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仕鸣读后感及其原文阅读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与杨仕鸣读后感及其原文阅读,欢迎大家分享。
与杨仕鸣读后感及其原文阅读 篇1
王阳明先生这篇文章写于1521年,阳明先生时年50岁,这一年正德皇帝驾崩,世宗登基。王阳明先生在江西,八月份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十二月被封为新建伯。阳明先生在1520年农历九月就开始了致良知学说,在1521年到处讲学。上期分享的《象山文集序》和《答伦彦式书》等文章都是在这一年发表的。
这篇《与杨仕鸣》是他写给学生杨仕鸣的,杨仕鸣和他的哥哥杨毅斋都是阳明先生的弟子,广东潮州人。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杨仕鸣的哥哥去世了,杨仕鸣写信给阳明先生请他帮哥哥写墓志铭,并在信中讨论了致良知的问题。文章是阳明先生的回信,我用白话文翻译了一下,主要内容如下:
阳明先生说:听说你哥哥毅斋去年冬天去世了,坟墓已长草,我很悲伤,但因抱恙在身,就不能帮他写墓志铭了,请你找一个他深交的朋友来写,这样才更会有感而发。你来信谈及良知应按各人的理解每天在自己心上下功夫,去除心中障蔽,扩充心之本体,对此我感到安慰和赞赏。致良知就是格物致知,就是明善诚身。如果每天都自我觉察,即使致知功夫还会间断,那只是不成熟而已。仕鸣你体会到致良知的说法和其他先贤有差异,所以心生疑虑。我认为致知二字是孔门正法眼藏,致良知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万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此几句话出自中庸,意思是: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即是说致良知是天理,是人意)。所以,明白了致知,才是得道,只有得道了,才是有德。背离致良知的学说,都是异端邪说,虽然世上有很多迷惑,千魔万怪变幻多端,但一遇上致良知就触之而碎,迎之而解。就像太阳一出,鬼魅魍魉就无所遁形了,还有什么可疑惑的呢?
仕鸣又说:致良知学问是立在空中的,不沾染一点点万物事情,也不容得一丝的增减,如果不这样,就不是合一功夫了(意思是先生的学问已经很恰到好处了,不容得一丝一毫的增减)。阳明先生说:虽然你的话表达得不是很清晰,但却是你自己的见解,值得祝贺,但致良知必须在内心上切实用力,不能说说而已,否则也只是议拟仿象,到头来只是一个弄精魄的汉(空学心法的人),虽然这和近世向外格物的人稍有不同,但也是一样有病痛的。诗文词章的功夫,儒者虽然并不荒废,孔子也说有德者必有言,但有言者未必有德。如果刻意在词章上安排和组织,则是为了求胜心而去做,而不是把德行传下去的。先辈也说要求道,但却容易在词章上大做文章,仕鸣既然已知道在致知上下功夫,我在这里一点你就明白了,是瞒不了良知的。
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阳明先生强调了致良知的不要为了致良知而致良知,阳明心学不是落空的学问,要在修炼上狠下功夫。每天都要不断擦拭灰尘,让良知之心越来越明亮,不光是大是大非,即使是小善小恶都能及时觉察,把恶念扼杀在萌芽状态。内心的.良知之力才是生命的本源,应正本清源,格物致知。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时提出心即理,后来又提出知行合一,在五十知天命之年又提出致良知。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那里良知是一种不经后天学习的先验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王阳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说的基础上把良知扩充为一种贯穿于万事万物的普遍原则。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认为良知是心的本然状态,良知是伦理学上的良心,亦即道德意识的主体。致良知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思想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范畴已演变为集本体论、功夫论、道德论为一体的最高的哲学范畴。
学习这篇文章后让我们对阳明先生更加敬重。他在1519年平定了朱宸濠谋反,却遭到张忠团伙处心积虑的诬陷,可正是这种逆境,却反推了阳明心学的发展,促使他在1520年农历九月始提出了致良知。可以说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自己讲的早期倡导的学说,到了晚年,他主要是提倡讲自己的致良知说。在他五十岁后到五十八岁去世这段期间,基本上他都是只论致良知,可以说致良知是对知行合一说的提升、发展和超越。
阳明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已是抱恙在身,但仍然不忘记教育学生要时时刻刻致良知。我们应该学习阳明心学的精髓,时刻省查克治,在事上炼,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
与杨仕鸣读后感及其原文阅读 篇2
1.日常行事依良知而行,不可随世事大众,攀附现时世态,确如此,有德日新,业安既富,每日自检,仁者自律,格物致知,持续处事。
2.功夫不合,常生疑虑,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有此二字,遵循此二字,一切顺达,自当触之而碎,迎之而解,如太阳一出。
3.此学如立在空中,四面皆无倚靠,万事不容染着。格物致知,仕鸣虽不全得,也已足可喜,只要一直实习,不用再多说,自当一勘而破。
圣贤之理都是平常简单的道理,但是也是不容易遵守的道理,若想成仁成仕其实很简单,格物致知,保守内心,不为外事外物所扰,保持初心,做好自己,做好当下能做的,保守格物的准则,一切自然而解,我每日三省我心,跟随圣人之心,涤荡内心的尘埃,做简单的事简单的人,心顺了一切就都顺了。
每日一问心得:不担心未发生的事情,相信自然有道,去除可能因素,朝正向前行。
一(辛巳)
差人来,知令兄已于去冬安厝,墓有宿草矣,无由一哭,伤哉!所委志铭,既病且冗,须朋友中相知深者一为之,始能有发耳。
喻及“日用讲求功夫,只是各依自家良知所及,自去其障,扩充以尽其本体,不可迁就气习以趋时好。”幸甚幸甚!果如是,方是致知格物,方是明善诚身。果如是,德安得而不日新!业安得而不富有!谓“每日自检,未有终日浑成片段”者,亦只是致知工夫间断。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又云:“以此磨勘先辈文字同异,工夫不合,常生疑虑。”又何为其然哉?区区所论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真的,直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方谓之有德。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虽千魔万怪,眩瞀变幻于前,自当触之而碎,迎之而解,如太阳一出,而鬼魅魍魉自无所逃其形矣。尚何疑虑之有,而何异同之足惑乎!所谓“此学如立在空中,四面皆无倚靠,万事不容染着,色色信他本来,不容一毫增减。若涉些安排,着些意思,便不是合一功夫”,虽言句时有未莹,亦是仕鸣见得处,足可喜矣。但须切实用力,始不落空。若只如此说,未免亦是议拟仿象,已后只做得一个弄精魄的汉,虽与近世格物者症候稍有不同,其为病痛,一而已矣。诗文之习,儒者虽亦不废,孔子所谓“有德者必有言”也。若着意安排组织,未有不起于胜心者,先辈号为有志斯道,而亦复如是,亦只是习心未除耳。仕鸣既知致知之说,此等处自当一勘而破,瞒他些子不得也。
二(癸未)
别后极想念,向得尚谦书,知仕鸣功夫日有所进,殊慰所期。大抵吾*既知学问头脑,已不虑无下手处,只恐客气为患,不肯实致其良知耳。后进中如柯生辈,亦颇有力量可进,只是客气为害亦不小。行时尝与痛说一番,不知近来果能克去否?书至,来相见,出此共勉之。前辈之于后进,无不欲其入于善,则其规切砥励之间,亦容有直情过当者,却恐后学未易承当得起。既不我德,反以我为仇者,有矣,往往无益而有损。故莫若且就其力量之所可及者诱掖奖劝之。往时亦尝与仕鸣论及此,想能不忘也。
三(癸未)
前者是备录区区之语,或未尽区区之心,此册乃直述仕鸣所得,反不失区区之见,可见学贵乎自得也。古人谓“得意忘言”,学苟自得,何以言为乎?若欲有所记札以为日后印证之资,则直以己意之所得者书之而已,不必一一拘其言辞,反有所不达也。中间词语,时有未莹,病中不暇细为点检。
与杨仕鸣读后感及其原文阅读 篇3
穿越历史长河,经典历久弥新,各位同仁,早上好!我们学习阳明心学已经一个月了,有些人取得了显著进步,有些人却尚未入门,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今天我们学习《与杨仕鸣》这篇文章,可以回答一部分人心中的疑问。
这篇文章写于1521年,阳明先生50岁了,对于弟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真的是明察秋毫,本文就道出了学习者的一个通病,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学习多年的同仁,阳明先生给出了特别重要的提醒,后人评价说是“顶门一针”。
文中的杨仕鸣和哥哥都是阳明先生的弟子,在哥哥去世以后,弟弟杨仕鸣来信希望先生为哥哥写墓志铭,同时也就讲了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阳明先生回信表示让熟知仕鸣哥哥的人撰写墓志铭更合适,然后就回应了关于杨仕鸣学习的一些疑惑,让我们看一下杨仕鸣的观点”日用讲求功夫,只是各依自家良知所及,自去其障,扩充以尽其本体,不可迁就气习以趋时好。”对于杨仕鸣的观点,阳明先生很赞同,他说“果如是,德安得而不日新?业安得而不富有?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依自家良知所及切实用功,不断去除心上的障蔽,这个障蔽就是无明和私欲,那么一个人的心灵品质就可以不断提升,从士人到能人再到君子,格局和境界不断提升,事业也就随之发达了。
接下来,杨仕鸣又说:“每日自检,未有终日浑成片段。”自己观照自己,发现自己的功夫不能连成片。阳明先生说:“亦只是致知功夫间断。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阳明先生提起到“功夫”因为致良知就是功夫之学,是在自己心上用功的真功夫,所以学习中华文化致良知真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修炼真功夫,修炼内功啊,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人经常是行不著习不察,看不到自己的习气,也观照不到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的功夫是常常间断的,阳明先生认为当一个人的功夫不间断,功夫能连成片的时候,那就是良知清澈的状态,也就是儒家所讲的“仁”,就是你的功夫熟练,一以贯之,就像我们把雷达系统打开了一样,能够时时观照反省引导自己的起心动念,有意注意,让自己的念头思想言语和行为都不偏离中道。
想一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打开一个良知的雷达去观照自己,那我们就不会经常做出一些错事来了。
接下来,杨仕鸣又提出一个问题,“以此磨勘先辈文字同异,功夫不合,常生疑虑。”杨仕鸣把自己的一些功夫与先辈文字对应,会发现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于是就产生了疑虑。针对他的疑虑,阳明先生用了一大段痛快淋漓的描述阐明了“致良知”“致知”为什么是孔门正法眼藏,其中引用了《中庸》的一段话。
“‘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方谓之有德。”天地鬼神三王圣人都能够证明“致良知”“致知”之说是圣贤传下来的真理,是人世间的大道,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份圆满的德性,杨仕鸣你还怀疑什么呢?你不要用自己的知见去怀疑圣人的这份学说啊。
最后阳明先生又指出了仕鸣的一个致命弱点,仕鸣描绘了一段很美的文字:“此学如立在空中,四面皆无倚靠,万事不容染着,色色信他本来,不容一毫增减。若涉些安排,着些意思,便不是合一功夫。”阳明先生说,你这番感悟虽好,但是你要切实用功才能不落空啊,阳明先生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这个杨士鸣喜欢在文字上穿凿,以玩弄文字为乐,就落入了议拟仿象,变成了故弄玄虚,从文字上看,似乎有一些功夫,但也仅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已,就如同圣贤所言“说食不饱”,食物是用来吃的,而不是用来谈论的,就算你将山珍海味描绘的天花乱坠,那也不如你吃一口馒头给力,其实,这个“议拟仿象”是很多人尤其是学者的通病,喜欢在文字上穿凿,在头脑中想象,但并不愿意在心上用功,不愿意给自己刮骨疗毒,所以往往就没有真正的收获,没有真功夫。
当然孔子说过“有德者必有言”,一个真正的有道之人,他心灵上有所证悟就会发出灵魂深处的呼喊,所以那些好的诗词歌赋不是搬弄文辞,而是内心感悟的自然流淌,然而如果一个人是为了文字而刻意的组织表达文词,那就是源于一颗胜心,为了在文字上胜过他人,为了让自己的言辞出彩,为了获得别人的赞美,这就成为一种“伪”了。
真正的仁爱,是把很多人装在心中,愿意为了天下人匍匐在地,愿意服务于民众,就像阳明先生那样“扳悬崖壁而下拯之”,为了救人,宁可下悬崖,或者像孔子那样,“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为了找回丢失的孩子,都不愿意坐下来休息,一直奔波在路上,就是那种急切的心情啊。那才是真正的“仁”。
很多学者则是在文字上用功,在文字上讲求,却不肯在心中装下更多的人,因而,我们刚刚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就有了答案,为什么有些人学习没有进步,能量和智慧没有提升?因为他只是在文字上有所感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但他没有真正的反求诸己,切实用功。所以就没有真正的收获和成长。同仁们,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并不多,所以让我们相互砥砺,切实用功,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