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

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

公历纪元前,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洛阳白马寺一直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家围绕追求智慧、以求得人生解脱这个佛教主题,如何浅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其中历史最悠久、思想最博大精深的教派。长期以来,在哲学和宗教学研究上,很多人认为"宗教就是唯心主义",这并非完全正确。汤用彤先生曾说:"佛法,亦宗教,亦哲学",佛教也包含哲学,它不只有唯心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它包含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的思想,佛教哲学是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固有文化和思想逐渐相融合,演变成中国化的佛教,并与中国固有的哲学相互交流、渗透,形成了中国佛教哲学。中国历代佛教思想家阐发富有哲学性和思想性的概念,如缘起、因果、平等、解脱等,充分涉及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和认识论、实践论等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佛教哲学,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现实意义重大。

1、中国有自己的佛教哲学

学术界曾对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形成佛教哲学存在争议。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印度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文化和哲学相互碰撞、融合,日趋中国化,形成了中国佛教哲学的新学说。现今已形成学界共识。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古代最庞大、最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属于中国哲学,也是佛教哲学,它既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也不是印度佛教哲学的翻版。

(一)中国佛教哲学与印度佛教哲学不同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在这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本土文化、思想、习俗的影响很深,吸取了大量的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比起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佛教更加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去追求精神解脱,表现的更加圆融。印度佛教追求超越现实的人生和世界,争取在来世进入极乐世界。显然,中国佛教哲学不同于印度佛教哲学。

(二)中国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不同

佛教哲学是为求得人生解脱所作的论证,追求福慧双修,以修得正果,到达彼岸世界,到达理想的、自由的精神境界。一般认为,中国儒、道两个教派的哲学家更加肯定现实,他们主张在现实的世界中和实际的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塑造更为理想的人格。所以,中国佛教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在精神追求方面有很大区别。

2、中国佛教哲学的特点

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家围绕追求智慧、以求得人生解脱这个佛教主题,表述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主要观点有:关于人生、为人的观点;关于人生所处环境的论述;以及根据对人生、以及人生所处环境的认识,如何在实践中修正错误行为、追求智慧,以获得更大的福报,最终到达彼岸世界、修得正果。以上三个问题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和认识论、实践论的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佛教哲学的体系。中国佛教的哲学特点就集中体现在这个体系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有:

(一)缘起论

"缘起"是佛法的精髓,这里的"缘",含义即就是哲学中事物之间因果关系中的"因",即原因、前提。佛法讲"缘起性空",就是指世间上没有独存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缘起论的基本思想是"缘集则法生,缘去则法灭"的观点,意思是世间任何事物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是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由一定关系相互结合,才能产生。事物也不会孤立存在,都是在一定的关系中存在。同时事物的发展也离不开它周围与它相互有关系的事物。事物的灭亡也和它周围的事物有关系。缘起理念是佛教中的重要思想,更是佛教独特的世界观,是区别于其他宗教、哲学的最大特征。

这种"缘集则法生,缘去则法灭"的观点,体现了一种关系论、过程论的哲学思想。根据佛教哲学中这种"缘起论"的思想,事物是关系的体现,包含了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哲学理念。同时"缘起论"认为"缘起"不仅包含关系的思想,"缘起"也是一个过程。事物"缘集则法生,缘去则法灭",就表明,缘起是一个过程。在中国佛教认为,由于宇宙万物是缘起的,有生住异灭四相,并且这四相是不断变异的过程。人亦如此,处在生老病死不断流转的过程之中。"缘起"的这种过程思想包含着事物运动、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思想,属于辩证思维的表现。

(二)因果论

"因果",是佛教又一非常重要的理念,中国佛教的"因果"观认为一切事物之间都有因果关系,这是一切实有事物的普遍关系。因果彼此关联,相互依存存在。佛教用这种因果规律来说明世间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佛教阐述不仅外在世界中存在因果,而且人也处在因果网里;不仅过去、眼前、未来有因果,而且因果在无始以来、以至于无终的未来,都存在着而且发挥着作用。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因果关系理论是互通的。

中国佛教基于这种"因果"的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主要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行为与人生结果的关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为佛教一心向善的道德准则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二谛义

佛教中"二谛"指的是"真谛"和"俗谛",这与哲学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异曲同工。这里的"谛"是正确的认识、真理的意思。佛教著作对"谛"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人们对某物的认识和此物的实际情况是完全一致的,即认识的绝对性;另一方面,人们对某物的认识只是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的认识,即认识的相对性。故中国佛教中的"谛"有"真谛"和"俗谛"之分。

另外,中国佛教认为人的认识能力会受到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认识在广度、深度和准确性上都是有限的,因此,正确的认识是一种"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对某物的认识和此物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中国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的存在、发展都离不开时间、空间,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发展之中,所以根本不存在常驻不变的东西。佛教中这种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思想,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观点产生共鸣。

3、中国佛教哲学特点的现代意义

中国佛教博大精深,其中的哲学思想需要我们学习者一生去琢磨。本文只举出几点。佛教为人类开示的解脱之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信仰体系、哲学体系,也是价值体系。它带给我们的意义更值得我们深思。当前社会,充斥着各种负面现象,信仰危机、道德丧失、良心堕落等等,亟待一种能调整人的心灵,进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良方",而中国佛教哲学,这一具有宗教人文精神的哲学,就是这剂"良方"。

一方面,中国佛教哲学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发挥了很大的引导作用。现代人不断追求利益和欲望,反而有过多烦忧,心理失衡,佛教哲学中的智慧学说能够给现代人的心灵带来一丝平静,提醒人们勿忘本心,不至于迷途或迷途后能够知返。

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哲学思想不仅能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且能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佛教哲学思想中缘起论、因果论以及平等的哲学都教导我们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这对现今意义重大。

拓展阅读:中国佛教的特色

一、中国佛教的世俗化

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 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世俗化就是其中之一。世俗化是指宗教界面对社会环境的冲击, 佛教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的趋势。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 在本质上意味着为了宗教神圣性的有所作为。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对于出世和入世,我们知道佛教产生于现实而超脱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一方面, 佛教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佛教不可能具有绝对的超然性;另一方面, 佛教的超然性又是佛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标志之一。这就决定了佛教对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必须有某种指导原则。同时, 佛教在面临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会相应地做出反馈并调整和外界的关系, 这种调整涉及到佛教自身的主动调整和向外的被动调整。中国佛教强调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的众生平等说, 鼓励每个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解脱, 这既是对佛陀基本精神的继承和发挥, 也特别反映了中国佛教对个人道德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然而, 这类说法却也符合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 适合中国广大民众想追求幸福来世的心理需要和少数统治者用来麻醉民众的政治需要。因为儒家无论是性善论, 还是性恶论, 都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禹, 都将主体自身的行善作为道德完善和人的本质实现的基本条件, 每个人在成圣之路上是平等的。儒家也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佛家也是人人都能成为佛。可见儒家的人性论思想及其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 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寺院经济为佛教的世俗化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它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同时又加速了佛教世俗化的进程。

二、中国佛教的简易性

佛教讲信、解、行、证, 信是第一位的, 信、解又必须落实到行、证的宗教实践上。如何行、证又与一定的理论指导相联系。从历史上看, 原始佛教比较偏重于对人生现象的分析以说明人生皆苦, 从而强调通过宗教实践获得人生解脱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但从部派佛教开始, 就对宇宙万法的实有假有、心性的净染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特别是轮回与解脱的主体, 成为各派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 并形成了许多精致的理论。到后来的大乘佛教, 在神化并崇奉佛菩萨的同时, 也过多地对信仰作了哲学理论上的论证与发挥。佛教传入中国后, 其理论和实践虽然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但在中国得到最广泛流传的却是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禅宗和净土宗, 而这两个宗派都以理论的简要和修行方式的简易为特色。惠能南宗以“不立文字”为标帜, 以自性顿悟来统摄一切传统的修持形式与修持内容, 并以中道不二为指导破除了对读经、坐禅、出家、戒行等传统佛教的修行方法的执著, 从而更好地适应了中土社会和民众的需要, 促进了佛教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净土宗则认为, 世风混浊, 没有佛的帮助, 光靠自力, 解脱甚难, 靠自力解脱的教义是难行道, 而以信佛的因缘愿生净土, 凭借佛的愿力, 即借他力往生西方净土的是易行道, 因而提倡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念佛法门, 认为如此则能在死后往生安乐国土。这种简便易行的念佛法门特别适合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追求解脱的心理需要, 故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迅速的传播。许多人虽然不一定懂得净土宗, 却都知道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唐武宗灭佛以后, 天台、华严、唯识等宗派都一蹶不振, 而理论简易、法门简便的禅宗和净土宗却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入宋以后, 禅净融合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的简易性趋向。

三、中国佛教的圆融性

佛教以“ 格义” 和“ 比附” 的方式融入以儒道两家为主流思想的中国社会之中。“格义”就是用儒道两家的概念去解释佛教经典中那些难懂的名相, 使人们对佛教的教义发生理解和认识, 从而产生信仰, 如用道家的“ 无” 来解释佛教的“ 空” , 用道家的“ 无为” 来理解佛教的“ 涅” 等。佛教丰富的义理是用繁富的名相来表述的,这些名相在中土语言之中并没有恰如其分的对应词。所以中国佛教早期的高僧大德就只好用人们比较熟悉的老庄思想或儒家观点去理解、阐述佛教理论, 由此奠定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色, 也形成了中国佛教最早的一批著作。读道安、慧远、僧肇等人的著作, 可以体会到其间浓郁的老庄玄学味道。也就是说, 这些中国佛教理论的奠基者们的著作, 实际上就是以佛教为土体, 吸收和融合儒道两家而形成的思想成果。

魏晋玄学为了调和儒道以建立新的思想体系, 曾把《老子》书中“有生于无”的说法, 论释为“ 以无为本、为体, 以有为用” 的基本观念, 提出了体用、本末、有无、动静、一多等哲学范畴。这不但对魏晋佛学用来解释印度大乘空宗的般若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而且,对后来中国佛教各派各家用以建构和诠释自家的缘起理论和心性学说, 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 如果说魏晋时期的“ 六家七宗”佛学, 是按照玄学家的思路理解印度般若理论的, 那么, “六家七宗”之后的佛教哲学则是接此而往下讲的, 即部分地把道家和魏晋玄学的重要概念和范畴, 与印度佛教的概念、范畴相结合, 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佛教哲学形态。儒家关注天下国家、礼乐教化, 倡导忠孝仁义, 是一种政治理论思想, 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政令和教化的依据;道家和道教非常重视清静无为、修炼养生。在三家长期的思想交涉过程中, 佛教也凸现了理论思辨的优势与心灵慰藉的功能, 由此出现了“ 以儒治世, 以道治身, 以佛治心” 和“ 二十学儒, 四十学道, 五十学佛” 的说法, 通过对二家作用领域划定界限的方法使佛教融入到中国文化结构之中。不同的作用领域又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并且是一个由表及里、从此及彼的发展序列, 由此又保证了佛教相对于儒道二家的思想优势。

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

学习

统一与特质的哲学解释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统一与特质的哲学解释,内容包括论中国哲学的特质,适合学哲学的人的特质,学哲学人的特质。论中国哲学的特质导语:中国传统哲学之特质,许多学者都有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价值哲学的独特视角,观照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一看法,即“必

学习

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

阅读(107)

本文为您介绍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内容包括论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价值,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论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价值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核心,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于艺术活动之中,下面是搜集整理

学习

隔离酒店应急预案及措施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隔离酒店应急预案及措施,内容包括隔离酒店应急预案(通用),隔离酒店应急预案作用,隔离酒店应急预案包括哪些。隔离酒店应急预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

学习

当代网络环境的现状分析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当代网络环境的现状分析,内容包括论当代中国网络讨论环境现状,有关网络环境现状的评论,中国的网络环境现状。论当代中国网络讨论环境现状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学习

小学学校公共区域消毒制度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学校公共区域消毒制度,内容包括小学消毒隔离制度,小学通风消毒隔离制度,小学隔离室消毒工作制度。小学消毒隔离制度是指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

学习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包括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论文。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还

学习

试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论文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论文,内容包括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毕业论文,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论文,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毕业论文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

学习

中国艺术史发展历程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艺术史发展历程,内容包括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精选),西方艺术史发展历程,中国艺术史的初步认识和理解。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精选6篇)对于艺术的构成,并没有普遍认同的定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视觉艺

学习

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内容包括论有关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中国民族声乐美学特征的国内现状。论有关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民歌是与劳动人民联系最为密切、表现人民现实生活最为直接的一种艺术

学习

隋文帝不赦子原文及翻译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隋文帝不赦子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隋文帝不赦子的典故,隋文帝不赦子,隋文帝不赦子的治国思想。隋文帝不赦子的典故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

学习

隋宫原文译文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隋宫原文译文,内容包括《隋宫》原文及译文,隋宫译文,隋宫古诗全文及翻译。《隋宫》原文及译文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隋宫》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

学习

中国哲学思想史笔记完整版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哲学思想史笔记完整版,内容包括论中国哲学“和”思想(精选),中国的哲学和思想,论中国哲学思想。论中国哲学“和”思想(精选8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学习

北魏孝文帝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北魏孝文帝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内容包括北魏孝文帝的历史贡献,北魏孝文帝对历史的贡献,北魏孝文帝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北魏孝文帝的历史贡献导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下面是语

学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阅读(14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内容包括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发展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变迁因素。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的类型很多,

学习

统一与特质的哲学解释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统一与特质的哲学解释,内容包括论中国哲学的特质,适合学哲学的人的特质,学哲学人的特质。论中国哲学的特质导语:中国传统哲学之特质,许多学者都有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价值哲学的独特视角,观照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一看法,即“必

学习

家居壁画手绘有什么特点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家居壁画手绘有什么特点,内容包括手绘壁画有哪些应用,手绘壁画材料都有什么,手绘壁画用的材料。手绘壁画有哪些应用手绘壁画也叫手绘墙画(即墙绘)是近年来居家装饰的潮流,它不再是隔离墙上任人涂抹的图案,是修饰新房,翻新,会所,

学习

经验总结法分为几个阶段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经验总结法分为几个阶段,内容包括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的思路,教育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

学习

艾青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阅读(137)

本文为您介绍艾青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内容包括艾青的诗歌,艾青的诗歌大全,艾青的诗歌总是充满什么。艾青的诗歌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

学习

西梅的功效与作用一次吃几个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西梅的功效与作用一次吃几个,内容包括西梅的功效与作用,西梅的功效与作用通便,西梅的功效与作用治疗便秘吗。西梅的功效与作用西梅是一种果实,其营养非常丰富,故有奇迹的水果,功能性水果的美誉。以下是西梅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

学习

寓言有什么特点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寓言有什么特点,内容包括寓言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寓言的特点是什么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寓言的特点是什

学习

关于友情的句子几个字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友情的句子几个字,内容包括关于友情的句子及其出处,关于友情的唯美句子和出处,关于友谊的高质量句子。关于友情的句子及其出处1、先人而后己。高考——《礼记》2、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体衰而爱渝。3、投我以桃,报

学习

胡适的哲学观点和感悟

阅读(77)

本文为您介绍胡适的哲学观点和感悟,内容包括胡适的哲学观点,胡适哲学与人生,胡适的主要思想观点。胡适的哲学观点胡适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门下,他的文章,往往富有实用主义的精神,很有建设性。接下来为你带来胡适的哲学观点,希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