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李商隐注释版

解读李商隐诗《锦瑟》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解读李商隐诗《锦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1

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亡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甚至有人认为是追念已故宰相李德裕。这些理解都有道理,我谁的观点都不敢否定。诗无达诂嘛!更何况此诗又将人事全部隐去,全用几个典故传之,更造成一种多义性。不过也无须为此头痛。更不必逐字逐句胡乱揣测,不妨像陶渊明一样“不求甚解”地去读书,你喜欢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觉得有趣就怎样理解。其实,你非得像完成选择题一样,选出一项标准答案来,恐怕本身就是自讨苦吃。

诗是用形象说话的,故而本身就具有多义性,讲究含蓄蕴藉。读诗应学会慢慢品读,但我不赞成像解剖医生一样肢解作品,更讨厌以为字字都有出处或字字都有着落的考证之法。比如李商隐这首《锦瑟》,为什么不试着从整体着眼去理解呢?

首先,“锦瑟”这只是诗人创作的一个感情触发点,应是它触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首联两句就是直抒胸臆式的感慨之语:这锦瑟为什么要弄五十根弦呢?难道就是为了使其曲调悲凉吗?听其曲便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自己的一生,想起一生的梦想,想起年轻时所爱恋的对象。

颔联、颈联四句四个典故是对自己一生的形象表述。追忆往事难免使人有往事如烟、人生如梦之叹。四句以“梦”起,以“烟”收,是否就暗含了这样一种感慨呢?不过回想起来,许多事、许多人还是历历在目,感情也常常是很复杂的,遗憾、后悔、伤感、不甘、甜美、怀恋、惆怅,实在说不清楚。所以,诗人很巧妙地运用四个典故进行了非常形象、非常概括地表述。“庄生晓梦迷蝴蝶”运用的是“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子·齐物论》中说:一次庄子晚上梦见自己化为蝴蝶,早晨醒来竟然弄不清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蝶变成了自己。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应该就是物我两忘的无我境界。那种哲学境界我们不易达到,可是年轻时对事业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因为执着、因为痴情,就很容易进入这种忘我的境界,在别人看来可笑,可自己一无所觉。所以,梦醒之后的痛苦就会更让外人难以理解。“望帝”死后化为杜鹃的故事,不是抒写的正是这种痛苦心情吗?“望帝”,周末蜀王杜宇,号望帝,相传他死后魂魄化为啼血的杜鹃鸟。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竟然不堪一击,或者原本就只是一场梦。自己爱恋的人却阴差阳错地最后嫁给了别人,或者出家为你尼了,怎能不令人像杜鹃鸟一样啼泪成血呢?我这样谈这两句诗可不是简单臆测,是有根据的,那么根据是什么?这就真得说说知人论世,以诗解诗的方法了。“知人论世”,就是要结合作者身世经历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来读诗文。联系它作来解读此作即“以诗解诗”。李商隐出生的时间不对头,已是唐王朝晚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说他科第早登,开成二年(837)中进士时年仅25岁。可是仕途并不畅达,尤其是有意无意地竟然卷入了“牛李*争”的政治漩涡中,给他带来许多不幸。一个骨子里就是诗人的人,怎么能应对无耻的政客官僚们之间那种勾心斗角呢?《忆梅》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这早凋早秀之“寒梅”不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吗?它能傲霜雪,能“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是“待到百花烂漫时”,它可早已笑不起来了,早已凋落尘泥之中了。能像***那样“笑”起来的人不多,那样高的境界更难达。尤其是被人摧残,被人排挤,或遭人陷害就更难“笑”起来了。这是仕途或“事业”。下面再谈谈其“风流”。才子风流,没有点“风流”,哪算“才子”。别误会我所说的风流,我不是说有点才华你就应该爱情不忠,而是说比常人更懂得真情,更懂爱情一些。你看诗人笔下对爱情的表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仅这些诗句我们就可以想象生活中的李商隐之“风流”,想见李商隐爱一个人爱得之执着和深沉。但是唯其执着、投入、失败后之打击痛苦就更非常人能及。故而“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实在让人为之不忍多想。

不过回想起来痛苦的往事。即使是失败的经历也是美丽的,使人泣泪成珠。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两个典故中这“珠”“玉”不是寄托了诗人回忆往事时那种甜美的感情吗?“沧海月明珠有泪”不该只是“鲛人泣哭”一个典故。为什么写“明月”呢?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像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联系这个传说,这“珠”的意味才更耐人咀嚼。不可只注意“泪”字。那“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也一样,不可只注意“烟”字,珍珠美玉可都是自古被人珍爱之物啊。但是,一切的一切,无论是痛苦还是甜美,都已成往事,无法追回,往事如烟,令人怅惘。关于“玉生烟”,《封神记》中还记了这样一则故事,吴王夫差小女紫玉和童子韩重相爱,未能结合,紫玉气结而死。后来韩重坐到紫玉墓前祭吊,紫玉显形,韩重想拥抱她,她却像烟一样地消失了。莫非诗人也有过类似的凄美经历吗?

尾联与开头的感慨呼应,更是直抒胸臆式的抒情:此情哪堪再去追忆,就是在当时便已感到惘然了。开头“思华年”及收尾处之“惘然”,其实就是此诗诗眼。

你看,这样读这首诗不是很有趣吗?阅读首先是为了从中获得审美享受。读诗,不妨不求甚解,得意而忘形最是有味。

赏析2: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写出二人被迫分别之苦,与分别的恋恋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对面对的结局的愤恨,与此情的恋恋不舍。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诗中,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锦瑟李商隐注释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锦瑟李商隐注释版

学习

李商隐锦瑟的深度解析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李商隐锦瑟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李商隐锦瑟的深度解析,李商隐锦瑟原文,李商隐锦瑟古诗文赏析。李商隐《锦瑟》原文及赏析《锦瑟》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以下是帮大

学习

可持续发展类论文理论

阅读(141)

本文为您介绍可持续发展论文1500字,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类论文理论,可持续发展的论文体会,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学生论文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的控制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避免过多的消耗而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

企业如何有效提升培训效果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让企业培训效果持续长久的方法,内容包括企业如何有效提升培训效果,有效的企业培训方式,企业职工培训持续推进。让企业培训效果持续长久的方法既然我们企业离不开培训,我们就要正确的看待它,应对它。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让企业培

学习

描写张掖七彩丹霞的作文

阅读(171)

本文为您介绍张掖的作文,内容包括描写张掖七彩丹霞的作文,张掖美景作文,我爱我的家乡甘肃作文300字张掖。张掖的作文(通用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

学习

商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阅读(150)

本文为您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内容包括商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意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

学习

我的家乡张掖作文

阅读(194)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家乡张掖作文,内容包括我的家乡张掖作文300字,我的家乡张掖作文500,我的家乡张掖作文结尾。“我的家乡张掖”作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

学习

失去快乐的句子经典语录

阅读(202)

本文为您介绍失去快乐的伤感句子大全,内容包括失去快乐的句子经典语录,失去的快乐伤感句子,失去快乐句子。失去快乐的伤感句子大全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

学习

英语口语900句完整版零基础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常用英语口语对话必背900句,内容包括英语口语900句完整版零基础,英语口语常见问题回答,英语口语常见的100个问题。英语口语常问的75个问题英语口语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与口语相对,书面英语是在口语的

学习

我从来没有这样快乐作文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我从没有这样快乐过作文600字,内容包括我从来没有这样快乐作文400字,我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作文,作文我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500字。我从没有这样快乐过作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

学习

锦瑟古诗 赏析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锦瑟古诗原文,内容包括锦瑟古诗赏析,锦瑟古诗翻译及赏析,锦瑟古诗赏析及意思。锦瑟古诗原文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多

学习

写一篇高兴伤心感动的作文字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开心激动伤心难过的事作文300字,内容包括写一篇高兴伤心感动的作文字,一件伤心的事作文三年级300字左右,他伤心了作文五年级下册300字。我从没有这样伤心过作文(精选22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

学习

变形的魅力教学设计一年级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变形的魅力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变形的魅力教学设计一年级,变形的魅力教学设计小学美术,变形的魅力美术作品。《变形的魅力》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

学习

种植日记怎么写

阅读(115)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种植日记,内容包括种植日记怎么写,生态种植日记30篇,我的种植计划日记。我的种植日记(通用29篇)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我

学习

形容大雪的句子简短

阅读(150)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大雪的句子,内容包括形容大雪的句子简短,形容大雪的句子和诗句,形容一夜之间下大雪的句子。形容大雪的句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都不陌生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学习

李商隐锦瑟的深度解析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李商隐锦瑟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李商隐锦瑟的深度解析,李商隐锦瑟原文,李商隐锦瑟古诗文赏析。李商隐《锦瑟》原文及赏析《锦瑟》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以下是帮大

学习

欧阳修玉楼春诗文赏析

阅读(135)

本文为您介绍玉楼春欧阳修全文赏析,内容包括欧阳修玉楼春诗文赏析,玉楼春欧阳修原文及翻译,玉楼春欧阳修古诗文赏析。玉楼春宋欧阳修全文、赏析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归朝欢令”“呈纤手”“春晓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下面是整理

学习

红藕香残玉簟秋整首诗赏析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红藕香残玉簟秋整首诗赏析,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歌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红

学习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朗诵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内容包括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朗诵,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全文赏析,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书法。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

学习

玉楼春翻译赏析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玉楼春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玉楼春翻译赏析,玉楼春宋祁翻译与赏析,玉楼春春景原文及翻译。《玉楼春》翻译及赏析《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着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开

学习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赏析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内容包括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赏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赏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原文。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原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

学习

钗头凤世情薄粤语朗诵

阅读(168)

本文为您介绍钗头凤世情薄唐婉原文,内容包括钗头凤世情薄粤语朗诵,钗头凤世情薄拼音版,钗头凤世情薄背后的爱情故事。《钗头凤世情薄》全词翻译赏析“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的词意:世事炎凉,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这凄凉的情景

学习

林清玄散文心得集摘抄赏析

阅读(196)

本文为您介绍林清玄散文摘抄300字,内容包括林清玄散文心得集摘抄赏析,林清玄散文优美段落摘抄,林清玄散文摘抄词语大全。林清玄散文好段摘抄赏析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已经步入中年,对于林清玄这个名字都并不陌生。那么关于林清玄散文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