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闻喜九大旅游景点
喜县历史悠久,自改左邑桐乡为闻喜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名人辈出,古迹颇多。魏晋有地*之父裴秀,唐有中兴贤相裴度,宋有抗金名相赵鼎,清有“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境内存有唐玄宗所书御碑和韩愈撰文,以及祁隽藻书写的“平淮西碑”。下面是整理的运城闻喜十大旅游景点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1、汤王山
汤王山位于中条山麓闻喜县的石门乡境内,海拔1752米,是中条山南端的最高峰。汤王山古名条山,依《山海经》改称景山。公元前一六00年于此发兵,鸣条一战,灭夏建商,奠定商朝六百年基业,山得圣而名改为汤王山。汤王山是商汤文化的发祥地,纵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莫过于尧、舜、禹、汤,而以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古迹景区,全国仅此一家。运城汤王山风景区古名条山、景山,夏末桀帝无道,民不聊生,人们纷纷投奔成汤,成汤遂扎寨此山,历经七年的休养生息,操练兵马,于公元前1711年,在此发兵出征伐桀,灭夏建商,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后人为纪念这位明君,便在当年成汤营寨观星台上始建庙于祭祀,在当地关于汤王山还有个十分古老的、很感人的传说:汤王得天下后,连着大旱7年,一个大臣占卜说,除非用人做牺牲(祭品),上天才会下雨。汤王决定牺牲自己,救民于水火。他周身捆了茅草,登上干柴堆,烈火熊熊。
2、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周至汉地址: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上郭古城址位于上郭村,在村东10米处发现古城址的北墙,墙残长500米,宽7—8米,高0.5—3.5米,夯层厚为7—15厘米。村南100米处有西墙暴露部分4—5米,残高3米左右。上郭遗址南北长5000米,东西宽1500米,总面积750万平方米。为春秋时期的古曲沃城址。上郭村向北的墓葬为西周、东周时期;遗址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等遗物。邱家庄墓地位于闻喜县官庄乡邱家庄村北100米战国汉墓群,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0米,分布在村西、村北的`丘岭上。断崖暴露大量的土坑竖穴和砖室墓。1973、1979年清理发掘15座土坑竖穴墓。出土青铜器有鼎、豆、壶、剑、镞。玉器有琮、环。陶器有鼎、豆、壶等,墓地保存较完整。
3、郭家庄仇氏石牌坊及碑亭
年代:清地址: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郭家庄镇郭家庄村该文物位于闻喜县郭家庄镇郭家庄村口长约130米的南北向道路两旁。其中,石牌坊坐北朝南,横跨南北向道路上,是清代盐提举仇嘉谟奉旨为其母孙宜人所建的贞节牌坊。创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牌坊通体石构,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蟠龙鸱吻。檐下正、背面皆悬石匾,额枋枋身阳雕有人物故事,花板饰有花草*案,阑额刻有额题。碑亭分布在南北向道路两旁,创建于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共5座。路东2座,皆坐东朝西,自北至南依次为仇毓镜神道碑亭和仇氏三兄弟德行碑亭;路西3座,皆坐西朝东,自北至南依次为仇氏五碑碑亭、赵太君节寿碑亭和薛太君节孝碑亭。均为石质仿木结构,建于石砌台基上。除仇毓镜神道碑亭为十字歇山顶外,余均为单檐歇山顶。碑亭正侧面多悬有石匾,额枋浮雕装饰*案,石柱镂刻对联等。
4、董泽湖
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的故乡就在闻喜县东镇东官庄村旁的董泽湖。《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董父拳龙的地方就是此地。现有董父庙遗址,过仙桥旧址,并蒂莲石碑和藕荷仙女传说等,是一个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历史人文,荷花生态景区,董泽湖景区交通通讯十分发达,东邻大运高速、二级、三级公路,闻绛二级公路和南同蒲铁路,非常方便各地游客,特别是此地盛产莲菜,夏秋两季80㎡的白水滩,两岸杨柳成行,十里平湖荷香,龙的故乡融于莲蓬荷香之中,冬天董泽湖的藕,洁白如玉,孔多渣细,脆嫩香甜,营养丰富,食用滋补皆佳,目前经加工而成的绿色食品,“香脆莲”已畅销晋,陕豫等省市,董泽湖正在成为经济调整中的特种经济旅游区。电话:0359-7022107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喜闻县……[详细]
5、闻喜文庙
闻喜文庙位于闻喜县县城内东北角。重建于宋咸平四年,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倾坏。明弘治四年(1491)重建。占地面积38亩,坐北向南,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成门、泮池、戟门、大成殿。右侧有传道斋、授业斋。大成门前有五龙影壁,影壁后有砚池。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斗拱为五踩双昂,琉璃歇山顶。有极星门、朝门、大成门、泮池、大成殿、明伦堂、学宫、廊房等二百余间。门前五龙影壁,用五彩琉璃烧制而成,形态生动,光泽纯朴。大成殿瑰丽庄重,结构规整,琉璃脊饰光泽夺目。庙内石刻甚多,有宋司马光撰书宣圣庙碑、有明代孔子线刻像及宋、元、明、清碑四十余通,均保存完好。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后稷庙
后稷庙后稷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明地址:闻喜县阳隅乡吴吕村创建年代无考,中轴线上仅存有后稷殿、戏台。后稷殿坐东朝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昂,右门墩石上有“至元二十九年五月”所建题记。戏台上有明清两代重修题记。
7、中华宰相村
即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公里。它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新建的一系列景观,于1995年农历三月三,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非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详细]
8、裴行俭墓
裴行俭墓裴行俭墓(第一批省保)时代:唐地址:闻喜县郝庄乡永青村西南唐史载,裴行俭(619—682年),字守约,闻喜县人,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其墓原有冢,有石人、石马,均于60年代平田整地时破坏,现仅存唐代石碑一通,字迹模糊不清,额篆“唐故礼部尚书”字迹。
9、裴祠石刻
在山西闻喜县城东北25公里礼元车站北隅。礼元镇古名木兰镇相传为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抗击侵略者的铁栅关。裴氏祠建于此。裴族人才辈出,享有盛名。裴秀创“制*六体”,裴松之注《三国志》;裴度平藩镇,恢复唐中央集权。祠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迭遭兵火,历代得修,现存古碑数十通,在史料与书法艺术上多属有价值的石刻。北周《裴鸿碑》,书法稳健,唐玄宗书《裴光庭碑》,行笔豪放,字体俊美;殷令名书《裴镜民铭》,既近颜风,又含柳意,端庄凝重,笔力挺拔;金大定至清代谱序,书法劲健,刻工洗炼,为氏族遗物之精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山西闻喜旅游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