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咏柳古诗讲解

曾巩《咏柳》赏析

《咏柳》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介绍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生平

概述

曾巩,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十个妹妹(其中一人夭折),父亲被罢官,身体也不好,所以肩负起养家的重任。

曾巩自称“家世为儒”(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祖父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史称巩“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18岁时,赴京赶考,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欧阳修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上欧阳学士第二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庆历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为次子(其上尚有一兄长),只好辍学回归故里,尽心侍奉继母。曾巩少年时与王安石为密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直至嘉祐二年(1058),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第一。

嘉祐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五年,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理校出《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陈书》、《唐令》、《李太白集》、《鲍溶诗集》和《列女传》等大量古籍,对历代*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序文。 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他根据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致力于平反冤狱、维护治安、打击豪强、救灾防*、疏河架桥、设置驿馆、修缮城池、兴办学校、削减公文、整顿吏治、废除苛捐杂税,深受群众拥戴。

元丰三年(1080),改任沧州(今河北)知州,途经京城开封时,宋神宗召见。宋神宗对其“节约为理财之要”的建议大为赞赏,留任为三班院勾判。元丰四年,朝廷认为“曾巩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任为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同年九月,遭母丧,去官。次年,病逝于江宁府(今南京)。后葬于南丰源头崇觉寺右。南宋理宗时追谥为“文定”,人称“南丰先生”。 他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政事

自称"家世为儒“,①曾祖历官水部员外郎,祖父为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宋史》称曾巩年幼"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成诵“②。"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③。但据他自称幼时从先生受书,"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到十六七岁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始知爱好,并努力学习④。到二十岁后,"欧阳修见其文奇之“⑤大约就在这时,他曾给欧阳修写信,并"献杂文时务策两编“。信里他一面称赞欧阳修的道德文章,一面表白自己的为人志节:"巩自成童,闻执事之名,及长,得执事之文章,口诵而心记之,观其根极理要,拨正邪僻,掎挈当世,张皇大中,其深淳温厚,与孟子韩吏部之书为相唱和,无半言片词舛驳于其间,真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也。……又闻执事之行事,不顾流俗之态,卓然以体道扶教为己务。……信所谓能言之能行之,既有德而且有言也。韩退之没,观圣人之道者,固在执事之门矣。"曾巩当时少不更事,而能有这样的'看法,很不简单,所言者虽有所未尽,但大体符合实际。又说:"巩性朴陋,无所能似,家世为儒,故不业他。自幼迨长,努力文字间,其心之所得,庶不凡近。……唯其寡与俗人合也,于公卿之门未尝有姓名,亦无达者之车回顾其疏贱。抱道而无所与论,心常愤愤悱悱,恨不得发也。今者乃敢因简墨布腹心于执事,苟得望执事之门而入,则圣人之堂奥室家,巩自知亦可以少分万一于其间也。"这段话是表述自己的为人的。与俗不合,抱道自守,心志如此,确不凡近。欧阳修对于这样的人物自是重视的。因此,曾巩上书之后,曾经得到欧阳修接见。据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讲,欧阳修见到他之后,曾对他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而且当曾巩向欧阳修告别之时,欧阳修还写了《送曾巩秀才序》,其文云:"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余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此序作于庆历二年(1042),这时曾巩虽见弃于有司,却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

在这期间,曾巩也结识了王安石,还曾向欧阳修推荐。他在《再与欧阳舍人书》中说:"巩顷尝以王安石之文进左右而以书论之,其略曰: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这是追述前此一封信中的话,可见曾巩对王安石曾经非常器重。在这封信里,他不仅推荐王安石,还曾提到王回、王向,一并向欧阳修推荐。

后来,在《与王介甫第一书》里曾巩又说:"巩至金陵,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王向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由此看来,在这期间曾巩同欧阳修已有相当亲密的交往。

考中进士

曾巩是在嘉祐二年(1058)欧阳修知贡举时考中进士的。在这之前,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这样的前辈,结交了王安石这样的朋友,而且已经同当代其他几个重要人物如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不过,曾巩所写的这些书信,不同于寻常的"干谒“,不是请求荐引。例如,他在《上杜相公书》中说:"今也过阁下之门,又当阁下释衮冕而归,非干名蹈利者所趋走之日,故敢道其所以然,而并书杂文一编,以为进拜之资。蒙赐之一览焉,则其愿得矣。"这封信大概就写于庆历五年(1045)杜衍、范仲淹等被黜离职之后。曾巩于此时写信并投献文章,正好说明他的为人和政治态度,政治上同杜衍、范仲淹一致,绝不趋炎附势。

编校书籍

曾巩既中进士,便被调任为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又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官。 在这期间,曾巩对于历代*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对于历代*书聚散以及学术源流多所论述,写过一些叙录,如《新序目录序》、《列女传目录序》、《战国策目录序》等,还有《梁书》、《陈书》、《南齐书》等,也都写有“叙录”。

曾巩虽推崇欧阳修,但他的学术观点和欧阳修亦有所不同。例如,他在《筠州学记》中说:"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刑名兵家之术,则狃于暴诈,惟知经者为善矣,又争为章句训诂之学,以其私见妄(一本下有"臆"字),穿凿为说,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学者靡然溺于所习。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氏而已。"他对扬雄如此称赞,这看法与韩愈比较相近,与欧阳修则颇相反。

此外,曾巩还有《答王深甫论扬雄书》,对于扬雄屈事王莽以及作《剧秦美新》,都有所辩解,并引王安石的看法,以为"雄之仕合于孔子无不可之义“,而且认为"世传其投阁者妄"云云。曾巩对扬雄的看法,涉及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扬雄的政治态度和学术成就,对曾巩都有影响。

任职情况

曾巩离开馆阁,又作了十几年的地方官吏。最初是越州通判(今浙江绍兴一带),其后又知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徙襄州、洪州,知福州。史称曾巩在这几州都有政绩,主要在"荒政"和"平盗"两个方面,而后者并非真是政绩。曾巩移徙洪州时,曾有《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诗云:"忆昔江西别子时,我初折腰五斗粟。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光如转烛。"他这时似乎已有倦于转徙的感叹。此后便多次表示为了养亲而不愿远仕。

在赴福州之前,曾巩有《辞直龙*阁知福州状》。到福州后又有《福州上执政书》,书中说:"转走五郡,盖十年矣,未尝敢有半言片辞求去邦域之任而冀背朝廷之义。此巩之所以自处,窃计已在听察之日久矣。今辄以其区区之腹心,敢布于下执事者,诚以巩年六十,母年八十有八,***寓食京师,而巩守闽越,仲弟守南越,二越者,天下之远处也,于著令:有一人仕于此二郡者,同居之亲当远仕者,皆得不行。……"据此,他请求"或暂还之阙下,或处以闲曹,或引之近畿,属以一郡,使得谐其就养之心,慰其高年之母。“此书之外,曾巩还有《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也是请求朝廷照顾养亲的。大概正是因为他一再申请,朝廷曾一度下令,"召判太常寺“;可是当他离职上路以后,又有诏改知明州。为此,曾巩又有《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希望朝廷允许他"暂至京师迎侍母赴任“。但未能如愿,所以后来移知亳州,又继续申请。他在《移知亳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中说:"臣昨任福州,已系远地,迎侍不得,即今***多病,见在京师,人子之谊,晨昏之恋,固难苟止。二者于臣之分,实为迫切。……只乞对移陈蔡一郡,许臣暂至京师,迎侍***赴任。……今臣幸蒙恩诏移守亳州,如臣所请。况亳州去京不远,欲乞许臣暂至京师,迎侍***赴任。“元丰三年(1080),曾巩又徙知沧州,有《沧州乞朝见状》,说:"窃念臣远离班列十有二年,伏遇陛下神圣文武,当天受命,……而臣曾未得须臾之间进望清光,窃不自揆,愿奉德音,犬马之情,固非一日之积。今将至京师,他望圣慈,许臣朝见。"于是神宗召见了曾巩。召见之后,他曾请求登对,有《乞登对状》,说自己被召见时,"不敢率然以对“,可是"退而伏念“,还是希望"上殿敷奏“,以便"披腹心“,"当天心“。此后曾巩便被留在京师,"勾当三班院“。

告老还乡

元丰四年(1081),有诏书说:"曾巩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于是便"以为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史称"近世修国史,必众选文学之士,以大臣监总,未有以五朝大典独付一人者“,于是曾巩入朝辞谢说:"此大事,非臣所敢当。"并有《申中书乞不看详会要状》,表示谦让。

元丰五年(1082)四月,擢拜中书舍人。这时曾巩又有《辞中书舍人状》,述说自己"齿发已衰,心志昏塞“,希望另选贤能。还有《授中书舍人举刘攽自代状》,表示谦退。但这年九月,曾巩即遭母丧,因而罢职。

元丰六年(1083)四月,曾巩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终年65岁。著作有《元丰类稿》等。

曾巩咏柳古诗讲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曾巩咏柳古诗讲解

学习

曾觌诗文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曾觌诗文,内容包括《全宋词》曾觌。《全宋词》曾觌曾觌(1109年-1180年),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开封)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以寄班祗候与龙大渊同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与龙大渊朋比为奸,

学习

社戏原文朗读音频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社戏原文朗读音频,内容包括《社戏》原文删除部分,社戏课文原文朗诵,社戏原文无删改。《社戏》原文删除部分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

学习

曾巩生平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曾巩生平,内容包括曾巩生平介绍,曾巩生平经历,曾巩生平简介。曾巩生平介绍曾巩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曾巩生平介绍曾巩(1019

学习

语文课本被删除的课文

阅读(160)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课本被删除的课文,内容包括历年被删除的课本经典课文解读,课本中被删除的课文有哪些,教材中那些被删除的经典课文解析。历年被删除的课本经典课文解读我们在上小学语文课时往往都会被课文“折磨”,最不愿看到的便是:背诵

学习

excel表格中如何把重复的行删除

阅读(139)

本文为您介绍excel表格中如何把重复的行删除,内容包括Excel表格删除重复行的方法,excel中怎么删除间隔空白行,excel表格重复的行怎么去掉。Excel表格删除重复行的方法用Excel来处理很多数据的时候,遇到有些行完全相同的情况就很头痛有。

学习

删除为话题600字作文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删除为话题600字作文,内容包括关于删除的作文(精选),舍不得删掉的作文400字,以删除为话题的作文。关于删除的作文(精选1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

学习

有关教师书籍读后感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教师书籍读后感,内容包括读《教师花传书》有感(通用),教师读名人传心得体会,关于教师读的书籍读后感。读《教师花传书》有感(通用20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

学习

电脑dll文件怎么删除

阅读(183)

本文为您介绍电脑dll文件怎么删除,内容包括电脑删除无用的dll文件,怎么删除dll文件,电脑dll文件如何删除。电脑删除无用的dll文件使用多年的电脑,有比较多的文件冗余在电脑注册表中,使用常规的方法还无法将其删除,如果任由不管,电脑也会越用

学习

曾巩的咏柳古诗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曾巩的咏柳古诗,内容包括曾巩古诗《咏柳》,咏柳宋曾巩,咏柳曾巩朗读。曾巩古诗《咏柳》《咏柳》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下面给大家带来曾巩古诗《咏柳》,欢迎大家阅读。《咏柳》宋代:曾

学习

以删除为话题的作文

阅读(156)

本文为您介绍以删除为话题的作文,内容包括关于删除的作文(精选),舍不得删掉的作文400字,删除为话题600字作文。关于删除的作文(精选1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

学习

墨池记曾巩原文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墨池记曾巩原文,内容包括墨池记曾巩,墨池记曾巩翻译,墨池记曾巩答案。墨池记曾巩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

学习

wps文字如何删除页面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wps文字如何删除页面,内容包括wps文字如何删除页,wps文字如何删除页眉页脚,wps文字中如何删除不需要的一页。wps文字如何删除页WPSOffice是由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办公软件套装,可以实现办公软件最常

学习

曾巩墨池记真迹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曾巩墨池记真迹,内容包括曾巩《墨池记》赏析,曾巩墨池记原文,曾巩墨池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曾巩《墨池记》赏析《墨池记》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代表作散文。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曾巩《墨池记》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

学习

描写琥珀的句子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琥珀的句子,内容包括描写琥珀的优美句子,琥珀之美的句子,有关描写琥珀的优美句子。描写琥珀的优美句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

学习

曾巩生平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曾巩生平,内容包括曾巩生平介绍,曾巩生平经历,曾巩生平简介。曾巩生平介绍曾巩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曾巩生平介绍曾巩(1019

学习

青鸟的好词佳句赏析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青鸟的好词佳句赏析,内容包括青鸟好词好句赏析,青鸟好词好句摘抄大全,青鸟好句摘抄加赏析。青鸟好词好句赏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好词好句吧,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好词好句记录到

学习

形容雪景的优美句子古诗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雪景的优美句子古诗,内容包括形容雪景的优美句子,形容雪景的优美句子简短,形容雪景的优美句子一年级。形容雪景的优美句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

学习

节日喜庆的诗句古诗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节日喜庆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节日喜庆的诗句,婚礼喜庆的诗句,赞美喜庆的诗句。节日喜庆的诗句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你有

学习

古诗山行的诗意怎么写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山行的诗意怎么写,内容包括古诗山行的诗意,古诗山行的诗意是什么意思,古诗山行的诗意讲解。古诗山行的诗意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

学习

山行古诗经典

阅读(159)

本文为您介绍山行古诗经典,内容包括山行的古诗及赏析,山行古诗的意思及赏析,山行古诗讲解及赏析。山行的古诗及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

学习

山行杜牧译文及赏析

阅读(165)

本文为您介绍山行杜牧译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杜牧的《山行》赏析,杜牧山行原文及赏析,杜牧山行古诗赏析。杜牧的《山行》赏析《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学习

饮酒结庐在人境古诗文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饮酒结庐在人境古诗文,内容包括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朗诵,结庐在人境全诗解析。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赏析1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