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原文译文

《隋宫》原文及译文

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隋宫》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隋宫》原文:

李商隐〔唐代〕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宫》译文: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隋宫》赏析: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逸。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注释

⑴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所建的`行宫。

⑵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⑶“欲取”句:《隋书·炀帝纪》:“大业元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八月,上御龙舟幸江都。”芜城,即广陵(今扬州)。帝家,帝都。

⑷玉玺:皇帝的玉印。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此处指唐高祖李渊。《旧唐书·唐俭传》:“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牒,天下属望’。”《后汉书·光武纪》注引郑玄《尚书中候注》:“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朱建平《相书》:“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刘孝标《辨命论》:“龙犀日角,帝王之表。”

⑸锦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其帆用华丽的宫锦制成。《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梁,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⑹腐草无萤火:《礼记·月令》:“腐草为萤。”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这句采取夸张的手法,说炀帝已把萤火虫搜光了。

⑺垂杨:隋炀帝自板诸引河达于淮,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开河记》:“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争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

⑻“地下”二句: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荒***亡国之君。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创,歌词绮艳。《隋遗录》载隋炀帝在江都,“昏腼滋深,往往为妖祟所惑。尝游吴公宅鸡台,恍惚间与陈后主相遇。后主舞女数十许,中一人迥美,帝屡目之,后主云:‘即丽华也。’因请丽华舞《玉树后庭花》。丽华徐起,终一曲。”

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与同名七绝同时,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腐败国君的典型。他即位以后,不务国事,却开凿了两千余里的运河,以便他由洛阳乘舟到江都游玩。他还打算游幸杭州,为此特意开凿了八百里的江南河。沿河广建行宫,耗尽民脂民膏。他在位十四年中,曾三次巡游江都,乘坐的龙舟前后相接,长达二百余里,锦帆过处,香闻十里。每次随行人员竟多达二十万人,拖船的民夫多达八、九万人。最后终至被杀。李商隐以此为根据,从国家的兴亡着眼,写了这首讽刺前朝以警当世的咏史诗。

名家评价

范晞文《对床夜语》:前辈云: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隋宫》诗云:“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又《筹笔驿》云:“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则融化斡旋,如自己出,精粗顿异也。

方回《瀛奎律髓》:“日角”、“天涯”巧。

吴师道《吴礼部诗话》:“日角”、“锦帆”、“萤火”、“垂杨”是实事,却以他字面交蹉对之,融化自称,亦其用意深处,真佳句也。

顾麟《批点唐音》:此篇句句用故事,风格何在?况又俗,且用小说语,非古作者法律。初联、结语亦俗,大抵晚唐起结少有好语。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以此为四虚体。周秉伦曰:通篇以虚意挑剔讥意。即结语,不曰难面阴灵于文帝,而曰岂宜问***曲于后主,见殷鉴不远,致覆成业于前车。可笑、可哭之甚,殊有深思。评者病其风格不雅,则可;如谓其用小说语,彼稗官野史,何者非古今人文赋中料耶!

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于今”妙!只二字,便是冷水兜头蓦浇。“终古”妙!只二字,便是傀儡通身线断,直更不须“腐草”、“垂杨”之十字也)。

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五六是他人结语,用在诗腹,别以新奇之意作结,机杼另出,义山当日所以独步于开成、会昌之间。

冯班、冯舒《二冯先生评点才调集》:腹联慷慨,专以巧句为义山,非知义山者也。

何焯《义门读书记》:无句不佳,三四尤得杜家骨髓。前半展拓得开,后半发挥得足,真大手笔。后半讽刺更觉有力。

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义山《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飞卿《春江花月夜》曰:“十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容。”虽竭力描写豪奢,不及李语更能状其无涯之欲。

朱曾武《唐诗绎》:此诗全以议论驱驾事实,而复出以嵌空玲珑之笔,运以纵横排宕之气,无一笔呆写,无一句实砌,斯为咏史怀史之极。

黄子云《野鸿诗的》:《隋宫》诗:“五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日角”非太宗然也,前代之君亦有之;况二字究未有稳贴,明知先有下句,不得已借以强对。然只此一联,语虽工,而作意何在?

沈德潜《唐诗别裁》:言天命若不归唐,游幸岂止江都而已!用笔灵活,后人只铺叙故事,所以板滞也。

黄叔灿《唐诗笺注》:五十六字中以议论运实事,翻空排宕,与《南朝》诗同一笔意。

张文荪《唐贤清雅集》:参用活法夹写,便动荡有情,古今凭吊绝作。

李锳《诗法易简录》:言外有无限感叹,无限警醒。

方南堂《辍锻录》:李商隐之“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不过写景句耳,而生前侈纵,死后荒凉,一一托出,又复光彩动人,非惊人语乎?

徐元梦《历代诗法》:风华典雅,真可谓百宝流苏,千丝铁网。

冒春荣《葚原诗说》:其造语幽深,律法精密,有出常情之外者。

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钱湘灵云:此首以工巧为能,非玉溪妙处。查慎行:前四句中转折如意。三四有议论,但“锦帆”事实,“玉玺”宇凑。纪昀:中四句步步逆挽,句句跌脱。结句佻甚,盛唐人决不如此。

纪昀《玉溪生诗说》:纯用衬贴活变之笔,一气流走,无复排偶之迹。首二句一起一落,上句顿,下句转,紧呼三四句。“不缘”、“应是”四字,跌宕生动之极。无限逸游,如何铺叙?三四只作推算语,便连未有之事,一并托出,不但包括十三年中事也,此非常敏妙之笔。结句是晚唐别于盛唐处。

方东树《昭昧詹言》:先君云:“寓议论于叙事,无使事之迹,无论断之迹,妙极妙极。”又曰:“纯以虚字作用,五六句兴在象外,活极妙极,可谓杰作。”

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结以冷剌作收,含蓄不尽,佥觉味美于回,律诗寓比兴之意,玉溪惯法也。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凡作咏古诗,专咏一事,通篇固宜用本事,而须活泼出之;结句更须有意,乃为佳构。玉溪之《马嵬》、《隋宫》二诗,皆运古入化,最宜取法。首句总写隋宫之景。次句言芜城之地何足控制宇内,而欲取作“帝家”,言外若讥其无识也。三四言天心所眷,若不归日角龙颜之唐王,则锦帆游荡,当不知其所止。五六言于今腐草江山,更谁取流萤十斛;怅望长堤,唯有流水栖鸦,带垂杨萧瑟耳。萤火垂杨,即用隋宫往事,而以感叹出之。句法复摇曳多姿。末句言亡国之悲,陈、隋一例。与后主九原相见,当同伤宗稷之沦亡,玉树荒嬉,岂宜重问耶!

隋宫原文译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隋宫原文译文

学习

隋文帝不赦子原文及翻译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隋文帝不赦子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隋文帝不赦子的典故,隋文帝不赦子,隋文帝不赦子的治国思想。隋文帝不赦子的典故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

学习

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内容包括论有关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中国民族声乐美学特征的国内现状。论有关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民歌是与劳动人民联系最为密切、表现人民现实生活最为直接的一种艺术

学习

中国艺术史发展历程

阅读(17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艺术史发展历程,内容包括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精选),西方艺术史发展历程,中国艺术史的初步认识和理解。论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精选6篇)对于艺术的构成,并没有普遍认同的定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视觉艺

学习

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内容包括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中国佛教哲学的主要特点,中国佛教哲学有什么特点。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公历纪元前,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洛阳白马寺一直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即中

学习

统一与特质的哲学解释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统一与特质的哲学解释,内容包括论中国哲学的特质,适合学哲学的人的特质,学哲学人的特质。论中国哲学的特质导语:中国传统哲学之特质,许多学者都有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价值哲学的独特视角,观照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一看法,即“必

学习

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内容包括论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价值,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论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价值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核心,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于艺术活动之中,下面是搜集整理

学习

隔离酒店应急预案及措施

阅读(184)

本文为您介绍隔离酒店应急预案及措施,内容包括隔离酒店应急预案(通用),隔离酒店应急预案作用,隔离酒店应急预案包括哪些。隔离酒店应急预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

学习

中国哲学思想史笔记完整版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哲学思想史笔记完整版,内容包括论中国哲学“和”思想(精选),中国的哲学和思想,论中国哲学思想。论中国哲学“和”思想(精选8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学习

北魏孝文帝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阅读(135)

本文为您介绍北魏孝文帝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内容包括北魏孝文帝的历史贡献,北魏孝文帝对历史的贡献,北魏孝文帝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北魏孝文帝的历史贡献导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下面是语

学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阅读(164)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内容包括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发展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变迁因素。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的类型很多,

学习

看什么片能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文化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看什么片能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文化,内容包括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价值,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价值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价值和影响。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价值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的

学习

隋论原文及翻译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隋论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隋论》阅读答案及译文。《隋论》阅读答案及译文《隋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创作的政论文。文章先摆出自己的论点,通过对人、物的关系剖析,得出过于在乎反而容易失去的道理。铺开讲到了得天下与

学习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内容包括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以及优势,生产型电子商务企业特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5%,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习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先后地点

阅读(115)

本文为您介绍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先后地点,内容包括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典故,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作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故事。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典故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

学习

隋文帝不赦子原文及翻译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隋文帝不赦子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隋文帝不赦子的典故,隋文帝不赦子,隋文帝不赦子的治国思想。隋文帝不赦子的典故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

学习

我愿意是急流原文赏析

阅读(206)

本文为您介绍我愿意是急流原文赏析,内容包括诗歌《我愿意是急流》赏析,诗歌我愿意是急流朗诵,我愿意是急流赏析。诗歌《我愿意是急流》赏析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

学习

强弱之辨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阅读(153)

本文为您介绍强弱之辨文言文翻译及答案,内容包括强弱之辩文言文翻译,强弱之辨翻译,强弱之辨文言文及翻译。强弱之辩文言文翻译在我们的学习时代,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

学习

玉阶怨李白古诗讲解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玉阶怨李白古诗讲解,内容包括玉阶怨李白,玉阶怨李白古诗朗诵,玉阶怨李白讲解。玉阶怨李白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

学习

关于唐代爱国的古诗大全

阅读(15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唐代爱国的古诗大全,内容包括唐代诗人爱国的古诗,爱国的唐代古诗,唐代诗人写的爱国诗。唐代诗人爱国的古诗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你有真

学习

唐代古诗300首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唐代古诗300首,内容包括唐代古诗,唐代古诗排名前十首的诗,唐代古诗词经典唯美名句。唐代古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

学习

核舟记原文翻译及注释

阅读(155)

本文为您介绍核舟记原文翻译及注释,内容包括核舟记原文对应翻译,核舟记原文逐句对照翻译,核舟记原文及其翻译。核舟记原文对应翻译《核舟记》是魏学洢(约1596~约1625)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下面整理了核舟记

学习

大寒最好的古诗词

阅读(195)

本文为您介绍大寒最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大寒对应的古诗(精选40首),大寒文案古诗,大寒陆游古诗。大寒对应的古诗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