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巧用三余的故事

弟子规小故事之董遇巧用三余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为大家分享弟子规小故事之董遇巧用三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董遇巧用三余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有些人整天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而有些人却能争分夺秒,充分利用时间读书、学习、工作……

你看:此时屋外大雪纷飞,寒风呼啸,屋内滴水成冰,异常寒冷。董遇呵了呵早已冻僵的双手,又捧起那本研读了许久的书,孜孜不倦地吟读起来……

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只有董遇还伴着微弱的灯光,逐字逐句地背诵着老子的文章……

雨稀稀沥沥地下个不停,茅草屋又漏了,董遇挪了挪桌子,勉强找了个不漏的地方又提起笔来……

董遇正是凭着这种善于利用时间、刻苦钻研的劲头,终于成了三国时期著名的学者。

董遇生活在汉献帝兴平年间,当时社会兵荒马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董遇的父母相继死在了乱军之下,仅留下孤苦的董遇兄弟二人。他俩只得远走他乡,投亲靠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从小酷爱读书、勤奋好学的董遇,即使家里发生了这样的不幸,即使生存环境这样艰苦,还总是怀里揣着一本书,一有空就掏出来诵读。看到他那专心的样子,哥哥常常笑他:“书呆子,读书能填饱肚子吗?”每每这时,董遇常常自信地说:“能!哥哥,你看着吧!”然后继续看书。

白天,董遇兄弟俩上山打柴,然后背到街上卖几个钱,维持生活。但董遇仍然没有放松学习,每天早晨出门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将书带上,打柴空闲时,就拿出来诵读。哥哥看了总会心疼地劝慰他:“砍了半天柴,还不嫌累呀!快把书收起来歇一歇。”“我不累,看书就是最好的休息。”董遇就是这样见缝插针,刻苦自学。

经过多年勤学苦练,董遇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对老子的学说很有研究,专门替《老子》作了注释。他还精心攻读过《左氏春秋》,并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下了《朱墨别异》一书。

董遇的学问越来越大,名声也越传越远。渐渐地,十里八乡的读书人纷纷慕名前来求教。

一天,一位年轻人缠着董遇非要得到他的真传。董遇不解地问:“那你究竟想得到什么呢?”

“我想知道,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到底靠什么?要想成为像您一样的人,有什么诀窍?”

董遇笑了笑,谦虚地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不过是多多利用‘三余’的时间罢了。”

年轻人不禁好奇地问:“什么叫‘三余’的时间?”

董遇笑着回答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的时间:冬天,是一年中最空闲的季节;晚上,是一天中最空闲的时候;雨天,是平常最空闲的日子。这都是可以利用的时间啊!”听了董遇的这番话,年轻人如梦初醒。

董遇一生巧用“三余”时间最终有所成就的事迹,定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惜时如金、努力学习的榜样。

拓展:

1 “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2 卜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贤士,他对自己的弟弟很好,照顾得很周到。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后来繁殖到上千头,他买了房屋,置办了土地。而这时弟弟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卜式于是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卜式不仅不贪*财物,而且为了照顾弟弟,还把自己的财产让给弟弟,这一行为感动了当时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3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

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4 汉朝有个蔡顺,从小就没有了父亲,他服事母亲非常孝顺。那时候正逢着王莽的变乱,年岁又荒。没有饭吃了,他就拾了桑树上结的果子,去供奉母亲。用一个器皿装着黑的桑子,又用另一个器皿装红的桑子。赤眉贼见了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蔡顺说,黑的奉养母亲,红的自己吃。赤眉贼听了,也很可怜他的孝顺,就送他牛蹄和白米。

拓展资料: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分为五部分,各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详于道德教育。

《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

此书原名《训蒙文》,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贾存仁加以改编,改名《弟子规》。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养成忠厚家风的必备读物。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形式为三字韵语,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董遇巧用三余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董遇巧用三余的故事

学习

黑匣子是什么意思呢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黑匣子是什么意思,内容包括黑匣子是什么意思呢,黑匣子比喻什么,黑匣子的意思。黑匣子是什么意思“黑匣子”到底是什么东西?每次的飞机失事我们总会在新闻上看到说只要找到黑匣子就可以知道线索了。黑匣子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下

学习

关于司马光的小故事简短

阅读(20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司马光的小故事,内容包括关于司马光的小故事简短,农行信用卡申请流程,农行信用卡怎么提额。关于司马光的小故事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不少故事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司马光的小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司马光

学习

东航mu5735坠毁黑匣子说明文

阅读(160)

本文为您介绍飞机黑匣子说明文,内容包括东航mu5735坠毁黑匣子说明文,飞机黑匣子破译流程,飞机黑匣子工作原理。飞机黑匣子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飞机黑匣子说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

学习

光伏科普小知识大全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光伏科普小知识,内容包括光伏科普小知识大全,光伏科普,科普免费安装光伏套路。光伏科普小知识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

学习

关于光遇的作文怎么写

阅读(16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光遇的作文,内容包括关于光遇的作文怎么写,关于光遇的作文700字以上,关于光遇的作文500字。关于光遇的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

学习

苏轼日喻说原文及翻译

阅读(237)

本文为您介绍日喻说苏轼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苏轼日喻说原文及翻译,苏轼日喻告诉了什么道理,日喻苏轼翻译。《日喻说》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

学习

小学三年级庆国庆征文范文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迎中秋庆国庆征文,内容包括小学三年级庆国庆征文范文,小学生庆国庆作文范文,喜迎中秋梦圆中华征文。小学迎中秋庆国庆征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征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征文要求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

学习

摇字开头的成语大全集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摇字开头的成语大全,内容包括摇字开头的成语大全集,摇什么摆什么的成语,开头是摇的成语。摇字开头的成语大全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摇,摇

学习

民风民俗作文左右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民风民俗作文评语,内容包括民风民俗作文400字左右,民风民俗作文300字,民俗民风作文800字。民风民俗作文评讲范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

学习

查寝检讨书怎么写

阅读(140)

本文为您介绍查寝检讨书,内容包括查寝检讨书怎么写,查寝检讨书自我反省3000字,查寝检讨书10000字。查寝检讨书当我们做某件事,出现了失误后,往往被要求写检讨书来自我悔过,写检讨书一定要态度要诚恳、端正。你所见过的检讨书是什么样的呢?以

学习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初中作文

阅读(183)

本文为您介绍没想到我可以如此勇敢作文600字,内容包括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初中作文600字,真的没想到作文600字,没想到我如此依赖父母作文600字。谁也没想到作文600字(通用4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

学习

屈原涉江原文

阅读(186)

本文为您介绍屈原涉江全诗,内容包括屈原涉江原文,屈原涉江古诗完整版,屈原涉江名句。屈原《涉江》全诗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屈

学习

柳宗元诗江雪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柳宗元诗江雪赏析,内容包括柳宗元诗江雪,柳宗元江雪古诗讲解,柳宗元的诗江雪赏析。柳宗元诗《江雪》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学习

江雪的翻译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江雪古诗翻译,内容包括江雪的翻译,古诗江雪,古诗江雪全文。古诗江雪全诗带翻译《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下面是整理的古诗江雪全诗带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江

学习

驴的哲学告诉我们什么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驴的哲学,内容包括驴的哲学告诉我们什么,驴的哲学经典语录,驴的哲学答案。驴的哲学驴的哲学告诉我们当人遇到困难,不要悲观消沉,要想办法应对它。哲理故事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为大家分享驴的哲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驴的哲学篇1人

学习

弟子规谨字篇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弟子规《谨》,内容包括弟子规谨字篇,弟子规谨字部分,弟子规第三章谨全文及解释。弟子规瑾及解释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弟子规吧,那么哪句弟子规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瑾

学习

报恩的蚂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大娘救蚂蚁死后蚂蚁报恩,内容包括报恩的蚂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蚂蚁报恩告诉我们的道理,母亲死后没钱安葬蚂蚁报恩。报恩的蚂蚁作文(精选12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

学习

董遇的三余读书介绍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董遇的三余读书法简介,内容包括董遇的三余读书介绍,董遇论三余读书翻译,三余读书原文及翻译。董遇三余读书原文翻译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董遇三

学习

董遇的三余读书法指什么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董遇的三余读书方法介绍,内容包括董遇的三余读书法指什么,董遇的三余读书中心思想,董遇的三余读书法的介绍。《董遇“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学习

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解释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动画,内容包括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解释,弟子规出则悌重点字词解释,弟子规之出则悌篇。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欢迎阅

学习

望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望岳讲了什么道理,内容包括望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望岳蕴含了什么哲理,古诗望岳的道理是什么。望岳讲了什么道理杜甫的古诗望岳讲了什么道理呢?该如何来对该诗进行赏析呢?望岳赏析(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

学习

巧用停顿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巧用停顿的方法,内容包括巧用停顿,正确的停顿方法和口诀,停顿的方法。巧用停顿的方法导语:无论是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交流表达中,我们都离不开停顿。这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不能没有休止符一样。停顿是表达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