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拱手礼
相信大家都有看过古装剧,里面经常能看到两人行“作揖礼”以表示感谢和尊敬。“作揖礼”也叫“拱手礼”在中国礼仪文化中国拱手礼的历史悠远,如今我们都是以握手或打招呼的方式表示。但是你知道“拱手礼”的意思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拱手礼1
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国人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敬”的,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礼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个人而言,体现了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和素质,对于社会而言,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的一个真实反映。中国人自古崇尚礼仪,有深厚的礼仪制度,而随着社会的进展,一些传统礼仪渐渐被忽略,对于礼仪之邦的国家来说,一些优秀的中华礼仪还是需要我们重视和发扬。
“拱手礼”也许不适用于对长辈,但对待长辈也绝非全部是磕头。古人礼仪烦琐,仅一个“叩礼”就可以演绎出无数种叩法,所谓“三跪九叩”,恐怕连民俗专家也未必能演示出原来的真面目,何况是普普通通的百姓?而“叩礼”在丧事、喜事、皇宫礼仪、社交礼仪中均有不同表现,即便是真正的民俗专家、民俗学者,恐怕也未必能知晓全部。
古代行拱手礼,身体和手都不动。现代行拱手礼,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上而下,或内而外,有节奏的`晃动。当对方拱手时,受礼者也应以同样拱手表示友好。
在我国,拱手致意通常用于以下场合:
每逢重大节日,如春节等,邻居、朋友、同事见面时,常拱手为礼,以表祝愿;为欢庆节日而召开的团拜会上,大家欢聚一堂,互相祝愿,常以拱手致意。婚礼、生日、庆功等喜庆场合,来宾也可以拱手致意的方式向当事人表示祝贺。双方告别,互道珍重时可用拱手礼;有时向对方表示歉意,也可用拱手表示。
温馨提醒:
拱手致意时,往往与寒暄语同时进行,如:“恭喜、恭喜”,“久仰、久仰”,“请多多关照”,“节日快乐”,“后会有期”等等。
拱手礼的历史
拱手礼又称为作揖、抱拳礼,是中国人传统的见面礼仪。《论语·微子》中曾记载“子路拱而立”。这里的子路对孔子所行的就是拱手礼。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的礼仪大多数都源自于西周初年周公开创的“周礼”。周代礼乐文化的主要内容都保存在《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本书中,在《仪礼》中,规定士与士之间的交际礼仪的这一部分叫做相见礼,而揖礼就是相见礼之一。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拱手礼2
拱手礼的形式
1.手位
拱手礼的核心动作便是“拱手”,两手合持为拱。在行礼时,双手相交握于胸前。一般男子的作揖姿势是右手握拳,左手包住。因为在古代,左手为敬右手代表着攻击,要包住以示善意。而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如果姿势做错了,意思就有很大的差别。右手握拳,左手成掌,这样的作揖姿势为“吉拜”,反之为“凶拜”,用于丧事。
2.手型
拱手礼有捧手、抱拳等基本手型。《辞源》释义:“捧手,犹拱手,表示敬佩。”这就是说捧手的动作应为两手相拱。基本动作是双手在胸前叠合,手型如拱,立而不俯。抱拳。
3.身形
行拱手礼时,身姿有直立和向前躬身两种。行拱手礼时,身形直立,不仰不俯。古之拱手礼还可拱手至额,俯身向前。
拱手礼适用场合
拱手礼常见于华人之间的社交场合或重大节日场合等。适用于平辈之间,如同事、朋友等,不可向父母长辈行拱手礼。按照传统礼仪,给长辈行礼,如拜年,应该用鞠躬或跪拜礼。同时,长辈可以对晚辈回拱手礼作答。
拱手礼在不同场合,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每逢重大节日或重大场合时行拱手礼,表示祝愿。
双方道别、分别时行拱手礼,表以留恋之情。
当做错事或说错话时,行拱手礼,并说“对不起”,表示歉意。
行拱手礼时,往往与寒暄语同时进行,如:“恭喜”,“久仰”,“请多关照”,“过年好”等。
注意事项
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问候礼仪,但在行礼时最好避免着装和行礼的搭配,如穿西式风格的服装时最好行鞠躬礼。
行拱手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男士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女士相反,双手抱拳于胸前,有节奏的晃动两三下,并说出自己的问候。不对长辈行拱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