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发展鼎盛期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京剧吧,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京剧发展鼎盛期,欢迎大家分享。
京剧发展鼎盛期: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2010年11月17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
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同期的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优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具有较高艺术造诣,颇有乃师余叔岩的艺术风范。
1936年秋,北京大、中学校爱好京剧者及广大观众给各报写信,倡议进行京剧童伶选举。时富连成社社长叶龙章与北平《立言报》社长金达志商妥,由该报发表通告,专门接待各界投票,逐日在报上发表投票数字,并约请“韵石社”几人来报社监督。规定投票日期为半月,到期查点票数 中华戏曲学校和富连成社负责人及《实报》、《实事白话报》、《北京晚报》、《戏剧报》亦派人当场查验票数。选举结果,富连成社李世芳得票约万张,当选“童伶主(蟹)席”。生部冠军王金璐,亚军叶世长;旦角冠军毛世来,亚军宋德珠;净角冠军裘世戎,亚军赵德钰;丑角冠军詹世甫,亚军殷金振。选举结束后,于虎坊桥富连成社举行庆祝大会,并于当晚在鲜鱼口内华乐戏院举行加冕典礼,由李世芳,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别姬》。
童伶选举结束后,仍由《立言报》主持,选出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为“四小名旦”,“四小名旦”联抉于长安、新新两家戏院演出了《白蛇传》和《四五花洞》,以示祝贺。
流派纷呈,人才济济,是京剧鼎盛期的又一标志。这一时期除杨派(小楼),梅派(兰芳)、尚派(小云)、程派(砚秋)、荀派(慧生)外,旦角中还有筱派(翠花)及宋派(德珠)、张派(君秋);老生行中的余派(叔岩)、高派(庆奎)、言派(菊朋)、马派(连良)、奚派(啸伯)、杨派(宝森)、新谭派(富英);净行中的金派(少山)、侯派(喜瑞)、郝派(寿臣)以及50年代后产生的裘派(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妙香)、叶派(盛兰);老旦行中的龚派(云甫)、李派(多奎);丑行中的叶派(盛章)等。同期尚有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如生行中的王凤卿、时慧宝、王又宸、***春、谭小培、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阎岚秋、徐碧云、朱琴心、赵桐珊、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梁小鸾、吴素秋、赵燕侠、杜近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兰、程继先;丑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马富禄、张春华等。
京剧的练声方法:
(一)京剧中旦角的咬字、吐字技巧
如果说吐字既要清楚又要悦耳,那么就要在口腔里找到每一个字的特定发音部位。首先要把一个字固定在一定的部位而这个部位又要能使嗓音既宽且亮;其次由于唱腔有抑扬顿挫,用气就要迂回曲折,要有运转吐纳的技巧,说得简单些,就是要有收有放。咬字的清楚与否,是发音与嘴型的问题。虽然总的共鸣要求在一个固定的部位,但由于字的限制这里面还要分出共振的主要部位和次要部位,不考虑这些,把每一个字用相同的方法唱(不唱在完全适当的部位)是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对吐字来说,拼音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字都不外乎由声母和韵母拼成。因为京剧总是要拖长唱的,所以韵母在这里就格外地重要了。有时由于用气口型及部位的关系,嘴型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因此韵母也就变了,这样就会感到字不准和不归韵了。以下是咬字、吐字的几个练习方法:
1、字头一出来,就要把音立住。发音时嘴型要张圆,上腭与软腭同时上抬,下腭不用力(由侧面看去是上腭往前,下腭略往后缩的姿势),舌头放松不要堵住咽门,声音呈弧形的曲线。以“天”字为例,先出梯(ti音,圈住i音,把字音立住,再过渡到淹ian)。字的劲在出口之前就要弹出来,字无阻,则无力,字阻弹则音立。咬字、吐字,嘴的动作要快、要玲珑、敏捷;嘴不可张得过大,口形要美,这点对旦角更为重要。字出来后,中间有一过渡音,即字腹。由此中间音过渡到字尾,叫作过气接脉。由字腹转字尾,才有归韵。例如:歌曲《梅兰芳》“看城堞”的“城”字找cha(查)音,而后慢慢归韵到en(嗯)音上,即所谓“字有所出,必有所归” 。
2、养成在一开始唱任何一句或一字时轻轻呼气的习惯,使声音由轻到重,这一办法也可以收到锻炼横膈膜呼吸的效果,呼吸轻就必须使横膈膜的动作缓慢,因而有助于达到上述(1)项中的目的。另一方面,声音由轻到重,不伤嗓子,使它经累持久。这办法练久了即使不用主观控制、有意识地向口腔外呼气,也能得到较响的声音,起初练时宜慢,熟练以后,掌握了由轻到响的声音,呼吸过程缩短,就不会影响唱快速度的音调。
(二)京剧中旦角的呼吸
京剧旦角的呼吸其实就是用到“气”,即所谓丹田之气。气息的运用在京剧演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京剧演唱的动力和支持力,气息的合理运用更是达到“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的关键。京剧演唱不能仅声带用力,还要气沉丹田,使声音有弹性,方能持久,这是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传统,而气息之丹田说法,实际指“用横膈膜来控制呼吸的方法”。呼吸进行时要慢而且长,呼吸能够运转自如,用最少的气来发音,在锻炼中提高肺活量,唱起来显得气长。在唱歌的过程中,经常会感觉气不够用,所以声音会渐渐变得紧而尖,用横膈膜呼吸,丹田发力,气息会源源不断的往上输送,这样在唱歌的过程中,就会很自如的控制呼吸。总的说来,所要达到的一个共同目的就是能自如地控制住向口腔送气:要多即多,要少即少。这样便能找到发出某一个音时所需要的最适合的送气量,不会无计划地把气全部用光,或是由于呼气的不能控制而紧张,乃至影响到声带近处的肌肉紧张,因而不能发出完好的声音。
(三)京剧中旦角的共鸣位量
共鸣是“扩大声响、调节声区、变化字音、美化音色的关键和枢纽”,其结果是产生充分的泛音,作用是扩大和美化声音,效果是歌声获得美好的音色而悦耳动听。发音的关键虽然主要在于声音的变化,但人的口腔及周围的各部分是一个天然的共鸣腔,这对发音的响亮、宽窄、厚落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以“脑后音”为例,“脑后音”指的是一种高音区的唱法。其唱时“使喉头稳定,打开后咽壁,提高软腭,将声音送入头腔”。其实质就体现了唱法与共鸣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追求特定的共鸣或声音效果,就会产生使之呈现的歌唱方法;反之,唱法的运用,就是为了追求某种共鸣效果。方才讲的用气基本上已为这个共振的部位创造了条件,如果再加上整个口腔的肌肉松驰就容易找到这个位置了。这个位置如果找到了以后,就会使自己整个上头腔和鼻咽腔都同时振动着的感觉,即所谓整体共鸣了。这里要注意,有一个唯一不能同时振动的地方就是喉头。最好的振动位置是在上腭和咽腔处,发出来的声音松脆、圆润,也就是梅派最准确的发音。
以上三种技巧是相辅相成,并且有它们的统一性的。因为用气不对就会影响到肌肉紧张,也会影响到嘴型。嘴型不对,韵母必定要改变。反过来说,如果嘴型不对,或者韵母找不到它应有的部位,也说明了肌肉的控制或者用气存在问题。
京剧的练声方法:京剧和歌唱发声的异同
1、从用气方面分析,唱戏和唱歌的最大共同点就是都不允许用上胸呼吸,都要求把气吸得深一点,都反对气浮上胸。唱戏讲“气沉丹田”,唱歌说气要吸在横膈膜,两种唱法都要求气在下面。唱戏吸气要离开上胸把气吸得深一点,但是不一定像唱歌那样深。因为气吸得太深了,成为一个固定体型,两条腿不能动就无法进行表演了,而且会影响京剧的拔高唱。
唱京剧向下沉气的目的,力度方法和唱歌是不完全相同的。唱歌时气息往下撑,不但唱高音费力,而且由于失去了灵活性,就不能适应京剧的润腔特点。此外送气的量也不同。演唱京剧送气息的多少要随时调节,并不断变化以便耍小腔,这种变化是相当频繁的。唱歌的呼吸也不一样,是一句一口气,而京剧需要用很多气口,因此在力度上也要有所变化。
2、在共鸣方面唱京剧和唱歌都需要使用整体共鸣,并根据行当和声部的不同,要有所变化和。而京剧的变化比唱歌更大。京剧本身同一行当所使用的共鸣也不尽相同,因为京剧还有个流派的问题。歌唱演员演唱京剧时除了调门不够以外,还不太适应使用交替共鸣。因为京剧需要随时甩掉共鸣的本领,比如唱高音的时候。而唱低音和苍老音是就需要挂上胸腔共鸣。因为唱歌的声乐理论是非常系统和科学的,所以在使用共鸣方面,京剧还是要学习和借鉴唱歌的分析方法和启发的手段。因为唱京剧和唱歌一样都要用头腔、鼻咽腔、口腔、胸腔等各种共鸣以及他们的混合。有好多方法尽管不同,但是内容却是很接近甚至完全相同的。
因此能够学习一点唱歌的共鸣,特别是它的训练方法和理论上的分析,对学习京剧和演唱京剧是有好处的。
(1)咬字吐字方面的不同
大家都觉得京剧对咬字特别考究,唱歌却不那么严格。其实说京剧的咬字有独到之处或者很考究是可以的,但是唱歌也非常注重字的研究。京剧的咬字无非是个切音的.问题,也就是把字头咬得有力些,延续的时间长一些,音素转换时咬得紧一些慢一些,尾巴上归韵时重一些。而唱歌无可争辩的是对声音的要求比唱京剧考究的多。
事实上无论唱戏或者唱歌,好的演员尽管各有注重,但就咬字、吐字的方面而言都是非常讲究的。真正的差别在于京剧从字头经过字腹到字尾的转换时间慢些长些,停留在前部分音素的时间多一些。而唱歌吐字的总过程不但转换较快,在较短的瞬间就把字的全过程唱完,给人以一个字的完整的感觉。所以听歌可以不用字幕,而看京剧必须有字幕。
(2)润腔和装饰音的不同
唱戏和唱歌在润腔和装饰音方面一个最大的不同时颤音。这个差别已经为大家所知。要分清楚京剧的颤音和唱歌的颤音有什么不同。(见*)简言之,唱戏的颤音比较平稳,频率稍慢,而唱歌的颤音比较激昂,频率比较快,京剧里虽然也有快颤音,但是不持久。
其次就是京剧里无论什么行当,腔在音程进行时大部分以圆滑为主,演唱时没有明显的棱角。所以京剧的的视唱不是阶梯式的,而像舞美灯光中的变阻器,他的过渡很小并且非常均匀。而歌唱就必须把每个音(除非有符号记录的特殊唱法)都唱得有棱角而不显得圆滑。
京剧音乐常识:碰板
碰板又叫“顶板”、“夺板”。它是二黄曲调中专有的一种唱腔板式,其作用相当于二六板唱腔在西皮曲调中的作用,偏重于叙述。
碰板有2/4拍节和4/4拍节两种节奏形式,2/4拍节的碰板实际上是简化或省略了开唱过门的二黄原板;4/4拍节的碰板则是简化或省略了开唱过门的二黄慢板。碰板唱腔一般仅在结尾有大拖腔,演唱中间没有大拖腔,因此,也没有大过门的间奏形式。
在需求紧迫表叙某些内容时,往往使用碰板演唱。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一剧,萧何追到韩信,急切劝韩信回营,在一大段念白念到“千不念万不念,念你我一见如故”时,接下去的“是三生有幸”,则不用开唱过门,径直转入碰板的演唱,这是生行的二黄碰板,《荒山泪》一剧,张慧珠为躲避官府征税逸至荒山,又遇公差的追逼时,所唱“我不怪尔公差奉行命令”一段,即为旦行的二黄碰扳。
京剧音乐常识:流水板和快板
流水板和快板在传统戏中也是仅西皮曲调中才有的板式,它的节拍为四分之一。
流水板的演唱速度较二六板快,实际上是二六板曲调的紧缩简化;快板的速度又比流水板快。
流水板及快板较二六板“字多腔少”的特点更突出,同二六板不同的是,它在叙事过程中情绪较为激动。如《玉堂春》一剧,苏三唱二六板叙述了她同王金龙分别之后,及至叙述沈延龄的纠缠经过时,心情激动了,于是转唱成“那一日梳妆来照镜”的流水板;快板表现的情绪更为激动,如《铡美案》一剧,包拯好言劝解陈士美认下他的妻儿,陈士美执意不肯相认,包拯激怒之下,唱了“驸马爷不必巧言讲”的西皮快板,节奏的加快、语调的加强,激化了戏剧矛盾。“快板”的对口唱,具备表现双方激烈争论情绪的特殊功能,如《武家坡》一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的对口快板。流水板及快板的开唱过门较短,有的可以省略过门,接锣经起唱,演唱时,句与句之间没有长过门的间奏形式。
京剧音乐常识:二六板
二六板唱腔的节拍为2/4。眼起板落,它是在原板唱腔基础上加快并简化衍生出来的。在传统戏中,只有西皮的曲调有二六板的板式,二黄曲调没有二六板。
二六板字多腔少,较原板更偏重于叙述,在叙述中仍带有抒情的成分。《空城计》一剧诸葛亮唱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一段,即为生行的“西皮二六板”唱腔,是诸葛亮向司马懿表白西城实是空城的一个叙述性唱段,表现了诸葛亮从容镇定的潇洒风度;《武家坡》一剧中王宝钏所唱“手指西凉高声骂”一段,即为旦行的“西皮二六板”唱腔,叙述了王宝铡在寒窑苦守的艰难时光,指责了薛平贵的负义行径。
二六板唱腔的开唱过门一般很短,有二拍子的开唱过门,如上述《空城计》的二六板;有一拍子的开唱过门,如上述《武家坡》的二六板,这样的二六板第一句唱腔在板上起唱;还有的二六板演唱时有身段相配合,它的开唱过门较长,如《霸王别姬》虞姬所唱的“劝君王饮酒听虞歌”一段,其较长的开唱过门是同舞剑身段相配合的,二六板唱腔中,句与句之问没有长过门的问奏形式。
京剧的表演程式:
1、反霸
由下场门登台表演的角色,起霸称为反霸,例如《战长沙》中的魏延。反霸的程式和正霸相同,只是姿势相反。因为黄忠从上场门出台用正霸,所以从下场门出台的魏延即用反霸,与正霸动作一反一正,形成对称。
2、多人走边
多人集体走边的表演,称为多人走边。例如《四杰村》中的鲍赐安等人的走边,《艳阳楼》中花逢春、秦仁、呼延豹、青面虎等夜入高府的走边,都是多人走边。
3、多人起霸
四人霸、八人霸等属于多人起霸。第一个上场的武将是单人起霸,而且多是全霸,第二个武将也是单人起霸,但多起半霸,都属主要角色。以后的角色上场起 双霸,也是半霸,多属次要角色。四将起霸中的前两人分别上场起单霸,后两人则同时登场起双霸。八将起霸,由于前两人是较主要的角色,先后登场起单霸,以强 调其重要性,三、四两将分从上下场门出场起双霸,五、六两将也分上下场门出场起双霸。七、八两将的动作;姿势更简单,只是亮相、报名,不再起霸了。
4、多人趟马
两人以上的演员集体趟马,称为多人趟马。例如:《嘉兴府》中鲍赐安等人劫法场时的趟马,《溪皇庄》中蔡金花等乔妆卖艺人混入花德雷府中救出彭朋的趟马,以及《昭君出塞》中番邦兵将的集体趟马等都是。
5、倒霸
演员面向后台,背向观众,倒退着出场的起霸动作,称为倒霸。例如《铁笼山》中的司马师,即用倒霸。
6、单走边
表现单人独自夜行的走边,叫作单人走边。如《夜奔》中的林冲(挎宝剑),《石秀探庄》中的石秀(挑柴担),《蜈蚣岭》中的武松(执拂尘,挎腰刀)等 都是单人走边。但这些人手执道具,动作姿势,造型亮相,均各有独特的设计。比起《恶虎村》中黄天霸和《武文华》中的万君兆等徒手单人走边难度更大。单人走 边又称单走边。
7、单起霸
由一位剧中主要角色单独登台表演起霸,称为单人起霸,或单起霸,用以显示剧中人的重要性。
8、单人走边
表现单人独自夜行的走边,叫作单人走边。如《夜奔》中的林冲(挎宝剑),《石秀探庄》中的石秀(挑柴担),《蜈蚣岭》中的武松(执拂尘,挎腰刀)等 都是单人走边。但这些人手执道具,动作姿势,造型亮相,均各有独特的设计。比起《恶虎村》中黄天霸和《武文华》中的万君兆等徒手单人走边难度更大。单人走 边又称单走边。
9、单人起霸
由一位剧中主要角色单独登台表演起霸,称为单人起霸,或单起霸,用以显示剧中人的重要性。
10、单人趟马
只有一个角色在舞台上策马驰骋,谓之单人趟马。如《昭君出塞》中马童在刷马之后试马的马趟子,《铁公鸡》中的向荣,《洗浮山》中贺天保的马趟子等,都属于单人趟马。《十三妹》中何玉凤追赶拯救安骥时的马趟子,属于女演员的单人趟马。
11、专用霸
有些武戏,根据剧情需要,把剧中主要角色伪起霸动作予似丰富和发展,使之更加细腻地刻画人物伪思想感情,例如《挑华车》中的高宠,《铁笼山》中的姜维等都有一些与普通起霸,不同的地方。
12、走边
京剧武功表演程式。用于夜行、巡营、秘密侦察等行动。走边的特点是要求身手轻捷矫健,突出在曲折小径上疾走,夜行时脚下崎岖不平,以及眼观六路、耳 听八方,严密注意周围环境的感觉。走边常用云手、蹋腿、飞脚、旋子、蹦子及各种“小排头”穿插组合而成,以配合行动以前的整袖,勒胸、结带、系鞋等一套准 备动作。走边大多应用于短打武生,如《恶虎村》中的黄天霸,武丑如《连环套》中的朱光祖,武旦如《八蜡庙》中的张桂兰等。走边可分为单人走边、双人走边、 多人走边,哑边、响边、水边等。
13、髯口功
京剧表演特技之下,京剧表演中常借助舞弄辑口的动作来展示人物的心情,俗称耍髯口。耍髯口的技巧有搂、撩、挑、推、托、摊、捋、抄、撕、捻、甩、 绕、抖、吹等多种,其中有些是单项动作,有些可以组合起来联贯使用,必须与舞蹈身段密切配合,才能表达人物的特定思想情绪,如:搂髯多用于昂首高瞻或低头 俯视,撩髯多表现思忖、自叹,挑髯多表现瞭望或下决心,推髯多表现沉思、观望、犹豫,托髯、摊髯多表现深思、感叹,捋髯多表现安闲、自得,抄髯、撕髯多表 现气忿、喜悦或观看,捻髯多表现思考,甩髯多表现忿慨、激怒、焦躁,绕髯多表现喜悦、得意,抖髯多表现惊怕、畏惧、气恼或病弱,吹髯多表现气恼等。
14、蝴蝶霸
演员上场后先起一遍正霸,然后归到下场门再起一遍反霸,这种由单人连续完成正霸和反霸两套程式的,称为蝴蝶霸。例如《九龙山》中的杨再兴,即起蝴蝶霸。
15、宫中霸
通用霸,内行俗称宫中霸。即不分角色的行当,也不分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都可以使用的程式动作,叫通用霸。
16、鼓边
不用其他乐器伴奏,只用堂鼓轻轻敲击的声音来配合走边表演,称为哑边,或称鼓边。
京剧戏曲谚诀:
1、戏曲谚诀:一台锣鼓半台戏
锣鼓经是戏曲音乐语言的骨骼,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命脉,是辅助表演、加强表现力极为有利的手段之一。演员的表演,如果没有锣鼓伴奏,就如同哑巴一样黯然失色。反之,就会增强人物动作的力度、分量,使之夸张鲜明、光彩照人。
在舞台演出中,锣鼓伴奏有如下作用:
第一,渲染感情。即将人物在规定情景里的生活节奏,内心感情节奏,强烈的传达出来。如《空城计》诸葛亮念白:“……这西城兵将,俱被老夫调遣在外,司马懿兵临城下,难道叫我束手被擒?这束手被擒。这这这……”这时锣鼓奏“乱锤”点子,把诸葛亮此时寻思、焦急、纷乱的情绪和动作鲜明地烘托了出来。
第二,加强表演的夸张、集中,配合动作制造气氛。
第三,暗示环境,摹拟效果。如表现夜深人静的环境,就轻击堂鼓;表现水声就轻击大锣、铙钹;用小锣奏出门环声,箭声等,使效果逼真,意境深沉,达到令人折服的艺术真实。
第四,强化表演的节奏感,完成动作舞蹈化和舞蹈的音乐化、韵律化。如“起霸”、“趟马”、“走边”之类程式动作,是由繁简不同的成套动作组合而成,为了达到节奏多变,使舞蹈富于音乐化,就需用一系列不同的锣鼓组合一起使用。比如“起霸”就用“四击头”、“长尖”、“冲头”、“撕边一击”、“归位”等点子。由以上四点可看出,戏曲锣鼓伴奏对于演员的表演,是何等的重要。真可谓“一台锣鼓半台戏”了。
2、戏曲谚诀: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
任何艺术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客观的存在,就没有主观的反映。“……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舞台上所呈现出来的一切,不可能离开外界,必须以客观生活为艺术反映的源泉。舞台艺术的真实,是由社会的真实及生活的真实决定的。“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当生活的真实,创造成艺术的真实,变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出现时,又反转来影响生活,促进生活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可以把“天地”(即社会)比做演戏的“大舞台”,同时也可以把“舞台”比喻是“小天地”(即社会的缩影)。
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北京广和楼的舞台左右抱柱上,有一副黑底金字的木刻对联,就形象地讲出了舞台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上联是: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作戏;下联是: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叫拍案惊奇。这明确告诉人们,舞台上反映的一切,都是生活中的事,都是历代人民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的产物。只不过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
3、戏曲谚决:话说三遍淡如水,动作三遍不觉美
中国戏曲的一系列艺术表现手段(唱、念、做、打;手、眼、身、步等)是真与美结合的产物。在实践中运用起来,应注意其优美、完善、纯真、准确的特性。比如一个身段动作,有时就能使演员富有说服力地表达一种概念,使身段动作能成为言语的代替品。有时一句唱腔、一个眼神、一个亮相……运用得恰切,就能为舞台人物美好的性格涂抹上浓丽强烈的色彩,而同时这些不同的表现手段,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闪耀着光彩,被观众所喜爱。
中国戏曲具有高度艺术技巧的表现形式,精确、简练、概括、夸张,富有强大的表现力。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除了给人高度的美感以外,同时要十分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情,尤其要能使具体人物在特定情景中表现出特殊的心理活动。
“做忌数见,叠见生厌”,演员在运用许多艺术手段时,要使人找不到一种表现形式是游离于人物思想感情之外,而专事博得掌声的技巧炫弄。比如身段动作,不动则己,一动就能让人得到一个极强烈、极深刻的印象,要使剧场上千的观众都能看到和感觉到角色细致的精神活动,这就要求演员在调动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时,要简洁、恰切。
艺人常说“话说三遍淡如水,动作三遍不觉美”,再美的表演程式,演员如果一味无目的地卖弄。观众也会讨厌腻烦的。同时会由于表现形式的不洗炼,而削弱了其自身的表现力(要说明的是,中国戏曲的程式动作有对称、重复的特色,那是由三面观众的旧的演出形式决定的,目的是为了让观众看清,这与本文所提的卖弄、滥施不同,应做别论)。
艺人说“表演法门,最忌滥施”,演员在使用艺术手段刻划、表现人物时,不当做的做了,当做的没做,该做够的没做够,该少做的却又做多了、做过了……凡此种种都叫滥施。无论唱、念、做、打,多则庞杂臃肿,少则偷工减料,过则失真走味,要做到不多、不少、不过,才算恰到好处。
4、戏曲谚诀:救场如救火
过去戏班中的规矩,向无成文,但演员应尽职责及各种禁戒等则规定极严,故戏班之人皆奉之惟谨。有违班规者势必群起而攻,不易再搭班。重者革除梨园,永不叙用。 诸多班规中,除少数有迷信色彩或过于繁琐外,大部分现在仍应继承、发扬。“救场如救火”就是一条很好的班规。
戏曲为综合艺术,集体性很强。在演出前或演出中难免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故。诸如演员未到、受伤、生病以及其他事故。这时其他有关的演职员就要服从分配,临时顶替(称钻锅),把演出过程中(或临近开演之前)突然出现的事故,看成如救火一样的严重、急迫,因而也要求演员如救火一样义不容辞,奋不顾身,丢掉个人的私心杂念,从全局出发,维护艺术的完整性。多年来,这已成为戏曲演员的一种道德要求了。
据说一次“富连成”社在广德楼演出《三疑计》,演丫头翠花的演员李连贞误场未到,肖长华先生正着急之际,恰巧于连泉(筱翠花)去广德楼找老同学刘连湘,于是刘推荐给肖长华,于连泉临场替演成功,被叶春善发现大为赏识,1912年于连泉所在班社“鸣盛和”科班解散,于被收入“富连成”社,肖长华、叶春善二位先生,就根据于当初救场时演的人物——翠花,给他起了个艺名叫“筱翠花”。那是1913年的事情了。
5、戏曲谚诀: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
基本功是打开表演艺术宝库的钥匙,中国戏曲向来强调基本功的锻炼,称为“功底儿”、“幼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条件是多方面的。除要不断的通过舞台艺术实践来得到锻炼和提高外,另一个重要环节即要不间断的,刻苦的进行基本功的练习,要打好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平时人们常说“台上几分钟,台下千日功”,“ 功夫要练好,一年三百六十早”,“ 平时练,急时用,平时松,急时穷”,往往一个艺术作品的成功,不仅是它的思想内容正确和情节的曲折动人,而表演艺术家脍炙人口的艺术技巧和淋漓尽致的表演也常常会使作品的思想、人物深深的印在观众的心中。而这些艺术技巧,则是从深厚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获得的,“基本功是打开表演艺术的钥匙”。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基本功也如此。正像荀子在《劝学篇》中所写的:“不识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基本功的练习,不可能设想在一朝一夕就会收到立竿见影的实效,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进行不间断的苦练,久久为功,循序渐进。不能一暴十寒。同时还必须使自己练得的功夫发挥应有的作用,把它变成有生命的艺术表现技巧。
常说的“一日不练自己知,两日不练街坊知,三日不练观众知”,“ 隔日不唱口生,三日不练手生”,“ 台上好听好看,台下千遍万遍”,“ 闲时置下急时用,急时抓来不管用”等等谚诀都是指此而言的。
乌兰诺娃曾说过:“舞蹈这种艺术是要求无休止,永不松懈的艰巨劳动的。”这也就是艺人说的“常唱音动听,常念口里清,常做神形准,常练身子灵”。 乌兰诺娃还说:“在我开始舞蹈生涯之初,技术占了我的主要的注意力,占了我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当表演者出色地掌握了舞蹈技术——从无可疵议的节奏性和造型美,到求得舞蹈的和谐性,也就是求得动作连续性和自然的衔接以及流水似的转变的能力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舞蹈才能表现出伟大的感情来,舞蹈才会是概括化并富有诗意的。”
6、戏曲谚诀:艺不轻发
“艺不轻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首先,演员在舞台上不要为了讨好观众,单纯追求剧场效果,而轻易地卖弄技术技巧,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如有些演员在台上不管剧情的需要,人物的感情,一味耍花腔、“洒狗血”,直到观众叫了“好”为止。“艺不轻发”即要求演员在舞台上要认真严肃,从戏剧的整体出发,对观众负责,对艺术负责。
再者,即告诫演员,要熟练地掌握戏曲艺术的各种技术技巧,做到举手投足准确无误,唱、念、做、打随心所欲。如著名武生梁慧超,已花甲之年,仍能演出舞蹈繁难的《三江越虎城》全剧四五次*花下场,都做到了稳、准、狠、脆、快、率,干净利索。真正达到了“艺不轻发”的要求。
没有练到家的技术,不能轻易拿到台上使。要做到以上两点,演员必须有严肃的创造态度,同时要不断加强艺术修养,勤学苦练。
7、戏曲谚诀:宁穿破,不穿错
戏曲中的人物,都有固定的扮相。穿什么服装,都是根据人物的年龄、身分、性格、地位、文武官职而定的。如戏中帝王将相、文官武将穿的龙袍(称蟒),就绣着两种*形——“团龙”、“行龙”。一般文职官员规定应穿“团龙”蟒,武将官员应穿“行龙”蟒,有“文团武行”之说;蟒上绣织的龙爪也是与剧中人物的身分有区别的。除了身坐龙位的皇帝应穿五爪蟒袍外,其他人物只能穿四爪蟒袍。再如,戏中规定,表示身分高、气派大的人物应穿红色蟒,像《黄鹤楼》、《甘露寺》里的刘备,《击鼓骂曹》、《阳平关》里的曹操都是。可是刘备在《连营寨》哭灵唱“孤王也穿白绫袄”时,就应脱去红蟒换白蟒。此外,一直穿黑蟒的包拯,演《铡判官》下阴曹一场戏时,就得改穿白蟒,表示阴阳颠倒。
还有,戏里规定威武人物穿绿蟒。如《潞安州》里的陆登,《斩经堂》里的吴汉,《大兴梁山》里的关胜。可是,《二进宫》里的杨波和《审头》里的陆炳两个文官也应穿绿蟒,何也?乃因杨是兵部侍郎,陆坐锦衣卫大堂,职位都是文中带武的缘故。
台上不能卖阔。服装破旧一些没关系,决不能*新丽、华艳,不管人物身份而离了“谱”。演员应遵守“宁穿破,不穿错”的艺诀,该穿蟒的不能穿官衣,该穿素的不能穿花的。一穿错了,就破坏了剧情、人物。
著名京剧演员郑法祥,过去在上海齐天舞台演连台《西游记》,有一次资本家黄楚九为了以华丽的行头招徕观众,买了全新的孙悟空服装,因为不符合所扮演的人物,郑一件也没穿,宁穿旧的;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成名之后,蜚声南北,但演武松这一角色时,仍穿一身旧的青褶子、衣裤,始终从武松这一特定人物出发,从不炫耀演员本人。这种从人物出发,忠于艺术,对艺术负责的精神堪称楷模。
京剧演唱十忌:
1、吃字:
戏曲演员再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
"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
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喉这五个咬字发音的部位。
2、倒字:
戏曲演员要想把字唱的准确,必须把阴,阳,上,去(四声)找准,如"他"字,属于阴平如把他读成上声,则为"塔"字了。
"倒字"就是不辨四声。
3、飘:
演员再唱念中吐字轻飘无力。
在京剧演唱中非常讲究"喷口"(既爆破音)所谓"喷口"即要求演员在咬字时,要把嘴皮收紧,把气息用足。
"飘"也正是由于嘴皮子没劲,气息不足所造成。
4、口紧:
亦称做"牙关紧"。
即演员在咬字发音时张不开嘴,上下槽牙过于收合。
这一毛病不仅影响着吐字的清楚准确,而且也造成了发音上的直平,沉闷。
出现"牙关紧"毛病的原因,大多为训练不得法所致。
5、冒调:
演员在演唱时,所唱的曲调调门比伴奏乐器(胡琴或笛子)规定的调门高,叫做"冒调"。
出现这种毛病一般说有两个原因,一为演员的耳音不好,听音有误;二为演员用气过猛。
6、塌调:
亦称"荒调"或“黄调”,即演员在演唱时,所唱的曲调调门比伴奏乐器(胡琴或笛子)规定的调门低。
出现这一毛病的原因也有两个原因,一是演员的耳音不好,听音有误;二为用气不足。
7、坠:
演员在演唱时比原来规定的节奏慢着一点叫"坠",这种毛病出现在重点唱段中往往要破坏人物感情和戏剧情节的正确表达。
造成这一毛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演员在演唱中,对于人物性格,剧情发展,缺乏应有的理解。
有时演员对所唱曲调欠熟练也易造成此毛病。
8、丢板:
亦称"走板"京剧曲调的节拍,是以"板","眼"划分的,凡曲调的头一拍者,均称做"板"其余者为"眼"。
如京剧演唱的规律来说,二黄为板起板落,西皮为眼起眼落。
在演唱中若将"板","眼"唱错,通称"丢板"。"板","眼"的颠倒,在演唱中会影响曲调的和谐完美。
9、横气:
京剧演员在演唱中很讲究用气,有所谓"气乃声之源"之说。
气口的运用,不仅决定着声音的响亮与否,而且也决定着曲情的表达。
京剧中的气口,包括吸气,储气,呼气,换气……等。
演唱时口腔精神过于紧张,把气息横在胸部而不能运用自如地演唱。
气口运用不好,还会导致声带的过度疲劳。
10、水腔:
有造诣的京剧艺术家在演唱之既讲求声音的圆润悦耳,同时又要求声音富于感情,即所谓"声情并茂"。
而"水腔"恰恰缺少上述两点,好似一碗白水,平淡而无味。
导致这一毛病的原因,在于演员既缺乏演唱技巧,往往又缺少对曲情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京剧发展的三个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