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梨花压海棠典故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为大家带来一朵梨花压海棠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一朵梨花压海棠典故一
张先,字子野,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人私交甚密。张先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
据说他年轻时,与一年轻美貌的小尼姑相好,但庵中老尼十分严厉,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一小岛的阁楼上。为了相见,每当夜深人静,张先偷偷划船过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上楼。后来二人被迫分手,临别时,张先不胜眷恋,于是写下《一丛花》寄意。
老年后的张先寓居杭州,多为官妓作词,却把同为官妓的龙靓忽略了。于是龙靓给张先写了一首诗索词:“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夸。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张先于是作双调《望江南》回赠:“青楼宴,靓女荐瑶杯。
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当时,苏轼正在杭州做通判,与张先有忘年之交。当时张先高龄已八十有五,虽致仕归隐多年,但依然是妻妾成群。苏轼曾赋诗戏曰:“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而张先并不在意,竟然又新娶一房小妾。苏轼又赋诗调侃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张先对此也不过一笑了之。从此“一树梨花压海棠”便成了老夫少妻的文词雅句。遥想当年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东南形胜的杭州,老夫少妻对于男人来说是何等的'风光?
一朵梨花压海棠典故二
“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就调侃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指的是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一个“压”道尽无数未说之语!
清朝刘廷玑在《在园杂志》里写道,有年春天他到淮北巡视部属,“过宿迁民家”,见到“茅舍土阶,花木参差,径颇幽僻”,尤其发现“小园梨花最盛,纷纭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红艳绝伦”,此情此景,令他“不禁为之失笑”地想起了一首关于老人纳妾的绝句:
“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
扶***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与苏轼意思相同。
原来,“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
玉树临风胜潘安,
一朵梨花压海棠 。
风流倜傥如门庆,
十分姿色偿花蕊。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典故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