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小蜗牛》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蜗牛》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围绕情节,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感受努力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懂得坚持的重要。
2、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以境激情,引发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前使幼儿了解蜗牛,知道蜗牛的一些基本特征;
2、课件:《小蜗牛》
活动过程:
一、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们瞧,这是谁啊?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它为什么不开心呢?(幼儿猜想)
那到底是为什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讲述
1、第一次观看前半段,“从蜗牛艰难地攀爬到被螳螂从树上打落”
引发情感体验:小朋友,你看懂了吗?看了这个片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讲述)
噢!你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很难过!是什么事让你们觉得很难过呢?(幼儿讨论)
那还有些什么事让我们觉得难过呢?让我们再来看一次!
2、第二次观看前半段,(幼儿边看,教师边讲述重点段)
(1)自主讨论:蜗牛想做一件什么事?它为什么想要爬上大树?(爬上高高的大树,看地更远!)
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了哪些困难?
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打出相关*片,并提问讲述。
小动物超过它(为什么它总是被小动物超过呢?)
小蜗牛是怎么爬的,我们来学一学吧!(幼儿与教师表演爬得很慢、感觉很累)它的速度这么慢,想要爬上那么高的一棵大树,容易吗?
那它有没有停下来呢?(虽然它总是被小动物超过,可它还是继续爬)
喝露珠(它为什么只喝一点露珠?)小蜗牛连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有,多可怜呀!
写信(小蜗牛在给谁写信?它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你们在难过、伤心、一个人很孤单的时候,最想告诉谁?怎么说?)
用树叶当被子(小蜗牛连被子都没有,可怜吗?)
被螳螂打落(螳螂看起来是怎么样的?它把小蜗牛怎么样了?)
(2)点击课件,同时出现五幅*片,引发幼儿情感体验:
师:小蜗牛想为梦想努力,可是却碰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最后还被螳螂一掌打了下来,这时候,它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3)激发讨论:那它会继续下去吗?这样吧,我们和旁边小朋友互相讨论讨论!
(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师:讨论得怎么样了?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你认为蜗牛会不会继续努力?为什么?
3、在幼儿充分辩论的基础上,观看后半段录像
(1)师:我们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小蜗牛到底继续下去还是放弃了呢?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2)提问:
小蜗牛被谁救上来了?小蜘蛛会对它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小蜘蛛,你会对小蜗牛怎么说?)
请个别幼儿上来学小蜘蛛,对小蜗牛说一说鼓励的话,
小蜗牛听了小蜘蛛的话,是怎么做的?(一边唱歌,一边前进)
原来小蜗牛选择了继续努力,最后怎么样了?(爬上了树顶,成功了!)
三、经验迁移,懂得坚持的重要,培养抗挫心理
师:你们看,小蜗牛遇到了这么多困难,都能坚持下去,那你们以后碰到困难,会怎么做呢?(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师小结:对,做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象小蜗牛一样,获得成功!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小蜗牛的成功祝贺,
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的笑脸
师:你们瞧,小蜗牛现在的心情变得怎么样了?(变好了!开心了!)
你们的心情呢?(很高兴!)那就让我们带着好心情去给小蜗牛祝贺吧!
活动反思:
这样精致的小故事适合各种年龄的幼儿欣赏。本节课在环节设计上合理有序,幼儿兴趣高,态度积极,课堂氛围融洽,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在幼儿表述四季特征的环节中,词语运用有些单一,需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累积。
《小蜗牛》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的、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特别喜欢寻找草丛里的小虫子、小动物。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幼儿无意中在围墙的草坪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蜗牛,就大声喊:“快来看,小蜗牛。”大家都围过去:“真的是蜗牛呀!”“小蜗牛身上有壳!”“小蜗牛的身子一爬一爬的。”于是这个有关蜗牛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们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蜗牛,并搜集关于蜗牛的一些资料,为了让幼儿对蜗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有关蜗牛的*片、VCD、录像、放大镜等;
2.课前捕捉蜗牛。
活动过程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师: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幼A: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
幼B: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幼C:蜗牛还有两根细细的脚呢?
师:蜗牛头上的角叫触角,那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幼A:不知道。师:就长在触角上。师: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
幼A:蜗牛没有脚,它身体一动一动的就是在走路。
幼B:蜗牛没有脚也能走路,它本领真大。
幼C:不是,蜗牛有脚的。师:你怎么看见蜗牛有脚的?
幼C:反正我看见的。
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评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大家为这惊人的发现而欢呼。幼儿通过共同探索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观察蜗牛,观看VCD,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幼:(观察)蜗牛爬行。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幼A: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一根白线。
幼B:这白白的东西是什么?
幼C:是小蜗牛的唾沫。师:这可不是唾液沫,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幼A:那为什么要分泌这种白色的东西呢?
师:让小蜗牛自己来告诉你们吧。(观看VCD“趣味动物小百科)师: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3.交流信息,继续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在前一次“蜗牛大搜索”活动中,孩子们都产生了一个问题。师:最近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蜗牛?
幼B:蜗牛是不是都躲起来了。
幼C:蜗牛怎么老喜欢睡觉,它冬眠了吗?师:老师也觉的奇怪,蜗牛好像很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幼A:我爸爸帮我去*书馆查了,蜗牛要冬眠的。
幼B:我妈妈对我说,她在网络上看到的,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师:蜗牛真有趣,我们观察很仔细,了解的也很多。让我们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活动延伸
用橡皮泥做蜗牛。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输。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去*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无疑,网络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小蜗牛》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初春到来,万物苏醒,各种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为了让幼儿更深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用了小朋友们比较常见的小动物蜗牛,生成了本次教学活动主题《小蜗牛》。
活动目标
1 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2 引导幼儿在画看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3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
4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辅导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难点: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觉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实物小蜗牛若干。
2 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 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 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 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 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 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 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 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 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延伸活动
做一做,彩色橡皮泥小蜗牛
1 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 幼儿动手制作。
3 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
1 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 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
3 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小蜗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借助*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认识四季。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借助*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对照*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
1。妈妈派小蜗牛到树林里玩、摘草莓、采蘑菇,可小蜗牛一次都没能完成妈妈的任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14小蜗牛)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问题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居住住房孩子小孩玩耍玩球走吧去吧发生发现发芽嫩芽爬行爬上来呀走呀永久许久回家回来全国全部变化变色
(重点指导生字前鼻音“玩全变”,翘舌音“住”等。)
②学习禾木旁1个偏旁
“王”,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王”的字多与“玉”有关。
指导写王字旁1个偏旁:
注意:本课要求认识的王字旁,是以前学过的“王”字变化而来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如“王”变成王字旁后,长横变成了提。
③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④多元识字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例如:
A。给已学字加偏旁:巴—吧、爬;牙—呀、芽。
B。与已学的形近字做比较:金—全;田—回。
(2)学习多音字:发(fāfà)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小树发芽了。
这里的加点字“发”读一声“fā”,意思是“产生,出现”,还有一个读音是“fà”,意思是“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分别如下:
发fā(发现)(发生)
fà(白发)(理发)
②读一读:
我发(fā)现妈妈的头上有白发(fà)了。
【设计意*:多音字的学习,从字音到组词再到句子,层层推进,完成对多音字系统学习,使学生学会鉴别多音字的方法。】
(3)摘苹果游戏。
每读对一个字,就得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发芽由上而下地遮掩。
许多很多。
盖种子的胚胎发育长大,突破种皮而出。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对妈全回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对”:左边“又”的第二笔变长点;右边“寸”的横画变短,竖钩要写直,要落在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妈”: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起笔的竖则落在竖中线上。
“全”:“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横落在横中线上,最后
一长横要舒展。
“回”:国字框,字体显宽扁。竖画都要微微往里斜,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会写字的指导,细致到位,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正确的写字姿势。】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我们了解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还有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
六、当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对照*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理解课文,懂得做事要善于抓住时机,还要有自己的判断。(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大海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贝壳,我们用它们串成美丽的项链,但是,你知道吗?大海也有一条条可爱的项链,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4小蜗牛)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二、品读释疑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儿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板书:春天看小树发芽)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设计意*:学习课文,注意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边读边悟,是低年级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
6。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仿写:
几颗草莓几个蘑菇
几()学生几()老师
几()铅笔几()橡皮
几()树几()花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课文的学习,注意说话的训练,注意多种方法的朗读,这正是重课程的语文教育。】
7.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蜗牛为什么每次都不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
因为小蜗牛的爬行速度很慢,所以它每次爬回来的时候季节都变了。
2。对照*画,读一读课文。
本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通过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体现了小树林四季的景色特点。朗读时,一边观察*片,一边理解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读小蜗牛的话语调要稍高,读出季节的变化。
3。在*画的帮助下,你猜出了下面加点的是什么字吗?
蜗牛发现草莓蘑菇
4。推荐阅读《小蜗牛》。
听读《小蜗牛》,了解蜗牛的慢吞吞的特点,试着把儿歌背诵下来。
5。资料链接:《蜗牛》
【设计意*:总结全文,联系结合*片朗读课文,练习猜字,提高了识字和朗读能力。】
四、阅读方法解密
借助*画、生活实际朗读课文
本文没有全文注音,只给部分难字注音,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朗读时,我们要借助连环画和生活实际,猜测一些生字的读音,然后放入课文中练习朗读,看是否通顺。
五、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讲了从春天到秋天,妈妈派小蜗牛到树林里玩,顺便看小树发芽,摘草莓,采蘑菇,可小蜗牛每次都没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抓住时机,还要有自己的判断。
六、学会写法
学一法:语言描写
本文是按季节变化安排材料的,但季节变化并没有直接写,而是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写出了季节的变化,充满了趣味性。如:“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举一例:“怎样可能!”妈妈焦急的说,“这早上还好好的,怎样到学校就发烧了呢?
练一练:你也试着写一写人物的语言吧!
示例:老师说:“是你们的小脚踩出来的呀,你们不停地跑呀跑呀,踩破了大地妈妈的衣服,小草就偷偷钻出来了。”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蜗牛妈妈派小蜗牛到树林里玩,顺便看小树发芽,摘草莓,采蘑菇,可小蜗牛每次都没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的故事,从中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时机,还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八、主题延伸
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
九、当堂检测
十、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课件25)
春天玩看小树发芽长满叶子草莓
小夏天摘草莓回长着蘑菇树叶黄了四季交替
蜗秋天采蘑菇来盖着雪树叶掉了
牛冬天家里过冬时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课堂上我非常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语言的表达。抓住“已经”等训练学生表达。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安排不太恰当,模仿练习对话环节显得仓促,学生说得不充分。
《小蜗牛》教案 篇5
一、设计意*: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泥工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泥工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塑造物体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本学期以来我们在美术活动中以泥工为主,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捏、团、搓、压等技能,学会了搓面条、团汤圆、包饺子、做胡萝卜、做棒棒糖等,在此基础上我还结合小班孩子爱动物的特点精心设计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初步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橡皮泥、火柴若干,PPT课件,背景音乐、草地背景*活动重难点:幼儿用搓、卷的技巧制作蜗牛壳的技巧。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蜗牛*片,激起兴趣。
1、出示蜗牛身体*片——师:小朋友猜猜看,这是谁呀?
2、出示完整蜗牛*片师:那我们跟小蜗牛打个招呼吧:小蜗牛,你好呀!
师:我们来看看,小蜗牛它长什么样呢?
师总结:小蜗牛有细细长长的身体,一头大,一头小。长着长长的触角,背上还背着一座小房子呢。
(二)教师示范讲解1、示范讲解蜗牛背上“小房子”。
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看,这是什么(出示橡皮泥)今天,老师用橡皮泥来变出一座小房子,小朋友看好喽,开始变魔术啦。“搓一搓,搓一搓呀搓成条,搓成条后卷一卷,从里到外卷一卷,紧紧卷成小房子。瞧,小房子变好了,漂亮吗?
师: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呀?(请个别幼儿说)师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搓一搓,搓一搓呀搓成条,搓成条后卷一卷,紧紧卷成蜗牛小房子。恩,小朋友呀真能干,现在拿起一团橡皮泥,一起来做蜗牛背上的小房子吧。
幼儿集体操作:做“小房子”,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儿歌制作)师:好,小朋友,房子做好了没呀,我们来看一看,谁的大,谁的小呀?为什么他的大,他的小呢?(个别幼儿回答)
师总结:我们把房子打开来看一看(比较橡皮泥的长短)。秘密就藏在这里:原来呀,这个橡皮泥搓的细又长,房子就会变大哦。
示范讲解蜗牛的身体的制作师:我们做好了蜗牛的小房子,身体还没有呢,赶紧来做吧。我们现在要换一种橡皮泥的颜色了哦。蜗牛的身体是一头大一头小。“搓一搓呀搓成条,一头粗来一头细,蜗牛身体长又长”。
用牙签来做小蜗牛头部的触角和眼睛师:看,现在,小蜗牛还缺了什么呀?
幼儿:触角、眼睛。
师:对了,小蜗牛的触角可是很重要的,因为蜗牛的触角就好像盲人的拐杖,是用来触摸着走路的。小蜗牛在走路的时候呀,如果用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触角怎么做呢,老师就请火柴棍来帮忙。拿起两根火柴棍,插在蜗牛的头上,做触角,还有眼睛。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师:这只蜗牛宝宝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好吗?橡皮泥、牙签是做蜗牛宝宝的,小朋友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好吗?
1、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蜗牛,注意用儿歌引导幼儿。
2、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四)展示作品
1、幼儿送蜗牛宝宝回家(放在树叶上),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师:这么多的蜗牛宝宝出来散步已经很久了,有些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来,跟蜗牛宝宝说再见吧。
四、活动延伸:
1、自编故事:《小蜗牛去旅行》
师:小蜗牛在新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有点闷,想到外面去走一走,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制作的小蜗牛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五、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蜗牛》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同一方向的曲线(绕圈)
2、巩固学习正确涂色的方法,一手扶纸、一手握笔。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彩带(人手一份)、水彩笔 、 幼儿美术用纸
活动过程:
一、让彩带跳舞,激发幼儿兴趣
1、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的舞动。 (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以绕圈为主。)
3、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态的曲线。(还能怎样舞动?上下、左右、转圈舞动……)
二、观察曲线,引导幼儿思考
1、提问:“跳舞的彩带像什么?”(小虫,蛇,水……)
“它是怎样动的呢? 请小朋友用食指画一下它是怎样动的,好吗?”
2、请幼儿到教室前面画下“跳舞的彩带”的样子。
三、幼儿作画
1、出示小蜗牛:“看,有一只小蜗牛要回家。可是他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谁能告诉他家在哪?”
“啊,小朋友真棒!可是小蜗牛还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家。我们把回家的路给小蜗牛画下来,好吗?”(提出要求:要沿着黄颜色的虚线慢慢的、像刚才画彩带一样,一圈一圈的从小房子画到小蜗牛那里)
2、请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幼儿握笔姿势、保持桌面、身上的干净整洁。
四、点评作品,结束活动
1、结合绘画,点评幼儿作品。表扬画得好的幼儿、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2、请幼儿拿着自己的画送到娃娃家小蜗牛那里。
《小蜗牛》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张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风格。
2.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模仿故事中小蜗牛的语言。
3. 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4.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1. 绘画纸和彩笔,每位幼儿一份。
2. 幼儿在活动前已观察过蜗牛,对蜗牛的特征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同讨论蜗牛的特点,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你见过蜗牛吗?你知道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吗
引导幼儿学学蜗牛爬的样子,让幼儿了解蜗牛爬行缓慢的特点。 2. 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故事里的小蜗牛第一次去树林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教师:小蜗牛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时候树林里的景色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为什么小蜗牛没有采到草莓和蘑菇?
3. 再次讲述故事
4. 引导幼儿讲述各个季节的景色
教师:小蜗牛在夏秋冬三个季节分别看到了什么?如:绿叶、草莓、黄叶等。
教师:你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看到过什么景色?
教师:我们这里的四季景色和故事中小树林的景色一样么?我们这的四季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词汇描述四季特征,如:鲜花盛开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等。
活动延伸:
1. 引导幼儿在表演区继续扮演蜗牛妈妈和蜗牛宝宝等角色表演故事,进一步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画自己知道的四季并讲述给小朋友听。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轻松幽默的小故事,故事中弥漫着一股平静悠闲的气氛,而故事中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为故事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这样精致的小故事适合各种年龄的幼儿欣赏。本节课在环节设计上合理有序,幼儿兴趣高,态度积极,课堂氛围融洽,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在幼儿表述四季特征的环节中,词语运用有些单一,需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累积。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小蜗牛》教案 篇8
设计意*:
喜欢动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这首根据小蜗牛的特点写的幽默诙谐、好听的歌曲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自然角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并与小蜗牛交朋友。
2、《我是快乐的小蜗牛》歌曲磁带、小蜗牛*片和头饰。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谜语,听一听它是那种小动物?谜语:走路从来不回头,背着房子去旅游。伸出两只小犄角,一别看来一边走。(为了更形象,教师一边模仿动作,一边说谜语)
2、出示实蜗牛*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1)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
(2)小蜗牛平时都在干什么?
(3)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它的表情怎样?哪个小朋友来形容一下?(引导幼儿用肢体或语言表达)
3、欣赏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节奏特点。播放歌曲《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教师跟幼儿边听歌曲边拍节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1)刚才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表现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4、再次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欣赏第二遍歌曲,幼儿随音乐节奏学说歌词。提问:你们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说说自己感觉哪句歌词最有趣?自己喜欢哪句歌词?并尝试唱一下或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将幼儿根据喜欢的歌词进行分组,教师弹唱,幼儿随音乐尝试大声跟唱。(教师给予表扬,纠正唱错的地方。)
5、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用男女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2)鼓励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加上创造性的动作演唱。
(3)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表演的动作并进行练习。
6、请幼儿戴上蜗牛头饰,随音乐集体表演歌曲。
7、教师小结:多可爱的小蜗牛呀,跳得真好,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一起去旅游吧。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的音乐伴奏下,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自然角中观察小蜗牛,进一步了解小蜗牛的特征及习性。
《小蜗牛》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蜗牛》是一首节奏明快、曲调欢快的儿童歌曲,旋律亲切、流畅,歌词幽默诙谐,3/4拍的节奏,跳跃连贯的曲调,表达出小蜗牛自由自在旅行的快乐心情,表现了小蜗牛虽小但志气大、不怕困难去旅行的开朗乐观的态度。中班幼儿多数有旅行的经验, 对蜗牛也有一定认知,对小蜗牛旅途中遇到的困难与艰辛能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幼儿模仿小蜗牛旅行,引导幼儿感受小蜗牛的自信、快乐、坚强,更好地用声音、动作、表情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3/4拍“强弱弱”的特点。
2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造性地用动作、声音表现歌曲的内容、表达自己的心情。
3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开朗乐观的精神。
活动准备:
小蜗牛*片1幅,《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活动建议:
一、请幼儿猜谜语,进行发声练习,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谜语:走路从来不回头,背着房子去旅游。头上两只小犄角,一边看来一边走。提问:这是什么小动物?结合*片引导幼儿认识小蜗牛。
2指导幼儿进行发声练习:创设“小蜗牛荡秋千”的情境,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手持蜗牛手偶,用荡秋千的手势三拍1次左右摇摆,演唱“咿呀儿哟,呀咿儿哟”一句,旋律从C调依次升到E调。
三、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并初步学唱歌曲、学说歌词。
1提问:听到歌曲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快乐的小蜗牛?引导幼儿了解小蜗牛独自去旅游,不怕困难、坚强乐观的品质。
2请幼儿随琴声学说歌词,重点学说“咿呀儿哟,呀咿儿哟”,感受乐曲欢快、悠扬的特点。
三、播放歌曲《快乐的小蜗牛》,指导幼儿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以及3/4拍“强弱弱”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及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请幼儿用拍手拍腿、拍手抱肩等动作表现三拍子的节奏。
2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中小蜗牛去旅行的快乐,鼓励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提问:唱到“哟哟”时,小蜗牛好像在做什么?可以怎样演唱来表达小蜗牛快乐的样子?
3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表达小蜗牛旅行时快乐的心情。
小结:小蜗牛克服了山高路远、刮风下雨等困难,悠闲自在地旅游,感到非常开心和兴奋。
四、请幼儿随琴声完整演唱歌曲,创造性地用声音、动作表现歌曲,鼓励幼儿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开朗乐观的品质。
1提问:小蜗牛会怎样爬?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它的小犄角和房子?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怎么表现高兴的样子?
启发幼儿用多变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2引导幼儿分组或分男女声演唱,进一步体验小蜗牛勇敢乐观的品质。
《小蜗牛》教案 篇10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
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学文、自主识字、***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王字旁,是以前学过的“王”字变化而来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如“王”变成王字旁后,长横变成了提,“玩”字的左右两部分要相让。为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本课部分生字标注了拼音。
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语气词,要读轻声;“久、全、变”是三拼音节,要把音节拼读完整;“吧、发、芽、爬、呀”都有相同的韵母,可以对比着读一读。
学生初读课文,会遇到一些没有注音的生字。对于这些不认识的字,要充分发挥连环画的作用,引导学生大胆猜读。如,“蜗牛、草莓、蘑菇、发芽”中的生字,*画已做了明显的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学生就能猜出是什么字。受方言的影响,有的学生猜出的字与生字的读音可能有差异,教师可安排互动交流的环节,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此外,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字义。
关于王字旁:王字旁的字在古代都和玉有关。本课认读字“玩”和读写字“全”都有一个王字旁,“玩”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弄也”。
“全”在《说文》中的解释是“纯玉”。
(1)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草莓、蘑菇、芽”这一组字都有草字头,说明这些字都与植物有关。
(2)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小蜗牛爬呀,爬呀”中的“爬”,“快去摘草莓”中的“摘”,“树叶全掉了”中的“掉”,都可以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猜测它们的大致意思。
(3)有的生字,如“孩子”的“孩“,“碧绿”的“碧”,适宜组成词让学生认识,不要孤立地去认。
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生字,可以借助生字与熟字的联系,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1)给已学字加偏旁:巴—吧、爬;牙—呀、芽。
(2)与已学的形近字做比较:金—全;田—回。
2、写字。
本课4个要写的字都是合体字。“对、妈”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要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全”是上下结构,“回”是全包围结构。要提示学生注意不同的字形结构,每个偏旁的书写是不一样的:左右结构的字,偏旁显长、显瘦;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的字,偏旁显宽、显扁。让学生知道,写合体字要有左右、上下、里外相互协调的意识。
本课4个字书写要点:
5画,合体字。
对左边“又”的第二笔变长点;右边“寸”的横画变短,竖钩要写直,点要落在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6画,合体字。
妈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起笔的竖则落在竖中线上。
6画,合体字。
全“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横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长横要舒展。
6画,合体字。
回国字框,字体显宽扁。竖画都要微微往里斜,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与熟字组成新词,如“不对、对比、上回、下回、回来、回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本课的学习要避免一上来就是教师的示范朗读或者听录音。要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借
助连环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在学生能正确识读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课文主要由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组成,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读出不同的语气。如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出亲切、温和的语气,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感觉来。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蜗牛妈妈或小蜗牛,分角色来进行对话。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这是蜗牛妈妈说的3句话,是典型的童话语言,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句式一致,有利于开展语言学习。蜗牛妈妈的“哦”,
说明她很惊讶,和反复的“快去……”说明蜗牛妈妈很着急,也很慈爱,要连起来进行整体训练。同样的,小蜗牛的话在课文中也出现了3次,3次的表达也有类似的语言特点。
还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读出感受。比如通过“已经”一词,可以强调小蜗牛错过了原来的季节,分别遇到了“夏天、秋天、冬天”;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时,可以读得慢一些,进一步感受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本课轻声词语比较多,如“孩子、叶子、回来、地上、已经”。结合平时说话规律,
注意“吧、呀、呢”等语气词的轻声和“着、了、的”等助词的轻声。轻声词语的朗读,可以在句子中随语流细心体会。
2、理解运用。本文理解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对于蜗牛爬行速度的理解。如果学生对蜗牛完全不熟
悉,不知道蜗牛是一种爬行非常缓慢的动物,那么就很难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出示*片或者*,让学生了解蜗牛及其行动方式,从而扫清这个潜在的认知难点。
本文浅显易懂,教学时不必分析讲解,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能理解课文内容即可。可以借助*片和表格等直观形式,让学生梳理课文信息,弄清楚四季代表的事物,尤其是树叶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自然的好习惯。
可采用文字和*片连线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季的变化:
春天草莓(*片)春天树叶黄了
夏天蘑菇(*片)夏天树叶发芽
秋天雪(*片)秋天树叶碧绿碧绿
冬天小树发芽(*片)冬天树叶全掉了
3、课后练习。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都提示了本课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一是要*文对照,读懂课文;二
是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画大胆猜测。这两道练习题,都应与课文的学习相结合。如,先让学生对照*画,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注拼音的生字,就借助*画来猜。在初读课文的环节,就完成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
三、问题提示
《小蜗牛》一课为什么有的段落之间有空行?
作为连环画课文,在版式上与其他课文有所不同。全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并为每个部分配上精美的插*,体现了连环画课文的特点,更加重视*与文之间的对照,以方便学生借助*画阅读。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插*、拼音,认识12个生字,学写“对、妈”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谜语,引出故事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课件出示“蜗牛”,学生自由谈谈对蜗牛的印象。
3、导语: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它们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借助*画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学生第一次接
1、学生先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触不是全文注音的课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文,交流识字的方不出的地方看*猜想。法,不仅能解决他们。
3、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面对的实际问题,而学生把猜读中的错误改正过来。且也能提高他们自主。
4、自由读课文,力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指导。识字的能力。
三、借助插*,认识四季
(一)了解树木的变化,借助拼音、*片认读部分生字
1、引导:小蜗牛爬呀爬,小树林里的小树变化可大了,你们都知道吗?
2、出示文中4幅小树的插*和4个句子(“芽、全、掉、满、碧”都带注音):
树叶全变黄了。用*文结合的形
树叶全掉了。式认读文中难点句,小树发芽了。
3、插*与句子配对,请学生读准上面4句话。透,也是生字认读任
4、请学生按小树的生长过程给4句话排排顺序。务的分解。
(二)了解其他景物的变化,认识四季
1、过渡:哇,在小树不断的变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过。小蜗牛爬呀爬,发现其实不仅是小树,还有很多景物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们四季的信息呢。
2、出示“草莓”“蘑菇”“雪”的带文字的*片,请学生根据*读准词语。
3、引导:这些景物属于哪个季节呢?请你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小树的*)下去。
4、出示下面的句式,让学生把*上的内容说一说。
小树 ,已经是了。
树叶 ,地上,已经是了。
5、课间操——念儿歌,关注“芽、草莓、蘑菇、盖、全、变”等词。
(1)引导:四季的景物真多呀!你分得清吗?
(2)出示儿歌读读。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已经春天;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已经夏天;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已经秋天;白雪盖住地面,全变全变不见。
四、字词盘点,书写“对、妈”
1、出示“对、妈”,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2、指导学生书写“对”。
(1)田字格板书范写(见写字指导)。
(2)学生集体书空、练写。
3、指导学生书写“妈”(步骤同“对”)。
4、反馈评价:第一步,展示优秀书写;第二步,出示问题范例,纠正;第三步,学生再练写一个字。
《小蜗牛》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用螺旋线画小蜗牛。
2.尝试坚持涂完一幅画面。
3.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春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旅行吧!(幼儿开汽车出发)
2.教师出示蜗牛*片,咦,你们看到了哪个小动物啊?
二、教师示范,帮助幼儿掌握作画步骤。
1.用记号笔给没有眼睛、触角的蜗牛画上眼睛、触角。
2.蜗牛身上还有一个圆圆的壳,我们在他壳的身上用蜡笔画螺旋线,就好象在绕毛线一样,一圈一圈,画蜗牛的身体。
3.从蜡笔盒子里找你喜欢的蜡笔,可以是红的,也可以是绿的,或者是蓝的,给蜗牛穿上漂亮的衣服。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2.帮助能力弱的孩子画螺旋线。
3.提醒幼儿线和线之间分开一点。
4.鼓励幼儿涂色的时候细心一点,小心不把颜色涂到线的外面。鼓励个别幼儿坚持把画涂完。
四、点评:鼓励画的好的幼儿。
师:我们来看看那些宝宝的蜗牛宝宝是很开心的,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活动反思:
在前几次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用螺旋线绘画小花花朵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对今天的这个绘画技法还是比较熟悉。在讲解示范环节我将重点放在了怎么样将螺旋线在小蜗牛的背上完美的布局,引导孩子们要画的饱满,并尽可能的使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均等一些。从孩子们的操作上看,还是把握的不错的,基本上小蜗牛的壳都能撑得满满的。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小蜗牛》教案 篇12
小班语言整合课《毛毛虫爬呀爬》
目标:
1、通过儿歌复述毛毛虫的成长故事。
2、感受音乐中的舒缓与欢乐的特点。
3、感受等待的过程及成长的过程。活动准备:
PPT纱巾音乐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请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
小结:对了,春天的天气可真好,最适合睡觉了,你们早上有没有躲在被窝里不肯出来呢?没有的小朋友可真是乖宝宝。
二、出示ppt师:你们瞧,今天有个小朋友躲在被子里不肯出来,他是谁呀?毛毛虫,你们一看就知道了,胖胖的,软软的身体,还喜欢睡觉,它是一只爱睡觉的毛毛虫。这会儿他正躺在一张大大的叶子上面睡着甜甜的觉呢。
师:毛毛虫一边睡觉,一边做着美梦,你们觉得他会梦到什么呢?(幼儿回答)师:那毛毛虫要怎么样才能变成蝴蝶呢?
小结:你们说的可真棒!毛毛虫吃了叶子,睡了觉,就变成蝴蝶了!今天,我们就来帮毛毛虫实现它的美梦好吗?
三、学习儿歌《毛毛虫爬呀爬》
师:毛毛虫会不会变成蝴蝶呢?请你们拿出你们的毛毛虫。(出示食指当毛毛虫)我们的手指头变成了毛毛虫。
师:我们让毛毛虫来爬一爬吧!在我们的另一只手上爬吧!(教师边念儿歌变用手指在手臂上爬)毛毛虫,咦缩起来了,爬呀爬,又缩起来了,吃叶子(教师咂巴嘴巴),嗯?!长大了!然后他爬上树,找个家,然后呢?然后就藏起来,不动啦!(教师装睡觉)。
师:要很久才能变成蝴蝶呢,对不对呀!我们换只手再来一次毛毛虫。(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念)毛毛虫,爬呀爬,吃叶子,快长大,爬上树,找个家,藏起来,不动啦!
四、加音乐继续巩固儿歌师:配乐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教师根据音乐节奏变快用两只手变出两个翅膀飞,并跟随音乐飞与停)
师:我们的毛毛虫,变成什么啦?小结:变成蝴蝶了,真是太美了!
五、结合丝巾道具跟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只毛毛虫在口袋里,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让他爬出来好不好?
师:毛毛虫(教师边念儿歌边将口袋里的丝巾抽出)哎呀,他才这么小呢,爬呀爬(咦,长大一点了)吃叶子(吧唧吧唧吃叶子),快长大,爬上树,找个家,藏起来(教师将丝巾藏在手心)不动了,他要睡觉啦!
师:我们来吹口气吧!呼~~(教师出示丝巾飞舞)啊,我们的毛毛虫变成漂亮的蝴蝶啦!师:今天刘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只毛毛虫,你们把它藏在手心里,只露出小小的一条尾巴好吗?(请幼儿拿出椅子下面的丝巾)师:再次跟着音乐边念儿歌,边用丝巾当毛毛虫。(根据音乐节奏变化不同的动作)
六、结束
让我们美丽的蝴蝶飞到外面去看一看吧!
《小蜗牛》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搓长、由内向外盘的技能用橡皮泥制作蜗牛。
2、初步学会将蜗牛的平面形象用立体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蜗牛*片、范作、牙签。
【教学重点与难点】
搓适当长度进行盘圆,用辅助工具表现头与身体的花纹。
【教学方法与手段】
示范讲解法;实物辅助教学。
一、激发幼儿对蜗牛的兴趣。
1、出示蜗牛*片,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这是什么?它长的什么样子?”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橡皮泥制作“蜗牛”。
1、帮助幼儿感知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蜗牛,“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2、讨论制作方法。
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并尝试制作蜗牛。
制作方法:先把橡皮泥挫长;再盘圆;在一侧插上短棒成头;最后在蜗牛身上用牙签刻上花纹。
3、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帮助他们完成蜗牛的制作。
三、结束评讲活动。
1、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2、引导幼儿边欣赏边数一数同伴做了几只蜗牛。
3、讲评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成功在于老师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由于孩子在画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画时显得特别愉悦,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那么多的创意,我也受益匪浅,有的孩子的蜗牛形态我都没有想到。
《小蜗牛》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蜗牛,并能简单描述蜗牛的特征。
2、幼儿能掌握蜗牛的画法,并能自由的添画花纹。
活动准备
活蜗牛一只,背景*一幅,蜗牛卡片3张,绘画纸,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让幼儿概括蜗牛的特征,教师边听边在黑板上画出蜗牛。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看,它是谁呀?小蜗牛身上有什么呀?(幼儿回答,教师画出)
2、处事背景*,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蜗牛想出去玩,咱们看看小蜗牛去哪玩了?出示背景*,哦,这里有暖暖的阳光,有青青的草地,有美丽的鲜花。看,谁来了?拿出蜗牛卡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蜗牛爸爸,看我身上的花纹漂不漂亮啊?还有比我更漂亮的呢,你们猜是谁?”(蜗牛妈妈)还有呢?(蜗牛宝宝)。它们一家日在玩什么游戏呢?
4、师幼共同想象描述游戏情景。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评价小结。
《小蜗牛》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张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风格。
2、 学习故事中描述四季特征的语言,并能模仿迁移。
3、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 幼儿作画用的纸和笔。
2、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蜗牛的特点,增进幼儿对蜗牛动作慢这一特征的了解,然后引出故事。
2、 教师讲述故事,注意语调平缓,不宜太快。然后提问: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分析和感受故事的风格。
3、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幼儿边看书边听。
讲述之前提出问题:故事里的小蜗牛去树林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时候树林里的景色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4、 教师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描述各个不同季节景色的语言。
5、 进一步迁移语言经验。
我们这儿四季的景色和故事中小树林的景色一样吗?我们这儿的四季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讨论发言,肯定那些语言运用富有新意而又描述准确的句子。
6、 幼儿作画。
鼓励幼儿将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画下来,用美好的语言描述它。
事情发生在春天。
蜗牛妈妈对孩子说:"到小树林里去玩玩,树叶儿发芽了。"
小蜗牛爬得很慢很慢,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采几只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儿全变黄了。"
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儿全掉了。"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唉,你就躲在家里过冬吧。
(原作:[前苏联]拉希丽.乌姆美莉)
活动反思
这是一篇轻松幽默的小故事。读这篇故事,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放慢了速度,因为故事中弥漫着一股平静、悠闲的气氛。而故事中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为故事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这样精致的小故事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欣赏。
《小蜗牛》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手口一致点数9并不漏数。
2、在活动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点数活动。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课件、小鱼教具,串项链工具。
活动过程:
一、播放生日歌引起幼儿兴趣,感知数字9.
今天小蜗牛要过生日,他要过几岁生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蛋糕上有几根蜡烛吧!
感知5以内的数,一起数手指,点一下数一下,边点边数。
二、引出小蜗牛,初步点数1-5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个神秘的小客人来咱们班做客了,你们猜一猜是谁呢?(幼儿无限的想象)是哪只小动物来做客?看课件,并提出讨论问题:小蜗牛来做什么呢?
2、展示课件画面,露出生日蛋糕,幼儿发现生日蛋糕,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小蜗牛来过生日,谁知道它几岁了呢?(和他幼儿一起数,小蜗牛过9岁生日)
三、朋友们来庆祝生日,巩固边点边数。
师: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请不请好朋友啊?今天小蜗牛的好朋友也来了呢,我们一起看看都是谁?
1、出示课件画面3,请一名幼儿到白板面前带领幼儿数一数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一边点一边数并说出总数9。
2、点数好朋友送来的礼物数量。并简单的记录师:这些好朋友还为小蜗牛带来了礼物呢,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教师操作磁力教具,引导幼儿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例:小狐狸送了一个,请小朋友将一个小西红柿放在礼物的下面。
小乌龟送了两个,请小朋友将两个小西红柿放在礼物的下面,依次到5,在数的过程中,提醒幼儿点一个数一个,引导幼儿按照点子的数目匹配等量的物体
四、集体游戏:制作礼物——项链师:你们想参加生日庆祝会吗?我们先给小蜗牛准备生日礼物吧!
制作项链,每条项链上穿9个珠子。请听课的老师检验。
《小蜗牛》教案 篇17
【设计意*】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喜爱小动物是幼儿们的天性。设计的此节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片的情节,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有重点的讲述故事。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有重点的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对*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3、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片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活动准备】
大挂*、每组一套故事*片、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片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对*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谜语:头上两对小触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闲闲从不急。
(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幼儿猜想的欲望,为下面的讲述活动做铺垫。)
2、请幼儿学一学小蜗牛爬行的样子。(小蜗牛爬行最大的特点是慢吞吞、懒洋洋的样子)
(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通过引导幼儿模仿蜗牛的样子,让幼儿直观地理解“慢吞吞、懒洋洋”等叠词。)
二、出示*片,引导幼儿感知、观察,鼓励幼儿大胆的创编故事
*片上有什么小动物?(乌龟和蜗牛)它们要去干什么呢?(旅游)这只蜗牛在旅游时是怎么偷懒的呢?结果怎么样了?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教师利用“提问观察法”引导幼儿一步步观察*片,使幼儿在讲述时会更细致。观察能力是发展幼儿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构成幼儿创造力的始发因素。通过教师的提问观察幼儿的讲述才会更有条理性和层次性)
三、教师运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片,发散幼儿思维,使其有重点的讲述
1、小蜗牛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蜗牛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爬到小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
2、小乌龟睡醒没有看到小蜗牛,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时小蜗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背上,而是它们比赛又会怎样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4、通过观察*片,你还想到了什么?
(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充分发散幼儿思维,本环节中教师注重开放性的提问,有效地开拓了幼儿的思维并发展了其讲述能力,给幼儿营造了想说、乐说、愿说的宽松的心理环境。)
四、幼儿自由排列*片,引导幼儿讲清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情
教师引导幼儿对*片进行创造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幼儿观察*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大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行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提醒幼儿讲述时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情。
3、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为全体幼儿进行讲述。
(在分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采用“以强带弱”的分组技巧,小组式的分组讲述,为幼儿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模仿的对象。幼儿之间的差异性恰恰成为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幼儿在相互讨论、交流中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分组讲述从时间上避免了隐形浪费,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围绕同一主题进行讲述,在有效的时间内给予幼儿更多的交流与表现的机会。)
五、生活拓展,引导幼儿做事要勤劳不偷懒
1、提问: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事有没有偷懒呢?做过哪些偷懒的事情。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今后正确的做法。
【活动延伸】
1、把*片投放在区角中,请幼儿根据*片进行不同的排列顺序,并大胆合理的讲述故事。
2、搜集有关蜗牛的资料,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并把想法画下来。
幼儿看*讲述内容:
一天,蜗牛和乌龟一起去给蚂蚁过生日,走着走着乌龟累了,心想:"我先歇会,等会走也来的及呀!不一会儿,小乌龟睡着了,小蜗牛悄悄地爬到了小乌龟的背上,可小乌龟全然不知。乌龟醒了,继续往前走,以为小蜗牛已经走远了,它就加快步伐迅速的爬着,爬得满头大汗,蜗牛看来沾沾自喜,趴在乌龟背上睡着了。走着走着,乌龟看见一条小河,毫不犹豫的跳进了河里,蜗牛也被带进了河里,它拼命的大叫:“救命呀,救命呀!乌龟连忙把小蜗牛救上了岸。”蜗牛红着脸说:“以后我再也不偷懒了。”
小乌龟想看看大自然的美好风景,小蜗牛听后说:“我也要跟着你。它们俩走着走着,小蜗牛累了。小蜗牛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悄悄的爬到了乌龟背上。心想:“这真是个好办法,一边洋洋得意,一边耻笑乌龟真傻没有发现自己。”乌龟走到河边想:“我先洗个澡,让自己变得更干净‘更漂亮些吧!”乌龟就跳了进去,发现自己背上一个劲的冒泡。想:“这是怎么回事呀?”回头一看小蜗牛掉到水里了。小乌龟觉得很奇怪,于是小乌龟就把小蜗牛驮上了岸。小乌龟问小蜗牛:“这是怎么回事儿?”小蜗牛我事情得经过一五一十得告诉了乌龟。小乌龟说:“以后不要这样了,太危险啦!”
小蜗牛说:“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活动反思:
活动环节设计合理,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围绕目标展开。从活动的整个流程看,教师始终是在引导的位置上。从幼儿角度来说,幼儿们的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多数幼儿都能大胆表达积极的见解。在让幼儿自由看*讲述时,教师活动前要求明确,能够突出重点。教师提问时,给了幼儿一定的时间,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调动了每个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过程中,教师也注重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自信心的培养。当胆小、内向的幼儿不敢发言时,教师能够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有效回应幼儿的想法,促使幼儿的讲述更加丰富、完整。
《小蜗牛》教案 篇18
活动目的
1、练习有控制的画线条;
2、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故事【小蜗牛找家】
2、水彩笔、贴有彩色房子、草地、石头,树丛、的画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儿
师:老师声情并茂的讲故事【小蜗牛找家】(故事大致内容,蜗牛妈妈带小蜗牛出门玩耍,天黑前赶回家的过程中有一只小蜗牛迷路了,它面前看到的都是树丛、石头、小山坡,他很着急,天快黑了,谁来帮助他)
2、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尝试,以了解方法。
幼儿拿笔画线让小蜗牛跟着走,要绕过草丛、绕过石头、前面还有草丛,鼓励幼儿休息再走,最后绕过很多障碍,终于在天黑前把小蜗牛送回了家。为幼儿鼓掌以获得成功感。
3、大家用手指来空画(看看小蜗牛回家了没)做练习
4、提出要求
a:线条(路)不能断开,否则到不了家
B、鼓励幼儿勇于尝试,这儿不行再绕哪儿,其过程中练习手腕转动、熟练画线条。一定要把小蜗牛送回家,激发幼儿爱心不放弃。
5、幼儿动手,教师观察辅导,对较好完成的幼儿鼓励他看看还有那些路可以把小蜗牛送回去,多做练习。对于动手较差的幼儿教师可鼓励他走一走、歇一歇,先尝试走较短的路来练习。
6、评价交流
幼儿可以相互观看、评价,看看其他小朋友把小蜗牛送回家了吗,在其过程中可用手指做练习绕画。也可看看谁找到的路最多来鼓励较好的幼儿。
活动延伸
1、将类似的*纸放于活动区供幼儿练习,以送其他小动物去游乐园或上学贯穿;
2、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就拿一支笔作画不会换笔的现象,在活动区又增加了帮小动物找彩色的路或一条彩虹路,鼓励幼儿多换色尝试。
《小蜗牛》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橡皮泥、火柴若干;课件;背景音乐;背景桌面。
【活动过程】
1、看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师:先出示泥工蜗牛的身体,"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发散幼儿思维,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师:再出示蜗牛的壳,请幼儿接着猜,"我们接着往下看"
师:"我们看看到底是不是小蜗牛"最后出示完整的泥工蜗牛*片。
师: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身体、壳、眼睛)
师:小蜗牛用什么材料做成?谁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幼儿发言)
2、示范讲解
师:教师示范讲解,注意要点: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把它捏软,团成球,搓长做蜗牛的身体;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在头上可以用火柴做小蜗牛的触角和眼睛。
3、渗透教育
小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吗?对,我们要爱护小蜗牛。那这一只自己有些孤独,我们来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吧!
4、幼儿操作
师: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火柴头很尖不能对小朋友和自己的眼睛。(配班教师分发橡皮泥)
师: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蜗牛,注意用口诀引导幼儿。
师:请幼儿帮做好的小蜗牛再做一个小伙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鼓励。
5、游戏
蜗牛搬家设计一个桌面:蜗牛的温馨小家,请幼儿将做好的蜗牛搬到小家里来。
6、讲评幼儿作品
7、活动结束,听音乐表演小蜗牛。
《小蜗牛》教案 篇20
设计意*:
在《小蜗牛的家》的教学中,我结合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其中的*片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了仔细的构思。大幅生动的电脑课件为整个活动创设了浓浓的“家”的气息,使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使幼儿的学习和创编有章可循,从而也创设了浓厚的语言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有的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蜗牛的家虽然和别的小动物不同的,但它同样能为主人遮风挡雨。
2、初步建立“家”的概念,知道人人都有家,懂得要爱自己的家和家人。
3、通过画房子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准备:
1、插入式背景*一张;多媒体课件、动画一份。
2、蜗牛、小老鼠、蚂蚁、蚱蜢等小动物*片各一张;
3、幼儿美术纸第人一张。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
部分:谈话引入课题
1、小朋友,星期天,老师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就拍了不少的照片,今天带来一张给你们看,(出示背景*)不知哪个小朋友能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请小朋友看*说出*上的内容:树及树上的鸟窝、草地、草丛、房子,其是一间有烟囱的房子需特别点一下)
2、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也从自己的家里出来到草地玩,请小朋友看好,都有哪几个动物出来玩了。(小朋友根据自己的观察随意表述后,教师点评一下后再请幼儿完整表述:
小鸟从鸟窝里飞出来了、小蚂蚁从泥洞里钻出来了、小蚱蜢从草丛里蹦出来了、还有小老鼠听见外面这么热闹也打开门走出来了。)
(二)基本部分:讲述故事【播放动画】
1、这么多的小动物出来玩了,真是热闹,这时,一只蜗牛也慢慢地爬了过来,和大家一起玩……(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情节提问。)
关键问题:(1)小老鼠、小蚂蚁、小蚱蜢他们看见蜗牛是怎么说?小蜗牛是怎么说的?
【评析:通过播放动画,让幼儿能够较全面地获得直观的知识经验。教师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讲述引发幼儿的观察兴趣,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讨论、交流。】
2、你觉得小蜗牛的家好吗?
3、教师小结:
(1)原来小蜗牛的家真是和别的家不一样,既没有窗、没有烟囱、也没有家具。而且还是一直背在小蜗牛的背上,怪不得有人说蜗牛是“说牛不是牛,生来爱闲游,房子背着走,刮风下雨它不愁。”(幼儿练习说谜语)
(2)每个动物都有家,【出示课件】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三)活动延伸“幼儿画房子”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可是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中失去了自己的家,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小朋友愿意帮助他们吗?请你用已经学会的的本领,画一间漂亮的房子,然后让建筑工人帮忙造好后送给这些灾区的人,让他们早日住上温暖的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附故事:《小蜗牛的家》
有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在草地上爬呀爬,一只小老鼠问他:你背个大包,是要出去旅行吗?小蜗牛说:我背的是我的家!小老鼠问:你的家?那窗户在哪儿?蜗牛说:我的家不需要窗户!蜗牛边说边爬开了。
小蜗牛爬呀爬,一只小蚂蚁问它:你背个大包,要去渡假呀?这不是包,这是我的家!蚂蚁奇怪地说:你的家?那麽烟囱在哪呀?小蜗牛说:我的家不需要烟囱。
小蜗牛还是慢慢地向前爬,草丛里跳出一只蚂蚱,问:你肯定是个邮递员,你背的袋子里面有我的信吗?蜗牛说:我不是邮递员,那也不是袋子,我背的是我的家!蚂蚱也挺好奇,你的家?你家里有家具吗?我的家不需要家具!
正在这时,天下起雨来,动物们都躲雨去了,只有小蜗牛不慌不忙,慢慢缩进自己的壳里.那是一个舒适的家,尽管没有窗户,烟囱和家具,可是,它能为蜗牛挡住风和雨。
活动反思:
《小蜗牛的家》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寻找活动内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又增强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饱满,发言踊跃,较好地发挥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互动效应。教师能够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自由,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进行创作绘画,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画出自己的所见、所思,尤其是几个小朋友竟然创作出了《海底公寓》的情节画,从中可以看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大班小蜗牛的四季教案