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杨筠松先生的风水术

中国风水术之祖师:杨筠松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后人也称为“杨救贫”。古窦州(今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 生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卒于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中国风水术之祖师:杨筠松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介绍

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俗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人,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名益,别号亦玄,世称‘救贫先生’。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

因为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以世人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

杨筠松,字叔茂,号玄赤,世称救贫仙人,唐代堪舆大师。

杨筠松生于唐大和八年(834年)三月初八日,窦州人(今广东高州人)。江西堪舆形法理论祖师。其父亲杨淑贤生三子:长子筠翌,次子筠宾,三子筠松。

筠松幼年聪颖过人,学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后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广明中(880年),黄巢破京城,筠松离京出走,先入昆仑山,后到虔州(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民间称救贫先生。

留虔州期间,在崇贤里黄禅寺遇曾文辿,邂逅于方丈之内,唔谈中,曾文辿被其非凡的风水学识所倾倒,遂拜筠松为师,朝夕跟随,竭尽弟子之礼。

后随师云游山川,寻龙捉脉,得杨筠松悉心指点,观龙以势,察穴以形,峦头砂水,体用兼妙。曾文辿遂渐通堪舆之道,成为杨筠松第一个高徒。

杨筠松口授其徒曾文辿操笔著述。又著新水经。天下万书唯《青囊经》至上,至元朝刘秉忠注玉尺经天机配合杨公天星理气。杨公传曾文辿刘江东胡矮仙李华。曾文辿传廖禹刘江东传谭文谟,谭文谟十八世孙谭宽传刘基。

老曾又传十八世。至清初李青云,郑松山及徐守贞在闽浙戆区域较为出名。李青云,乃江西抚州府人氏,李邦寻之子,自小精通经书吏。十七岁擢进士受知奖南州。

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土色,后因故逃奔闽泉州林家入赘为婿,后投耿精忠耿王为参军与守贞仝事。后耿王兵败逃入山中在李家山十二年,有扦李氏一穴后因富贵足南宋垟为师长。又扦数穴儿孙发达皆由此也。康熙乙未封君仝处蒲川十余载。与诸名士同游,日走名山寻穴夜画*自记。

后至南坪扦柏林祖墓又扦大坑内李一穴其余不能书述又至平阳江南夏口吴氏出水莲花又至北港大溪边并塔边等地扦黄李池施数穴皆成巨族,年高八十终。

郑松山先生人称虱子郑,与李相遇,换览其书,念其才不亚于李。二师合二为一李先夙道骨郑青夙合为《青夙道骨》。

郑衣冠不整嗜酒妄谈,众名士虽深信也难为言尔。晚年在平阳桥墩大王沙村张顺家安度并卒于张家,张以父礼事之。郑以李郑合著《青夙道骨》增张并其生所学教之。由此张顺先生当时名闻浙闽地区。

张家传承八代至共和初年其后人赠教于平阳青街李公。李为当时该地区高手,断坟宅如亲眼所见。至新世纪李由于自己年迈,其后代无人学习此绝学怕失传于世,后赠于苍南吕青云,并言传身教数年。徐守贞乃福州人明朝举孝廉耿精忠为军师。

耿王兵败逃至平阳南港入赘许家故改名许进同游四方以论三元气运而扦积善人家用之富贵,凶暴之家用之败绝。

浙江一支由此传承。廖瑀、范越风、厉伯绍、刘淼、叶七、邵庭监等先后投入其门下学艺,均成为著名的堪舆大家。杨筠松抛弃方位本身既有吉凶的信条,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逐渐演化发展,形成风水“形法理论”,“峦头之法”。

形法理论“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辿、赖大有、谢子逸辈,其说为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1],故又名赣派风水。形成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考察山水、踏勘地形的四个程式。近现代而至当代的风水学者,都践行杨筠松的风水理论,尊他为中国堪舆祖师。

杨筠松著作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青囊奥语》、《一粒粟》、《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葬法倒杖》、《天玉经·内传》、《天玉经·外编》等书。其著述为后世风水家所推崇。

唐光化三年(900年)三月初九日,杨筠松病逝于虔州,终年67岁,葬于虔州于都寒信峡药口坝。

人物著作

杨筠松著有《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龙脉经》、《二十四山》、《画夹*》、《四大穴法》、《立锥赋》、《拔砂*》、《胎腹经》、《望龙经》、《十二杖法》、《葬法倒杖》、《金刚钻》、《三十六龙》等书;《总索》又名《黍米珠歌》其书出自杨筠松秘授曾(文辿)、刘(江东)、胡(矮仙)、丰(曲脚)四徒之《金国经了谭教家》演其义而著出,坊本多种择善者录之。刘江东即刘七碗,号江东,江西于都人,传次子刘颖及女婿谭文谟。谭,二十八世孙敦素;以子尚幼,恐失传,授孙婿刘基,信木有刘基之《跋》。

风水对联

自然山水好风水 天地乾坤良云天;横批:风生水起 ,据杨筠松国师记载,大门张贴此对联风水好。

文化意义

杨筠松风水理论,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思想。在堪舆学理论上力主峦头形势为上,强调因地制宜、因龙择穴。杨公风水理论著作《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人子须知》、《四大穴法》、《拔砂*》、《胎腹经》、《望龙经》等著作传世,给研究中国古代地理留下了大量详实的文字资料和实物遗产。杨公风水术承继了晋代郭璞“乘生气”的堪舆学精髓,强调龙、水、向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气方面注重龙气和堂气的配合,以七十二龙乘龙气为核心,乘龙气者为吉,乘旺盛的龙气者为大吉,不能乘龙气者为凶,破坏龙气者为大凶。阴阳宅的吉凶,决定于对内能不能乘得旺盛的龙之生气,对外能不能合理接纳堂局之气。杨公风水术认为,龙气要配合阴阳宅的“坐山”,而来去之水要配合阴阳宅的“朝向”,这也是杨公风水理论的主要法则。杨救贫在兴国县梅窖乡三僚村定居期间,著书立说,授徒传艺,建宅修墓,使地理堪舆文化流传于世,供后人学习研究。

杨救贫传承的风水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在风水的实践过程中,建筑是体现风水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牌楼、桥梁、庙宇、宗祠、住宅及坟墓以及皇宫丘陵都烙有风水文化的痕迹历代杨公风水的弟子正是这种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如曾文辿、廖三传、廖金精、等堪舆名流均是杨救贫的真传弟子。其后,堪舆学在赣南广为传播,明代出了廖均卿、曾从政、廖文政等风水国师都是继续杨公的风水学术,世代相传至今。杨筠松被尊称为中国风水术之祖师,杨公风水也就成了赣南客家文化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赣南也就成了中国堪舆学的故乡和发源地。凡得到杨公真传的历代堪舆师大多技艺精湛。杨公及其高徒所堪定的古坟、古墓历经千年而不衰。不但赣南,在广东、福建、广西等各省的许多望族的族簿上都记载了他们的名字。历史是最好的证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杨公风水术是中国堪舆学的主流和旗帜。杨救贫的堪舆活动,使堪舆文化迅速传播,大量的建筑实践,使杨公风水在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古代杨筠松先生的风水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古代杨筠松先生的风水术

学习

用友t3如何建立新年度账

阅读(361)

本文为您介绍用友建立账套操作步骤,内容包括用友t3如何建立新年度账,用友软件建立账套步骤,用友软件建立账套操作步骤。用友软件建立套账操作步骤套帐是指一个独立、完整的数据集合,这个数据集合包括一整套独立、完整的系统控制参数、用

学习

凤栖梧王庭筠阅读答案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凤栖梧王庭筠翻译,内容包括凤栖梧王庭筠阅读答案,凤栖梧王庭筠诗句翻译,凤栖梧王庭筠古诗鉴赏。凤栖梧王庭筠原文翻译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

学习

投资的系统性风险有哪些

阅读(13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投资中的风险描述有哪些,内容包括投资的系统性风险有哪些,股票投资的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投资中的系统性风险有哪些系统性风险影响市场的所有参与者,不能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以下是整理的投资中的系

学习

厨师工作日志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厨师工作日志范文30篇,内容包括厨师工作日志,厨师每天的工作日志怎么写,厨师日志怎么写。厨师工作日志范文工作日志是指针对自己的工作,每天记录工作的内容、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

融资担保风险易滋生腐败应严监管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融资担保的主要条款有哪些,内容包括融资担保风险易滋生腐败应严监管,创新融资担保方式或风险缓释措施,融资担保代偿风险容忍度什么意思。项目融资中的风险担保有哪些项目融资是一种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

学习

梁书王筠传原文及解析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梁书王筠传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梁书王筠传原文及解析,梁书王锡传原文及翻译,梁书王筠传全文注音。《梁书·王筠传》原文及翻译导语:王筠字元礼,又字德柔,山东琅玡临沂人。王筠小时候就机警敏悟,七岁就能写文章了。关于《梁书·

学习

工作日志范文简短

阅读(181)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日志范文,内容包括工作日志范文简短,工作日志范文30篇销售,工作日志范文字。工作日志范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日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志了。可是怎样写日志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帮大家整

学习

翠筠楼记译文

阅读(171)

本文为您介绍,内容包括翠筠楼记译文。杨士奇《翠筠楼记》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整理的杨士奇《翠筠楼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杨士奇《翠筠楼记》原文:吉水之东,桐江之上,其地多竹,其里名竹溪。

学习

最伤肾的四种水果

阅读(423)

本文为您介绍伤肾最快的六种水果,内容包括最伤肾的四种水果,3种水果伤肝又伤肾,伤肾水果。八大伤肾水果你有了解过八大伤肾水果分别有哪些吗?肾脏是排毒的器官,需要好好保护才能够恢复运作,保证身体的健康,因此有些伤肾的水果要少吃。精心为

学习

秋天变凉添衣暖心句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秋天变凉的句子,内容包括秋天变凉添衣暖心句,形容秋天失望和心凉的句子,描述秋天凉的句子。形容秋天变凉的句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都不陌生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

学习

十大伤感英文歌曲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十大伤感英文歌曲推荐,内容包括十大伤感英文歌曲,十首旋律激情的英文歌曲,全网最伤感十大歌曲英文。十大伤感英文歌曲推荐导语:伤感的歌曲虽然听起来很悲伤,但对于一些情绪低落的人却有很好的治愈能力,下面就由为大家推荐十大

学习

分别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句子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从春天到夏天的句子,内容包括分别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句子,春天的风能否吹来夏天的雨,形容春天过去夏天来临的心情句子。形容春天变化到夏天的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句

学习

怎么查询生育险缴纳情况

阅读(171)

本文为您介绍怎么查询生育险是否到账,内容包括怎么查询生育险缴纳情况,如何查询生育险是否到账,怎样查询生育险报销是否到账。怎么查询生育险是否到账生育险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之一,男女职工都是要缴纳生育险的,是很有用处的。那么,怎么查

学习

秋天变冷了朋友圈高质量句子

阅读(154)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天气变冷的优美句子,内容包括秋天变冷了朋友圈高质量句子,秋天天气变冷发朋友圈的句子,感怀时光的句子秋天唯美。秋天变冷的心情句子(精选110句)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

学习

魔道祖师读后感优秀范文

阅读(140)

本文为您介绍魔道祖师读后感800字,内容包括魔道祖师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魔道祖师读后感的作文,魔道祖师读后感字小学生。《魔道祖师》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千万不能认

学习

感动中国十大感动人物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2020感动中国十大感动瞬间,内容包括感动中国十大感动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最感动的故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哪个最令你感动。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作文(精选20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

学习

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作文议论文

阅读(168)

本文为您介绍我身为中国人很骄傲作文,内容包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作文议论文,我骄傲我是姐姐作文,如果我是姐姐的作文。我骄傲身为姐姐的我作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学习

感动中国何玥观后感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何玥,内容包括感动中国何玥观后感,感动中国何玥,广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何玥。感动中国何玥观后感(通用5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你想知道观

学习

我爱你中国作文三年级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我爱你祖国作文400字五年级,内容包括我爱你中国作文三年级300字,我爱你中国五年级作文400字,祖国我爱你的作文350字三年级。那句没说的我爱你作文(精选2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

学习

客厅种什么绿植风水好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绿植放在客厅什么位置风水好,内容包括客厅种什么绿植风水好,风水学绿植放在客厅什么位置好,绿植放在客厅哪个位置好。绿植放在客厅什么位置风水好绿植放在客厅什么位置风水好,众所周知室内的风水,有很多的讲究,那么大家知道绿

学习

中国用俄语怎么读音

阅读(32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用俄语怎么说,内容包括中国用俄语怎么读音,中国的俄语发音是什么,俄语中国怎么拼写。“中国”用俄语怎么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和俄罗斯的朋友聊天,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时,那些词语该怎么用俄语表达呢?接下来就和一起学

学习

关于中国面孔的作文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面孔优秀作文范文,内容包括关于中国面孔的作文,中国面孔作文范文900字,高考作文中国面孔范文。中国面孔优秀作文范文(精选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