emperor, the highest god in Heaven, vowed to avenge the swan. He started making plans to send a troop of celestial soldiers and generals to Earth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with orders to incinerate all humans and animals. But the other celestial beings disagreed with this course of action, and risked their lives to warn the people of Earth. As a result, before and after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every family hung red lanterns outside their doors and set off firecrackers and fireworks, giving the impression that their homes were already burning. By successfully tricking the Jade Emperor in this way, humanity was saved from extermination.

According to another legend, during the time of Emperor Han Wudi of the Han Dynasty , a palace woman named Yuanxiao was prevented from carrying out her filial duty of visiting her parents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Distraught, she said she would kill herself by jumping into a well. In order to help Yuanxiao fulfill her duty as a filial daughter, the scholar Dongfang Shuo came up with a scheme. He told Emperor Han Wudi that the Jade Emperor, the highest god in Heaven, had ordered the Fire God to burn down the capital city of Chang'an on the six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Anxious to find a way to save his city, the emperor asked Dongfang Shuo what he should do. Dongfang Shuo replied that the Fire God loved red lanterns more than anything. He advised that the streets be hung with red lanterns, and the emperor, empress, concubines, and court officials come out of the palace to see them. In this way, the Fire God would be distracted and disaster averted. The emperor followed Dongfang Shuo's advice, and while everyone was out viewing the lanterns, Yuanxiao was able to sneak out of the palace and be reunited with her parents.

Although the above stories are quite fantastical, it is sure that the origins of Lantern Festival are related to ancient humanity's use of fire to celebrate festivals and avert disaster. Since Lantern Festival involves making offerings to the deities and is celebrated at night, it is natural that fire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ver time, Lantern Festival gradually evolved into its present form. When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during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 the emperor decreed that on the night of the full moon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lanterns should be lit to honor Buddha, adding yet another level of significance to Lantern Festival. And according to Daoism, Lantern Festiva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imordial deities of Heaven and Fire, who were born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Eating yuanxiao (sweet dumplings made with glutinous rice flour) is one of the special traditions of Lantern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Yuanxiao Festival. Another name for yuanxiao is tangyuan, which literally means “boiled spheres.”

翻译: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的第十五天,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满月,象征着和睦和团圆。元宵节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象征着春节长假的正式结束。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

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在古代,有一位神界天鹅闯入人间被猎手误杀。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因此发誓为这只天鹅报仇。他开始制定计划,派出一支天兵天将于农历正月十五来到人间,命令他们火烧所有的人和动物。但是其他神仙并不赞同这一计划,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提醒人间的人们。结果,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前后,每一个家庭在门挂起灯笼,并燃放烟花爆竹,给天兵天将造成各家各户起火的假象。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成功骗过了玉皇大帝,人类也因此逃过灭绝的危险。

另外一个传说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身处深宫,没法在正月十五与父母团聚尽孝。为此,她欲跳井自尽。为了帮助元宵姑娘为父母尽孝,智者东方朔想出了一个计划。他告诉汉武帝,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下令在正月十六火烧长安都。为了拯救长安城,汉武帝问东方朔该怎么办。东方朔回答说火神最爱大红灯笼。他建议在街道上悬挂大红灯笼,皇帝、皇后、六宫嫔妃和朝廷大臣都要外出观赏灯笼。这样,火神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灾难也就可以避免了。皇帝采纳了东方朔的建议,当所有人都外出赏灯时,元宵得以有机会溜出皇宫,和家人团圆。

虽然上述的传说很神奇,但可以确定的是元宵节的起源必定跟古代人们使用火来庆祝节日、躲避灾难有关。元宵节活动包括逃避邪神,且是在晚上庆祝,所以很自然地,火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元宵节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形式。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皇帝下令,在正月第一个满月的晚上,必须点亮灯笼敬佛,这也使元宵节更增添了一份意义。而在道教里,元宵节是与掌管天界和火的元神紧密相连的,因为他们就诞生在正月十五。

吃元宵(由糯米粉制成的甜馅儿食物)是元宵节一个特别传统,而元宵节也因这种食物得名。元宵的另一种叫法是汤圆,字面意思就是“煮熟的.圆球状食品”。

元宵节的微信推送文章三: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元宵节的微信推送文章四:元宵节的习俗

爆竹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

拜帖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灯谜

《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

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偷菜

民俗专家介绍,在中国古代,元宵节还曾是一年中有情男女“相约灯下”的浪漫节日,一些地区至今仍保有“偷菜传情”的元宵节习俗。

在古代,汉族人还有在元宵节偷菜求子、偷菜求婿的习俗。至今,在贵州省黄平一代的苗族中仍保留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偷菜传情的习俗。这天,姑娘们会去偷非本族人家异性的青菜,希望能“偷”的一段好姻缘。

放灯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

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旧时,每当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特别是正月十六一整天,妇女们便三五成群,结伴出游,她们一边赏灯散步,一边遛弯儿“走”除百病。这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中就有“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的诗句。这天,妇女们不仅可以回娘家,还可以串门,走亲戚,到各处闲谈玩耍。

摸门钉

民间普遍认为,在“走百病”时,还要“摸门钉”,方能求吉除疾。 “摸门钉”,又称“摸钉”。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因此,正月十五这天的夜晚,妇女们出游,到各城门去“摸门钉”,需要在黑暗中摸索,不的有照明设备,一次便摸中者视为生子的吉兆。不去城门摸钉的,要到寺观烧香,用手触摸庙中大门上的门钉,以此来祈盼家庭人丁兴旺。

关于元宵节的有趣的推送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关于元宵节的有趣的推送

学习

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内容包括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精选,父亲节送什么东西实惠,父亲节微信推送。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精选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父亲节是一年中特别感谢父亲的节日,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怎么写?

学习

除夕微信推送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除夕微信推送,内容包括除夕微信推送文章,除夕微信推送文案,除夕适合推送的文章。除夕微信推送文章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下面为大家带来除夕微信推送文章,希望大

学习

元旦微信推送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微信推送,内容包括元旦微信推送文章,元旦微信推送的文章,喜迎元旦推送。元旦微信推送文章一年结束,迎来新的一年,辞旧迎新,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元旦微信推送文章,欢迎大家阅读欣赏。元旦微信推送文章篇1“元旦”一词来源

学习

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包括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春节期间微信公众号推送什么内容,春节微信公众号文章。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

学习

春节微信推送文章素材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微信推送文章素材,内容包括关于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春节主题的推送文章,关于春节的公众号文章推送。关于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又是一年春节时,大家都很开心很快乐,在这欢乐的节日假期中,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春节的

学习

高三经典励志文章精选

阅读(71)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经典励志文章精选,内容包括高三有多高的励志文章,鼓励高考学生的励志句子,有关高三的励志文章精选。高三有多高的励志文章励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ìzhì,意思是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出自汉班固《白虎通·谏诤

学习

高三励志演讲稿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励志演讲稿,内容包括高三祭励志文章,高三励志信,高三打鸡血的励志文章。高三祭励志文章对于高三的同学们来说,眼下的这段时光可能是我们以后做梦都会常常梦到的,因为这里有我们的汗水、这里有我们的青春,此时此刻正值我

学习

关于小年的微信公众号文案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小年的微信公众号文案,内容包括关于小年的微信推送文章,关于小年的微信推文主题,小年推送文章。关于小年的微信推送文章小年,通常指扫尘、祭灶的日子,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南北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

学习

冬至公众号推文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冬至公众号推文,内容包括冬至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冬至公众号模板,上海冬至扫墓预约公众号。冬至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自古以来,冬至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节气,它也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冬至大如年”,冬至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是仅次

学习

小年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小年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内容包括小年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微信公众号推文小年,小年公众号推送模板。小年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小年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家对小年了解多少呢?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小年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学习

母亲节微信推送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节微信推送,内容包括母亲节微信推送文章,母亲节微信推送文案,母亲节推送文章怎么写。母亲节微信推送文章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

学习

励志文章精选800字唯美

阅读(71)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文章精选800字唯美,内容包括唯美文章精选,唯美文章短文,唯美文章。唯美文章精选唯美的文章让人美好,该怎么才能写出唯美的文章呢?下面是整理的唯美文章精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唯美文章篇1栀子飘香

学习

优美爱情文章句子摘抄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优美爱情文章句子摘抄,内容包括关于爱情的优美文章摘抄,关于爱情的文段摘抄,关于爱情的优美文章。关于爱情的优美文章摘抄爱情是散文随笔的常见题材之一,描写爱情的随笔都能写得很优美。下面为大家分享关于爱情的优美文章,欢

学习

提醒司机安全驾驶的温馨标语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提醒司机安全驾驶的温馨标语,内容包括关于安全驾驶标语,汽车安全驾驶的标语,安全标语经典语录。关于安全驾驶标语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标语吧,标语肩负着“社教”的使命,在影响社会舆论和

学习

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内容包括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精选,父亲节送什么东西实惠,父亲节微信推送。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精选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父亲节是一年中特别感谢父亲的节日,父亲节微信推送文章怎么写?

学习

除夕微信推送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除夕微信推送,内容包括除夕微信推送文章,除夕微信推送文案,除夕适合推送的文章。除夕微信推送文章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下面为大家带来除夕微信推送文章,希望大

学习

元旦微信推送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微信推送,内容包括元旦微信推送文章,元旦微信推送的文章,喜迎元旦推送。元旦微信推送文章一年结束,迎来新的一年,辞旧迎新,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元旦微信推送文章,欢迎大家阅读欣赏。元旦微信推送文章篇1“元旦”一词来源

学习

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包括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春节期间微信公众号推送什么内容,春节微信公众号文章。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

学习

春节微信推送文章素材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微信推送文章素材,内容包括关于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春节主题的推送文章,关于春节的公众号文章推送。关于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又是一年春节时,大家都很开心很快乐,在这欢乐的节日假期中,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春节的

学习

高三经典励志文章精选

阅读(71)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经典励志文章精选,内容包括高三有多高的励志文章,鼓励高考学生的励志句子,有关高三的励志文章精选。高三有多高的励志文章励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ìzhì,意思是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出自汉班固《白虎通·谏诤

学习

高三励志文章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励志文章,内容包括关于高三的励志文章,关于高三的励志文案,高三励志短句正能量。关于高三的励志文章励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ìzhì,意思是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出自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

学习

优美文章段落摘抄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优美文章段落摘抄,内容包括优美文章段落摘抄大全,经典文章段落摘抄大全,摘抄150字优美段落。优美文章段落摘抄大全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